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讀后感變形記3篇(變形記讀后感左右),供大家閱讀。
讀后感變形記1
《變形記》是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藝術(shù)上的最高成就,被認為是20世紀(jì)最偉大的小說作品之一。
記得剛看完變形記的時候,我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就沒了?”
的確,那就是結(jié)束了。
很多人看變形記后,都說看不懂,不知道它到底在寫什么,而這樣一部不知道寫些什么的短篇小說居然代表了“卡氏藝術(shù)上的最高成就,被認為是20世紀(jì)最偉大的小說作品之一?!?/p>
剛開始看完,的確不解,但如果你試著換種方式去理解,比如類比的方法,如果主人公格雷戈爾不是變成了個甲蟲,而是生病了,得了一種怪病,使得自己的身體都變了樣,那你會怎么看?一個人生了病,變了個形狀,家里的人漸漸的不把它當(dāng)個正常的人看,然后慢慢地排斥它,最后最后那個生病的人為了不拖累他的家人,選擇了死去,而他的家人,因為這個生病的人終于死了,不會再拖累他們了,一起出去郊游了,這你會怎么看?
在我中學(xué)時期,我就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個世界很冷。我不知道的是在地球的另一半,早就有人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并且還用超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把它寫出來了。變形記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孤獨感與陌生感,即人與人之間,競爭激化、感情淡化、關(guān)系惡化,也就是說這種關(guān)系既荒謬又難以溝通。但這卻是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存在,真真確確的存在。
我最佩服這本書的還有一個地方,這本書描寫了一個冷酷的社會現(xiàn)實,可作者并為對此做任何批判,這是很少見的,一般來說,作者寫書往往會帶入自己的感情基調(diào),最明顯的屬三國,在三國中,劉備一定是仁慈的,曹操一定是奸的,因為他不是漢室正統(tǒng)。而這本書卻并沒有任何的批判。這個我只在紅樓夢里面見過,能寫這樣的文章,其作者非有大胸襟不可。
我看過卡夫卡寫給他父親的信,僅僅5、6頁的內(nèi)容竟用了上百個不同的描寫心里的詞匯,其內(nèi)心的敏感程度可見一斑……我非常欣賞他的才情,也很同情他的遭遇。據(jù)說他當(dāng)年寫了很多文章,在臨終前讓他的朋友把他的文章全都給燒了,但他的朋友因佩服他的才情最終沒有按照他的遺囑行事。我想,卡發(fā)卡也還是想把他的文章讓世人看,不然他大可以自己一把火燒了,而不用假手他人,之所以假手他人,是內(nèi)心還保存一個希望,希望自己的書能夠面世……
讀后感變形記2
讀《變形記》,很大程度是受到課文中節(jié)選那一節(jié)影響,沒想到居然有這樣的作品,雖然以前也聽過,卡夫卡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但真正讀了他的作品,感受深刻了許多許多。
閱讀《變形記》的過程,壓抑得厲害,就像巨石壓在身上一樣。那種生活的拘束,那種情感的壓抑,那種人性的扭曲,困住了我,動彈得,感覺到我就是哥里高爾,我變成了甲蟲。
作品中的主人公夢醒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大甲蟲,全家驚恐,絕望至極。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絕望的事情了,不過,還沒有結(jié)束呢?孤獨接踵而至。怎么辦呢,面對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一家人終于接受了它。妹妹很細心,媽媽也好言好語,哥里高爾感到溫暖,溫順的配合著,事情似乎得到了緩解,不過,經(jīng)濟上的不堪重負把這個家拖垮了,心理上的負擔(dān)也逼瘋了他。哥里高爾想克制,卻又克制不了。理智已經(jīng)失控,回憶占據(jù)了所有,雖然是甲蟲的軀殼,但人類的心無法讓他逃避。他要作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無法忍受別人當(dāng)他是惡心的爬蟲,他渴望回到過去!但對過去又十分恐懼,以致于有些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織讓他心力交瘁,最終死在自己房間地板上。
哥里高爾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說人物,他是卡夫卡的寫照??ǚ蚩ㄔ趯懽约?,寫自己壓抑的生活。
《變形記》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們會去關(guān)心別人,愛別人,但別人一旦破壞了自己的生活時,愛就不復(fù)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作品中哥里高爾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到最后,哥里高爾在痛苦的掙扎中,悲慘的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或許還比原來好了一點。他的妹妹是跳躍著走的,似乎忘記了剛剛死去的哥哥,或許,根本就沒這個人。
讀后感變形記3
《變形記》是古羅馬著名作家奧維德的經(jīng)典之作。該書用六音步詩行寫成,全詩共15卷,包括約250個神話故事。全書以編年體的形式,從創(chuàng)世寫到凱撒之死,奧古斯都繼位。故事人物有神話中的神,男女英雄和歷史人物。第一部分(第一卷)講述宇宙的創(chuàng)立及黃金、白銀、青銅、黑鐵四個時代。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卷)是神話英雄故事。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卷)為歷史故事。作品集希臘羅馬神話之大成,每一個故事都生動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終圍繞“變形”的主題,以闡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變幻中形成”的哲理。作者把神、人一視同仁,對他們采取了不恭不敬的態(tài)度,旨在借神的變形表達事物不斷變化的道理,表達世界從混亂走向文明、羅馬從建城到帝國強盛、人類在不斷進步的深刻內(nèi)涵,從而表明凱撒的統(tǒng)治不能永久,奧古斯都的登位才是順應(yīng)時代的需要。
《變形記》的對文學(xué)的主要貢獻在于把古代世界的神話傳說總集在一起。作者把這樣豐富的材料變成了一部有機的,一氣呵成的詩作。把故事按照時代安排出場次序是奧維德的一大創(chuàng)舉,并且作者想盡一切辦法使故事串聯(lián)的自然而不顯得牽強,故事線索沒有因為種種原因二中斷。
在《變形記》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變形。這些傳說中的人物不是變成獸類,便是變成鳥形,或樹木,或花草頑石。通過變形,作者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這也符合古羅馬著名哲學(xué)家盧克萊提烏斯的樸素唯物思想,即一切萬物都在變異。
雖然由于歷史久遠造成語言閱讀上的些許障礙,但是《變形記》仍不失為在思想上,文學(xué)上都有建樹的時代巨作!
讀后感變形記3篇(變形記讀后感左右)相關(guān)文章:
★ 《綠山墻的安妮》學(xué)生讀后感3篇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初中生
★ 三年級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三3篇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小學(xué)三年級
★ 中華上下五千年主題讀后感3篇(關(guān)于《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讀后感)
★ 草房子讀后感不少于作文3篇 《草房子》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
★ 愛麗絲夢游仙境讀后感精選7篇(《愛麗絲夢游仙境》 讀后感)
★ 魯迅吶喊自序讀后感范文3篇(魯迅小說:吶喊自序原文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