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2篇(一個人的朝圣閱讀感想),歡迎參閱。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
記錄了一下哈羅德的旅程,不知道對不對:金斯布里奇-洛迪斯韋-南布倫特-布克法斯特-阿什伯頓-希斯菲爾德-奈頓-查德利-??巳?布蘭福斯貝克-索華頓-比克利-提伯頓-森弗路德-巴格利坪-陶頓-奧特里-布爾頓-格拉斯頓伯里-威爾斯-拉德斯托克-皮斯登圣約翰-巴斯-斯特勞德-斯拉德-伯德利普-切爾滕納姆-佩雷斯貝里-溫奇科姆-百老匯-米克爾頓-克利福德堂-斯特拉特福-沃里克-巴金頓-貝德沃斯-納尼頓-特懷克羅斯-朱什的阿什比-提克諾爾-小切斯特-奧爾弗里頓-克雷科洛斯-謝菲爾德-巴恩斯利-維克菲爾德-利茲-達(dá)林頓-紐卡斯?fàn)?赫克薩姆-康博-貝里克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腦子里總是想到一首歌,《Five hundred miles》,一英里又一英里,哈羅德就這么一步步走完了全程。是自我救贖,是苦行僧,正是在一步一步中慢慢回憶過去,思考一生。接觸不同的人,感悟不一樣的生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哈羅德和莫琳之間有隔閡,正是這趟旅行讓倆人冰釋前嫌。過去都已經(jīng)過去,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珍惜眼前始為真啊。好好的把握當(dāng)下吧,不要做對不起自己的事。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2
很早前看了一小部分后就擱置沒看了,前段時間看《月亮與六便士》,不知道為什么總是想起這本《一個人的朝圣》,《月亮與六便士》看完后就迫不及待的翻出這本……
全書分為兩冊,第一冊講主人公哈羅德為探望病危友人奎妮而獨自踏上漫長旅程的故事,哈羅德的出發(fā)點是為了給予友人希望,最終卻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激發(fā)了對自我價值的再肯定、對成長缺陷的新認(rèn)知及對現(xiàn)實命運的接受和理解。同時,其妻子莫琳在等待及關(guān)注哈羅德的過程中,對痛苦的過往逐一進行審視,觸發(fā)了對愛的全新領(lǐng)悟和對自我的重新認(rèn)識。第二冊講奎妮在病床上等待哈羅德的過程中以信件的形式復(fù)述了這個故事,也是奎妮的自我懺悔自我救贖,算得上是奎妮心靈上的一次朝圣之旅。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旅程的最后一小段,哈羅德告訴妻子莫琳自己堅持不下去了,想要回家,莫琳卻一直勸他堅持自己的立場,鼓勵他繼續(xù);終于哈羅德克服了自己的心理因素,調(diào)整好心情,到達(dá)了目的地。在最艱難的時刻,心里可能涌現(xiàn)出想放棄到念頭,但只要有一絲不想放棄的念頭就會一定會完成。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3
——這一年,我們都需要他安靜而勇敢的陪伴.。
哈羅德,一個退休的老人,他以為自己的人生就這么過去了——直到那封信的到來,那封改變了哈羅德一生的信。
一個人,六十多歲,八十七天,六百二十七英里,他僅靠著一雙帆船鞋,和一個必勝的信念,走路橫跨整個英格蘭——去救一個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患癌女人。
在這八十七天里,這六百二十七英里的路上,他堅守過,迷茫過,快樂過,絕望過,質(zhì)疑過,相信過。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風(fēng)風(fēng)雨雨就在這一路上全部呈現(xiàn);人性的善良與堅持,也在這一路上絢爛綻放。
兒子的自殺讓他痛不欲生,妻子的冷漠又讓他無力面對生活。與生活的關(guān)系開始逐日下降,他開始不信任生活,直到收到一封信,他工作時的女同事奎妮·軒尼斯的信,他才開始對生活有了充足的信心。
哈羅德,一個男人,六十多歲。他安靜,卻不沉默;他寡言,卻不怯懦;想過放棄,卻并不放棄。這一年,在這個充滿喧囂的世界里,我們需要信念,也更需要他安靜而勇敢的陪伴。
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坎坷,或挫折,都要像哈羅德一樣,有一個信念,以它為目標(biāo),去前進,去進步,就算沒有完成,它也會帶給我們許多心靈上的收獲。
就像哈羅德一樣。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4
作者:李麗。哈羅德不是一個人在走,讀這本書的人都在陪他一起走。87天,627英里,沒有手機沒有地圖與徒步裝備,僅憑借一個信念,但是他堅信,只要他走下去,他的好友奎妮就會活下去,他欠奎妮一句感謝還有道別!
這是一場艱辛的旅行,也是一場心靈上的朝圣。在他走的過程中,遇見不同的人,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與幫助,也認(rèn)清了自己以往60多年的人生。
這一生,我們都匆匆忙忙活過,忙碌的外表下是傷痕累累的靈魂,我們甚至都忘記了以前的幸福與歡樂,忘記了那些我們摯愛的人在心目中的地位。哈羅德的徒步旅行不光是身體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對心靈最直白的叩問與反思!
仔細(xì)想想大學(xué)生活,忙碌且迷茫,忘了上大學(xué)的意義,忘了自己的初心,平庸的日常也是顯得自己頹廢不堪。我不正像哈羅德一樣只顧匆忙生活,忘記了身邊有那么一群可愛的人,忘了家里那些給予溫暖的親人。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實際上是我沒有勇氣敞開自己的心扉吧!
感謝遇見了哈羅德,他讓我明白了:不問結(jié)局,堅持一個信念的走,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的前面,邊走邊看周圍美麗的風(fēng)景,牢記旅途中美好的人和事,活出一個不留遺憾的人生。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5
通過十點君找到了這本書。首先這是一本關(guān)于“朝圣”的書,書里囊括了許許多多情感:愛情、友情、親情等等。
哈羅德的朝圣始于獨自一人、經(jīng)過中途的喧囂、迷茫、反復(fù),最終又回到了孑然一身并終于完成了“一個人的朝圣”之旅??此乒陋殹⑵D難的旅程,卻使他終于能夠直面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當(dāng)初所無法面對的一切,同時妻子莫琳也因為日常的生活環(huán)境被打亂而可以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審視出她與哈羅德之間矛盾的根源,最終他們通過朝圣,愛情與心靈都得到了救贖。
人始終無法脫離情感而獨活,情感是人的支柱,是人的歸屬。而找回這樣的情感,是對自我的救贖。
人與人之間每段感情的建立,都需要恰到好處的分寸,分寸感拿捏得好,才會獲得內(nèi)心的篤定與信心。--by十點君
生活中當(dāng)你覺得一段感情出了問題,不妨脫離出來,做一個清醒的過客,這時候所有的陌生事物都會被賦予新的意義。驀然回首,你的那份感情也許已經(jīng)得到了救贖。定期的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是自我完善所必不可少的。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6
讀完了這本書,記住了什么呢?說記住了什么,好像太功利了,這一切是為了什么呢?不知道,我好像從來不知道答案。
哈羅德最終見到了奎妮,可她已經(jīng)記不得他了,但在最后一刻,奎妮記起來了,并且走的很安詳,這就是意義嗎?一路走來,哈羅德經(jīng)歷過現(xiàn)實的苦難,孤獨,到了別人的認(rèn)可,一群人同行,再到一個人,恐懼,不安,他最終走到了,卻找不到了意義。回顧了一生,有些東西他也許放下了,也許從未放下,沒有經(jīng)歷過,怎會知道那種苦呢?看完后,我腦子浮現(xiàn)一個人,熱血尖兵里的司馬戰(zhàn)歌,他曾在一次跳傘事故中懷疑自己的人生意義。死于訓(xùn)練,真的有意義嗎?如果是戰(zhàn)爭,我可以毫不猶豫的沖向戰(zhàn)場,可那不是。最終他像是尋到了什么,一次演習(xí)中,他和同伴在海里漂了三天,差點死在海里,有意義嗎?有什么意義。
我想到了演員春夏,一個堅持做自己的女孩,看姜思達(dá)采訪她的視頻中,大致意思是,姜思達(dá)問她為什么要和別人不一樣,她的回答讓我心里一震,如果和別人都一樣,那我是誰?有時候我也想問,那我是誰?旅途中哈羅德也像是在尋找自己,那個丟失了的自己。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7
看完被感動到,總想寫點什么,這一路仿佛跟著哈羅德一起走,他起初的孤獨和無助讓我感到壓迫,但又為著他懦弱沉默、未盡父親的責(zé)任而有埋怨,隨著哈羅德的回憶,真相才逐漸明朗起來。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與其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什么樣的家庭造就什么脾性的人,哈羅德16歲被父母拋棄,獨自面對生活,年過半百又重新啟程不斷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和痛苦往事,他是勇敢的。
我相信他與奎妮間純粹的友誼與愛情無關(guān),甚至在哈羅德結(jié)束87天的行走按下療養(yǎng)院的門鈴時緊張起來,期盼他與奎妮熱切的寒暄,期待老友久別重逢的熱淚盈眶。并沒有,奎妮只是睜眼看了看他,說不出一句話,這多少令我失望,我也在這時明白,好多時候結(jié)果沒那么重要了,享受過程,直面自己的錯誤并力求不再次重蹈覆轍才是真正的救贖與悔悟。愛與被愛都是一種能力,我們每個人可能都需要這樣一次回頭看過往人生的經(jīng)歷,然后與自己和解,與身邊的人和解,奮力前行,熱愛生命。
當(dāng)然,這本書帶給我的感悟還有更多,感謝哈羅德,感謝朝圣途中的每一個人,感謝作者,謹(jǐn)以此為記。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8
一個人的朝圣,可能某一天你會因為某件事情,沒有原因,也知道不太可能,但是就是想去做,不管是周圍的人還是自己的理智都告訴自己,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自己就是想去做,更經(jīng)常見到的就是年輕人的沖動。在《戀戀日記本》中的男主角在知道女主角已經(jīng)喜歡上其他人的情況下,還是去修那個房子,那是一個夢想,有那么一個執(zhí)著的念頭,其實自己想想知道修房子和女主角能不能夠回來沒有任何的關(guān)系,但是就是想去做,在這本書中,把整個路途中所有的心理路程也寫下來了,雖然最后的結(jié)局是沒有拯救得癌癥的朋友的生命,但是讓她安詳?shù)乃廊?,最重要的就是整個過程,男主找到了自我,了解了自我,在不斷的徒步過程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去想自己的事情,還有他的妻子也在整個過程中,了解到兩人之間的真愛,將因為兒子去世而留下的裂痕去掉了。兩個人又重新找回了那份丟失的愛情。
人活著,有些事情必須去瘋狂的去做一下,讓我們自己的人生沒有白活。人就這一次,不管是好還是壞都需要我們?nèi)タ?,去?/p>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9
朝圣這個詞,對于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有點過于神秘。好在這只是記者口中的噱頭詞匯。
真正的旅程還是很值得關(guān)注,只要跟著哈羅德,他的狀態(tài),他的回憶,他遇到的陌生人的故事,就是一段很有趣的故事。直到記者出現(xiàn),一切變了韻味,很想跳過那段,生活因為過度關(guān)注而打擾了本來的進度,那些跟隨者,那些試圖替代光環(huán)的偽朝圣者。很多很多,在我們的現(xiàn)實中都能找到對應(yīng)的角色。炒作和口號,過度的形式感,也有善意的人們,試圖阻止破壞,理解他人??粗@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想想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被無形得影響過呢。
喜歡獨處的人,非常理解他,在自己的行走過程中不斷想起往事,重新開始思考,很多以為已經(jīng)忘記了的生活點滴,浮現(xiàn)舊事的畫面,當(dāng)時沒有留意的想法和細(xì)節(jié)。所以獨處是真的很有意義,常常和自己相處,與自己對話,會有很多新的收獲。
文章到后期,看著有點惶恐,對年老對時間流逝,沒有太多的概念,但在這里有一種老去被描述得很清晰,想到自己將來也會面對歲月匆匆,不免有些心驚。
這本書雖然是講一個人的朝圣,但看完卻讓人更想要珍惜身邊人,陪伴,包容,相信,最重要真誠。推薦安靜得看完。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0
《一個人的朝圣》是哈羅德的朝圣,是對自己前半生的直視,通過它,哈羅德正視了父母沒有教會自己愛的能力的事實,正視了刻意隱藏的那段20年前的記憶,對戴維還是深深地歉意,但是也意識到戴維是代替自己去做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情,喚醒了和莫琳相遇時一切鮮活的記憶。沒有戴維了,他們也不能一直這樣死寂地互相對待對方。愛永不會死!
哈羅德本是個高大的男人,卻一輩子彎著腰生活,像是隨時防備著前方會突然出現(xiàn)一道低梁,他從不高調(diào)過活,鮮有朋友,低進塵埃里;而看到這我也會想,我們個人在這個喧雜的世界里不也是活的如螻蟻,有時會感覺自己湮沒在人群中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樣子。讀完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哈羅德其實就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自己,他一路踏過來的艱難也亦然代表著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征程。希望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1
一個人的朝圣歷程也是哈羅德重新回憶,整理,審視自己一生的過程。為弗萊和艾琳的愛情又喜又憂,喜的是確實感受到了愛情的甜蜜,憂的是看著他們在時間的磨練中漸行漸遠(yuǎn),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感慨于哈羅德第一次為人父母時的心理活動,對一個天才而又患有抑郁癥兒子的`又疼愛有時候又手足無措。從兒子誕生時,妻子慢慢的開始改變了,她一切都開始站在兒子的那一方,她變得不愛打扮,敏感多疑,生活失去了戀愛中的以前那種情趣。有時候哈羅德真的像個孩子,不,應(yīng)該是有時候男人就像一個孩子,會吃醋想要獲得愛。他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兒子的問題,擊破堅強的外表他也有一顆脆弱的心,哈羅德說:原諒我,原諒我,原諒我有時候也很懦弱會讓你失望。兒子自殺去世了,夫妻的關(guān)系也名存實亡了,兩人形同陌路。但在朝圣的路上,夫妻兩都陷入了對自己行為的審視,發(fā)現(xiàn)他們都還是深深愛著對方,經(jīng)歷了那么多,一切都釋然了。每個平凡人生命中都是有遺憾的,看著眼前這個有信仰貌似堅定的老人,支持敬佩目送他遠(yuǎn)去做那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對生活最后的反抗吧。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2
一開始非常困惑,他們的孩子戴維到底怎么了,一會兒覺得戴維好像去世了,一會兒戴維又跟他們對話,覺得自己想多了。但是隨著哈羅德“朝圣”的路上,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做了各種各樣的不可思議的事情,也看淡了許多。直到快要結(jié)局的時候,在哈羅德給加油站女孩的那封信里,我才知道,哈羅德和莫琳的孩子戴維因抑郁癥自殺了。只是莫琳無法接受,所以前期我看到的那些對話,都是莫琳的自我安慰與想象。
雖然哈羅德與莫琳他們的故事我沒經(jīng)歷過,但就是有一種莫名的感同身受,有些心酸,可能這就是文學(xué)的力量吧。剛開始我還在想,就是去個貝克特,為什么說是“朝圣”呢?但當(dāng)我讀完這本書后,我心服口服的承認(rèn):這就是朝圣。有信仰不一定就是去信仰某種宗教,其實自己的內(nèi)心本身就是一種信仰。戰(zhàn)勝自己,看清人生,珍惜眼前,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這樣的朝圣是我向往的,我希望自己也能走出那個自己所謂的熟悉的世界,走進另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可以盡情地讓自己的思想碰撞。我敬佩哈羅德!
《一個人的朝圣》讀后感12篇(一個人的朝圣閱讀感想)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