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孩子練毛心得體會3篇,供大家閱讀。
孩子練毛心得體會1
不知不覺,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涯就快結(jié)束了。身為墨閣社中一份子,我感到非常開心和榮幸。這個學期主要是學習歐陽洵的歐體,但是練得時間短,成效并不太大,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和長時間勤奮的練習。小時候接觸過書法,確切地說,是拿起筆寫過字。當時小孩子心性,自然不會在寫字之前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筆法,反而信心滿滿地認為硬筆書法寫得還算工整,這毛筆字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但到現(xiàn)在才發(fā)覺我徹底錯了!真正動起毛筆來,寫起來,簡直不成樣子。而這個學期,在師兄師姐點撥下,我似乎窺得了隱藏在書法背后的東西。
學習書法很重要的就是從點畫用筆上去找古今一脈相承規(guī)律。歷代大家都很重視寫楷書,所以我這個學期學習的楷書。首先是打好基礎(chǔ),打好基礎(chǔ)就是學好各種筆畫,點橫豎撇捺等等。不管寫哪種字體。行筆必須自然,動作必須連貫,筆勢要暢,勢圓筆方,勢方筆圓,整個動作就像打太極一樣,動作要有節(jié)奏,要合于自然。行筆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筆要留得住,殺進紙去,用筆尤其要注意起筆和收筆的地方。
學習書法就是學習做人,練習書法就是磨練自我性格,提升人格。雖然現(xiàn)在只是短短的一個學期,但足以讓我受益匪淺!
孩子練毛心得體會2
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燦爛的光芒。今天聽了書法家陳祥生老師的報告,讓我對書法又有了新的認識。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chǔ),用毛筆所寫,我們可以從它的性質(zhì)、美學特征,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方面去探索理解,它體現(xiàn)了萬事萬物“對立統(tǒng)一”這個基本規(guī)律,又反應(yīng)出人的主體精神、氣質(zhì)和修養(yǎng)。
靳永教授所說:“書法是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的。”這次我也體會到:要想真正寫好書法光是研究技法是遠遠不夠的,要去了解挖掘其相應(yīng)的文化內(nèi)涵。中國書法的演變史:甲骨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細心研究它們的發(fā)展規(guī)律,變化規(guī)則。
漢字書寫的結(jié)構(gòu)應(yīng)注意:橫平豎直、主筆突出、自然原則、變化原則、虛實原則、松緊原則,即“永”字八法。掌握了原則,我認為學習書法還要勤奮,貴在堅持練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字都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只有堅持練習下去,一定的時間之后才能有所成績,不要想著立竿見影和一步登天。學習書法還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個老師。書法是一種藝術(shù),而要進入藝術(shù)之門,最好是能有一個引導者。如果能找到一個名家大師作為自己的老師,那么對于學習書法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師,可以經(jīng)??纯醋痔蜌v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時候思考這字的結(jié)構(gòu)、形體、筆畫、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字能夠具有藝術(shù)感,即既漂亮美觀,又具有神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和體會的,我想這也是我要到達的境界。
今后我會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需要寫字的時候,認真對待,絕不馬虎,從一筆一劃練起,讓我的鋼筆字越來越好。
孩子練毛心得體會3
歲月如梭,新的一年不可逆轉(zhuǎn)地又要結(jié)束了?;蛟S是逢年多思的緣由,書法與人生這一看似互不相干的命題,卻時??M繞于心,并且有了以筆留痕的沖動。
人生難,學書亦難。人年少時,言談舉止常常無所畏懼。而到中年,無形中就變得有所顧忌甚至小心翼翼了。究其原因,大概是真正領(lǐng)略到生活的不易與人生的艱辛吧。對于學書,可以說是“童心便有學書癖,手指今余把筆痕”!因之獲得不少夸贊與奉迎。而竊喜之余,甚至以己之長較他人之短,內(nèi)心不免生出些許的輕浮與自傲。當聆聽了南開大學書法研究生導師田蘊章教授的三百余集書法講座之后,可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方知什么叫大、什么叫家、什么叫風范。羞愧之余,慶幸自己被田老適時地導引向“書法人生”的“中年“,開始變得理性而自知了。按照古人通論,成一畫家得需十年,而成一書家得需二十年。
真正的書家,既是文人,又是墨客。自己年近不惑,已無緣于書家光環(huán)。然有幸直面書法這一國學文化的高峰,雖然像無知的孩子挨了巴掌,但已知足矣。我感到書法是上蒼賜予我人生中年的禮物,讓我在傳統(tǒng)文化中感知中年的厚重,在提筆臨習中體味努力的艱辛。對于書法,不僅是寫好字而已,還有其背后豐厚的國學文化。沒有國學文化支撐的書法是蒼白的,把書法看成只是寫好字的'認識是膚淺的,而背離書法之“法”、盜用“書法”之名的所謂“創(chuàng)作”、“藝術(shù)”更是裝神弄鬼、迷惑良知甚至是別有用心的。同樣,對于人生,如果僅僅滿足于吃喝拉撒、養(yǎng)尊處優(yōu),我們的人生將是怎么樣的一種境界?我們的社會將是怎么樣的一種狀態(tài)?作為一個普通人,對于社會來講,不允許我們無為,更不允許我們無知。
人生有道,書學亦有道。立足于現(xiàn)實的多元化思潮,人們常講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也由此產(chǎn)生諸多的人生態(tài)度。我想,不論哪種活法,都是要有前提的,就是在尊重個人意志自由的同時,遵守社會普遍法則、倫理道德等等。概而論之,就是活出自己而又尊重他人,正所謂人生大道。正如田老所言,如此大道,你不遵守它,別人就要罵你。而書法之法則,是古人賦予漢字音、形、意“三美合一”的大道。前及二王父子、歐顏柳趙,后到蘇黃米蔡、近代書家,盡管體范不同,但仍大同小異,萬變不離其宗,從而成就了書法之大法,且千年傳承,為人稱道。而時下,熱衷名利之風,以丑為美之行,有悖書法初衷,愧對先賢志士。壞的風氣,反映在個人行為和人生態(tài)度上,就是多了無知、多了無畏、多了投機、多了偽裝,其滲透并顛覆著主流社會價值觀與書法之大道,認為我就是法。相較于田老,幾十年如一日,師古而不泥古,享受著“筆墨情深何寂寥”,那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境界和一種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呢?
書法之法,有人生之巨細事。有道是,人字好寫人難做。然對書者而言,人字難寫,人亦難做。凡學書者都有這樣的體味:
一是簡字往往難寫。一二三四五,之乎者也哉,這些看似簡單的字,用得最多,要寫好卻難。因此,古人給其注入的法則也很多,一旦寫不好,毛病極易顯現(xiàn)。故古人常以小楷為日課,心不厭熟,手不厭精,可謂熟能生巧、妙筆生花!對于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看似簡單,但凡食人間煙火者,個中滋味自知。對個體來講,簡單的事辦成了,小事做成了,則往往成就了大事,甚至成就了夢想。
二是繁字蘊含人生哲理。所謂繁字,筆畫多,結(jié)體難,更需假以時日。為此,古人在宏觀上把握字形,微觀上處理筆畫。常常慣以虛實、迎讓等法則,做到布排勻稱,虛實結(jié)合,平險一統(tǒng),頂天立地。聯(lián)系人生處世,人們常常滿腦子的事,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以書法此道理解團隊精神等等,則常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是當書匠易,難在為文。聯(lián)系人生,當書匠好似人們長軀體,多是生理意義上的東西。真正的書家,難在為文。文是靈魂,書是載體,更象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人的一生可以在物質(zhì)財富積累上達到極致,而對精神層面的不少東西卻難以企及,給短暫的人生增添了許多缺憾,使得我們身上少了些令人回味、值得傳承的東西!
四是書法與人生何須刻意描作。古代先賢之與書法,多是信手拈來,順流而下,那份率真、自然、生動、親切,留給了后人發(fā)自心底、任由心性的美,這大概也是書法的“特色美”。而時下有人否定古法,拋棄古法,自立門戶,舍本逐末,嘩眾取寵,欺世盜名,令人堪憂。有人說,人生百分之三十是活自己,而百分之七十是當演員。對此,我亦認同。但我更看重的是那百分之三十,對那百分之三十的憐憫與留戀,就像追求書法那天真率真的自然美一樣癡迷。我們的書法、我們的人生,如果一味地刻意描作,書法的價值、人生的價值又有多少呢!
面對書法,我感嘆先賢。對于人生,我敬畏有加。能以書法之大道體味人生之艱辛,醒悟人生之厚重,在個體的高雅愛好中拾得人生些許,不正是飽暖之余享受生活、豐富生活的幸事嗎?
孩子練毛心得體會3篇相關(guān)文章:
★ 關(guān)于教師作風心得體會3篇(教師思想作風心得體會)
★ 教師學習義務(wù)教育法心得體會3篇(小學教師義務(wù)教育法心得體會)
★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12篇 關(guān)于教育孩子的心得
★ 有關(guān)于防詐騙的心得體會4篇 防詐騙心得體會范文
★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范文8篇(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心得和體會)
★ 《愛的教育》讀后感及心得體會5篇(讀了《愛的教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