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參觀漢口江灘綠地規(guī)劃的實習報告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3篇 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實踐報告

時間:2022-10-11 13:08:36 實習報告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參觀漢口江灘綠地規(guī)劃的實習報告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3篇 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實踐報告,以供借鑒。

參觀漢口江灘綠地規(guī)劃的實習報告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3篇 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實踐報告

參觀漢口江灘綠地規(guī)劃的實習報告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1

  1、城市綠地的分為5大類13中類11小類。

  2、作12公頃的公園規(guī)劃設計時應收集比例1:1000.。

  3、園林中的主路寬5~7米,橫坡宜小于3%。

  4、行道樹的定植株距一般采用5米。

  5、一般綜合性公園的分區(qū)有文化娛樂區(qū)、兒童游戲區(qū)、觀賞游樂區(qū)、安靜休息區(qū)、經營管理區(qū)。

  6、水體包括湖、河、塘、潭、瀑布、噴泉、涌泉等形態(tài)。把以上水的形態(tài)分為靜水和動水兩種類型。靜水常見的形態(tài)有:方形、長形、三角形。動水常見的形態(tài)有:應用題

  根據綠地設計原理、公園總體規(guī)劃的成功是否與那些因素有關?

  主題思想的確立、功能分區(qū)、地形地貌的改造、水景的布置、道路廣場的布置、種植規(guī)劃、園林小品的規(guī)劃、公園周圍市政設施的關系、建設單位的意見,投資額度。綠地改造時想把二叢樹改成為對植樹。請?zhí)接懣尚行浴?/p>

  二叢樹:兩株組合設計一般采用同種樹木,或者形態(tài)和生態(tài)習性相似的不同樹木,兩種樹木的形態(tài)大小不要完全相同,要有變化和動勢,創(chuàng)造活潑的景致。不宜選用等量、等高、姿態(tài)相近的兩株樹一起顯,提供給觀賞者一種新鮮的星峰的景象。對比采用驟變的景象,以產生喚起興致的效果。

  調和:主要通過布局形式、造園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統(tǒng)一、協調,使得景觀較和諧。不可變尺度:或稱之為適用尺度是按一般人體的常規(guī)尺寸確定的尺度。正常人的視域:水平方向的視角喂180°,垂直方向的視角為130°。在正常平時情況下,看清景物的整體形象,水平視場為45°,垂直視場為26~30°,蘇州宅園的廳堂和假山之間的視距躲在30~35米,假山少數高達7米,一般高度都在4~6米。大型物象合適的視距約為景物高度的可以用做障景,或者用做組織游覽路線。

  樹墻:150cm以上,空間分割和 屏障視線,遮擋、遮蔽不美觀的構筑物等。

  花壇:指花卉栽培在四周有矮墻的土臺子中,利用花卉的鮮艷色彩組成各式各樣的圖案,起到裝飾園林空間的作用。

  花鏡:介于規(guī)則式和自然式之間的一種帶狀花卉景觀設計形式,是以多年生草花為主,結合觀植物、一二年生草花、木門植物,沿花園邊界或路緣設計布置而成的一種園林植物景觀。由于花期不同、種類不同,構成色彩的波浪。

  18、園林建筑的布局手法:1山水為主,溪流、瀑布、泉。

  7、對植樹設計時選用了近等高、體量相近的兩株雪松√

  兩棵樹叢設計時選用了近等高、體量相近的兩顆杜松?!?/p>

  在中視靜觀的條件下,以使景物水平視場不超過45°,垂直視場不超過30°為原則。

  構成園林形式的五大要素是:地形(包括水體)、觀賞植物、園林建筑、廣場和道路、園林小品。

  景窗是運用起伏韻律、連續(xù)韻律。問答題。

  1、什么叫園藝環(huán)境綠地設計?

  為民眾提供觀賞、游息的場所,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利用綠地的五大要素按工程技術和園林藝術原理創(chuàng)作美的場所的行為過程。

  2、突出頤和園主景--佛香閣,在建筑布局中采用了

①中軸對稱 ②主景升高③漸變法。

  3、試問行道樹設計要考慮哪些因素? 道路環(huán)境、設計形式、樹種選擇、定干高度。

  4、為什么設計公園時無論公園面積大小都要現場踏查?

①核對現場圖上標明的現狀物與現狀物是否真實,有遺漏需要補充。②設計者到現場,可以根據周圍環(huán)境條件,進入藝術構思階段?!凹握呤罩渍咿鹬?。5,、為了使游人活動方便、互不干擾、便于管理在園藝環(huán)境綠地設計中通常做哪些措施?

  根據綠地中的活動內容的性質和類型,或根據地形地貌的性質和特點把整個綠地劃分為若干區(qū),即功能分區(qū)。

  6、綠地功能分區(qū)的分區(qū)方法是什么? 一些類似的活動組織和劃分后安排在與其活動較相宜的場所,分析和整理地形地貌的本質和特點,充分體現地形地貌所應有的觀賞價值和利用價值。

  7、廣場與道路的作用是什么?

  廣場和道路系統(tǒng)將構成園林的脈絡,并且祈禱園林中交通組織、聯系的作用。

  8、園林中的廣場的定義是什么?

  園林中具有集散、觀賞、交流功能的社會活動空間。

  9、頤和園十七孔橋的橋孔,從中間往兩邊逐漸變小,形成遞減趨勢。用到什么園林藝術手法? 漸變韻律。

  10、某城市開發(fā)區(qū)需要道路綠化,應該怎樣選擇行道樹?

  行道樹是按一定間距列植于道路兩側或分車綠帶上的喬木景觀,行道樹設計要考慮的主要內容是道路環(huán)境、設計形式、樹種選擇、定干高度。行道樹中一般要求具有適應性強、姿態(tài)優(yōu)美、生長健壯、樹冠寬大、萌芽性強、無污染等特點。另外應盡量選擇無花粉過敏或過敏性少的樹種,如鄉(xiāng)長、女貞、刺槐、烏桕、水杉、黃楊、榔榆、冬青、銀杏、梧桐。栽植。如“一府一仰,一倚一直,一左一倍,小型物象的合適視距約為景物的3倍。建筑配合2統(tǒng)一中求變化,對稱中有異象。右,露根藏頭,平頭銳角,一高一矮,一

  8、地形(包括水體)處理手法:1因地制3對景顧盼,借景有方。

  大一小,分枝相異,小枝聯系。

  宜。景以境出。2掇山理水,理及精微。

  19、園路:流通順暢、組織游覽,疏導游對植樹:對植樹是指按一定軸線關系對稱

  9、一池三山:秦漢開始在宮苑內開鑿太人。主路5~7米,次路~米,小路或均衡對應種植對應種植的兩株或具有液池。池中堆筑方丈、蓬萊、瀛洲三島,約~米,汀路、山道0,6~米。兩株整體效果的兩組樹木景觀。一般選用模擬東海的所謂神山仙島。

  20、廣場:集散廣場、觀賞廣場、下沉式同樹種、近等高、體量相近的兩株樹對植,10、園林中水洗設計要求:1主次分明,廣場。

  要求樹木形態(tài)沒關或樹冠整齊、花葉嬌自成系統(tǒng)。2水岸溪流,曲折有致。3陰下沉式廣場:1注意排水設施、防止雨季美。

  陽虛實,湖島相間。4山因水活,水因山積水2道路與建筑、廣場的組合要求忌“歪

  1、人均綠地面積 轉。

  門邪道”。3要求端正,設計圖形喂有規(guī)律Aglm=Ag1/Np

  11、土山設計要點:1主客分明,遙相呼可循的曲線流線型。4考慮設計與施工結人均綠地面積

  應2未山先麓,脈絡貫通3大山要講“三合,不宜過分隨意。5同時考慮其圖案、Agm=(Ag1+Ag2+Ag3+Ag4)/Np 遠”4山觀四面而異,山形步移景換。5色彩、裝飾等諸多要素的應用,提高觀賞綠地率

  山水相依,山抱水轉。效果。

Λg=[(Ag1+Ag2+Ag3+Ag4)/Ac*100%

  12、種植形式:規(guī)則式,自然式,混合式。

  21、設計前期工作:1收集圖紙資料①城

  2、綠地的功能:①凈化空氣、水體和土

  13、觀賞植物造景要點:1四季景觀2專市綠地總體規(guī)劃圖②地形圖;2現場踏查;壤。②改善城市小氣候(溫度、濕度、氣類園3水生植物區(qū)4溫室、盆景區(qū)5花圃3聽取建筑單位的意向,掌握自然條件、流)③減低噪聲。④保護農田。⑤保持水苗圃

  環(huán)境狀況;4編制總體設計任務文件。土。⑥安全防護(火災、震災)⑦檢測環(huán)

  14、數列:一般喬木間距3~8米,灌木1~

  522、總體設計階段:1主要設計圖紙內容境污染。⑧文教和游息功能。⑨城市綠化米

①位置圖②現狀圖③分區(qū)圖④總體設計的景觀功能(道路、邊界、中心點、區(qū)域

  15、行道樹的設計形式:根須道路綠地形方案圖⑤地形設計圖⑥道路總體設計圖特征)

  態(tài)不同,通常分為綠帶式和樹池式。⑦種植設計圖⑧管線總體設計圖⑨電氣

  3、城市綠地:指一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綠帶式指在道路規(guī)劃設計時,在道路兩規(guī)劃圖10園林建筑布局圖

  為主要存在形態(tài)的城市用地。

  側,位于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或分車綠帶2效果圖(鳥瞰圖);3總體設計說明書;4綠地: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通過利用和中種植行道樹。帶狀綠地寬度因用地條件工程總預算

  改造地形,主要以花草樹木美化環(huán)境,以及附近建筑環(huán)境不同可寬可窄,一般不小園林建筑、構筑物等來點綴,為民眾提供于米,至少可以種植一列喬木行道樹。觀賞、游息的美的場所。樹池式指在人行道上設計排列幾何形的綠地設計:為民眾提供觀賞、游息的場所,種植池以種植行道樹的形式。樹池常用語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利用綠地的五大要人流或車流量較大的干道,或人行道路面素按工程技術和園林藝術的原理創(chuàng)作美較窄的行道樹設計。樹池占地面積小,正的場所的行為過程。

  方形*米,最小不小于1*1米長方綠地設計原理:園林藝術原理、科學技術形以*2米為宜,圓形樹池直徑不小于原理、以及行為學心理學原理。

  米,行道樹栽植于樹池的幾何重心。

  4、綠地內容:綠地設計的指導思想或綠

  16、安全視距:30~35米

  地反映的主題思想,也叫立意。

  17、孤植樹:也叫孤立樹,是用一株樹木綠地形式:為反映綠地內容縮采用的表達單獨種植形成的園林景觀,應用于草坪、方式即綠地形式,也叫布局。

  廣場、湖畔等開闊空間或橋頭、島嶼、斜

  5、決定形式的因素:園林性質、文化傳坡、園路的盡頭或轉彎處,巖洞口,建筑統(tǒng)、意識形態(tài)。

  旁。

  6、綠地形式的種類(設計方法):規(guī)則式對植樹:是指按一定的軸線關系對稱或均綠地(軸線法)、自然式綠地(山水法)(3衡種植的梁?;蚓哂袃芍暾w效果的兩混合式)。

  組樹木景觀。應用于園林綠地的路端、建規(guī)則式綠地--意大利臺地園、法國勒諾特筑入口、公園入口兩側、規(guī)劃式花園出入集合圖案式園林。

  口。橋頭與石級兩側、庭院左右。

  自然式綠地--蘇州拙政園、網師園。樹叢:指由多株樹木不規(guī)則近距離組合種特征比較①中軸線②地形③水體④廣場植,具有整體效果的園林樹木群體景觀。和道路⑤建筑⑥種植規(guī)則⑦園林小品 通常用做局部空間的主景,也可以做配

  7、綠地設景原理:

  景、障景、隔景,同時兼具遮陽作用。兩1主景與配景:突出主景:①中軸對稱;株樹木之間既有變化和對比,又有聯系,②主景升高;③主景設置在環(huán)拱四合空間互相顧盼,共同組成和和諧的景觀形象。的水平視覺交匯點;④構圖重心位能;⑤兩株兼具要適當,一般以小于矮樹冠徑為漸變法;

  宜。應用于水池邊、河畔、草坪等處。2對比與調和:①空間對比;②虛實對比;綠籬:由同種樹木做成密集列植成籬狀的③疏密對比及其他;④調和; 樹木景觀,用作境界、空間分割、屏障,3節(jié)奏與韻律:①連續(xù)韻律;②漸變韻律;裝飾園林空間。

③起伏韻律;④開合韻律 矮籬:50cm以下,用于花鏡邊緣、花壇和4均衡與穩(wěn)定 觀賞草坪鑲邊。

  5尺度與比例 中籬:50~120cm,用于綠地邊界劃分,綠6景物的觀賞點

  地空間分割、遮擋不高的擋土墻面以及植對比:是借兩種或多種性狀有差異的景物物迷宮等。

  之間得到對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高籬:120~150cm,空間分割和防范,也

參觀漢口江灘綠地規(guī)劃的實習報告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2

  城市園林綠地規(guī)劃實訓課小結

  班級:09園林雙語 學號:0 姓名:李晶

  城市園林綠地是城市用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維持城市生態(tài)平衡和美化城市市容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城市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綠色植物逐漸減少,污染增加,進而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調,環(huán)境質量下降,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因此,城市園林化是全社會的一項環(huán)境建設工程,它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人們生存的需要。所以,本著城市園林的重要作用,特展開了這次實訓。

  實訓時間:2012年4月17

  實訓地點:呼市北二環(huán)

  實訓具體安排:

  2012年4月17日上午8時30分,我們準時在圖書館樓前集合。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呼市北二環(huán)的景觀布置以及一些植物配置。在觀看的途中,老師詳細的解說了一些植物的特征,還有教會了我們如何去辨別它們。比如新疆楊:屬常綠灌木或喬木,枝干略為四棱形,枝葉密生,樹冠球形。單葉對生,倒卵形或橢圓形,邊緣具鈍齒,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聚傘花序腋生,具長梗,花綠白色。蒴果球形,淡紅色,假種皮桔紅色。

  又比如丁香:丁香花白如玉,花香似蘭,其樹型魁偉,高者可超過2米,樹冠卵形,大型葉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澤,嫩枝及芽外被短絨毛。冬芽具大形鱗片?;ㄏ热~開放,頂生、朵大,直徑12-15厘米?;ū?片,鐘狀。果穗圓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開裂,種紅色。3月至4月初開花,6-7月果熟。還比如就不一一而談啦。其次,老師也向我們述說了路旁常用的一些植物,以及一些路口的設計方法。

  在17日上午9點30分,我們趕到了北二環(huán)內側。

(1)道路

  呼市北二環(huán)主干道是直干道路,以此為基礎分處次干道路。但園中沒有可引導游人深入到園林各個角落的游步道。如南面的竹林深處被游人踩出一條小路,此處應建一條游園小路。園中大都是由石板鋪成的主干道,周圍沒有植物的搭配,顯得空曠。

(2)植物

  呼市北二環(huán)周圍有許多居民區(qū),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宜人,很適合植物的生長。其中有多種植物如香樟、廣玉蘭、紅花檵木、梔子花、杜鵑、桂花、榆樹、鐵樹等。其中香樟用的最多。

  孤植、群植、対植等造園手法都有運用。其中開花植物、七彩的造景植物少。

(3)功能區(qū)

  呼市北二環(huán)的功能區(qū)主要分為交通區(qū),人行道。呼市北二環(huán)廣場處,在路上,老師想向我們解說了道路的布置。當走到北二環(huán)處,它是由幾種植物互相配置而成的。接著就是一條景觀大道,道路兩旁有灌木,金邊黃楊,草坪等等。

  通過本次實訓,我了解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注意的一些東西,比如說入口設置,道路布置,植物配置等等。其次,我還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園林景觀設計對社會的重要作用,最后,希望類似的實訓多多展開,可以增加我的知識積累。

參觀漢口江灘綠地規(guī)劃的實習報告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3

  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為了對本專業(yè)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將課堂上所學的內容與實際相結合起來,我們去上海、蘇州、杭州三個城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實習。

  二、實習介紹

  1、實習時間:2014年6月24日---2014年6月29日

  2、實習地點:上海(中華文化宮、世紀公園、后灘公園)---蘇州(留園、獅子林、拙政園、網師園)----杭州(西湖、西溪濕地公園)

  三、實習內容

  我們于6月25日中午到達上海,然后在導游的帶領下馬不停蹄的趕到了中華藝術館。臨近藝術館,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華”字建筑造型,大家照相留念。隨即我們開始了中華藝術宮的藝術之旅。中華藝術宮是具有收藏保管、學術研究、陳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對外交流為基本職能的藝術博物館,將收藏、展示和陳列反映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與發(fā)展脈絡的藝術珍品。

  中華藝術宮將以上海國有藝術單位的收藏為基礎,常年陳列反映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與發(fā)展脈絡的藝術珍品,并聯手全國美術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的藝術作品,聯手世界藝術博物館合作展示各國近現代藝術珍品。通過向公眾提供普及性的藝術講座、藝術教學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藝術鑒賞水平,普及民族藝術、傳承文化精神,使中華藝術宮成為公眾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基地。通過舉辦、承辦各種高層次、高水準的藝術、學術交流活動,建立上海與海內外優(yōu)秀藝術家、藝術機構間的交流機制,使中華藝術宮成為世界藝術網絡的重要樞紐、國內外優(yōu)秀藝術人才的集聚地和國際高層次文化藝術交流的綜合平臺,為上海成為中國近現代經典藝術傳播、東西方文化交流展示的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館中,我看到了大量的藝術畫和攝影作品,還有很多的雕塑,最讓我喜歡的是“鎮(zhèn)館之寶”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和動畫一樣,栩栩如生,整幅畫分為白天和夜晚,每一個人都演繹的生動形象。我們在里面看了好久,我對《清明上河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記憶。

  第二天,我們冒雨到達了世紀公園。世紀公園是上海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態(tài)城市公園,占地公頃,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人與自然的融合,具有現代特色的中國園林風格。

  世紀公園位于浦東新區(qū)花木行政文化區(qū),東鄰芳甸路,南臨花木路,北靠錦繡路,占地面積公頃,是上海市中心區(qū)域內最大的最大的城市生態(tài)公園。公園以大面積的草坪、森林、湖泊為主體,建有鄉(xiāng)土田園區(qū)、湖濱區(qū)、疏林草坪區(qū)、鳥類保護區(qū)、異國園區(qū)和迷你高爾夫球場等七個景區(qū),以及世紀花鐘、鏡天湖、高柱噴泉、南國風情、東方虹珠盆景園、綠色世界浮雕、音樂噴泉、音樂廣場、緣池、鳥島、奧爾梅加頭像和蒙特利爾園等四十五個景點。園內喬灌相擁、四季花開,湖水蕩漾、溪水蜿蜒,竹影斑駁、草木蔥郁,是大都市中的一片綠洲,繁華中的一片寧靜,是休閑、度假的怡人佳境。鄉(xiāng)土田園區(qū)內洋溢著清新與純凈的自然氣息:東方虹珠盆景園的160余株盆景,品種繁多,造型各異;緣池景色幽雅,環(huán)境宜人。湖濱區(qū)的世紀花鐘是公園的標志性景點,既具有科學性、藝術性、又具有實用性;音樂噴泉極具觀賞性,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魔幻般水體呈三維立體的變化,給人以樂起水騰、音變水舞、音停水息的動感境界;疏林草坪區(qū)按照四季更迭有氛圍了春、夏、秋、冬四個園。每個園區(qū)都擁有該季節(jié)的代表花卉,姹紫嫣紅,美不勝收;異國園區(qū)內,碩大的奧爾梅加頭像向人展示著古老的奧爾梅加民族精湛的雕刻技術,奧爾梅加民族雕刻技藝出眾,頭像雕塑更是其文明成就的集中體現。該“奧爾梅加頭像8號”的復制品,系墨西哥維拉克魯斯州政府贈于上海市政府的禮物,是兩地人民友誼的象征。

  隨即我們到達了上海后灘公園,它是2010上海世博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場地為污染嚴重工業(yè)棕地。設計將景觀作為生命系統(tǒng),用當代景觀設計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嚴重的原工業(yè)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體凈化、防洪、生產、生物多樣性保育、傳承文明、審美啟智等綜合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的城市公園。此方案的設計特色為“一藍帶串起的四種文明”。其中“藍帶”為三帶一區(qū)、三場九園、步道網絡形成的總體結構;“四種文明”為“灘”的回歸、五谷禾田、工業(yè)遺存、后工業(yè)生態(tài)文化。完成了六大設計問題的挑戰(zhàn):遵從生態(tài)設計原則、秉承場地文脈、滿足多重體驗需求。保護、恢復與重建生態(tài)濕地解決世博期間人流等候與疏散問題解決場地千年一遇防洪標準與濕地之間的高差問題滿足會時與會后場地的雙重需求運用現代理念和先進技術營建后灘濕地公園。其植物景觀設計緊扣世博主題,以呼應公園總體方案框架為設計目標,在生態(tài)理論的指導下,對植物景觀進行總體優(yōu)化、詳細設計,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恢復公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用植物材料、造景手法巧妙地構成公園總體方案“扇骨”與“灘”的形式,為園林植物景觀營造提供新的設計思路,用植物景觀營造出世博會所需的生態(tài)景觀,凸現了上海中心城區(qū)的地域特色,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園“綠色城市”的到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提升上海大都市的生態(tài)形象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這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寶鋼大舞臺,它是原上鋼三廠的特鋼車間改建的,廠房原有的建筑體系得以保存,身處其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歡。在這里大家進行了T臺走秀,玩得非常開心,也為我們的大學生活留下了一份回憶。

  在后面的兩天時間里,我們游覽了蘇州四大園林:留園,獅子林,拙政園,網師園。留園

  曾有“吳中第一名園”之譽的留園位于蘇州閶門外,是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的典型代表。留園由四部分組成,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勝;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xiāng)村田園風味;西區(qū)環(huán)境僻靜,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富有野趣。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整體上是用建筑圍和空間,同時,建筑又將其內部空間劃分,形成園中之園。院與院子、館與館通過曲廊連接,從而組成一個完整、連續(xù)又富于變化的整體。如

  留園后庭湖面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并有長廊與各處相通。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古城蘇州東北隅,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qū),體現典型江南民居多進的格局。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币驁@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

  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回曲折,豎向力求回環(huán)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巔,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差,或平緩,或險隘,給游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對面石勢陰,回頭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變幻開地脈,神妙奪天工。”“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就是獅子林的真實寫照。網師園

  網師園,是蘇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園的代表作品。它位于蘇州藥門附近的帶城橋南闊家頭巷,后門面向蘇州古城東南之十全街,園址原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所建之“萬卷堂”舊址,亦稱“漁隱”。清時由光祿寺少卿宋宗元于乾隆中葉(約公元1770年)購其地筑園。因園毗鄰王思巷,諧其間喻漁隱之義,稱為“網師園”。乾隆末年園歸瞿遠村,按原規(guī)模修復并增建亭宇,俗稱“瞿園”。今“網師園”規(guī)模、景物建筑是瞿園遺物,保持著舊時世家一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園。網師園全園占地約8畝余,是我國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網師園布局精巧,結構緊湊,以建筑精巧和空間尺度比例協調而著稱。園分三部分,境界各異。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網師園按石質分區(qū)使用,主園池區(qū)用黃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雜。突出以水為中心,環(huán)池亭閣也山水錯落映襯,疏朗雅適,廊廡回環(huán),移步換景,詩意天成。古樹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見著,并與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構成主園的閉合式水院。池水清澈,東、南、北方向的射鴨廊、濯纓水閣、月到風來亭及看松讀畫軒、竹外一枝軒。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變化。所以游園時,宜坐、宜留、以靜觀為主。繞池一周,可前細數游魚,可亭中待月迎風?;ㄓ耙茐?,峰巒當窗,宛如天然圖畫,所以并不覺其園小。

  在蘇州的兩天,我們發(fā)現每個園子里都有許多外國人。聽導游講解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在美國的大都博物館以1:1的比例修建了網師園中的殿春簃,外國人看到非常喜歡,從此蘇州園林名聲大噪,很多外國人都來蘇州旅游觀賞。

  上有天堂,下游蘇杭,經過兩天的實習,我對蘇州這個城市,對蘇州園林有了深刻的認識。蘇州山水秀麗,園林典雅,擁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古城特色。蘇州園林更是吸收了中國私家園林的精華,一步一景,美妙絕倫。園林雖小但很精致,每個園林的韻味與意境也各有特色。

  最后兩天我們到達了杭州,游覽了西湖十景和西溪濕地公園。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并被世人賦予“人間天堂”的美譽。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擁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風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山水秀色,點綴杭州。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環(huán)山,東面瀕臨市區(qū),是一個湖泊型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西湖有十景(南宋):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西湖新十景: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與人文交融是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的格調。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見瀲滟,雨中顯空蒙,無論雨雪晴陰都能成景。湖區(qū)以蘇堤和白堤的優(yōu)美風光見稱。蘇堤和白堤橫貫于西湖,把西湖分隔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當晨光初啟,宿霧如煙,湖面騰起薄霧時,便出現“六橋煙柳”的優(yōu)美風景,是錢塘十景之一。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杭州市區(qū)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tài)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樸、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西溪之勝,獨在于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qū)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等水域,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qū)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tài)。為加強生態(tài)保護,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tài)保護區(qū)和生態(tài)恢復區(qū)。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qū)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tài)觀賞區(qū)。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qū)設有多處觀鳥亭,給游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濕地內河流眾多,水渚密布,溫度適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積的蘆蕩,眾多飛禽走獸,到處鳥語花香,空氣清新。龍灘、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態(tài)保護區(qū)和生態(tài)恢復區(qū)。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西溪還是鳥的天堂,園區(qū)設有多處觀鳥去及觀鳥亭,給游客呈現出群鳥歡飛的壯麗景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chuàng)的別業(yè),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詩文辭章。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臺,據考證那一帶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風,淳厚質樸。每年端午節(jié)在深譚口舉行的龍舟勝會,歷史悠久,形式獨特,被譽為“花樣龍舟”。煙水漁莊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蠶·絲·綢故事”重現西溪原居民的農家生活勞動場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水鄉(xiāng)典型的民俗。

  花溪濕地公園,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以花溪河為紐帶,涵蓋十里河灘、花溪公園、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yè)帶和大將山景區(qū)?;ㄏ獓页鞘袧竦毓珗@范圍內有天然的河流濕地、河漫灘,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溝渠等。多樣的濕地公園,為各種生物營造了安全的覓食、棲息、繁殖場所,同時也為開展?jié)竦毓珗@的科普、科研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按照原生態(tài)的理念,進一步挖掘當地的風土人情,把花溪的文化歷史符號滲透到十里河灘的建設中,以濕地休閑游、濕地生態(tài)游、濕地民俗游為主線,打造生態(tài)、文化、休閑相統(tǒng)一的高品質的國家級濕地公園,讓三類景觀盡顯山水。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以花溪河為紐帶,涵蓋十里河灘、花溪公園、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yè)帶和大將山景區(qū)。

  十里河灘:十里河灘景區(qū)南起牛角島,北至龍王村,西臨花溪大道,東抵大將山山脈,長千米,面積平方千米。十里河灘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農田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河灘濕地、濕草甸、溝渠等多種類型,具有蓄水及消減洪峰的功能,能夠調節(jié)氣候,改善環(huán)境;蘊藏了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其中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香樟、櫸樹、青檀、沉水海菜花、銀杏、牡丹、杜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大鯢(俗稱娃娃魚)、游隼、紅隼、巖原鯉、多斑金線鲃。十里河灘景區(qū)秀峰環(huán)抱,竹木夾岸,洲島錯落,跌水潺潺,魚游碧水,鷺戲淺灘,還有水車、碾房、糧倉等人文景觀。陳毅元帥曾贊嘆“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

  花溪公園:花溪公園作為風景區(qū)建設,始于民國28年(1939年)4月,公園原名“中正公園”,1940年3月,公園建設基本完工,由時任黔省政府主席的吳鼎昌親自主持落成典禮。次年,何應欽為公園大門坊額題寫了“中正公園”四個字。1949年,正式命名為花溪公園。2009年12月,花溪公園納入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yè)帶:包括花溪平橋、黃金大道、陽光水鄉(xiāng)觀光農業(yè)帶。

  大將山景區(qū):大將山脈位于花溪大道東側,于花溪河相依相偎,平方千米。山勢雄偉峻峭,植被良好,山下村莊農舍,溪水蜿蜒,山上松林濃郁,山間多為林間臺地,形成開敞的林窗,建有觀景亭可俯瞰十里河灘的優(yōu)美景色。

  在西溪濕地公園,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洪氏文化,感受到了這個家族當時的強盛,對國家的忠貞,對民族的責任。隨著導游的腳步,我們對洪氏家族有了大概的認識。西溪濕地公園分為兩期,我們參觀的是第一期,可以乘船,乘電車。西溪集生態(tài)濕地、城市濕地、文化濕地于一身,堪稱中國濕地第一園,西溪濕地以獨特的風光和生態(tài),形成了極富吸引力的一種濕地景觀旅游資源。

  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典型的城市濕地,具有河流、農田和庫塘等多類型濕地,生物多樣,生態(tài)良好。在環(huán)境上它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原巖溶丘陵區(qū),是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征的城市濕地公園,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形成豐富多樣的風景地貌資源。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主要的游覽方式為自行車,提倡生態(tài)低碳的方式游覽濕地公園。

  四、實習總結

  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是對各種城市綠地進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統(tǒng)籌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結構的綠地空間系統(tǒng),以實現綠地所具有的生態(tài)保護、游憩休閑和社會文化等功能的活動。我們實習過程中看到的上海,蘇州,杭州的綠地規(guī)劃的確要好很多,大面積的公園綠地,為其賦予文化內涵,通過合理的安排,形成了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綠地系統(tǒng)的布局在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即使一個城市的綠地指標達到要求,但如果其布局不合理,那么它也很難滿足城市生態(tài)的要求以及市民休閑娛樂的要求。所以只有布局合理,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才能更好地服務這個城市,服務市民,更好地維護城市的生態(tài)建設,促進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這次實習給了我們一次開眼界,接觸外界的機會,多了一次親身接近景觀的機會,所有看到的,聽到的都讓我們感嘆不已。經過這次實習,我才發(fā)現,我對我們專業(yè)還有太多沒有掌握的知識。因此,我一定要充分利用在學校的最后一年的時光,多學一些本專業(yè)方面的知識,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充分體現自己的價值,更好的適應社會對現在大學生的要求。

  最后,感謝老師這七天來,對我們的關懷照顧,和我們的一起奔波。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

參觀漢口江灘綠地規(guī)劃的實習報告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3篇 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的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資料總結3篇(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總結)

物流師考試輔導:物流網絡規(guī)劃2篇(物流系統(tǒng)規(guī)劃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