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后感3篇 快樂教育概念的創(chuàng)造者斯賓塞說,歡迎參閱。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后感1
草坪缺少水的滋養(yǎng),盡管是會枯萎的,但是還有生長的機會;如果遇到洪水,就有可能萬劫不復(fù),因為洪水會把草的根和土壤都沖個光,這是來自斯賓塞的一句話。對于教育,秉持著一個觀念:無論是對孩子的愿望、目的、結(jié)果,都應(yīng)像給小草恰當?shù)乃㈥柟?、養(yǎng)料那樣,讓所有孩子都生生不息。
這本書首先從他給自己的孩子如何從小教育長大開始,一步一步的引導(dǎo)人們?nèi)绾芜M行教育,進行快樂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斯賓塞覺得品格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在中國經(jīng)常容易聽到,首先要學會做人,才能學知識。只是現(xiàn)在的教育方式是,很多學校或老師只關(guān)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個孩子的品德素質(zhì)有很大一部分影響來自家庭,品質(zhì)優(yōu)秀的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將會使孩子的品質(zhì)也變得美好,所以,所有的善行都不會被忽視,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所收獲。中國有一句古語: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良好的品格對于孩子是相當重要的。
處于低落的情緒中,孩子的潛能和智力都會大為降低,呵斥與指責與好的教育效果往往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我們應(yīng)該用快樂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很多孩子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可能是踢足球、戶外散步這些放松且娛樂性質(zhì)很高的項目。然而大多數(shù)家長會覺得彈鋼琴要比踢足球要高貴優(yōu)雅等等類似的想法。孩子的興趣愛好被剝奪了。當他在家長的嘮叨下學習著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只會更加厭惡,反而達不到預(yù)期的效果,還會和家長產(chǎn)生隔閡。我有一個鄰居小妹妹,從她上幼兒園起,就被逼著學英語、古箏、畫畫,上了小學還要增加寫字和作文,她曾暗地里對我說過:“我不喜歡爸爸媽媽總是逼著我學這些東西,煩死了?!焙芏鄷r候,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養(yǎng)成的??鞓肥墙逃膽?yīng)有之義。
在中國,許多家庭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這其實是一種悲哀,斯賓塞就是通過依據(jù)孩子的不同特點設(shè)計教具來教育孩子的。比如在卡片上寫各種不同的問題擲骰子抽取讓孩子回答;在相應(yīng)的地方掛一個木板寫上相關(guān)的詞語制成詞匯風鈴;在九宮格里進行差、和、積、商的運算;給孩子植物種子來自己種植觀察生命成長;畫地圖來訓(xùn)練他的記憶能力、描述能力,以及抽象與形象思維相互結(jié)合的能力……這些教具都充滿濃濃的趣味性,使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至于索然無味。
像是植物種子這類教具讓孩子親自動手,親身體驗,效果不可謂不好。其實,與其讀十本書還不如去學習一件事物,因為后者往往比前者更管用。在中國,一直秉持著填鴨式的教育,很少能夠自己動手做實驗。斯賓塞在書中提到:長期以來教育僅僅被看作是在嚴肅的教室里所進行的“苦行僧”的生活,這是一個極大的教育誤區(qū),這樣的教育方式忽略了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對孩子的意義和價值,而孩子的快樂和興趣正來源于這兩種被忽視的教育方法。
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最關(guān)鍵的是用恰當?shù)姆绞阶尯⒆痈惺芗议L的愛心。來自家庭的關(guān)愛和開導(dǎo)很大程度上能夠改善孩子的心性。現(xiàn)在很多孩子會與家常產(chǎn)生代溝,正是由于家長對孩子沒有給予適當?shù)牧私夂完P(guān)愛?!扒啻浩谧采细昶凇笔亲钅芊从尺@種現(xiàn)象的。
教育的一大秘訣就在于如何處理好身體與心靈的關(guān)系,就在于如何分配身體發(fā)育和心智發(fā)育的時間,使其更為合理。中國的教育被固定在死板的模式中,學校和老師負責將大量知識灌輸?shù)胶⒆幽X中,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行的。我有一個同學是大家口中的學霸,卻明顯是社會上的“高智商,低能兒”,因為他連最基本的上超市買東西都不會。我們也聽說過很多例子,許多被看成是“神童”孩子,長大后碌碌無為,沒什么建樹,比如故事的一個成語故事“江郎才盡”。身體和心智兩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才能獲得幸福生活和事業(yè)成功。所以斯賓塞在書中提到:不要按照既定模式啟發(fā)孩子的心智,要讓孩子的心智順其自然的發(fā)展,拔苗助長是最忌諱的。
對孩子來說,死記硬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他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在面對中考和高考這種大型且重要的考試時,老師通常會讓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奪分。這種記憶會來得容易去得快。對于孩子來說,要想讓知識永久的停留在自己的記憶里,那必須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
好的環(huán)境能夠塑造孩子的性格,能夠讓他變得溫順而且富有同情心,而壞的環(huán)境確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心情,會讓孩子變得暴躁或沮喪,有時甚至會對許多事情都缺乏信心。《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本書里很多次提到大自然的力量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和老師需要做的只是引導(dǎo)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啟發(fā),斯賓塞制定了幾項與大自然的活動,比如經(jīng)?;貧w大自然;每月挑一天作為自然日,在這一天放松自己的全身,放松自己的心情;和孩子討論關(guān)于大自然的秘密……
斯賓塞認為,成功教育的秘訣就是尊重孩子和快樂教育。一個孩子從來不被別人尊重,又怎么能懂得尊重別人呢?缺少關(guān)愛的孩子,總是習慣以冷漠甚至傷害他人的方式對待別人。由此可見,教育要從尊重開始,這是孩子自我教育、責任心形成的重要條件。很多時候,孩子想要在被批評或指責時辯解,家長總會打斷他們:“不要狡辯,錯就是錯了?!薄@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甚至自己就經(jīng)歷過。書中說:孩子說話的權(quán)利應(yīng)該得到尊重。受委屈的孩子,很少主動自我反省,因為他已經(jīng)是滿心傷痕和怨恨了。只有尊重孩子,才會讓他增強自信心,學會關(guān)注別人的感受,考慮自己是不是做到尊重別人。
與國外滿18周歲的孩子相比,中國的孩子確實是個孩子,現(xiàn)在獨生子女眾多,被父母含在嘴里,捧在手里,還不敢到社會上闖蕩。因為他們眾多的選擇權(quán)從小就被父母包辦了,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和父母在一起,總有一天他要脫離家人的庇護,獨立生活。因此,家人和老師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權(quán),而且要鼓勵他們自主選擇。幾乎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些難以磨滅的記憶和印象,愛的記憶給孩子帶來的是積極的情感動力。我們的教育需要更多的快樂,更多的愛與關(guān)懷!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后感2
這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世界經(jīng)典教育名著《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本書》,是“歷史上第二個牛頓”斯賓塞寫的。
在沒拿起書讀之前,我看著封面思索了很久,我想所謂的“快樂教育”應(yīng)該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快樂,對孩子的整個教育過程應(yīng)該是完全浸潤在“快樂”之中的吧!看了整 本書之后,我發(fā)現(xiàn)作者其實并沒有用太多的筆墨來寫他是怎么教小斯賓塞讀書、寫字的,他更注重的反而是道德教育。我想,一個道德品質(zhì)高尚、習慣良好的孩子,對他進行進一步的教育也更方便、有效吧!
由于自己這段時間的特殊的原因——懷寶寶了噢!我對任何事物的看法總愛與我家寶寶掛上勾,甚至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是更多地想挖掘一些有利于培養(yǎng)、教育我家寶寶的信息??赐赀@本書,我覺得作者并不像某些“表面上”的教育家,喜歡空談。斯賓塞說的一些話我覺得我還是蠻受益的。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wù)勎覍ψx了這本書之后的體會。
一、教育應(yīng)該從胎教開始: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只要自己把孩子生下來,功勞就已經(jīng)很大,剩下的都不關(guān)他的事了,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不是有句話叫“不要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嗎?斯賓塞說胎兒其實在5個月大時就有了思維,這時候如果就對孩子進行胎教,對孩子的大腦發(fā)育非常有利。他還說音樂尤其是舒緩的音樂,能給胎兒傳遞出幸福和愛的感覺??磥?,接下來我要多讓孩子聽聽舒緩的輕音樂,好好進行胎教了。
二、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現(xiàn)在的孩子都很會模仿,斯賓塞說,從3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顯現(xiàn),在這個階段的學習特點最主要的就是模仿,他模仿的對象可能包括了父母以及周圍所有人的言行舉止。不是也有句話叫“三歲看到大”嗎?孩子小時候的三歲是個檻,家長一定要注意言傳身教,作孩子的好榜樣噢!
三、教育孩子就是在改正自己:
斯賓塞和小斯賓塞的媽媽之前的情緒并不太好,導(dǎo)致小斯賓塞的學習興趣怏怏。他說,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在改造自己,二者具有同步性,我很認同這句話。有些家長就是因為有了孩子而變得更溫柔,也更遵守道德規(guī)范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做什么樣的人,就要先做出榜樣給孩子看噢!
四、讓孩子遠離生活中的危險:
任何父母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興趣廣泛的前提是,他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體魄。斯賓塞說,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孩子會面臨多種多樣的危險,尤其在1-3歲這個階段,很多危險都是讓父母意想不到的。看到斯賓塞例舉的睡覺時被爸爸的手臂壓死、玩水桶里的水被淹死等,我看了都心有余悸, 看來,好好地養(yǎng)一個孩子還真不容易啊!
五、要快樂地教育孩子:
小斯賓塞之前風琴拉得不好,媽媽是又氣又急,后來斯賓塞用鼓勵的方式表揚斯賓塞,沒想到他不但彈得非常流暢,而且輕重也把握得非常好,媽媽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只有讓孩子快樂起來,他才可以變得自信而專注,同時達到極佳的學習效率。他還告訴了我們一些想要快樂地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要在自己情緒低落的時候去教育孩子;當孩子情緒或哭鬧時,不要逼他去學習;父母要樂觀一點,多關(guān)注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
六、唱歌和繪畫很重要:
斯賓塞還在書上舉了一個鄰居的孩子在和媽媽一起唱歌之后變得更愉快、更有自信的例子。我想,唱歌和繪畫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小天賦”吧!即使他們唱得五音不全,即使他們畫得“四不像”,但至少他們表達出了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畫出了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這時候,我也覺得我有時候從專業(yè)的角度去評選班上孩子的畫作還真有點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積極性噢!
七、要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yōu)秀的:
斯賓塞說,其實孩子沒有智力高低的差別,而只是在智力特點上有所不同罷了。如果選拔孩子僅僅靠智力測驗的話,那么70%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就會被我們埋沒。對孩子的堅信不僅可以改變孩子,還可以很大程度地改變自己。所以,我很想對我們班上的一些家長說,不要過早地就對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他們只是還沒被到發(fā)掘到潛能而已。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我想只有真正當了媽的人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這份特別是執(zhí)著和信念吧!
八、希望我的孩子也能遇到一個富有責任心的老師:
雖說孩子的學習還是靠自己,但做了老師的人才更多明白,一個好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尤其是啟蒙老師。為什么孩子都那么聽老師話,反而不聽家長的話?記得我的一個好朋友就和我說過她為什么不選師范專業(yè)的原因就是對小學的老師有陰影。對于我來說,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不要成為那么影響孩子一輩子心智的“千古罪人”。同時,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遇到一個心地善良、脾氣好的好老師,他并不是在教學方面很有特長,最起碼在做人方面的引導(dǎo)是正確的。
九、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我覺得斯賓塞好像特別注重讓小斯賓塞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玩耍,從大自然中獲取知識??赡苁堑乩砦恢玫脑颍尦鞘欣锏暮⒆用刻炀陀H近大自然有點不可能,不過我會盡可能地制造一切機會,陪他一起出去玩,在玩中不知不識地教他一些喜歡的知識。
十、在快樂中培養(yǎng)健康的孩子:
我覺得斯賓塞不像某些教育家,天天標榜給孩子多少多專業(yè)的知識,他作為一個“爸爸”,反而特別注重孩子平時的生活起居,特別是健康狀況。我媽媽也說過,如果父母多注重給自己的孩子適時、適量地添減衣物,讓他健康地睡眠,再注意吃入口中的食物,孩子自然不會三天兩頭地生病了。
斯賓塞說,孩子的衣服應(yīng)比成人的衣服要薄些,這點我不是很茍同,不過不要穿得過厚,捂出病來才是真的。他還說一般而言,0-3歲的孩子,只要不是連續(xù)睡,他想睡多長時間就讓他睡多長時間;3-5歲的孩子,父母應(yīng)該培養(yǎng)孩子早睡早起和午睡的習慣(看來這得在幼兒時期好好培養(yǎng)了);7-14的孩子的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但是他們的睡眠時間不應(yīng)該少于8小時,也不能太多,否則會養(yǎng)成孩子懶惰的習慣。他說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的疾病只要一點兒消食水、禁食肉、精心修養(yǎng)就完全可以痊愈了,但孩子如果表現(xiàn)為互相困難、抽風或者一直哭,就必須立即送醫(yī)院了。他還非常提倡讓孩子冷水洗浴,說外國很多學校還把冷水浴作為必修課,波蘭、德國、意大利的很多家庭都堅持讓孩子洗冷水浴。不過,我不知道這冷水浴的冷水到底冷到什么程度。
其實看書也沒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難熬,只要憑著自己的興趣和某一方面的需求,任何書都會看得和小說一樣有味道的噢!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后感3
寒假里終于捧起了朋友推薦的《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
早就聽說對斯賓塞的教育思想是隨時代的變化而產(chǎn)生,對人類有著恒久的價值,就像寶石,經(jīng)過時光的打磨,更加光彩奪目。他的教育因為揭示了人性和心智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使孩子和家庭受益。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思想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斯賓塞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帶著一種好奇與疑惑的心情,我開始了對這本書的研讀。
這是本半是自傳,半是札記的書。包括安琪兒降臨的序曲、快樂教育最初的秘密、快樂的家庭教育、如何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如何找出不快樂的小蟲子、快樂的智力培養(yǎng)、孩子心智成長的規(guī)律、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助學習、自我教育的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孩子快樂寫作的能力、如何運用有益的暗示在孩子的教育中、快樂的自然教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意志和品質(zhì)、如何快樂地進行孩子身體的培育、如何避免過度教育和過度學習、如何尊重孩子的權(quán)力、如何培養(yǎng)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如何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如何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知識、如何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如何發(fā)揮父愛在教育中的作用等二十一章。這本書既關(guān)注了兒童的智力因素,又關(guān)注了兒童的品德、情感、習慣等非智力因素,但縱貫整本書的就是“快樂”,于知識的學習,斯賓塞談到:痛苦的功課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功課會使知識吸引人。在一個有效而快樂的環(huán)境中,采用兒童易于接受的方法教育是斯賓塞教育思想的核心。斯賓塞自己在書中說寫這本書對于他而言是件輕松而愉快的事,讀完這本書以后,我可以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件輕松而愉快的事,因為書中沒有艱澀的道理與文字,卻讀到了一份久違的親切與共鳴。書中的許多觀點極具開創(chuàng)性?,F(xiàn)摘錄部分書中的精彩話語:
1.事實證明,如果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擁抱、撫摩,有時甚至是親昵地拍打幾下,孩子在對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會更健康。
2.我一直認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
3.我認為要對孩子進行教育,父母首先要教育自己。
4.每一件善行都不會被忽視,每一點努力都會有所收獲。
5.我一直認為,除了極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賦上只有特點不同之分,而沒有好和壞、高和低的差別。
6.學習一件事物比讀十本書更管用。這是孩子親身的體驗,知識得來是經(jīng)過他自己驗證的。這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7.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qū),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8.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學習最有效。我認為,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是最有效的。
9.任何生命都會對某些對象表現(xiàn)出特別的興趣。一旦他們發(fā)生興趣時,也就是教育的好時機。
10.在孩子早期教育中,一個重要的任務(wù)我認為是培養(yǎng)他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11.在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中,“拔苗助長”和“放任不管”都是有害的。比這兩種方式更有害的則是懲罰和粗暴。
12.積極的暗示,特別是這種暗示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幾乎肯定會對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產(chǎn)生良好的作用。
13.我認為,在孩子道德和品質(zhì)教育中,應(yīng)更多地采用自然懲罰的辦法,而盡量少地使用人為懲罰。
14.如果哪一位父母或老師可以根據(jù)幾道題就判斷出一個孩子的優(yōu)劣,他不是天才就一定是一位先知了。
15.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被信任的機會、被重視的機會,與他人平等的機會。
從這些話語中,我將斯賓塞教育原則和方法及個人體會整理如下:
一、教育應(yīng)符合兒童心智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同的階段,對兒童的教育須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要符合兒童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層次,要從簡單到復(fù)雜,從不準確到準確,從具體到抽象。這讓我又不禁想到一句教育上的名言“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曾經(jīng)一段時間我對這句話的正確性產(chǎn)生過懷疑,但現(xiàn)在仔細思考卻有一定的道理。每個孩子,除了個別的天才以外,智力發(fā)展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只有特點不同,不存在層次差別,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去設(shè)計教學的方式必然能將孩子教好,至于在什么階段選擇教孩子什么內(nèi)容,本身也是一個會不會教書的老師的體現(xiàn)。當然,在現(xiàn)行教育環(huán)境下,班級人數(shù)太多,要求實現(xiàn)這種差別話教育,對于老師來說,是一種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教育的發(fā)展還需要靠教師本身和社會的共同努力。
二、教學應(yīng)該從實驗到推理,引導(dǎo)兒童自己進行探討和推論。這讓我聯(lián)想到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實用主義”,強調(diào)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做,從做中學。斯賓塞的教育觀點與杜威的思想極其相似。對于這點,我們先人其實也早有認識,“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現(xiàn)實的教育中,我們卻在更多的側(cè)重于理論的學習,只要求學生看書學習,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學生經(jīng)過學習對于某一原理了解的非常透徹,可這原理有什么用,一無所知,不知有何用處。原因就在于我們讓學生掌握的是現(xiàn)成的知識,他們需要的是認識而不是認知。
三、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教育中,不能忽視了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一味的講求知識點的嚴謹細致,一味的追求深度難度,殊不知,過分死板的的學習環(huán)境會導(dǎo)致學生對該課的興趣不足,興趣沒了,再有高深的學問也沒有,因為那終究是老師的,無法轉(zhuǎn)化為學生內(nèi)在的知識。有效的教學也應(yīng)包括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老師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yè),在教育法中它是與律師、醫(yī)生這類職業(yè)一樣,是別的行業(yè)無法替代的,所以一個好老師不僅要有好的學問,還應(yīng)該有善于了解學生,能與學生建立良好關(guān)系的本領(lǐng)。懂得循循善誘,有耐心有不乏創(chuàng)新精神,這一切的培養(yǎng)與形成,則又來自于對教育學的理論學習和研究。
斯賓塞的這些教育方法與傳統(tǒng)教育中采用的照本宣科、死記硬背、無視學生的身心規(guī)律和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相比,無疑是一種進步,它注重心理規(guī)律、興趣和實驗,更符合新課程理念,更符合新課標要求,也更適應(yīng)新課改需要,對今天有極好的借鑒作用。讀完此書,我不得不贊同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杜威的對于此書與斯賓塞的評價:《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是英國和美國讀者最多的教育名著。很多人把他看作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牛頓,我認為,在現(xiàn)代教育史上,他是一座紀念碑。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后感3篇 快樂教育概念的創(chuàng)造者斯賓塞說相關(guān)文章:
★ 經(jīng)典名著《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后感合集6篇 斯賓塞:《快樂教育》讀后感
★ 讀《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心得體會6篇(斯賓塞快樂教育法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