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計算機專業(yè)實習報告2篇,供大家閱讀。
計算機專業(yè)實習報告1
實習是在盼望中的,但當它真正到來的時候又令我有些不知所措。在學校里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悠閑而又快樂著的,我希望在實習中也可以有幸福與快樂的縈繞與眷顧。
于是,以周記的形式來記錄在實習中心的成長過程,不管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與境遇我都會很坦然的面對,因為這將是以后工作、學習乃至整個生命中的一筆巨大財富。
為了掌握一些計算機的軟、硬件知識,為了為今后學習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網絡課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計算機組網與網絡技術實習。
我,王斌、張涵、任艷艷、歐陽天石、王子超被分在第一組,張涵任組長。
第一步是拆機子。前端帶有磁鐵的改錐在拆裝機箱螺絲釘時很容易上手,拆機子這一步沒有太大的麻煩。
拆完電腦后,我擺弄了一下各個硬件:網卡很好認,即使不看它的"D-LINK"標志,看一下它附帶水晶頭的插口即知;內存條也很好辨認,是直尺大小的一個綠色長條;鼠標是雙飛燕的雙鍵鼠標,手感自然比不上三鍵鼠標;光驅是NEC的VCD光驅(可惜不是DVD光驅,不然就可以趁空閑時偷偷看DVD影片了);硬盤是made in 馬來西亞的"西部數據";至于機箱,我們的是臥式的,還有一些是塔式的。
揣摩一番硬件后,是該把它們裝回去的時候了。先由我主刀安裝AMD的CPU。將"零插拔力"的插口的橫桿拉起,然后將CPU無針的三角對準插口無孔的三角處放下去拉下橫桿即告完成。
接下來是裝風扇——將風扇基座的簧片卡住CPU插口側端亦固定完畢。只是由于供我們拆裝的機子是較早前的電腦,其風扇接線并不是像常規(guī)的接法一樣接在主板上,而是接在電源線上,這讓我略微思考了一會。
很輕松地將顯卡和網卡插在(白色的)PCI插槽上、內存條插在黑色的插槽后,便要開始數據線的安裝了。軟驅的數據線最為明顯,是分叉的,不用費勁就可以找出并裝好。接下來是光驅、硬盤的數據線,因為我在家中安裝過刻錄機,安裝它們自然不在話下。
當然,這里有一個訣竅:將數據線的紅色邊緣朝向電源線接口那一方就不會接錯了。另外,接鼠標的和鍵盤時發(fā)現(xiàn)其接口不是主流機箱接口中的綠色接口和紫色接口。
組裝完畢,第三步是進行安裝系統(tǒng)的實習。由于機子本身已經裝有windows98系統(tǒng),我們打算格式化系統(tǒng)盤后重新安裝。
先是直接在C盤下輸入以下命令:format c:/q,即快速格式化C盤。格式化完畢重啟電腦,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將啟動順序設置為"CD-ROM"優(yōu)先。保存設置退出后再次重啟電腦,在光驅中放入win98安裝盤,光盤引導后選擇"start with cd-rom......"一項,片刻后即進入win98安裝界面。
小設置幾下后便進入30來分鐘的系統(tǒng)安裝過程,此時可留一人值守,其他同學就可以放松放松了。
安裝過程進行到某一階段后,系統(tǒng)會重啟。重啟三次后,win98操作系統(tǒng)便基本安裝完畢。
第四步是裝驅動。由于不熟悉各驅動安裝盤的內容,又沒有說明書可供參考,所以幾乎是挨個嘗試著安裝的,而且失敗了多次。其中有一次網卡安的"**com***"(打叉的內容記不得了)的驅動,安裝完畢后倒也無故障和沖突,但卻無法正常使用網卡。后來找到了d-link的驅動重裝了一遍才算安裝成功。
第五步是練習分區(qū)。這里要用到dos的fdisk命令。其實,我以前的分區(qū)多是用*p安裝盤直接分區(qū),或是在windows *p下用"分區(qū)魔術師"分區(qū),都比fdisk分區(qū)命令要簡單得多,換句話說,我還真沒怎么用過fdisk。
同先前的format命令一樣,我是在安裝盤的"win98"目錄下調用該命令的(前提自然是在純dos操作平臺下)。直接輸入fdisk命令即進入分區(qū)菜單。
首先是刪除分區(qū)。選擇第三項即是刪除分區(qū)功能。新的菜單里又有子菜單供你選擇,依次是"刪除基本分區(qū)"、"刪除擴展分區(qū)"和"刪除邏輯分區(qū)"。需要注意的是,刪除分區(qū)時必須先刪除"邏輯分區(qū)",再刪除"擴展分區(qū)",最后才刪除"基本分區(qū)",否則系統(tǒng)會提示刪除分區(qū)無效。
刪除完分區(qū)后,就該回到主菜單選第一項創(chuàng)建分區(qū)。創(chuàng)建分區(qū)的順序正好和刪除分區(qū)的順序相反。即先創(chuàng)建"基本分區(qū)",再創(chuàng)建"擴展分區(qū)",最后創(chuàng)建"邏輯分區(qū)"。
值得注意的是,創(chuàng)建基本分區(qū)時系統(tǒng)會提示你是否將所有空間分配到該分區(qū),這里選"否",然后就可以自己定義分區(qū)的空間大小。另外在創(chuàng)建分區(qū)時不要設置卷標,否則系統(tǒng)可能會不識別分區(qū)。
萬一不小心設置了卷標也不要緊,再格式化一遍設置了卷標的分區(qū),然后在系統(tǒng)提示是否清楚卷標時選擇"是"即可。
創(chuàng)建完全部分區(qū)后,就需要選擇主菜單的第二項把基本分區(qū)設置成活動分區(qū),最后退出fdisk的菜單,用format命令依次把各分區(qū)格式化一遍即可。
第六步是制作網線。網線的制作方法比較獨特,先是用特制的鉗子在網線的外皮上輕劃一圈,即可用手把外皮剝掉。接下來是分線,剝離外皮的網線會露出八條小線,白色和彩色的小線兩兩繞在一起。只需將八條小線從左到右按以下順序分好即可:白、橙、白、藍、白、綠、白、棕(沒錯,白線總是在左邊)。
最后,將藍線和綠線左邊的白線交換一下位置,一根網線就分好線了。分好線以后就可以安裝水晶頭了,將分好線的一頭插入水晶頭里,然后用剛才劃外皮的特制鉗子加緊水晶頭即可。安裝水晶頭前一定要注意將八根小線弄平弄齊,否則裝入水晶頭時可能會出現(xiàn)個別小線套不上水晶頭里的金屬觸片的情況,從而導致整根網線作廢(只能剪掉水晶頭重裝)。
第七步是連接局域網。這一步倒沒有什么太難的地方,只不過需要反復調試??上仍?開始"-"運行"里輸入"cmd"進入"命令提示符",然后輸入"ipconfig"查看本機或是其它機子的ip地址。然后在"網上鄰居"里設置好"網關"、"子網掩碼"和"ip地址"就可以嘗試著連接目標計算機了。
如果連接不上可以考慮在"命令提示符"里"ping"一下,看是否網絡連接通暢。如果第四步和第六步工作沒做好的話,都有可能導致這一步無法完成。
第八步是網上沖浪。進入這一步就相對輕松多了。很多同學都對在線電影感興趣,只是不知道免費在線電影網站的網址,我告訴他們網站的網址,又幫他們下載并安裝好real player 10,就可以在線觀看電影了。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機房的電腦都安裝了還原精靈,一重啟就會自動還原系統(tǒng)盤(c盤),所以我下載的軟件一律放在d盤。
與別人不一樣的是,我并不著急網上沖浪,而是先下載一個叫"ma*thon"(即"遨游")的瀏覽器。眾所周知,ie瀏覽器本身太耗資源,反應速度慢,且極易出現(xiàn)"停止響應"的現(xiàn)象,而遨游就快捷多了,我已經習慣用它了。
下載好瀏覽器后,我接著下載"紫光拼音輸入法3。0",它相對于"微軟拼音"和"智能abc"要好用得多。安裝完"紫光拼音"后,我才正是開始網上沖浪。
想去的網站太多,可是沒記住它們的網址怎么辦?好在我有一個隨叫隨到的"收藏夾",那就是我的網站。沒錯,自己的網站總歸是記得的,而平時我就注重將各大酷站鏈接到我的網站上,這樣走到哪里都不怕。
先在我的網站里進入"千龍新聞網",看看當天有什么值得關注的新聞。接著進入"全球中文論壇網",看看當日有什么精彩的、搞笑的帖子,然后就在"博客中國"里看看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知識。
潛水完畢,先看看郵箱里的郵件并回復,接著進入"中國學生網"開始灌水。先在"電腦網絡"里幫助初學者回答問題,接著在"iq競技場"上接詩、對對聯(lián),最后看看以前發(fā)的帖是否有人回復以及看看他們的評價。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灌完水后,雙眼已略帶疲憊,需要輕松一下。于是來到音樂網站聽聽最新的歌曲,來到flash網站看看flash新作,來到"中國聲音網"聽聽曲藝、相聲,用"龍卷風收音機"聽聽廣播之聲,不由感到暢快無比。
輕松之余,忽然想學些技術,于是看看"手機有人網"的手機資訊,看看"京東多媒體論壇"的時尚數碼,看看"豆豆技術網"里的電腦技術……
最后是維護自己的網站。先回復留言本里的留言,更新一下建站日志,然后用"寫字板"(汗,機房的電腦里居然沒有"word")寫下一篇已經構思好的文章,然后在網上發(fā)布……
不知不覺,一周的計算機實習結束了。這次實習就像一次輕松愉快的旅行,開拓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技能,也加強了我的動手能力,讓我與電腦進行了一次"零距離"接觸,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次彌足珍貴的經歷。
計算機專業(yè)實習報告2
一、實習目的
1. 復習、鞏固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そ一步加深對網絡體系結構的理解和掌握;
2. 通過網絡工程實踐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鍛煉自己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適應實際實踐編程的能力;
3. 培養(yǎng)自己在項目開發(fā)中團隊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及能力;
4. 初步掌握規(guī)劃與管理中小型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基本能力并能夠進行網絡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和實施;
5. 通過實踐掌握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基本規(guī)劃設計方法以及網絡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思想;
6. 通過熟悉了解實習公司的業(yè)務以及機房,了解網絡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
7. 熟悉linu*下和windows下常見服務器的搭建和使用,了解局部網絡故障檢測與排除等。真正學到了計算機教科書上所沒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課本上的知識鞏固了舊知識,掌握了新知識。在實踐中推翻了書本上舊有的不合實際的知識,體現(xiàn)知識的真正價值,做到學以致用。
二、實習內容
細數一下,出來實習的日子已經5個多月。從當初的對于工作的認識有如一張白紙般的我,到如今已經畫上了圈圈點點。這些都多得公司的領導及師兄們的耐心指導,沒有他們的帶領只靠個人單打獨斗,我想成長是非常緩慢的。公司的氛圍很好,技術部的同事們都很團結并且友善,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一個團結友愛共進退的團隊。
我非常喜歡這樣的工作氛圍。而且我也十分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在這實習的日子里,我秉著一種學習的態(tài)度,希望多從項目方案中及外出割接的實踐中學習知識,積累工作經驗。而且我也很認真很細心地觀摩前輩們工作處事的風格,并從中受益良多。我清楚地認識到,光有技術、知識是不夠的,更多的時候我們更加看重的是一個人以何種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以及又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去處理其遇到的各種事情。前者或許只是認知上的問題,而后者,則需要一定的工作上的積累,經歷一定的磨練,才能形成自己較為老道的一種處事的.能力。所以對于我們新人來說,必須注重自己經驗的積累,同時認真學習他人,從中積累屬于自己的寶貴的財富。
這次實習我總結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
1. 網線的制作;
2. 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
3. DNS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
4. DHC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
5. 監(jiān)控服務器smokeping的安裝;
6. 監(jiān)控服務器jffnms、cacti的管理與使用;
7. 局域網的架設與售后技術支持;
8. 使用SNMP協(xié)議對設備進行管理等。
剛來到公司的時候,由于對公司的業(yè)務還不熟悉,主要是負責一些比較零散的任務,是部門的以為老同事帶著我做事情。那時是參與制作網線。由于自己的網絡基礎比較扎實,所以制作網線的時候能背得出線序,所以在理論上對網線的制作并不陌生。
其次我還重點得熟悉了公司業(yè)務涉及的幾種服務器的安裝使用。比如公司是使用smokeping來對網絡流量進行監(jiān)控與分析的。所以我也熟悉smokeping的安裝與使用。所在的環(huán)境是CentOS6.3。公司有給出配置文檔,我覺得linu*下搭建服務器其實并不困難,由于在學校自學過linu*系統(tǒng)的知識,熟悉掌握linu*的基本命令,所以在搭建這些常用的服務器如DNS、DHCP、smokeping時并不覺得有很大的困難。
做完這些我忽然領悟到了一些東西,做技術這些工作,其實有些東西真的是很容易就學會的,操作性的東西并沒有太多的困難。那么我們的競爭力在哪里呢?如果一件事情隨便一個人都很容易上手很容易做,那我們是不是也很容易被代替?我的公司規(guī)模不大,所以平時跟上級也可以接觸得比較多。我的部門經理偶爾也會跟我談到一些關于工作上的他個人的感想等。他跟我說,我們做事情不要只是簡單地按照上面的意思按部就班地把一件事情完成,有時候可以多點思考,看看能不能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為公司帶來盈利的不是在底層的人,而是給公司帶來更多idea的人。是啊,做技術其實也需要創(chuàng)新,多思考。你不能總是像流水線工人一樣,簡單地完成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要有一點目標,自己的想法,把事情做得更好!讓別人無法代替你的位置!
這些是我覺得作為一個網絡工程師該具備的一些能力。網絡工程師不是一個只會在路由器上復制粘貼代碼的工人,他必須要有自己的關于路由交換技術的思維能力,我們更多的是要了解路由交換的原理,思想,這才是精髓,才是我們網絡工程師應該追求的在技術上的境界。
慢慢的,我在公司也呆了一段的時間,這時我開始接手公司的核心的業(yè)務,網絡架設與后期維護。
計算機專業(yè)實習報告2篇相關文章:
★ 寫作實習報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