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3篇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歡迎參閱。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1
偉人和政治家,誰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為誰?張居正太善良,太殘忍;太聰明,太愚蠢。張居正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識到改革必須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毀原本的一切,在廢墟上重建。他劍指文官作風,甚至過于嚴厲。他想要富國強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鉆營,權傾朝野,是因為不做一個殺伐決斷的首輔,改革必然受到阻礙。即便在這過程中他謀取私利,那么試問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想要斂財何須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須大動干戈推行新政?太殘忍,想要根除陳腐做派必然會在當時造成損傷。太聰明,出身貧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輔的位置,又是怎樣的深謀遠慮能找到國家運行的軟肋?太愚蠢,耗盡了自己的一生,卻落得了滿朝文武的批評,死后甚至成為了攻擊的符號。
所謂錯誤,“張居正的根本錯誤在自信過度,不能謙虛謹慎,不肯對事實作必要的讓步”。張居正從來都沒有錯,只是成為一個偉人和得到善終,中間橫亙著最遙遠的距離。
申時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時行是處理人際的高手,“沒有忽略文官的雙重性格:即雖為公仆,實系主人;有陽則有陰。他必須恰如其分地處理此中矛盾?!睍r勢要求申時行充當和事老,他就擔任這樣的角色,至于別人的評論如“首鼠兩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時行是機器運轉的潤滑劑。這個世界需要偉人竭心盡力將光明帶到人們眼前,更需要有這樣的人拼盡全力將黑暗擋在背后。申時行是太極高手,懂得怎樣協(xié)調皇帝與文官,以及文官之間的關系,保證思想的傳承和國家的有序。更令人驚嘆的是,做完了這一切,他能夠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偉人之間,仍然橫亙著最遙遠的距離。
然而,世間沒有張居正,那么時代永遠不會進步;世間沒有申時行,那么國家將會陷入混亂。為人若如張居正,無愧于心,卻不得善終;為人若如申時行,左右逢源,卻無所作為。
這兩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2
黃仁宇的歷史著作《萬歷十五年》,原以為戚繼光作為一代抗倭名將,功垂千古,在他為官領兵之時必也是風光無限的。但從作者的筆下可以看出,事實并非如此。他雖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將領,但他的軍事思想不能見容于文官,政治立場不能見容于萬歷皇帝,最終因與張居亞關系過密而被彈劾罷官,直至臨終再未起復。 自宋朝趙醫(yī)胤杯酒釋兵權以后,重文輕式的趨勢便在不斷發(fā)展,直至本朝,文官已經把控了整個朝廷,再無武官立足之地。
而在戰(zhàn)場上,文官指揮戰(zhàn)斗的事例不勝枚舉,這種風氣使得武將的軍事才能得不到發(fā)揮,文宮只勇動動嘴皮子便能占有軍功,武將舍生忘死還要背負戰(zhàn)爭失敗的責任。 戚繼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立志建立一支新型的軍隊。因為以一己之力無法對抗朝廷體制, 他做自己可為之事,招募新兵,培養(yǎng)軍隊,整頓紀律,讓這支軍隊具有強大的戰(zhàn)爭力。此時,這樣的軍隊已經與他密不可分了,被百姓稱為“戚家軍”,這是對他們戰(zhàn)斗力和紀律的認可。但這樣的軍隊顯然不能被文官集團容忍,異軍突起,通背了常態(tài)和慣例,這使他們感到恐慌,表現(xiàn)在行動上,自然是不遺余力的打壓。
戚繼光擁有非凡的軍事才能,這個王朝里,他孤軍奮戰(zhàn),于戰(zhàn)力低下的衛(wèi)所軍中建立起“戚家軍”抵抗傳寇,保衛(wèi)沿海和平。他是一位孤獨的英雄。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3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說起《萬歷十五年》,讀完《萬歷十五年》,你會發(fā)現(xiàn)在近代中國發(fā)生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中國近代的衰敗與腐朽,懦弱與自大,無疑可以從《萬歷十五年》中品味出來。
萬歷十五年,這一年平淡無奇,和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的一年一樣平淡,但就在這平淡無奇的一年中,發(fā)生了很多細枝末葉的且極容易被忽略的事。這些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上卻是發(fā)生大事的癥結所在,也是將在得以掀起波瀾的機緣。在這一年中發(fā)生的事為將來孕育了禍根。
萬歷皇帝在剛剛9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變的生活,重復的事情,不變的禮儀,令年僅24歲的萬歷皇帝心生厭惡,權力被束縛,行動言語都受到約束,仿佛一個提線木偶,無法自主。萬歷皇帝的一生處于不斷的被束縛中,萬歷皇帝也想做一個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難行,一成不變的生活令萬歷喪失了信心與激情,到了后期萬歷的做法是無為而治,不在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國家事務。在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中,沒有絕對的權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學習中,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封建集權統(tǒng)治在明清空前強化,皇權至高無上。但是在萬歷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歷皇帝前前后后奮斗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xiàn)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夢想。
萬歷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盡全力想做一個好皇帝,一個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團勢力的強大,讓萬歷皇帝寸步難行,作為一個皇帝,他是可悲的,作為一個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體制下,萬歷皇帝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征,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確的禮儀與行為,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團的奏折,在萬歷皇帝的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獨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個文官集團為了統(tǒng)治國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難行的萬歷,無法作為的的萬歷。在這段歷史中,我無法說明誰對誰錯,只有一聲嘆息。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3篇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 最新《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8篇(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3000字)
★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000字左右3篇(讀書筆記800字)
★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集合5篇(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500字)
相關熱詞搜索:萬歷十五年 讀萬歷十五年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