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有關拜年日記3篇(過年拜年日記),以供借鑒。
有關拜年日記1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為今天我要去拜年。我吃完早飯后就和媽媽、妹妹、堂妹一起去拜年。
我們先去三爺爺家拜年,三爺爺里只剩下一個人在家,其他的人都去拜年了。三爺爺家是種蓮藕的。夏天的時候,到處都是荷花,美麗極了。我們又去四爺爺家拜年,我看見四爺爺家門口前停了十幾輛汽車,我們從這么多輛汽車中知道,我們的家鄉(xiāng)有一些人已經(jīng)富了起來。我們向四爺爺拜年后,又去大爺爺家拜年,大爺爺家的附近有一片湖,很多人都在湖邊洗衣服,湖面上漂浮著許多碎碎的、薄薄的冰塊。冰塊在陽光的照射下一閃一閃的,像星星一樣,很美麗。拜完年出來的時候,我們看見了我爸爸和我伯伯。我們就去戲臺上看爆竹,我看見有一個人拿來一袋東西,那個人往地上一倒,全是爆竹。開始放爆竹了。我看見有一個爆竹被扔到了一個裝滿爆竹的袋子里,結(jié)果里面的爆竹全部爆炸了。因為爆竹都沒有拆開,所以在同一個地方爆炸,爆炸的地方上面全是黑煙。我想下去,可是那時候還在放爆竹,我不敢下去,后來是我伯伯把我抱下去的。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
有關拜年日記2
古往今來的拜年習俗,估計從明天起就該熱熱鬧鬧的開始了。早晨起來,在院子里走路。連日晴好,院中央的梅花湖,水面的結(jié)冰居然開始融化了,臨近岸邊的周邊,已經(jīng)露出窄窄的一圈水面。十幾位男女老少,在湖邊遛遛達達,沐浴著暖暖的陽光。媒體上說,北京從臘月二十七開始,就已經(jīng)變成空城。往日車流不息的長安街、人頭攢動的天安門廣場,如今已是空空蕩蕩、暢通無阻。
這是北京一年中唯一的寂靜時刻。它幾乎就是一座睡城,屏息靜氣有如倒計時一般,向那個拜年的時刻邁近。朋友圈中已經(jīng)有人在發(fā)各種拜年的喜慶話、春聯(lián),還有各種段子和圖畫。我猜想,大多數(shù)應當是電信運營商請人干的。因為,整個春節(jié),拜年的短信、微信,電信運營商會是最大的贏家??梢哉f,春節(jié)最大的紅包是老百姓發(fā)給中國移動的。
在我的記憶中,四十多年前,拜年還是一件儀式感很強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在湖南的湘潭。大年初一的清晨,大人小孩要穿上新買的衣服。小孩要給長輩磕頭,然后,長輩會給每個孩子五毛或者一元壓歲錢。鄰里之間相互也要拜年的。孩子們通常是拜過年獲得幾塊糖果之后,不在哪家停留,繼續(xù)去下一家。一個上午走下來,口袋里便已鼓鼓囊囊全是糖果,足夠一個春節(jié)慢慢享用了。大人們不能如此敷衍了事。他們通常要在去拜年的人家坐一會兒,磕磕瓜子,抽一支香煙,說些新年好運的吉利話兒。然后,才可離去。
三十多年前,北京的拜年是一件特別重大的事情。因為,很多年貨都要提前置辦。政府會在春節(jié)到來之前給居民按戶發(fā)放各類物資券。人們只能憑這些券,去定量購買瓜子、花生之類的春節(jié)用品。那個時候,北京稍好一些的香煙叫牡丹,也是春節(jié)期間憑票才能夠買到。中華煙是百姓難以見到的,專供高級干部。人們置辦年貨,一部分是自己家人吃的。另外一部分,則是給上門拜年的親朋好友準備的。那個時候的人實誠,好吃的自己舍不得,都留給上門的客人。于是,平日里吃不到的東西和抽不到的好煙,都是相互間在對方家里享用的。這個時候的.拜年,儀式感不那么重要了。更多的內(nèi)容是解饞。
從二十年前開始,拜年這件事開始變成一個個家庭自家的事情了。一大家子,三世同堂或者四世同堂,年三十守歲,大年初一拜年。打打麻將,逛逛廟會。拜年成了一個團聚和娛樂的事情。這種變化一直沿襲至今。社會競爭壓力大,親人之間也聚少離多。拜年便成了親人團聚、其樂融融的幸福時光。有人引經(jīng)據(jù)典,挖出一個古代孝子的故事。每到春節(jié),便會引用哲言:“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以表達親人團聚和孝道之重。
從去年開始,微信紅包給拜年這個古老的春節(jié)活動,賦予了巨大的社會化能量。人們可以親人聚集一堂的時候,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與身在異地的親戚、同學、同事、朋友建個小群,互相問候,發(fā)發(fā)紅包。千里萬里亦是咫尺之間,祝愿祝福氣氛熱烈。
四、五十年時間,拜年這件事由最初的儀式感很強小社會化,演繹到短缺時代的物質(zhì)化,再演繹到家庭化,一直到今天的社會化。其中的人情世故,和社會變遷,也是耐人尋味的。
拜年不再是那么有儀式感的事情。甚至,春節(jié)也不再是那么一定要有儀式感的節(jié)日。親情、友情的匯聚之外,春節(jié)對于今天的人們而言,也許更像是一個時間意義上的心靈港灣。人們需要休息、休養(yǎng),需要寧靜。
有關拜年日記3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給姥姥、姥爺拜年。我說:“祝姥姥、姥爺,馬上發(fā)財!”姥姥、姥爺笑瞇瞇地對我說:“希望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說完,姥姥、姥爺就給我發(fā)了壓歲錢。
然后,我換上新衣服,和爸爸一起下了樓。因為晚輩要給長輩拜年,所以每年我還要去爸爸、媽媽的朋友、同事家拜年。我們先去了邵奶奶家拜年。我一見到邵奶奶,我就說:“祝你們?nèi)倚腋?!”我剛說完,邵奶奶就給我了一個紅包。我和爸爸在邵奶奶家又坐了一會,就告辭了。接著,我們到金伯伯家拜年,我爸爸和金伯伯是同事。金伯伯全家坐在沙發(fā)上,和我們聊天。金伯伯還給我和爸爸洗水果,有草莓和櫻桃。我們倆坐了一會,吃了一些水果以后,我就開始給金伯伯全家說祝福的話啦!我清清嗓子,說道:“祝金伯伯全家,馬上有錢!祝金伯伯馬上升官!”當我說完,逗得大家哈哈笑。
我和爸爸跟金伯伯告別了以后,就興沖沖的回家了。
有關拜年日記3篇(過年拜年日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