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梅花》古詩詞鑒賞4篇(古詩《梅花》古詩),以供參考。
《梅花》古詩詞鑒賞1
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biāo)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譯文
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dān)心難畫的傳神。
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心中愁苦之人不愿聽那哀怨的笛聲,病軀倚著梅枝獨看這風(fēng)景。
北風(fēng)如果理解我憐悔之意,就請不要輕易的摧殘它。
《梅花》注釋
萼(è):花萼,萼片的總稱。由若干萼片組成,一般呈綠色,保護花芽。
雪:指白色梅花。
孤標(biāo):獨立的標(biāo)識,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
朔(shuò):北方。
《梅花》賞析
崔道融《梅花》詩中的梅花卻非眩耀的梅花。“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biāo)畫本難?!贝司鋵憽袄洹?。只是“數(shù)萼”,方顯冷清。詩人家中必?zé)o高朋滿座。無朋無友,遺我一人,隱隱花開,淡淡看來。在詩壇眾多的詠梅詩中,林逋《山園小梅》云:“眾芳搖落獨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饼R己《早梅》云:“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贝硕呓允恰芭本埃蔚鹊臒狒[,獨不似崔道融詠梅詩的“冷清”“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毕葘懟ㄐ?,復(fù)寫花香。關(guān)于這一點齊己的《早梅》詩和林逋的《山園小梅》詩也與之如出一轍。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毕葘懟ㄐ?,復(fù)寫花香。齊詩林詩亦然。齊詩云:風(fēng)遞幽香出,禽竊素艷來。林詩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三者意境則各不相同。崔詩清。香為清香,以清替寒。齊詩雖有一幽字,其境不覺其幽,唯覺流暢而已。林詩著一趣字,所謂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則是。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贝司涑睢S诨ㄏ阒?,寫花事。李益《從軍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風(fēng)寒,橫笛遍吹行路難。律然《落梅》云: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橫笛是特指,故和愁聽。齊詩無此寫人之句。林詩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不離其雅趣。
“朔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贝司淇唷?嗫喟笾狻Nù讼辔?,不忍見其凋殘。此寫花愿。齊詩云:明年如應(yīng)律,先發(fā)望春臺。就花寫花,不似崔詩化人入花,其情深切。林詩至上句已畢。
崔道融四句詩,冷、清、愁、苦,皆出寂寞。人無伴,心亦無寄。偶見之?dāng)?shù)萼梅花,戀戀不已,卻無大地春回的歡樂。只因心間的孤寒不因人間的寒暑而遷移。律然《落梅》全詩云:和風(fēng)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云。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厥坠律缴较侣罚莘鄣渭娂?。意境與崔詩較近。然此為落梅,正當(dāng)有嘆惋之意。崔道融寫初發(fā)之梅,清寒遠甚于此,可想見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
《梅花》創(chuàng)作背景
崔道融在公元895年(乾寧二年)前后,做過縣令之類的小官,后避戰(zhàn)亂入閩,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此詩為詩人詠梅之作,既贊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潔情操。
《梅花》古詩詞鑒賞2
梅花
宋王安石
qing jiǎo sh zhī mi,墻角數(shù)枝梅,lng hn d z kāi。
凌寒獨自開。
yo zh b sh xuǎ,遙知不是,wi yǒu n xiāng li。
為有暗香來。
譯文: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i):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賞析: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春,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后,心灰意冷,了改革,后退居鐘山。此時作者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此詩前兩句寫墻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后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華橫溢。亦是以梅花的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于艱難中依然能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nèi)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寫墻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墻角數(shù)枝梅,墻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墻角這個環(huán)境突出了數(shù)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tài)。體現(xiàn)出詩人所處環(huán)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tài)度。凌寒獨自開,這里寫梅花沒寫她的姿態(tài),而只寫她獨自開,突出梅花不畏寒,不從眾,雖在無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開,寫的是梅花的品質(zhì),又像寫人品。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xiàn)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征其才華橫溢。
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墻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梅花》古詩詞鑒賞3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fēng)。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注釋:
【1】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稱。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后,有六株梅……(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
【2】瘴霧: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3】冰姿:淡雅的姿態(tài)。
【4】仙風(fēng):神仙的風(fēng)致。
【5】芳叢:叢生的繁花。
【6】綠毛幺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7】涴(wò):沾污,弄臟。
【8】唇紅:喻紅色的梅花。
【9】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
【10】“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p>
【注釋】
①瘴霧: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②倒掛綠毛:似鸚鵡而小的珍禽。
③幺風(fēng):鳥名,即桐花鳳。
④涴:沾污。
⑤“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評解】
此詞據(jù)《耆舊續(xù)聞》、《野客叢書》記載,乃蘇軾為悼念死于嶺外的歌妓朝云而作。
詞中所寫嶺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紅,高情逐云,不與梨花同夢,自有一種風(fēng)情幽致。
【集評】
楊慎《詞品》:古今梅詞,以東坡此首為第一。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冷齋夜話》謂東坡在惠州作《梅花》時,時侍兒
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為朝云作也”。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fēng)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xiāng),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fēng)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tài),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jīng)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以上數(shù)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fēng)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象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lián)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jié)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
《梅花》古詩詞鑒賞4
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飛霙弄晚。蕩千里、暗香平遠。端正看、瓊樹三枝,總似蘭昌見。
酥瑩云容夜暖。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冷云荒翠,幽棲久、無語暗申春怨。東風(fēng)半面。料準(zhǔn)擬、何郎詞卷、歡未闌、煙雨青黃,宜晝陰庭館。
譯文
⑴冷云荒翠:一作“冷云荒苑”,一作“翠荒深院”,一作“翠深荒院”,一作“翠云荒院”。
⑵春:一作“眷”。
⑶詞:一作“詩”。
賞析/鑒賞
《解語花》,入“林鐘羽”,一作“高平調(diào)”。《天寶遺事》:“唐太液池有千葉白蓮,中秋盛開。玄宗宴賞,左右皆嘆羨,帝指貴妃曰:‘爭如我解語花’。”詞取以為名。詞首見周邦彥《片玉詞》。雙調(diào),一百字,上片九句六仄韻,下片九句六仄韻。
“門橫”三句。此言大門前的老梅樹虬枝平伸似蓋,好像把藍天都打上了皺折。門前的大路向左右延伸沒入在茫茫的天際而不見盡頭。舉目四顧,春的氣息已經(jīng)逼近了江南水鄉(xiāng)。一“碧”字,既指藍天,又點出了春天已經(jīng)降臨。故王安石云“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碧”,即綠也?!澳汉币痪洹;觅R知章“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詩句意境,將初春的料峭晚風(fēng)比擬作鋒利的剪刀,刺人肌膚。“臨溪影”一句,襲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詩句。繪出了一幅清雅自然的風(fēng)景畫:小溪岸邊,梅枝斜插,臨水照影,流水清徹。這是從門前的梅樹引申開來的?!帮w霙”兩句,詞鋒陡轉(zhuǎn),大處著墨。此言天氣轉(zhuǎn)寒,夜晚忽然降下了一場鵝毛般的春雪。平明遠眺,皚皚白雪鋪平了千里原野,但是遠處仍舊傳來了生命的氣息———縷淡淡的梅花清香悄然襲來?!半洝?,即雨夾雪。蘇軾《雪》“晚雨纖纖變玉霙”句可證之。“端正看”兩句,寫實。經(jīng)過詞人的仔細觀察,發(fā)覺眼前這些梅樹的品種,都好像在蘭昌宮那里見到過似的?!叭保艛?shù),言其多也。又“蘭昌”,宮名?!碍倶洹币韵挛寰洌醚φ延鲈迫菔?。戴華附識:思巖兄云:云容張氏,蘭翹劉氏,鳳臺蕭氏,蘭昌宮三仙女?!碍偲G三枝半夜春”,即薛詩也。那末詞人“瓊樹三枝”句,是直接抄來薛詩用于詞中。上片純是寫景,旨在突出題意“梅花”。
“酥瑩”一句,化用李洞詩“半胸酥嫩白云饒”意境。將梅花的潔白喻作女子半露的酥胸,纖纖梅枝擬為女子頭上的云鬢,這些都使寒夜增輝,也有了些許暖意?!鞍樘m翹”兩句?!疤m翹”,首飾名?!昂嶘P”,用簫史吹簫引鳳的典故,此以通感手法喻梅花的清香。此言梅花瓣好比清瘦的“蘭翹”,梅花香又好像是夜空中簫史引鳳的簫聲,柔軟清婉,令人消魂。“冷云”兩句,宕開一筆,替梅樹設(shè)想。言在這嚴寒的天地中,只有冷云迷霧陪伴著那孤寂的梅樹。梅樹久久地棲立在幽僻之處,雖是默默無言,但暗中一定也在埋怨著:春天怎么還不來呢?“東風(fēng)”兩句承上。言當(dāng)春姑娘剛露出“半面”之時,梅樹就會像何晏大聲地朗讀其詩作一樣的歡欣鼓舞,并且迫不及待地競放其花,來宣揚春天的來臨?!昂卫伞比龂鴷r魏國人,名晏,尚清談,開清談的風(fēng)氣。“歡未闌”兩句。此言當(dāng)梅樹興致勃勃地為春天鼓吹、歡呼還未結(jié)束的時候,轉(zhuǎn)瞬間又會到了初夏的梅雨時節(jié)。等到那個時候,門前的老梅樹將會顯得枝茂葉繁,它似蓋的虬枝加上繁茂的綠葉形成的樹蔭兒將會遮蔽了整個庭院與屋舍,使院中室內(nèi)全處在它的陰影之下。結(jié)句呼應(yīng)首句“門橫皺碧”句,以形成首尾相接。下片多處設(shè)喻,描述梅樹的各種身態(tài)。
全詞首尾相接,一氣呵成,夢窗可謂善詠梅者也。又楊氏《箋釋》云:為冶游之作。此從詞中用蘭昌宮三仙女之典可證之。
《梅花》古詩詞鑒賞4篇(古詩《梅花》古詩)相關(guān)文章:
★ 關(guān)于春分的古詩詞鑒賞5首3篇 有關(guān)春分的古詩
★ 關(guān)于四月的古詩詞鑒賞共6篇 有關(guān)于四月的詩
★ 關(guān)于小雪的古詩詞鑒賞12首_小雪古詩詞賞析 有關(guān)小雪古詩
★ 2017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題10大答題規(guī)律 古詩詞賞析選擇題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