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活著讀后感4篇 《活著》讀后感,以供借鑒。
活著讀后感1
前些天利用閑暇的時光,閱讀了余華的《活著》。讀這本書的起因是先看了張藝謀在1994年拍的老電影《活著》電影故事的結(jié)尾是福貴、福貴的媳婦家珍、女婿二喜和他的外孫子一起吃著午飯,個人感覺還是一個比較美滿的結(jié)尾。但是,我總感覺葛優(yōu)、鞏俐在電影里塑造人物的最終命運不應該僅僅如此,后邊應該還有故事,但是電影限于篇幅沒有拍完!于是我對這本小說充滿了好奇。
帶著這份好奇,我打開了書本。不同于電影的表現(xiàn)手法,余華文章的開始是平淡無奇的,一個普通的小村莊,一個普通的老人和一頭老牛。文章中不普通的是老人對待牛的方式——他把牛當做自己的家人。作者就以這個普通老人為第一視角,徐徐鋪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這個老人就是我們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從父親那一輩開始,家族逐漸敗落,到他開始更是吃喝嫖賭樣樣皆沾,終于在龍二的設局下,徹底的敗落了家產(chǎn),從一個地主變成了一個貧農(nóng)。
可是余華的文章比張導的電影更加的殘酷,因為文章中的福貴什么都不會!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一個靠自己雙手吃飯的人,中間的艱辛讓人無法想象,是什么力量讓福貴活下來了?文章沒有寫——就是這樣活下來了!其實想想人生有時就是如此,再難的事情咬咬牙就挺過來了,后頭看一看也沒什么!
可貴的是福貴的妻子家珍,一個米商的女兒,從小也是嬌生慣養(yǎng)的小姐,卻嫁了一個混蛋丈夫。雖然福貴后來破敗了,可以家珍對他也是不離不棄,就算父親把她接回娘家她也是為了肚子里的孩子。當兒子1歲時,她又義無反顧的回到了丈夫的身邊,不僅操持家務,伺候婆婆,還幫助丈夫下田勞作。可以說這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完美的女性(感覺我這樣寫有點大男子主義了),電影中的鞏俐對人物的塑造相當符合原著的精神,可是這樣的一個女性,在她的后半生中接連經(jīng)歷喪子、喪女的沉痛打擊,本人還得了當時的絕癥軟骨病。她的一生是坎坷的,我們常常會想這樣的一個人,老天待其何等不公平,難免會發(fā)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感嘆!
隨著閱讀的深入,在主人公平淡的描述中,越發(fā)體會到了生命的弱小與生活的殘酷。喪子、喪女、喪妻、喪女婿、喪外孫子,周圍的親人一個接一個的離他而去,結(jié)果他卻在一頭老牛的陪伴下獨自又生活了十幾年——就這樣活著!果然,文字比電影更加的殘酷與血淋淋。我在想一個人和一頭牛是怎樣活下來了?
目前的我還找不到答案,可能生命就像破石而出小草,只要能活著,哪怕再難也要向著陽光!
活著讀后感2
《活著》是一個讓人讀完后痛哭流涕的故事。它給人留下的除了悲情,還有深深的無奈,以及在絕望之中若有若無的希望。
主人公名叫福貴,名字很是喜慶。他原是一個富家公子,卻因吃喝嫖賭輸光了家產(chǎn),最后成了佃農(nóng)。青年時一次上街,被國軍壓走當雜役;中年時,女兒鳳霞因病成了聾啞人,兒子有慶因為抽血過度而悲慘離世,他目睹了這一切,卻無能為力;步入老年,相濡以沫的夫人家珍得了軟骨病,最后病死在家里;女兒鳳霞在生產(chǎn)時因難產(chǎn)失血過多而去世,女婿二喜也被水泥板砸死了;鳳霞的兒子苦根成了他最后的希望,卻因為吃豆子撐死了。多么熱鬧的開頭,又是多么凄慘的結(jié)尾!最后,福貴牽著一頭衰老的老牛,走在鄉(xiāng)間的泥路上,當夕陽的殘輝落在他們身后時,是多么的蒼白啊。
福貴顛沛流離起起落落的人生遭遇,正應了那句老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鄙羁傁矚g制造缺憾,總像在欺騙著福貴。一個人最難過的,并不是自己已將要面臨死亡,而是身邊的至親一個又一個的死去,自己卻活著?;钪?,難道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嗎?對,福貴是這么說的,我也是。
宗璞在《紫藤羅瀑布》里說過一句令我記憶猶新的話:“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活下去,才是最棒的選擇。無數(shù)的困難與挫折,是這輩子來人間走一道的“調(diào)味劑”啊。
抬起頭,我看見了窗外的那棵盛開著無數(shù)粉色花朵的夾竹桃,它曾經(jīng)被調(diào)皮的孩子折斷過枝椏,也曾遭受颶風、驚雷和暴雨的折磨,但是,無論是在怎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它都能頑強生長。即使成了兩半,也會像蚯蚓一樣,反而要以雙倍的熱情堅強生存。正應正了沙爽的一句話:“原始生物本性往往是潑辣的,反襯出人類的矯情?!比耸歉呒墑游铮趽碛兴枷氲耐瑫r,卻也忘記了最原始的本能。
前兩個月我去鄉(xiāng)下玩,我看見一個老農(nóng),皮膚因為長期被太陽照射而黝黑黝黑的,身旁跟著一頭老牛,他走到一個土包前坐了下來,土包里似乎是他的親人,他咿咿呀呀地唱著小曲兒,伴著月色來臨??粗挠白樱宜坪蹩吹搅烁YF。
人的這一生,就是由無數(shù)個悲歡離合組成的,不管在什么樣的境遇里,活下去,才能看到明天的陽光,才能看到希望。挫折帶來的不應僅僅是絕望,在粗糲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像福貴一樣,即使一無所有,依然能夠放聲高歌:“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
活著讀后感3
第一次接觸余華的《活著》應該是大二下學期,那是我剛接觸文學作品,剛開始是當做小說閱讀,慢慢的,我才真正意識到,為什么這個叫做文學作品,可以放在圖書館,而不是像路邊厚厚的小說,只能供人翻閱,上不了大雅之堂。
確實,看完這本書,讓我從新思考人生。讀到書中福貴悲慘的故事,我也情不自禁會流淚。主人翁的故事是一個悲劇結(jié)尾,看似離奇,稀有,卻映照出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執(zhí)迷不悟人的命運。
福貴是幸運的,一出生就有一個好爹,不缺吃不缺穿,家庭富裕,有錢有女人,人人追捧。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可是幸運永遠是短暫的,尤其是這種幸運不是自己爭取而來的時候。
福貴是悲慘的,先是豪賭輸?shù)艏覙I(yè),隨后爹被氣死,娘病死,隨后幾年,兒子獻血死了、老婆軟骨病死了、女兒大出血死了、女婿泥塊壓死了,甚至連唯一的外孫子也是因為餓的太狠,撐死了。所有死法幾乎都讓福貴一個人遇到了,到頭來,孤獨一人,與一頭年邁老牛相依為命。
聽起來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我甚至懷疑作者心里陰暗,為什么把故事寫的如此悲慘,命運如此殘酷,竟在主人翁福貴年邁,已經(jīng)反省之后,唯一外孫還是死了。讓我感嘆人生不易,世事難料,福不雙降禍不單行,一步錯,步步錯。
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福貴的悲慘終究還是從年少的紈绔敗家開始,從氣死他爹這個大逆不道的行為開始,就注定他人生的命運之悲慘。時間不會倒流,有些事情注定不可改變,雖然,福貴之后醒悟過來,可為時已晚,唯一的財產(chǎn)已經(jīng)被抵押,自己又沒有本事,只能任人擺布。
福貴的錯,如果只是由他自己來承擔,倒還沒什么,可,事實往往是,禍及家人,老婆、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都陷入深深的厄運。即使到最后福貴極力挽回,為保護家人做了很多犧牲,可已經(jīng)有心無力,再也回不去,大好光陰已經(jīng)失去,只能聽從命運安排。
這或許是主人翁的悲哀,也或許是那個時代的悲哀。福貴作為一個男人,始終沒能盡一個男人最大的能量去保護家人,始終讓我耿耿于懷。
但,福貴也是幸運和幸福的,福貴身邊的人沒有一個因為他的敗家和紈绔而離開他,仍然不離不棄,他的老婆家珍,甚至在福貴落魄的時候,堅決拋棄富裕的家庭生活,回到他的身邊,為他生兒育女。福貴也沒有讓家珍失望,努力改變,勉強過上了幾年幸福生活,可謂也經(jīng)歷了人間稀有的真情和溫情。
直到故事結(jié)尾,福貴已經(jīng)年近遲暮,仍然樂觀積極。嘗盡人家富庶,也嘗盡人家悲慘,福貴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家人一個個隨之而去的打擊,讓他徹底意識到人生無非就是為了平平淡淡的活著,已經(jīng)沒有任何牽掛。
正像文章所寫:“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p>
人生不過是下山上山,平平淡淡才是真。
活著讀后感4
前段時間有一張照片曾刷爆了朋友圈,照片里的女人正戴著口罩,安靜地坐在公交車上閱讀《活著》,那么認真。仿佛并沒有因為疫情而影響到她寧靜的內(nèi)心。況且這次的疫情使我們更深刻的明白了活著的意義。
本是少爺?shù)母YF,在一賭之后,敗掉所有的家產(chǎn),父親在不久后去世;為母親找郎中時又被抓去做壯丁,回到家鄉(xiāng)后,母親早已“離去”;女兒鳳霞因一場高燒變得又聾又啞,兒子有慶為校長獻血過多而身亡,鳳霞在難產(chǎn)中結(jié)束了自己的性命,妻子家珍也在三個月后去世……但命運并未從此就善待他——之后福貴再次見證女婿二喜和外孫苦根的死亡。最后,在傍晚夕陽的余暉下,福貴用著粗啞的嗓音唱著“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這首奇怪的歌謠與那條老牛漸漸遠去……
當讀到苦根的死亡時,我以為苦根的去世是壓垮福貴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福貴的坦然出乎我的意料。我慢慢思索,如果福貴也因承受不起困苦而自殺,那“活著”做何意義呢?就像余華序言中回答為何要用第一人稱時說:我說在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對于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更多的感到了幸福。
福貴至少還活著,眼淚流盡,絕望消磨,剩下的屬于對命運的坦然。命運的利刃一次次向福貴刺去,福貴也曾在生死的邊緣徘徊,也曾料定自己時日無多,但最終他承受住了這可怕而又龐大的困苦,沒有在利刃的摧殘下身銷。福貴,選擇坦然,選擇與命運達成和解,選擇勇敢而活,只為活著。所以,他感到幸福。
我曾經(jīng)見過一個想要自殺的人。當時我正在姑姑家,剛和表弟下來玩時,看見許多人正揚著頭向上看,好奇心驅(qū)使我們過去,抬頭的景象使我心驚。一個年輕的女子,瘦弱的樣子。正坐在九樓的窗臺上,準備跳樓,我心想“不會吧”,消防隊的到來打消了我的疑惑,他們把救生氣墊放在地上并向那個女子喊話,大家也都在勸她。時間一點點過去,終于,她放棄了自殺。后來我了解到,原來她被大學退學,承受不了這巨大挫折,欲要輕生。
在這浮躁的社會之中,很多人似乎為了太多而活,貪婪至極:學歷、金錢、房子、感情……不去想想自己擁有什么,因此當遇到了不敢承受的挫折時,不去面對,選擇逃避。
關于偶然與必然、假象與現(xiàn)實、命運與抵抗、理性與感性、貧窮與富貴,在活著面前都變得毫無意義。
時間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好好活著,為活著本身而活。
活著讀后感4篇 《活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 三年級老人與海的讀后感作文5篇(老人與海讀后感左右三年級)
★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3篇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左右
★ 我與地壇經(jīng)典讀后感3篇(《我與地壇》的讀后感)
★ 魯濱遜漂流記三年級讀后感3篇(小學生作文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 大衛(wèi)科波菲爾讀后感12篇(《大衛(wèi)·科波菲爾》讀后感)
★ 駱駝祥子第8章的讀后感范文3篇(《駱駝祥子》第8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