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6篇 有關紅色家書的書,以供借鑒。
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1
最近讀到《紅色家書》這本書,內心感到無比震撼,久久不能平靜。
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書,一段段刻骨銘心的事跡,飽含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家人無限的思念和眷戀,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對革命的成功充滿無限的希望。讓我們重溫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思想上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升華。烈士們的遺書,情透紙背,他們心系國家,胸懷民族的家國情懷和鐵骨柔情,觸動靈魂,感人至深。
有妻子思念丈夫的痛徹心扉、有丈夫思念妻兒的萬般愛戀、有兄長寫給弟妹的循循教導……,懷著對革命事業(yè)的無比忠貞,無數(shù)仁人志士舍小家顧大家,舍生取義,英雄含笑上刑場,視死如歸......
“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閑。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yè)代代傳。紅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我的不昧的靈魂必時常隨著你們,照亮你們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請你們不要因喪兄而悲吧” ……,紙短情長,傳遞出的是家國情懷、是紅色基因、是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每看一封飽含血淚和深情的家書,就觸動一次靈魂,內心受到一次革命洗禮。
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革命的成功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新一代,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堅定了理想信念。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新時代同樣需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高尚情懷。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精神上缺了鈣,就容易得軟骨病,就容易受到腐敗的侵蝕,糖衣炮彈的攻擊。最終滑向犯罪的深淵,走向人民的對立面。
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通過讀《紅色家書》,感到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的工作就是圍繞人民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去努力工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我們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服務好人民。
作為新時期的組工干部,要繼承革命先烈們的遺志,傳承好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引領行動、敢于擔當,爭做新時代的好干部。
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2
3月24日,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在井岡山調研時偶然間讀到《紅色家書》,不忍釋手、動情落淚、徹夜難眠。在基層和機關調研走訪時,他多次向全省黨員干部推薦該書,并發(fā)出號召:“每位同志都要認真讀一讀紅色家書。”為深入貫徹落實劉奇書記指示,根據縣委統(tǒng)一安排,我認真參與單位組織的自選領讀、原文誦讀、金句品讀等活動,全面學習了《紅色家書》中的篇目,讀后感受很深、觸動很大,為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引發(fā)了新思考、增添了新動力。
第一,展現(xiàn)的愛國情懷令人感動。100多封家書中,沒有客套、沒有刻意,充滿真實、非常從容,但是正是這些平鋪直敘的語言,卻最能反映人的格局和精神。書中涉及的這些作者,都是為革命事業(yè)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勇于肩負歷史使命,始終堅定革命理想,在充滿艱險和危險的革命道路都義務反顧,發(fā)出了“是為時代而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人類解放不成,何以家為”時代最強音。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精神和信念,弘揚正氣和力量,為加快新時代發(fā)展貢獻力量。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理想是前進的動力,是行動的指南,只有堅定理想,才能突破艱難險阻,跨越重重困難。要牢記黨的宗旨、強化黨員意識,時刻以合格黨員標準嚴格約束自己,把先鋒模范作用體現(xiàn)在每個細節(jié)。
二是始終愛國愛黨。我國的發(fā)展歷程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fā)展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拓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描繪了新篇章、奮進了新時代。我將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四個服從”。
三是堅持履職盡責。積少能成多,聚沙能成塔,涓涓細流終能匯成滔滔江河。偉大復興中國夢也需要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共同完成,堅守崗位、完成任務就是最好的支持和付出。我將立足工作崗位,以新思想指導新實踐……
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3
捧讀《紅色家書》,我感慨萬千,體會頗深,都說"家書抵萬金",從一封封語言質樸、熱情洋溢的家書中,我們看到了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即使他們天各一方,生死攸關,仍惦念著白發(fā)雙親,牽掛著妻子兒女。這些紅色書信充分展現(xiàn)了革命先烈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對黨絕對忠誠的赤子之心,展現(xiàn)了革命先烈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jié)和報國為民的熾熱情懷,讓人震撼,洗禮精神。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封封充滿親情、激情與愛情的家書,是革命者與親人間的心靈橋梁。承載著戰(zhàn)火的記憶,蘊涵著無窮的思念,訴說著無盡的衷情,寄托著殷切的祝福。從中,我們可以觸摸到他們的思想軌跡,可以見到他們對革命事業(yè)的矢志不渝、對革命理想的堅貞不屈,為了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惜英勇獻身的豪情壯志。
那么,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們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轉載請注明
一是要深入“學”。俗話說:“認識能力有多高,行動就有多自覺。”“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知識是通向勝利之門的鑰匙。”“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只有認真看書學習,“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才能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夯實理想信念基石。在當下,不但要弄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尤其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八個明確”主要內容和“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只有理論知識扎實了,才能更好地用于指導實踐。
二是要扎實“干”。實現(xiàn)共產主義不是坐而論道的空談,也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是“干”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實現(xiàn)理想,必須從點滴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方能“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學習的目的在于實踐,而通過實踐則能更好地促進學習,從而達到“知行合一”。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xiàn)理想,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認認真真干事。要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靠的就是中國人民的實干精神,我們中華民族一貫以來就是勤勞的民族,因此,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三是要敢于“創(chuàng)”。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必須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毛澤東說:“人類總是不斷發(fā)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fā)展的,永遠不可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鄧小平說:“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出的問題提供現(xiàn)成答案。”改革發(fā)展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是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甚至會停滯不前和倒退,夯實信念基石,必須不斷開拓新境界,堅定四個“自信”,奪取新勝利。歷史的無數(shù)經驗告訴我們技術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體制創(chuàng)新,必將會帶來新的機遇、新的挑戰(zhàn)和新的發(fā)展,畏首畏尾只會落后挨打。
習近平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毋庸置疑,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新時代呼喚新?lián)敚聲r代更要有新作為,作為在新時代的踐行者,我們要繼承先輩遺志,愛崗敬業(yè),團結創(chuàng)新,凝聚圓夢力量,在傳承黨的紅色基因中使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彰顯新的時代價值,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4
打開《紅色家書》,褐色的紙張仿佛經過漫長歲月的沉淀,向我們慢慢展開歷史的畫卷。閱讀每一篇家書,行里字里句句啼血,沒有一篇是表達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愿望,而重在對自己的兒女同胞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期望,表達自己對中國光明未來的堅定,他們身上蘊含著鋼一段的.精神,用自己的鐵肩擔負著中國的未來。讓人不禁思考,一個人在國家處于危難之時,能夠爆發(fā)出多大的力量?
李大釗先生參與了不可計數(shù)的變革,最終造擇了一條能夠真正挽救中國的道路,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革命當中。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救亡圖存的運動之中,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反動分子張作霖的圍追下,被捕進監(jiān)獄。在寫下一篇遺書告同胞們需將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需實現(xiàn)中華振興富強后,從容不迫地迎接了死亡。先生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將自身的名利安危拋之于腦后。舍生而取義者,應為如此吧。
每封家書中少的不過寥寥幾行,多的也僅有幾百字而已??擅啃凶侄寄茏屛覀兏惺艿剿麄兩砩铣林氐膿樱械剿麄儓匀缗褪男拍?,他們本應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會感到對生的渴望,對死的恐懼,可是什么令他們變得在死亡關頭依舊臨危不懼,依舊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是什么讓他們能夠將自身安危拋于腦后,將國家將人民掛在心間?
翻開歷史畫卷,彌漫著一股令人心驚的鐵銹味和血氣,可當抬頭遠望時,是否能看到那些遠去人物的身影?是否能感到心靈的一陣悸動?是否能感到血液為此沸騰?歷史終將過去,任何人物都將在時間的車輪下湮滅,可革命烈士的身影不曾遠去,他們的精神存留在每個人的心中,刻在每個人的骨子中,融于每個人的血脈中,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推動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永夜初晗凝碧,中國沉睡在暗無希望的黑夜中時,一些人覺醒了,以身作燭,以微小的光茫,點亮國家的曙光,結束了漫長的黑夜。夢復千秋星垂野,現(xiàn)抬起頭來,仍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指引我們前行。
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5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封家書不知承載著多少人的思念和悲喜,尤其是在時局動蕩、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而從《紅色家書》中我除了能感受到他們的思念和喜悲外,還讀出了一種力量、一種希望,那種力量和希望然使我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靜。
書中的第一封家書是何書恒寫給他兩位哥哥的,當讀到他那句“我不望我家活多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著還不如死”我是不能理解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可能是無法體會到亂世里掙扎求生的痛苦吧。不過我知道雖曾有一句話“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但我想何書恒一定會選擇做一個亂世中激濁揚清、追尋光明的人!每一封家書都寄托著寫信人的希冀,當我讀到楊杰寫給兒子的家書中談到的“世道艱苦,奮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運氣總是落在有本錢的人身上”時,我突然感覺很親切,就如同我父母在我耳邊叨叨,讓我勤奮努力、腳踏實地一樣。此刻,他在我心中再也不僅僅只是一個革命英雄,一個記載在書中的人物,也是一個殷切叨念兒子、期盼兒子能做一個有用之人的普通父親。
在這些家書中還有很多都是革命先輩們臨死前留下的遺書,在死前他們放不下自己的父母妻兒,他們也更放不下革命的事業(yè)和心中的信仰。如吉鴻昌所書的他們是“為時代而犧牲”,劉愿庵所書的“無產階級的意識是不能抹殺的,這是中國一線曙光,我們的犧牲總算不是枉然的,因此我心中仍然是很快樂的”,熊亨翰所書的“余之死,非匪非盜,非淫非拐,非殺人放火,非貪贓枉法,實系為國家社會,為工農群眾”。他們都是為心中的理想信念、為共產主義事業(yè)犧牲的,他們至死不悔!
“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讀到這句時我不禁眼淚盈眶,劉伯堅他生時是不斷追求中國新的出路,追尋他心中和平、幸福、溫暖的中國,而死時他也是無悔、慷慨就義的,為了他心中的信仰,為了他心中期盼的新的中國!可能我沒有像劉伯堅那樣偉大的志向、那樣無畏生死的精神,但我有一顆愛國心!在這一刻,我們的心是一樣的,我們的感情是共鳴的!“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我默默地念著,我放聲的吟著,此時此刻心中似有激情萬丈,熱血沸騰!
我突然覺得我很幸福,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先輩們渴求的為之奮斗一生并獻上寶貴生命而得來的和平、幸福和充滿生命力的新中國。先輩們心中的希望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達到并且相信在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而他們的力量,那種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和希望百折不撓、九死不悔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決不能漸漸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正是當我們當代人需要繼承和發(fā)揚的!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洋洋。中國正在蓬勃的發(fā)展,身為年青一代的我們正是要繼承革命先輩們的精神,為時代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紅色家書,是一封封染著革命先輩們鮮血的家書!是一封封寄托著共產主義戰(zhàn)士理想信念的家書!是一封封我們當代人無法遺忘時刻牢記學習的家書!
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6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讀完《紅色家書》我思緒萬千,心中百感交集。在作者張丁繪聲繪色的描寫中,震撼心靈畫面呈現(xiàn)眼前,各個鮮活的英雄形象令人打心底升起敬佩之情。
《紅色家書》是由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編輯的民間家書系列圖書的第二輯,旨在征集整理現(xiàn)存民間家書,喚起民眾對親情的珍視,傳承中國文化。
悟《紅色家書》,無數(shù)革命先烈在戰(zhàn)火紛飛時代,為了保衛(wèi)國人的安全,勇敢的沖鋒一線,不惜付出生命代價。放在病毒肆虐的現(xiàn)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不顧一切的保衛(wèi)我們罷了。通過誦讀《紅色家書》,我們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堅定信仰、時代擔當和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更從中悟到了舍己為人的力量。
是什么讓革命先烈們在令人聞風喪膽的生死考驗面前大義凜然?答案可想而知,是使命,是責任,是他們的信念。新時代我們又有了新的使命,堅守崗位、珍惜時光,為國家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關于《紅色家書》名著書籍心得6篇 有關紅色家書的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