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集錦15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今天晚上,去看了唐山大地震,由于多人看,所以訂票了。八點進場,看了十多分鐘其他電影預告片,還有一些廣告,煩死了。
這個電影之前我一直以為是從頭到尾都是給人沉重悲哀的心情,但其實不是,中間還出現(xiàn)幾次笑場,真不明白這個主旋律的電影怎么會出現(xiàn)令人笑的臺詞。
如果要我給這部電影評分,我只給70分,這算不算高呢?看預告片,是多么悲劇,但在電影里也就那10分鐘,我是比較感動的,熱淚盈眶了,但后面的劇情好像看電視劇那樣。
23秒32年。那23秒地震,令主人公王登(張靜初)糾結了32年,因為在地震后,她和她弟弟同時壓在一塊水泥板上,但只能救一個,她媽媽選擇了救弟弟,就是救弟弟這句話令她恨她媽媽32年,在后來的汶川大地震那里,她跟他弟弟在災區(qū)相認,才回到老家見她媽媽。其實她媽媽并沒有忘記她,然后兩人抱頭痛哭,之后才化解了這個糾結。
這部片令人感動亮點有幾處,方母對已故方父的忠貞不渝,對女兒的殷切牽掛;方養(yǎng)父對方登的愛子心切;汶川母親對女兒雙腿的艱難取舍;地震遺老在抗震紀念碑下的思念徘徊……
這部片穿越得很快,一會1986年然后就1995年,當然這里面也說了不少故事。再然后就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覺有點偏題了,有人說,這是地震后的故事,這個我比較贊同啊。
這個電影里面還是能看出一些廣告,我認為有廣告不出奇啊。還有一些bug,例如覺得那些主角穿的很潮……
看完這部片,沒有給我深刻的印象,出了影院并沒有唏噓或心里還沸騰。導演刻畫的災難并不能令我滿意。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昨天,大媽帶著我和表姐去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赐赀@部電影,我是眼淚汪汪,滿懷悲痛地走出了電影院,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唐山大地震》講述的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fā)生了7.8級大地震,卡車司機方大強一家本來過著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這場大地震改變了這一切。方登和方達是一對龍鳳胎姐弟,為了救他們,爸爸死了。使我感到可恨的是,他們同時被一塊樓板壓住,無論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最終,他們的媽媽選擇了救年幼多病的弟弟方達,放棄了姐姐方登。當時,這一切都被姐姐方登聽在耳里,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幸運的是,方登被一名解放軍叔叔就走,并收養(yǎng)。為此,方登一直非常恨媽媽,這一恨恨了32年。(其實她的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想她,無時無刻不在痛心)。后來在汶川大地震中,姐弟兩個都參加了救援工作,在那里他們重逢了。方登在救援過程中,明白了當年媽媽做出的選擇是萬不得已的,并原諒了媽媽。
沒看《唐山大地震》之前,我總單純地認為地震很無情,房屋倒塌,很多人會受傷或結束生命。但是看了這部電影之后,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的地震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殘酷無情,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但是,人們面對災難卻又是那么的團結一致,英勇頑強。它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珍惜生活中的一切。也讓我更加意識到了保護壞境、生態(tài)的重要性。
為了人類少一些災難與不幸,為了地球的祥和與寧靜,請愛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今天,爸爸和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個電影。它講的是一個過著幸福生活的家庭,地震前后的故事。地震當天晚上,爸爸媽媽在外加夜班,他們家的寶貝“龍鳳胎”正安穩(wěn)在睡覺。突然地震發(fā)生了,樓開始巨烈震動起來,孩子們被震醒了,姐姐從窗戶那兒往外喊救命。媽媽著急,準備進去。一個東西落下來,把要進去的一個鄰居壓死了。爸爸看到危險,說了句:"我去救孩子!"把媽媽拉了出來,自己沖了進去。我當時想到爸爸、媽媽真?zhèn)ゴ?
就在他爸爸進去的時候,他們家住的樓房塌了,他家三個人都被埋了進去。房子倒了之后,活著的人開始互相幫助救人,先抬出他爸爸的尸體,然后又發(fā)現(xiàn)一塊重板子壓著姐弟兩個人。救他們的人問***媽,只能救現(xiàn)一個人,救誰?媽堅持說,都要救。過了一會兒,救他們的人等不了,要再去救別的人了,媽才流著淚痛苦的說,救弟弟。最后弟弟斷了胳膊,被救了出來。大家以為姐姐死了,把她放在了她爸爸旁邊。后來被雨水淋醒了,一個解放軍看到了,收養(yǎng)了她,把她撫養(yǎng)成人。長大后,姐姐記恨媽,不愿看望自己的媽媽。
后來汶川大地震,在國外的姐姐看到了,著急想為災區(qū)的人們做點什么,因為學過醫(yī)學馬上回國加入了救援醫(yī)療隊。在親眼看到災區(qū)的一個媽媽鋸掉自己女兒腿的艱難決擇過程后,對自己的母親當年的選擇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正巧在吃晚餐時,和他弟弟重逢了。就跟他回家,第一次看望自己的母親,為自己的自私,向母親懺悔。
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感人淚下!那些自愿者、解放軍對災區(qū)人民的無私幫助好偉大呀。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原來的時候,媽媽帶我去看過一部電影叫《唐山大地震》。
故事中,有一個小女孩方登,她的弟弟方達,是里面的主要人物,這原來是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可是在這次大地震當中,使她們可敬可靠的家庭里的爸爸喪生了。
一天晚上,方登和方達像往日一樣,按時睡覺。突然一聲山崩地裂的聲音在他們耳邊驟然響起,那聲已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有人高呼“地震了”吵醒了熟睡中的姐弟倆。只聽“轟”的一聲樓房全部傾倒,姐弟倆甚至來不及互相弄明白原因就被壓在廢墟之中了。因為這場地震是他們的爸爸喪生。地震過后,房屋倒塌,尸骨遍地。雨滴聲,哭喊聲,風吼聲,混成一片,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地,一切都是破爛不堪,找不到昔日的繁華,找不到昔日的歡笑。從死神堆里爬出來的媽媽奔跑著,叫著姐弟倆的名字,媽媽在尋找著,原來姐弟倆被壓在了一塊水泥板地下,媽媽找人來救助,情況只能救出一人,姐姐方登央求媽媽先救弟弟,媽媽選擇了受力嚴重的姐姐,就出了弟弟方達。
可是命不該絕的,后來,方登又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給收留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姐弟倆長大了,分別有了自己的工作,方登成了一名醫(yī)生,方達成了一名公務員,在5。12汶川的地震救援中,姐弟倆又意外重逢,倍感親切。經(jīng)歷過地震的危險處境,姐弟倆知道震后有多少人需要他人來施救呀!這大概是姐弟倆因地震而分離又因地震而重逢吧!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方達,方達坐在那里猶如鐵柱紋絲不動。瞧長大后的方達十分鎮(zhèn)定,他看看驚慌失措的同事,鎮(zhèn)定自若,一點都不懼怕,是災難讓他變得有經(jīng)驗,變得處理事情果斷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
《唐山大地震》是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我對馮小剛的電影有種特殊的好感,加上這個地震的題材,再者它的高票房也更讓我好奇。所以抱著這樣的心情我看了這部電影。
先說它的地震畫面,雖然聽很多人說,那個畫面很真實,但給我感覺卻是不怎么真實。或許高科技過了,一開始我也會以為這個電影會大篇幅展現(xiàn)地震的場面,但結果讓我很滿意,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也許有一點點的不足吧!但從另一方面我很佩服中國電影的科技發(fā)展,以前看慣了好萊塢的高科技場面,再來看看中國的,也許更加希望它更好!前途光明!
再說電影的情節(jié),電影從唐山的一個小家庭的生活開始,兩個雙胞胎姐弟方登,方達,因為地震,媽媽必須做出選擇。媽媽說:“救弟弟!”這句話觸動著方登的心,讓她三十二年糾結著。這個電影把親情演繹的淋漓盡致,最后母親向方登下跪的那一刻,我哭了!這個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催淚大片,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我也不例外!我只從看電影的感情說,我覺得這是個情節(jié)不錯的電影,內(nèi)容豐滿,讓觀眾的心被主人公后來的命運牽絆著。最后一跪,讓觀眾情不自禁流下淚來。
最后說的是這個電影的演員,徐帆是母親的扮演者,可以說她把一個母親演繹的深入人心,只能說馮小剛太明智了,選了這么一個好的演員,為這個電影添了不少彩,尤其是最后一跪,那真情流露,我想徐帆也被自己感動了,因為感動了很多人。還有扮演小方登的小演員,那神情,惹人憐惜,《唐山大地震》的宣傳海報用這個小演員做了主角,足見馮小剛對這個小女孩的器重,不過他的決定是對的。
總的來說,這個是個不錯的電影,應該也可以說它也有一些不足點,但那不影響它的光芒。祝馮小剛的電影越拍越好!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6
唐山大地震狠狠地搖晃著唐山,一口氣搖晃了23秒。震后,哀鴻遍野,一片狼籍。
一塊兒水泥板,壓了兩個孩子,姐姐在這頭,弟弟在那頭。要搬開水泥板,只能撬一頭,但撬了這頭,那頭就會砸了下去;撬了那頭,這頭就會砸下去。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
在這種時候,水泥板上面的媽媽必須要放棄一個。你不放棄一個,兩個都會死;只有放棄一個,另一個才能活下來。
只有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夠得到另一些東西。那些硬抱著舊稻草的人,永遠也嘗不到新稻草所帶來的甜頭。有舍才有得,你要的是什么?
不能再猶豫!你如果還是不肯放棄舊稻草,就只有和它一起摔到地上,起不來了。水泥板的問題是很簡單的,但它不好選,然而必須要選,而且要快選,不想選都不行!
生活就是這么殘酷,硬逼著我們在舍與得之間徘徊,你若不想放棄一些東西,它就讓你不得不去放棄一切;你若不想得到什么,它有時竟硬把東西塞給你!
32年后,汶川也被狠狠地搖晃了好一陣兒,房倒屋塌,慘不忍睹。
一塊水泥板,壓著一個孩子的腿。這塊水泥板撐了個房子,要是沒移的好,房子還會繼續(xù)塌,就有砸死更多人的危險。
水泥板外面的媽媽就果斷地放棄了孩子的腿,讓水泥板繼續(xù)撐著房子,換來了更多人的安全。
只有舍才能得,你必須放棄。至于放棄什么,隨你便,但我們往往不想放棄任何東西。遇事果斷,非常重要。
我有“選擇困難癥”。每次爸爸媽媽問我想吃什么時,我的回答總是兩個字:“隨便!”因為,我什么都想吃,然而又知道不能都吃,卻不想放棄哪一樣。
為此,我似乎錯過了許多東西。
生活就只是一道道的選擇題,題目也非常簡單:“你要什么?”然而,你未來的路,就在這些看似簡單的選擇題中,悄悄地定局……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
歷史是被用來遺忘和篡改的。雖然《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沒有讓我感受到足夠大的歷史真實,但在基本的感性觀賞之后,稍微動用理性便只感覺到足夠的主旋律的虛情假意……
故事很簡單,記錄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經(jīng)歷。父親為救母親葬身在倒塌的樓下,母親為救砸在同一塊樓板下的一對兒女作出人生最艱難的選擇?!熬鹊艿堋边@三個字,讓母親忍受了32年的痛苦與折磨。也讓壓在樓板下的小女孩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親32年。本以為已經(jīng)死了的小女孩奇跡般的活了,并被好心人收養(yǎng),然而已經(jīng)記事的她,無法釋懷母親的做法,多年來不回唐山認親。
2008年5.12汶川地震,在救援現(xiàn)場,姐弟相認,已經(jīng)身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親,不忍看到救援人員再次受傷,而忍痛鋸斷女兒雙腿的一幕,終于理解了自己的母親。當女兒在父親的遺像前,看見母親為她洗干凈鎮(zhèn)在水里的西紅柿后,我的眼淚又已經(jīng)開始止不住了,之后,母親向女兒下跪懺悔,說出32年來自己一直在向她贖罪,女兒終于原諒母親,
當母親說出“救弟弟”的三個字時,我不由自主的說出了“哼,原來她也重男輕女。天下的媽媽都一個樣?!币郧?,家里有什么事都不需要我?guī)兔?。有什么好吃的家人總是第一個想到我。直到弟弟出現(xiàn)后,一切都變了。媽媽開始吩咐我做好多事情。有好吃的都是先讓弟弟選,先讓弟弟吃,然后才想到我。
我沒有繼續(xù)看下去,當我再回來時,看到的是母女跪在一起的場面。我覺得好奇就從新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
原來,是我想錯了。母親的偉大,是無法形容的,在一些困難的快擇面前,無論他們做的對與否,我們都要原諒他們,因為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電腦上查找《唐山大地震》這部新出的電影,這部電影是根據(jù)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發(fā)生的一次7。8級大地震而制作的。在這次的大地震中,造成死亡人數(shù)多有242769人。
在這部影片中,講述的是姐弟兩人在大地震中都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還有生存跡象,但他(她)們的母親只能選擇救其中一人,最終選擇了救弟弟方達。但姐姐方登卻奇跡生還,被解放軍叔叔收養(yǎng)。32年以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nèi)バ扪a的悲感情節(jié),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的心中有了許多的感慨,我知道了生命是可貴的,沒有了,就沒有機會在挽回了,我知道了地震是無情的,要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拿生命開玩笑。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會回來了,那些受難者的青春也不會回來了,但這種對于苦難的聆聽和見證,會讓我們對現(xiàn)實始終保持一份清醒。實際上,在這個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個對苦難歷史的記錄著和見證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動和責任。
以我們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還不能夠預知災難的襲來,災難往往是在人們毫無防備的時候襲來的,就像汶川,唐山,玉樹的地震一樣。在災難下,人們不知所措,對面臨的困難沒有任何的辦法,只得去面對。在災難里,會讓人心痛,會讓人感動,會讓人沮喪......
在幸福中生活的人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為祖國報效,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也要珍惜生命,不要把生命當兒戲,生命沒了,就不可在挽回。希望祖國能早日制造出能探測災難的儀器,使更多的人不用失去生命!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9
這部電影為什么感覺不好看呢?我覺得是故事性的不足,整部電影敘事不夠豐滿,走的是流線型描述,缺少細節(jié),尤其是最后汶川地震的場景的出現(xiàn),總感覺有點畫蛇添足,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轉變有點牽強。
演的最好的徐帆算上一個吧,印象最深的還是陳道明,可以看出他入戲很深,好幾場他落淚的戲都特別感人。本來很喜歡張靜初,這部影片她演得卻一般,瘦瘦的,從十幾歲一直到四十歲的二十幾年的跨度,我也沒看出有什么變化。
能參加這部大戲是張靜初的幸運,但是和徐帆搭戲又是她的不幸,在最后母子相認這場重頭煽情的這場戲中,鏡頭完全對準了徐帆,不可否認,徐帆演繹地確實不錯,最后跪下說"對不起",母親的壓抑了三十二年的內(nèi)疚之情,親人相見的綿綿之感,感人至深,但是對于張靜初飾演的方登,也是在與家人失散三十二年,懷恨母親三十二年后的首次相見,用她的話說"不是記不起來,而是忘不了",三十二年了,心中的感情一直壓抑著,這樣的見面的戲對于她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然而導演留給她的,卻只是一個個后腦勺。誰讓人家是夫妻檔呢?
對于影片我還覺得有些地方不可理解。比如,陳道明夫婦收養(yǎng)了方登,對于方登也是給予了很多的.關愛,但是在方登長大后,很多場景,他們都是主動提出讓方登去唐山尋找親人,作為養(yǎng)父母,對于收養(yǎng)孩子的親生父母這個話題應該是很避諱的,他們怎么總是提起呢?即便是在養(yǎng)母去世的時候,竟然留給方登一個存折,讓她用來去尋找自己的親人,還總是說親人永遠是親人,好像他們知道方登的母親弟弟真的還活著一樣。在他們收養(yǎng)方登的時候,不是都告訴他們了,方登是一個沒有人來認領的孤兒嗎?而且在方登懷孕消失了幾年后,回到家,陳道明見面后沒幾句,又提到尋找親人。
道明夫婦把方登撫養(yǎng)成人,方登對他們卻沒有很深的感情。影片中只能看出陳道明對于這個女兒疼愛,對于妻子的深沉的愛,其他的,則沒看出什么。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
經(jīng)過長達數(shù)月的拍攝,《唐山大地震》終于頒上了銀幕,以震撼的電影畫面讓萬人觀影團泣不成聲,《唐山大地震》不僅將當年奪去24萬唐山人生命的7。8級大地震的觸目驚心的真實再現(xiàn),更把因為大地震而破碎的家庭、親情展現(xiàn)的令人柔腸百轉,催淚難擋。現(xiàn)場無數(shù)人在流淚,尤其是當大地震場面再現(xiàn),親人離散及最后母女相認幾個片段處,太多人無法抑制自己的哭聲,現(xiàn)場嚎啕。
這次馮小剛只把自己當作了講述者了23秒中國之殤,32年吾民尚存。在這個主基調下,馮小剛營造了前所未有平和的節(jié)奏。相比《非誠勿擾》、甚而更早的《集結號》時代,馮小剛導演用更嫻熟的電影語言在講自己鐘愛的平民故事,值得敬佩!
整體來說《唐山大地震》是今年最值得觀看的一部影片,不僅是今年最催淚的電影而且每位演員把細節(jié)潤的有聲有色,尤其是徐帆扮演的母親形象 “這可能是徐帆演得最好的一部戲?!倍T導的鏡頭也沒有僅僅在災難的場面停留,更多的是細膩他們的生活歷程、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心中那片永遠抹不平的瘡疤怎樣改寫了人生。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災難片,對于災難的想象,中國遠不及歐美,但對于心靈的災難,中國的導演卻可以雕琢得更細。不得不說,馮小剛導演對于電影與生活的關系把握十分得當。八零年代的我也是看著馮導的電影長大,我相信他的實力。這一次他再次準確定位了這部電影的方向,他的電影一定能夠讓唐山人民抑制了34年的悲傷痛快地傾瀉出來,一定能夠給堅強、勤勞、真誠、感恩的唐山人民以精神上的慰藉。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唐山大地震》。
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顯得多么渺小,而在團結友愛的人類面前,災害又顯得多么的不堪一擊。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唐山發(fā)生了7、8級的大地震,短短的23秒間,結實的地面裂開了,房屋倒塌了,人們被壓在廢墟下,那些幸存者們不停地呼喊著自己的親人。23秒的地震造成了一個家庭32的離別。在電影中我看到了母愛,在震后的廢墟中,水泥板下的一邊壓著龍鳳胎的姐姐方登,另一端則壓著弟弟方達,救援人員只有能力救活一個人,這位年輕的母親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母親猶豫不決,最后選擇了弟弟,被壓在另一端的姐姐在默默地流淚。幸運的是姐姐最終沒死,關鍵時刻解放軍挺身而出。人民解放軍英勇向前,不怕犧牲,他們搬石頭、鉆廢墟,在方登焦急尋找母親的時候,把她從死亡的邊緣救了回來,并給她食物吃,讓她看電影,把她收養(yǎng)。解放軍叔叔們完全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一心想著救受災的人民群眾們,把深陷在廢墟里的孩子、老人都搶救了過來,他們是最可親可敬的人!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2008年汶川發(fā)生了大地震,姐姐再也掩飾不住多年對祖國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毅然回國救災。姐弟兩人都加入了救援隊,當方達在給好友講述他們家的往事時,方登聽到了,分離了32年的家庭終于團圓了,在女兒回家時,母親特意洗了幾個番茄。母親對女兒32年的愧疚,32的想念,在見到方登的那一刻,母親給她下跪了,方登原諒了媽媽,這一刻令人觸目感動,我不禁流下了一行熱淚,因為親情是最偉大的!
親情是最偉大的!母愛是最偉大的!災難面前,人定勝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
昨天帶女兒跳舞,跳完午后女兒要去溜旱冰,于是又讓她去溜旱冰,第一次溜旱冰居然還可以,溜完旱冰已經(jīng)是下午2點我的肚子咕咕的叫個不停,可是女兒還不想走,我只有下命令。我們一同來到餐館女兒吃了一碗涼面,我吃了豆花和涼拌豇豆,終于填飽肚子。我叫女兒回家睡午覺,她說還想在外面玩,于是我們準備到她經(jīng)常去的樂園,在路上女兒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宣傳片,鬧著要去看電影,我也欣然同意,條件是看完后一定要回家,在加上我也有好久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啦。
于是買了電影票,在超市逛了一個鐘頭,順便也給女兒買了一套她自己挑選的裙子,終于讓她換掉了每天都要穿的旗袍。時間到啦,走進電影院,女兒說媽媽怎么到了晚上。隨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蜻蜓在空中飛舞,天空驟然變得黑暗起來,預示著唐山大地震就要來臨,預示著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從此就即將分開,主人公元妮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救她的丈夫,壓在石板下的兩個孩子只允許救一個,而她選擇了救兒子,而女兒卻奇跡般的活了下來。女兒被部隊的一個家庭收養(yǎng),整整32年女兒卻沒有去找她的親人,為的就是那句“救兒子”。而她的母親也整整被折磨了32年,自己一個人把兒子帶大,一個人守著老屋就是為了讓失去的的丈夫和女兒能夠有個靈魂的家,最終女兒也回來了原諒了母親。
看到她仿佛看到我們現(xiàn)在為女兒所做的一切,天底下的母親可能都是這樣的,母親的愛是最偉大的。在我沒有當媽以前我沒有感到母親有多偉大,而在我當了媽以后才真正意識到做媽的不容易,在此愿天下所有的母親都平安健康。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3
看了《唐山大地震》后,可以說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當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摸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可以說已經(jīng)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jīng)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悲劇,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fā)到了極點,什么事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只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單被激發(fā)到了最高點,太悲劇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nèi)松恼嬲饬x是什么,人活著應該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有信心的戰(zhàn)勝這種困難,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只有自己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領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fā)芽,世界就會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電影,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困難都是一時的,而面對困難大態(tài)度卻可以是永遠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4
昨天去看《唐山大地震》了,走進電影院時,工作人員每人發(fā)了一包紙巾,我也沒覺得我會哭。
一開始看,還能沒心沒肺的和小傻說說笑笑,可是,越是深入,就覺得越不可思議,人的到底內(nèi)心可以有多深?看的同時,我不斷在問自己,如果我是方大強,我會推開元妮嗎?讓心愛的人活著,我或許無法體會他們倆人之間的愛情,大強沒有多想的一推,救了元妮,而他自己就這么沒有了,我們這一代,如果親身遭遇這種事,在災難面前,愛情又有多少價值?至少,我很羨慕元妮,因為大強那么愛她,誰會不羨慕呢?我也同樣渴望。
電影里,元妮的每一個選擇,都是那么讓人情緒如同坐云霄飛車,在救兒子還是女兒這場戲時,她說救兒子時,我的心也是那么悲痛,男孩、女孩,男孩就真的比女孩重要嗎?她說就兒子時,方登的心如死灰,多么憐惜她,上天對她是多么殘忍,如果我是元妮,我又會如何呢?兒子?還是女兒?我覺得我會瘋掉的,她的內(nèi)心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承載了多少悲痛?我想我沒有她那么堅強。
如果我是元妮,我會一輩子守著大強過嗎?一開始認為不會,可是,元妮告訴她兒子的那段話觸動了我,“哪個男的拿命來愛我?我這輩子跟他,值了?!毕胂胧堑?,這是愛,我向往的便是這樣的愛。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至少我生活的地方不會發(fā)生這樣的自然災害,愛情也許也是平平淡淡,可是,要做到兩個人相守也是很難的,何況元妮一個人守著屬于她和大強的愛情,幾十年,從二十幾歲開始,一直帶著回憶過活,也許,支撐她活下去的,就是大強給她的回憶了。因為,她的命是大強給她的,她一個人活著兩個人的份。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
關于馮導的這部電影最近各大電影院都在熱映,給馮導帶來了不小的票房,我想這部電影應該會超過《阿凡達》,的確這確實值得慶祝!
但是今天我想說的是,在大家都被這部電影所震撼的時候,但我卻不為這部影片而流淚。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我覺得馮小剛并沒有排出我想要的那種震撼。本身馮導的這部電影就沒有多少地震時的悲慘景象,而是用很大的筆墨來描述了災后人們心中對親人的思念。其實“思念”這個出發(fā)點是對的,這個想法可以感動很多人,親情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
但是我覺得,馮導的拍攝思路是錯的,這僅僅是我的個人想法。馮導突出的是李元妮對女兒的思念,母愛,這沒有錯,但是我覺得應該從女兒的角度來拍,來刻畫女兒由對母親的恨轉變成對母親的諒解,女兒的感情轉變很重要,對于我說的這個馮導只是輕描淡寫的用開頭和結尾的幾分鐘帶過了。。。并且我覺得馮導的電影中間有的地方太電視劇化了,情節(jié)刻畫的不夠尖銳,沒把中國人的大愛刻畫到淋漓盡致的程度。
誠然,我自認為我是一個挺容易被感動的一個人,有時候就連一篇極短的小說都可以將我打動的流下眼淚,可是,馮導的這部力作卻沒讓我流下一滴眼淚。這說明什么?并不能說明我是個沒有感覺的人,這能說明這部電影他沒拍到位!我想,如果他拍的是唐山地震時候那些活著的人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自己用手一點一點搬起巨大的石頭搶救親人的場景的話,也許我會為中國人的堅強而驕傲,而落淚!
當然,這只是我一個人的片面之詞,不足以作為什么,這也僅僅是我的個人想法。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集錦15篇(對唐山大地震的影評)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00字 唐山大地震幾級地震 唐山大地震保險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