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6篇 梁家河故事讀后感,供大家閱讀。
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1
《梁家河》一書真實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時的工作生活,生動講述了總書記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成長歷程,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教材。通過認真的閱讀學習,我深受教育和感染。
作為一名公司中層管理干部,要帶頭學、深入學、扎實學,從總書記的梁家河歲月中,感受他的成長奮斗歷程,學習他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煉的意志品格,做到學思踐悟、慎思篤行,學以致用,更加自覺地鍛煉黨性、提升素質,完善自己。
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當時的梁家河,生產生活落后,村民吃不飽穿不暖,辛勤勞動一年還要靠討飯接濟才能為生。面對這樣貧瘠的黃土地,受苦受難的人民,總書記立下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這信念激勵著他讀書修身充實自我的斗志,堅定著他勞動造福村民的決心。總書記的奮斗故事告訴我們,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堅守初心絕不動搖。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習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產勞動所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勞動觀念、個人品質的凝練以及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國農村實現人生觀轉變,為改變農村貧困面貌而奮發(fā)努力的所有行動的總結,是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梁家河精神是在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圍繞梁家河精神所傳播的故事也是感人至深的。
通過學習,我深受感動和教育,更加堅定了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踐行者的決心。從而更好地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堅定信念,提高黨性意識,從小事做起,做一名合格黨員。作為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應鍛造勤奮好學的進取之心,砥礪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勇扛在肩的擔當精神,發(fā)揮出一名中層管理干部的帶頭作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
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2
第一次接觸到“梁家河”,是在公司微信公眾號上聽了轉載的12集廣播紀實文學《梁家河》。梁家河的故事及其所承載的“梁家河”精神,吸引著我去聆聽、深思和探究。七年的知青生活、七年的人生磨礪,習近平從15歲懵懂知青逐漸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大隊黨支部書記,其間的艱辛可見一斑。感動和激勵我的是年輕時期的習近平非但沒有向命運屈服,反而養(yǎng)成和錘煉了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吃苦耐勞的作風、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堅忍不拔的意志、敢于擔當的氣魄、言行如一的優(yōu)秀品質。
人的一生漫長而又短暫,跌宕起伏,選擇屈服還是選擇奮進,關鍵是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明確的方向。同時也要付諸行動,要做行動的巨人,要有“學海無涯苦做舟”的決心,只有這樣才有毅力和信心去面對挑戰(zhàn),不斷提升和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意義。1969年習近平響應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遠離北京,同時受其父親冤案的牽連,被貼上了“黑幫子女”的標簽。即便如此,還是不忘隨身帶了存滿書籍的大箱子,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學習新知識上。工作中,他扎根群眾,處處為村民著想、謀福利,做了很多包括打井、修壩造田、興建沼氣池等實事、好事,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擁護。
歲月不居。我加入中遠海運化工已有三年多,回想起剛進入公司時的場景,歷歷在目。中遠海運化工作為專業(yè)的化工倉儲運輸企業(yè),秉持著“本質安全、安全發(fā)展”的理念,在我加入公司的那刻起,我就深深的感受到不同于在外企工作的一種感覺、一種信念。作為公司安技部的消防安全專員,立足于自身崗位的職責和公司的需要,認真盡職履責,扎根于一線員工,扎根于作業(yè)現場消防安全。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好安全工作。這兩年通過自學,相繼通過了消防安全高級管理員、注冊安全工程師的考核;今年我也正在學習注冊消防工程師的課程,通過學習不但開拓了知識面,提升了業(yè)務能力,也更加有自信,更加有擔當,未來也必定能為中遠海運化工的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自己積極的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梁家河”精神一脈相承,注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需要“梁家河”精神。我將繼續(xù)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立足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新時代“梁家河”精神。
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3
40年的風雨滄桑,曾經和大家一起在梁家河戰(zhàn)天斗地的知識青年,如今已成為帶領全國人民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總書記。然而在梁家河的老鄉(xiāng)們眼里,身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沒有絲毫官架子,時時處處將自己與廣大普通百姓融為一體,仍然還是那個“能吃苦、干實事、好讀書的好后生”。
這樣一句樸實無華的評價,反映了梁家河人民乃至全國各族人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無限愛戴,也折射出習總書記從一名知識青年成長為國家最高領袖始終扎根于內心的為民情懷。這樣一句平淡無奇的語言,樸實中閃耀著光華,平常中透射著真理。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也應該樹立這樣的信條,把“能吃苦、干實事、好讀書”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
首先,要“能吃苦”。
能吃苦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是面對困難敢于拼搏的勇氣,是不懼失敗、百折不撓的意志,是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情懷。
習近平說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作為我們青年一代,要自覺向革命先輩們學習,牢固樹立敢吃苦、能吃苦的思想意識,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主動到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去學習、鍛煉自己。
其次是“干實事”。
干實事是一種價值追求,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是為民奉獻政績觀念。
年輕的習近平在梁家河便是敢干事、會干事的典范,淤地壩、沼氣池、鐵業(yè)社、甜水井……這一件件惠民工程,留給梁家河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更是一種精神指引。正是這些經歷,奠定了習近平為民做事的信念與擔當。“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是習近平對于干實事的生動詮釋,也是對我們干部群體最基本的要求。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必須要進一步保持和發(fā)揚求真務實作風,樹立正確的事業(yè)觀和政績觀,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為了全國人民早日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擼起袖子加油干。
第三是“好讀書”。
好讀書是一種崇高境界,是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是不斷超越的人生追求。轉載請注明
習近平在梁家河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告誡自己先從修身開始。不管是上山放羊,還是鋤地休息,他都手不釋卷,求知若渴,利用7年的時間打下了牢固的知識基礎。習近平用親身經歷激勵青年一代,條件好了,大家更要把學習、把自身的本領搞好。
走進新時代,“好讀書”的方式更多,內容更豐富。我們要緊緊把握其核心,就是不斷學習、提升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練就為民服務的本領,才能在短暫的一生中為群眾干些實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4
七年難忘的知青歲月,四十載不變的故土情懷”魂牽夢繞,心系百姓;40多年前年僅15歲的習近平同志為響應毛主席提出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插隊到陜北延川縣梁家河,開始了他七年的知青歲月;在這里他克服了“思想關、生活關、飲食關、勞動關、跳蚤關”磨礪了他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堅韌意志,塑造了他敢為人先、實干擔當的優(yōu)秀品質;品讀梁家河故事,傳承梁家河精神,做新時代技術工作人員。
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是我們成長的墊腳石。當年,習近平插隊到梁家河,條件非常艱苦,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梁家河的知青舊居劉金蓮女士回憶說到“他來這七年是受苦來了、受罪來了”但是習近平同志他克“五關”帶領村民打壩淤地、發(fā)展沼氣、修筑梯田、植樹造林,克服了重重困難,辦成了一件件實事。正是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讓一位城市青年蛻變成了一位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實干擔當的農村好干部,結合自身,箱廠的生活固然枯燥、單調、乏味,作為一名新時代技術工作人員要以此為平臺,立足本職崗位、干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心中有信仰,人生才有方向。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中習近平說到“15歲來到梁家河時我迷茫、彷徨,22歲離開時我堅定目標、充滿自信”習近平同志以黨的崇高信仰和“為人民辦實事”的執(zhí)著追求,與梁家河村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帶領梁家河村民搏擊貧困、艱苦創(chuàng)業(yè),讀后感.時刻不忘“什么叫群眾”贏得了群眾的信賴與擁護。作為一名技術工作人員,要時刻想著生產車間的工人,以自身的能力為工人減輕勞動強度,時刻不忘工人提出的任何問題與意見,貼近生產、貼近工人。
實事求是是真理,實干擔當是品質。習近平同志講到“陜北七年,最大的收獲之一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習近平同志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帶領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淤地、修建公路,以實干作風和擔當精神使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作為一名工廠技術人員,要以扎實務實的實干作風,干好本職工作,完成好各項任務。
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5
能夠借大學生村官的平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又適逢《若干意見》出臺實施為贛南蘇區(qū)振興發(fā)展提供政策支持,我更要充分利用好這個機遇,在艱難困苦中磨礪,不僅僅是在基層獲得成長,更在不斷成長中服務群眾。
興國縣埠頭鄉(xiāng)楓林村第一書記 王姝
在梁家河學習考察的短短一天時間里,我們無不為在任大隊支書時帶領群眾創(chuàng)下的那些“一等工作”所觸動,被他的為民的情懷、奮斗精神、扎實作風和廉潔情操而經受洗禮。
艱難困苦是我成長最好的環(huán)境。初到梁家河,這里的自然條件可以用惡劣來形容,土地貧瘠,自然資源匱乏,水土流失嚴重,尤其缺水,想想當年插隊時的條件應該比現在還要艱苦得多。但是,習“自覺地接受艱苦生活的磨練”,在這里一呆就是7年。經過這7年的磨練,他從一個迷惘、彷徨的少年,成長為有著堅定人生目標、充滿自信的有志青年,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獲得了脫胎換骨的成長。
聯想到自己,作為外鄉(xiāng)人來到楓林村任大學生村官,我也過了“四關”。語言關、認路關、距離關、思想關。通過這“四關”的磨礪鍛煉,我慢慢地在村里承擔起更多的工作,最后擔起了全村的擔子。
基層群眾是我成長最好的老師。在梁家河插隊的7年,習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真誠與群眾交朋友,和群眾打成一片,真心實意為群眾干實事,最終成就了在梁家河的一番事業(yè)。服務群眾,我認為這是基層干部的根本職責,我也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要做到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兩年多來,從分戶口、新立電表的證明手續(xù),到辦理新農保、新農合,從幫助群眾辦理醫(yī)療救助申請,到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作,共走訪農戶800余次,接待群眾咨詢及辦理業(yè)務近千人次,從群眾不認識、不信任的大學生,變成了群眾有事就找的“小王書記”。和群眾距離一次次拉近,讓我工作起來越來越有底氣,和群眾的一次次交心,也獲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肯定。
實干創(chuàng)業(yè)是我們成長最好的實踐。當年在梁家河時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干,說到辦到。在習擔任大隊村支書兩年多的時間里,帶領當地群眾打水井、打壩淤地、建沼氣池、建鐵業(yè)社、代銷店、縫衣社、磨房等,辦了許多好事實事,40多年過去了,鄉(xiāng)親們對的“能吃苦、干實事”依然由衷的稱贊和擁護。我所在的村,自《若干意見》出臺實施以來,村莊面貌得到極大改善,這是黨中央《若干意見》政策扶持的結果,也是我們村“兩委”班子實干的結果。
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6
學習梁家河,就要立足基層,從群眾最看重的問題著手,列出清單,作出承諾,保證為群眾辦幾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
尋烏縣長寧鎮(zhèn)城北村黨支部書記 何明泉
2015年3月28日 晴
梁家河,這個曾經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這個給了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軌跡的地方,讓我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館,我們聆聽了當年習離開梁家河村時,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縣城的往事。當年,習親自帶著干部群眾從建大壩、挖水井、修沼氣、種蔬菜、辦代銷社等吃飯飲水問題抓起,逐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群眾看到他的為民之心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從而很快贏取了當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隨后,我們又拜訪了梁家河村老黨支部書記、習的入黨介紹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紀很大,卻精神健碩,還熱情地給我們講述了當年學習和工作的許多往事。他說:“當年,有抱負、有遠見,熱愛學習、見多識廣,果敢穩(wěn)重,是個培養(yǎng)的好苗子。我經常給他講黨的使命,鼓勵他克服艱難申請入黨,并把支部書記的擔子交給他,讓他在曲折和磨難中堅定革命意志、鍛造不折不撓品格、錘煉艱苦奮斗作風。”
短短1天時間,我和其他14名村支書重溫了習的光輝足跡,途中所聽所見令我感觸很深。我在我們村里已連續(xù)16年擔任村干部。這次考察,我對如何進一步當好村級帶頭人、培育好后備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項事業(y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總結來說,就是講的16個字,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群眾是淳樸的、重情的,習從大隊黨支部書記一直到成為我們黨的,時刻保存著那份愛憎分明、愛民為民的情懷,是令人欽佩、令人折服的。同時,農民群眾是最樸實的群體,農村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當年擔任大隊支書時為人耿直、一身正氣。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怕得罪人”。
當前,黨中央實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眾要求比較高,不僅希望兌現政策,更希望我們村干部也能辦幾件看得見的實事好事。此次學習考察,讓我身心得到了一次歷練和洗禮。
關于品讀梁家河精神讀后感合集6篇 梁家河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 張曉風散文精選讀后感張曉風散文作品讀后感3篇(名家散文經典張曉風散文精選)
★ 品讀朝花夕拾散文集學生讀后感合集6篇 朝花夕拾散文讀后感
★ 品讀紅巖著名小說黨員讀后感心得合集6篇 小說《紅巖》讀后感
★ 品讀《狂人日記》白話小說讀后感例文6篇(狂人日記是第白話文小說)
★ 關于黨員干部品讀《梁家河》心得體會優(yōu)選例文6篇
★ 品讀《人性的弱點》名著小說讀后感優(yōu)選6篇 人性的弱點六七八章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