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春晚2022賈玲小品觀后感范文3篇(賈玲2022年春晚小品),以供借鑒。
春晚2022賈玲小品觀后感范文1
如今,各種跨年晚會漸漸演變?yōu)榧兇獾难莩獣?。春晚這鍋著名的大雜燴,也將自己的語言類節(jié)目一刪再刪。除了復出又不復出又說大不了復出的趙本山,封殺又不封殺但相當于封殺的郭德綱,在春節(jié)前的這一個月預熱期里,相聲小品們連一點娛情上的浪花都無法掀起。
在春晚這樣一臺總體模式相對固定的巨大的晚會上,唱歌無疑是最保險的業(yè)務。它最壞的結果就是讓觀眾沒有印象,而即使觀眾沒有印象,歌手們?nèi)蘸蠼悠渌鼧I(yè)務時,也可以用自己登過春晚的履歷來做籌。語言類節(jié)目已衰落,舞蹈很難凸顯個人,魔術在這里則有先天的插曲屬性——所以,怎能讓大家不拼命唱歌?哪怕唱歌本不是某些人的主業(yè)。
春晚30年來,捧紅了大量歌手,比如就讓人記住一首歌的張明敏(1984),比如一度紅透中國的費翔(1987),附帶一句 ,前些年,費翔也被稱為過“不老的”代言人,只是當時尚未有“逆生長”這樣無下限的商業(yè)修飾。比如毛阿敏(1988),比如后來上錯客船的毛寧(1993)……這個舞臺上還唱火了《愛的奉獻》(1989)、《魯冰花》(1991)、《再回首》(1991)、《同桌的你》(1995)、《忘情水》(1995)、《?;丶铱纯础?1999)等歌,也讓劉德華、那英、王菲等明星得到了更廣范圍的認同。
但滑稽的是,在同臺競爭對手水準嚴重下滑的近年,春晚的歌曲似乎也失去了生命力。推不出歌,捧不紅人。劉謙和小沈陽們能在爭議和話題中走紅,能通過春晚歌曲給人留下印象的卻太少。在我印象中,也就有20__年的《吉祥三寶》和20__年的《春天里》熱鬧了一陣子。
春晚的歌曲表演事實上變成了——讓體制內(nèi)歌手露個臉以及讓港臺明星歌手站個臺的展示會。謝霆鋒和王力宏們擁有海量粉絲,但這些粉絲當中有幾個會到KTV點唱他們春晚帶來的口水歌?熱情的粉絲會繼續(xù)對他們買賬,但也與其春晚的表演沒有任何關系。
我相信,即使將謝霆鋒這樣的偶像派、周杰倫這樣的實力派、王力宏這樣的偶像派+實力派遣返到90年代初期,若只唱些什么《今生共相伴》、《十二生肖》之類歌曲,他們也無法僅憑自己翩翩的外形、勁爆的動作、無處施展的音樂才華來贏得類似于當年費翔式的成功。
春晚是個大舞臺,大舞臺需要主流。那么,在春晚這個層面,什么是主流呢?年長的觀眾需要溫情、年輕的觀眾需要活力,而大家共同的需要是人性的體現(xiàn)與互動。事實上,雖然過去的春晚曾給我們留下一定程度的美好印象,并且這個印象還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加深。但前文已經(jīng)提到,春晚歌手最糟糕的結局就是沒給人留下印象。在往年,總有出眾的節(jié)目從一群“沒印象”中脫穎而出,其中特別出色的,就能為一屆春晚定下成功的調(diào)子。但如今,沒印象的越來越多,有話題的無非就是“民工歌手”、“找力宏”之類操作感強烈的花邊。偶像歌手們也達到無法給人留下任何印象的程度時,他們登春晚的行為,也就完成了從長臉到丟臉的轉變。
春晚2022賈玲小品觀后感范文2
每一年的春晚都有很多爭議,不同的人看到的春晚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一、傳統(tǒng)創(chuàng)新混搭全民“致青春”
劉歡攜手蘇菲瑪索的《玫瑰人生》;李敏鎬庾澄慶的《情非得已》;馮小剛擅長“中外混搭”、老少通吃。宣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劍心書韻》;“英雄組曲”的磅礴氣勢,更是博走了已成爺字輩的“50后”民眾的滿堂彩,在集體“致青春”的2013年,馬年春晚,讓人在懷舊中帶著感動,在回顧經(jīng)歷的風雨中,清點著一年的收獲。
二、草根成主角抓“粉”保收視
沒有了趙本山的春晚,你會期待誰?沒有了宋祖英的歌喉,你會關注誰?李敏鎬還是華晨宇?姚貝娜還是霍尊?盡管每人都僅有1分多鐘的站臺,但對于馬年春晚再沒有“標配”演員,少了許多“釘子戶”。李琦、王錚亮恰恰成為了本屆春晚的中堅力量,有忠實的粉絲團做后盾,收視率得到了保證,也讓人感覺到一縷新“氣象”。
三、小品相聲大縮水蔡明馮鞏當“綠葉”
語言類節(jié)目一向是春晚上的重頭戲,但今年語言類節(jié)目只保留了五個。很多網(wǎng)友戲稱“不像春晚,倒像一場演唱會?!薄扒缶磺蠖唷笔邱T導的原話, “毒舌”蔡明甘為大鵬、華少、做綠葉的《擾民了你》;馮鞏尺度大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面對網(wǎng)友的吐槽,馮小剛說,只要快樂,吐槽就吐槽!
四、回歸經(jīng)典規(guī)格最高
馬年春晚從籌備初期就備受關注,外聘大導演,規(guī)格由央視“臺長工程”升格為“國家項目”(規(guī)格等同于奧運會開幕式),可見全國上下對這臺晚會的重視。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夢》;李谷一重唱《難忘今宵》,經(jīng)典的回歸,春晚30多年后主體形式的回歸與展示,讓人們找到了春晚的真正意義——回家過年。
五、大年三十春晚成馮氏“舞臺劇”
今年春晚,電影打頭陣,小片貫穿始終,先導片中葛優(yōu)來了,范偉也來了;《魔幻三兄弟》創(chuàng)意感強,連黃渤的首秀歌曲也是邊走邊唱,十足孟京輝話劇《活著》的重演。用鏡頭敘事,戲感完全,大年三十的春晚,更像是一部馮氏舞臺劇。
六、樸實溫情、親民真誠
張國立的加入,終于讓人們感覺到央視主持人不是在背臺詞,而是在嘮嗑;滿場的燈籠、彩旗,終于讓我們理解舞臺的主角是演員,而非絢爛的3D背景;巨型的蛋糕式年糕的分切,讓我們在了解中國傳統(tǒng)民俗的同時,多了點年味,多了更多合家團圓的激動,真誠、親民、樸實、溫暖,春節(jié),就是合家團圓。
七、主持人賣萌、當托兩不誤
與往年不同的是,央視主持人從由原來的串場、報幕到現(xiàn)場表演,變化很大,畢福劍開嗓唱了歌,張國立打起了快板,李思思流行語送祝福,董卿猜上了燈謎,濃濃的年味兒,厚厚的喜氣。
春晚2022賈玲小品觀后感范文3
除夕之夜,我的女兒一家三口陪我過年。只見他們?nèi)硕荚诿χ皳尲t包”,我問搶一個包能得多少錢?答曰:幾毛錢。我不理解,心想,為了那幾毛錢值得你們那么叫真嗎。我心無旁顧,照樣看我的春晚。女兒、女婿有時還看兩眼,外孫女這一晚上從未來到電視機前。
說心里話,往年春晚我只是多少看一點,并不太感興趣,不知為什么,今年的春晚對我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除了上廚房和衛(wèi)生間之外,我都是坐在電視機前。當時對節(jié)目挺滿意,但是并不想在這里說幾句“贊揚”的話。這幾天,從網(wǎng)絡上,微信和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的吐槽,批評甚至發(fā)起了對總導演呂逸濤的鞭撻和討伐,認為呂逸濤的這屆春晚是三十年來最差的一次,對他不請趙家班,德云社和六小齡童很不滿意。而呂逸濤本人在評價本屆春晚時,給自己打出了100分的好成績,這一下更激怒了網(wǎng)友,紛紛質(zhì)問他,還要不要臉了,還有更難聽的話,......。
事情所以鬧到這種嚴重地步,我猜想,呂逸濤自己已經(jīng)為春晚奉獻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他認為對得起全國人民了;一部分觀眾認為今年春晚確實不如往年,典型的說法是:這四個半小時都是在“說教”,是拖長版的新聞聯(lián)播。這個現(xiàn)實,說明了我們的民族缺乏統(tǒng)一的文化認同感,也折射出我們的民族存在某種信仰危機。這個問題太復雜了,本人說不清楚。還是來說說我對這臺春晚節(jié)目的感受。
我覺得,導演組不約請趙家班是對的。趙本山先生的演藝水平如何本人不敢妄言,但他靠春晚發(fā)了大財是人人皆知的,二十多年來春晚培養(yǎng)了很多暴發(fā)戶,加劇了財富向少數(shù)人集聚的速度,趙本人在演出中經(jīng)常流露出的低級趣味,對社會的影響也是不容低估的。德云社的郭德綱,經(jīng)常傳出聚眾斗毆等負面新聞,他的相聲我沒聽過,但他品行不端我還略知一二,這樣的人不上春晚,多數(shù)觀眾是贊成的。
牛年春晚節(jié)目本身也有很多亮點,比如,東西南北中普天同慶的總體設計,滿足了不同地區(qū)觀眾的口味。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曲藝都請到了最著名的演員來表演,而且我覺得演唱水平都很高,聽他們演唱,真的很享受。廣州分會場的“沖向巔峰”,由五百名機器人伴舞,能做出整齊劃一的動作,有的還是高難動作,彰顯了中國正在走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道路,中國正在創(chuàng)新中走向輝煌。
李童表演的雜技節(jié)目“直掛云帆”,畫面潔凈、唯美,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動作的難度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由侯勇、句號等人表演的小品“將軍與士兵”更是讓人蕩氣回腸,細致入微的表現(xiàn)了當代軍人保家衛(wèi)國的偉大情懷。由趙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從民間典故里提取素材,每一句唱詞都引起觀眾內(nèi)心的強烈震撼。
我個人感覺,有一些節(jié)目,特別是語言類節(jié)目檔次不高,故事情節(jié)編排脫離實際,生拉硬拽,令人厭煩。還有,就是寓教于樂做得不是很到位,“寓教于樂”就是在“樂”的過程中把“教”的功能藏起來,有的節(jié)目“說教”的意味過于明顯,有些觀眾對于被別人的“說教”從來就不感冒。節(jié)目編排也有待改進,比如開場的幾個節(jié)目對觀眾缺乏吸引力,觀眾看了幾眼就沒了興趣,開始玩別的東西了,有的人就再也不回來了,后面的節(jié)目再好他也不看了。
我是小人物,說錯了請原諒。
春晚2022賈玲小品觀后感范文3篇(賈玲2022年春晚小品)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