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百年孤獨以上優(yōu)秀讀后感3篇 看百年孤獨的讀后感,以供借鑒。
百年孤獨以上優(yōu)秀讀后感1
單從讀《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說,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與以往容易入書入戲的我不同,百年孤獨里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墻。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為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為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后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征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于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在時間的洪流中,個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顯得那樣無力。羸弱嬌小的被奪去生命,孤獨執(zhí)著著的留下悲傷的痕跡。無端去世的雷梅苔絲的蘿莉像被作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貝卡執(zhí)著的不肯死去。經(jīng)歷奪走3000人生命騷亂的阿卡迪奧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們都是人群的異子,孤獨的極端。
對于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群里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周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上將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么想的。
百年孤獨以上優(yōu)秀讀后感2
這是第一本讓我讀完后依依不舍的書。
當年,有人評價它為“睡前讀物、拿過來看一會兒就能睡著”。于是我先入為主地認為它沒意思。
再加上網(wǎng)友們說人物關系復雜,我更是懷著畏懼心理打開了這本書并一直畫人物關系圖。
《百年孤獨》本應是我2020讀完的第一本書,但是因為疫情緣故,它成了第三本。
剛開始讀時,對書中的細節(jié)我不斷較真:老何在栗子樹下綁著,子孫也不管?家里的東西像被精靈亂動一樣消失一會又在別處出現(xiàn)?暴雨一下就是幾年?如此種種。不禁感嘆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想象力很高。
直到讀完全本,仿佛從一場荒誕的夢中醒來,心里也不知從何時起竟然與書中家族產(chǎn)生聯(lián)系,一陣不舍涌出。
書里的“發(fā)展”線與當今主旋律的“發(fā)展”二字背道而馳——往昔逐漸衰敗、趨近滅亡而不會滅亡。
人類當真是不會反思、不吸取教訓的物種,和動物一無二致。重復前人的錯誤而不自知,不論世界如何變遷,錯誤只是換了頭面找上門來,人就照單全收。
是啊,不論科技如何發(fā)展,人經(jīng)歷情愛總都是第一遭。也無外乎相同的愛恨戲碼在書里書外重現(xiàn)。
百年孤獨以上優(yōu)秀讀后感3
穿越百年的孤獨,我飛到這個寂寞的夜。
我,是一只蛾。我把翅膀妝扮成沒有色彩的灰褐,就像我的心情。以為這樣可以隱蔽自己的孤獨。
聽說有一種蝴蝶,在白天追求花的美麗與芬芳。而我卻追求一種光明,我不喜歡白晝,因為它沒有溫度。蝴蝶有七彩的翅膀和輕柔的舞姿。人們用最華麗的辭藻,寫成優(yōu)美的詩,贊美他們。而我注定要孤獨的隱蔽在這寂寞的夜。可我從不悲傷,也不自卑。但,我孤獨。
百年的孤獨,換來一個醒著的殘夜――沒有月光的溫柔,沒有暖風的矜持,只有片片蛙聲,撕破整個滴血的夜。這一夜,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個音符,也是最美的……我終于要去追尋一種炙熱的光明,用整個身軀。
而那絲光亮,似乎又那么遙遠。我來不及撫慰受傷的翅膀,帶著一絲傷痛,追尋著。是的,那是一團烈火,火紅的光明。我倦了,累了。沒有絲毫的恐懼與猶豫,我孤獨著,痛著,累著,義無返顧地飛向那片光明……
一只蛾,穿越百年的孤獨,終于在烈火中,化成一個透明的靈魂。
而那個靈魂,又終究要回歸于――那百年的孤獨。
百年孤獨以上優(yōu)秀讀后感3篇 看百年孤獨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 高中學生優(yōu)秀的百年孤獨讀后感范文3篇 百年孤獨讀后感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