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源氏物語小說讀后感作文3篇(小說《源氏物語》),以供借鑒。
源氏物語小說讀后感作文1
《源氏物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說,作品流露出明顯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被認為代表了日本古典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給后世作家的創(chuàng)作帶給了藝術典范。
《源氏物語》是日本中古長篇寫實小說,由女作家紫式部創(chuàng)作于11世紀初。全書54回,近百萬字。可分為兩大部分:前44回寫源氏極享榮華,伴隨著感情糾葛的一生。這是作品的中心資料。后10回寫源氏之子薰(實為三公主和柏木大將的私生子)與宇治山莊女子之間錯綜的感情故事。小說歷經(jīng)4代天皇、跨越70多個年頭,登場人物數(shù)以百計,僅主要人物就有幾十人之多。展示了平安王朝的宮廷豪華奢侈、腐朽淫亂的生活,反映了貴族階級人與人之間爭權奪勢、互相傾軋的人際關系,暴露了貴族社會門第為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會現(xiàn)象。
《源氏物語》藝術上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塑造了源氏及眾多女性形象,并透過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審美意向。
源氏生為皇子卻不得不降為庶民,空有濟世之才卻無心仕途,酷愛紫姬卻不斷拈花惹草,一世風流卻落得剃度為僧的結局。他的一生伴隨著許多的矛盾和煩惱,其中最折磨他的是與藤壺亂倫的罪孽感和背叛紫姬的深深自責。他的靈魂與肉欲始終在斗爭中苦苦掙扎,結果又總是欲望壓倒理智,從而陷入更深的心靈沖突之中。源氏最終棄家出走,面壁向佛,正是這種心靈沖突導致的結果。作者大寫特寫源氏生活中無法擺脫的矛盾造成的苦悶及精神上接連不斷的碰撞造成的無奈,意在說明人生的苦痛和悲哀,顯露了作者以哀動人、以悲感人的美學觀。
“物哀”的審美意向除以源氏掙扎的一生反映出來外,還透過作品中所有與源氏命運連在一齊的女性的不幸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在紫式部筆下,這些女子個個容貌姣好,聰明伶俐,性情可人,然而個個都是有命無運之人。《源氏物語》中的女性命運僅有3種選取,要么走入墳墓一了百了,要么落發(fā)為尼斬斷塵緣,要么獨守空閨雖生猶死。這些女性的多災多難的命運和源氏一生經(jīng)歷一樣,反映了紫式部感物而哀的審美特征。物哀的審美意向主要來自“人生無?!?、“四大皆空”等佛學觀,在她看來人生可是是欲海橫流,欲海也便是苦海,擺脫欲海的最佳途徑,就是皈依佛門?!对词衔镎Z》所創(chuàng)立的物哀等美學傳統(tǒng),一向被后世作家繼承和發(fā)展,成為日本文學民族化的一大因素。
日本傳統(tǒng)美學的特色就是物哀與幽情,幽情就是指在人的種種感情中,僅有苦悶、憂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從八世紀的《萬葉集》,到十一世紀的《源氏物語》,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風格的追求。個性是《源氏物語》,對后世日本文化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的演說《美麗的日本,我》中講到的:“這些作品構成了日本的美學傳統(tǒng),影響乃至支配之后八百年間的日本文學。尤其是《源氏物語》,從古至今,是日本小說的頂峰,即便到了現(xiàn)代,還沒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源氏物語》問世幾百年來,日本小說無不在憧憬,悉心模仿?!?/p>
源氏物語小說讀后感作文2
閱讀《源氏物語》是在高中時候,從圖書館借的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豐子愷先生的譯本。當時閱讀時只是抱著一種既然看了就把它看完的情緒,因為確實是太長了,人物關系又極其的復雜,看的時候著實有點混亂,加上是學業(yè)功課十分緊的高中后階段,并沒有十分仔細地看,可是也算是看完了厚厚的上中下三本。2009年時候恰逢《源氏物語》成書千年紀念,日本出了一個比較正式的動漫作品《源氏物語千年紀》,也是看了一些,導演出崎統(tǒng)從一個全新的手法和方式去闡釋原書,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中世紀禮貌課上再度提到《源氏物語》,忽憶起當時種種,才覺得《源氏物語》確實反映了許多東西,實在是很值得一看的一本書。想起和同學一齊討論書中各個女子的性格遭遇,批判光源氏的多情,偶爾也說說當時日本人搞笑的思想行為,源氏物語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接下來,從幾方面談談我的感想。
一、《源氏物語》中的女性杯具
說起來,高中時候閱讀《源氏物語》,很大的一個感觸是覺得書中的女性甚是可憐。不論是早逝的源氏的母親桐壺更衣,命如朝露的夕顏,與源氏不和最終難產(chǎn)而死的葵姬,投水自殺被人所救的浮舟,還是深受源氏寵愛的紫姬,她們無一不是悲哀的。
《源氏物語》一書中最讓人深刻的女性形象,大抵就是紫姬了。甚至因為人們對紫姬的喜愛稱頌,作者被改稱為紫式部,由此可見一般。在渡邊淳一《光源氏鐘愛的女人們》一書中形容紫姬的前半生是沐浴著異性之愛綻放的美麗花朵,后半生雖深受寵愛卻未成正妻。覺得這種說法甚是恰當。用流行些的話就是,紫姬完全是養(yǎng)成系的。從小被源氏偷偷帶回家中撫養(yǎng),潛移默化中完全按著心里完美女性的標準撫養(yǎng),此過程不可謂不盡心盡力,溫柔體貼。紫姬的一生,完全是由源氏主導,在源氏的培養(yǎng)下,成為足以和源氏相配、高尚優(yōu)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紫姬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集美貌、聰敏、溫柔于一身的完美女性。但雖然如此,紫姬的一生卻稱不上是幸福的,至少我這樣認為。首先,紫姬的相貌與源氏愛戀的藤壺女御十分相似,一開始,或多或少源氏是將紫姬作為了藤壺的替代品。一個替代品,何等地凄涼,或許紫姬十分單純,十分大度,都能夠不計較這些。可是源氏自始至終的好色行為,對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紫姬埋怨得不多,不意味著紫姬不會難過。而自源氏與紫姬確認夫妻關系以來,紫姬等待的時日夠多了,須磨流放,好容易歸來卻被告知有另一個女人,甚至那個女人為他生了一個孩子,之后又有源氏對于其他女性的不斷追逐,他與
紫姬一齊的時日究竟有多少呢,有多少個夜紫姬是獨自凄涼度過呢再之后,源氏半推半就地娶了三公主,紫姬真是心灰意冷了。換做是誰,誰都心灰意冷,紫姬竟能默默忍耐如此之久,能夠說完全是源氏的所作所為對她的心靈折磨導致了她最終的香消玉殞。紫姬因源氏而美麗綻放,卻也因源氏而香魂渺渺。源氏因紫姬離世,之后如何如何悲傷又有何用呢記得曾在某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優(yōu)秀作品集中,看到對源氏物語故事的改編,用極其優(yōu)雅悲哀的語調(diào)敘述了三公主嫁給源氏,紫姬彈著弦琴,傷感離世的情節(jié)??春蟛唤锌f千。
紫姬作為全書中稱得上是源氏最愛的一個女子,當然源氏并不是這樣說的,他說他愛紫姬勝過他人,并非只愛紫姬一人,說穿了,紫姬的命運卻也是不幸的。她有其優(yōu)越于幸于其他女子之處,可是她還是不堪精神重負,祈求出家未果,最終病逝。紫姬之死能夠說是全書中的最悲慟之處。深受寵愛結局也只能如此,而那些源氏僅有一兩分愛意,偶爾才想起的女子們,那又該是何等的悲哀。
這不是某些女子的悲哀,而是一個時代女子的悲哀。時代和傳統(tǒng)習俗,男尊女卑的地位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她們的杯具。我們注意到書中夫妻并不是住在一齊的,而是男方在夜里到女方家中就寢,這個女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只是情人,次晨再離開。這種制度被稱作是訪妻婚。這種制度沒有一種約束力可言,根本無法保證男女之間的關系的恒定。又是男尊女卑的時代,因而女子易被棄置,男子易朝三暮四。例如,源氏最早的情人中有六條妃子,之后喜愛夕顏便把六條妃子棄在一旁,不予理會了,源氏由于一時好奇追求末摘花,兩人發(fā)生關系,發(fā)現(xiàn)末摘花相貌丑陋后又幾乎等于將她拋棄。而又有所謂貴族階層中的政治聯(lián)姻,不顧及當事人的意愿,于是導致了婚姻杯具,葵姬和三公主就是赫然的例子。女性的杯具在《源氏物語》一書中顯得格外的突出,恍如春天絢爛的櫻花,越是完美的事物卻越易凋零。
二、《源氏物語》中的中國文化
讀《源氏物語》絕對忽視不了的就是書中有許多詩歌。我在閱讀時,下頭注釋有許多都是對詩歌的注釋,一開始還十分驚異,他們居然還用白居易的詩歌啊,看下去看多了就不以為怪了。
首先日本文化很大的程度上確實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在公元五六世紀就引入了漢字,用純體漢字或異體漢字來表達日本語,之后逐漸將漢字日化,構成其特有的民族文字。但在《源氏物語》一書中,就我看來,在貴族之中還是以寫漢字為榮的。他們將寫漢語認為是一種有文化的體現(xiàn)。書中源氏經(jīng)常與各個女子酬詩相和,詩都要寫在適宜的美麗的信箋上,相當?shù)娘L雅,有時候源氏還要對各個女子的文字做出評價。由此可見當時對這種文化的推崇。書中還有一段源氏與小紫姬習字的描述。源氏寫很多字給小紫姬作字帖,讓小紫姬寫一張來看看,紫姬覺得寫不好但經(jīng)源氏一哄就去寫了,也寫了一首詩。書中對字的描述是:“寫得確實很幼稚,但筆致飽滿,顯然前途有望。很像已故的外祖母的筆記。源氏公子看了,覺得讓她臨寫現(xiàn)世風格的字帖,必須容易提高?!雹僭词显谂囵B(yǎng)紫姬的過程中對紫姬的作詩習字十分重視,可見不論男子女子,寫得好字好詩被認為是一種完美的品質(zhì),這大概就是當時的風雅了。
另外剛剛也有提及白居易的詩,《源氏物語》中隊白居易詩歌的引用相當?shù)亩唷_@與紫式部本人不無關系。紫式部入宮做女官奉命講解漢籍古書,其中就有《白氏文集》。因而紫式部對《白氏文集》可謂是融會貫通,在創(chuàng)作《源氏物語》時自然能夠很好地運用到其中。另外,早在唐朝,白居易的詩集就被傳入日本,其后,日本朝野和文壇推崇白居易,鑒賞研究白居易文學,借鑒仿效白居易樣式,《白氏文集》在平安時代對日本文學的影響可見一斑。《源氏物語》中的超多運用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書中的人物似乎也給人白居易詩歌之感,如源氏之母桐壺更衣受宮中其他妃嬪迫害,又被世人指摘說是禍國殃民之人,最終哀怨而死,而桐壺帝則為此消沉落寞,頗似《長恨歌》中的情節(jié),甚至也用了《長恨歌》的詩句來渲染杯具命運。據(jù)統(tǒng)計,《源氏物語》引用中國文學典籍共185處,涉及著作20余種,其中白居易的詩47篇,106處。這樣的數(shù)字實在是不小了。
三、《源氏物語》中的佛教體現(xiàn)
日本的佛教在我看來著實有點奇怪了。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書中的僧尼實在是很多了,不待見有這么多僧尼的,又不是寫什么個性關于宗教的小說。書中許多人物遭遇現(xiàn)世的悲哀時,到達必須程度就會求助于佛道,借出家來得到解脫。仿佛出家并不是什么大事似的,比起我們現(xiàn)代的出家相比就顯得沒有那么慎重了。個性是藤壺女御選取了出家,紫姬祈求源氏表示想要出家,源氏本身也產(chǎn)生過出家的念頭,可見在那個年代,貴族之中信奉佛教乃至產(chǎn)生出家之心并不奇怪。
佛教的思想除了以上這一點,還有更多的體現(xiàn)。書中描述景觀和人物心理時時常體現(xiàn)出一種“無常”的特質(zhì)。不僅僅從必須程度上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氛圍,同時也是佛教思想的體現(xiàn)。無常觀本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資料。舉源氏為例,源氏素來以為自我命途多舛,一生充滿不幸,個性是在紫姬病逝之后,這種人生無常感更加強烈。他心中默念:“我源氏自念相貌非凡,所為一切,皆超常人。然從童稚起,便屢遭罕見痛苦,所以常寄望于佛法指引,度我出家為僧。只因躊躇難決,最終遷延度日,才道此前所未有的苦痛。此后,世間再無甚留戀。從此潛修佛法,定無何障礙。誰知心中悲痛紛亂,深恐難入佛道?!彼枫凡话玻闫矶\于佛:“但愿佛祖降福,萬勿使我悲。勵過度!”還在給秋好皇后的信函中寫道“君眼俯瞰九重天,我心厭嘆世無常。”②紫姬離世給源氏帶來了極大的無常感,源氏于是乎隱隱期望求助于出家得以解脫。
除去無常感,書中還充斥著種種悲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人生八苦,書中皆有所體現(xiàn)。而日本文化中那種纖弱敏感的特質(zhì),又讓書中人物始終縈繞著淡淡的悲哀。并且書中人物還期望透過禮佛來為自我積福,期望遠離塵世,向往極樂世界??梢姶_實是很受佛教思想的影響,也反映了當時時代的特征。
此外,《源氏物語》一書是十分相信鬼神之說的,并且給了怨鬼很大的情節(jié),即六條妃子的生魂害死夕顏、葵姬,死后怨魂糾纏三公主和紫姬。這些情節(jié)就現(xiàn)代科學觀而言就有點不切實際了。可是,它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魂靈的相信。在動畫中六條妃子的形象被描繪得十分陰沉,也能夠反映日本人對這些鬼神的篤信。
四、結語
閱讀《源氏物語》,除了閱讀它的故事情節(jié),也對日本當時的文化風氣有必須的了解。想起當時和朋友講到書中各種有意思的資料,例如日本世家女性當時以齒黑為美,特意把牙齒涂黑,當時女性頭發(fā)及腳踝,洗發(fā)還得擇吉日,每次洗發(fā)之間隔得時間個性的長,如此種種,個性不理解。能夠說《源氏物語》是平安時代文化的縮影,想要了解日本古代的文化,讀源氏物語是很好的途徑。
源氏物語小說讀后感作文3
《源氏物語》成書于十一世紀,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是日本文學中一部偉大的古典名著,一向對日本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影響,即使在今日,它仍是日本作家創(chuàng)作的靈感之源,被認為是三千萬日本家庭不朽的國民文學,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文學十大夢想藏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向珍貴的奇葩。
讀完此書,使人驚訝的是,無論此書的寫作背景,還是人物性格的描述,都仿佛像我們中國的《紅樓夢》,而它卻比我國第一批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早三百多年,比《紅樓夢》的問世早九百多年。該書頗似我國唐代的傳奇如《柳毅傳奇》、宋代的話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韻味,書中很多引用漢詩,及我國古籍中的史實和典故,并巧妙地鋪陳在迷人的故事情節(jié)中,使該書具有濃烈的中國古典的氣氛,所以讀起來并沒有異國文化的火花碰撞和難以磨合的棱角,反而讀起來有一種像是讀我國小說油然而生的強烈的親切感??梢姡袊奈幕瘜κ澜绺鲊绊憳O深,范圍之廣,為此,我欣喜不已?!对词衔镎Z》與《紅樓夢》相似,所涉及人物都是皇族,雖然所展示的場景是日本的貴族階層,可是對感情生活的著墨點染卻與《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很是認同有些學者認為《源氏物語》是日本的“《紅樓夢》”。
我們應當走在時代前沿,踏在文化浪尖,吸收外國的精華,武裝自我的頭腦,拓寬自我的視野。
源氏物語小說讀后感作文3篇(小說《源氏物語》)相關文章:
★ 關于《老人與?!纷x后感范文3篇 老人與海讀后感百度文庫
★ 法國文學作品《巴黎圣母院》讀后感4篇 《巴黎圣母院》的閱讀感想
★ 小學生《一千零一夜》閱讀感想范例5篇 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讀后感
★ 窗邊的小豆豆名著讀后感范文4篇(《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主要內(nèi)容怎么寫?)
相關熱詞搜索:源氏物語讀后感 源氏物語讀書筆記 源氏物語 小說 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