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流浪地球》觀后感7篇 流浪地球觀后感400字,以供借鑒。
《流浪地球》觀后感1
春節(jié)期間上映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我和好朋友一起去觀看了,它是一部由中國導演拍攝的科幻題材的電影,5天的票房就超過了14億,堪比美國大片,得到了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影片設(shè)定在20xx年,講述的是太陽即將毀滅,已經(jīng)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影片末尾中劉培強為了拯救地球,不顧自身安危,把空間站開入木星,使木星爆炸,把地球反彈了出去。他的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當然,還有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在他們身上的這些品質(zhì)都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第二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貫穿整部電影里的親情,因為父親劉培強長期在國際空間站中,不能與兒子相見,使得兒子劉啟對他產(chǎn)生誤會甚至是仇恨,當?shù)弥赣H為了保全地球?qū)⒁獱奚臅r候,劉啟哭的很傷痛,再多的誤會和仇恨在這一刻都化解了,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父子之間的血肉親情。影片告訴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吵鬧,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才感到后悔。
總之,這是一部劇情精彩,特效逼真的好電影,在電影院里我聽到有觀眾哽咽的聲音,也看到了很多觀眾擦眼淚,連我也是留下了熱淚。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不知道你看完之后是什么感受呢?
《流浪地球》觀后感2
今天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電影中令人震撼的場景和催人淚下的劇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部根據(jù)“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片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太陽即將毀滅,地球逐漸變得極寒,為了生存下去,人們不得不進入地球的內(nèi)部生活。就算這樣,地球還是擺脫不了毀滅的厄運。為了拯救地球,找回失散的家園,科學家們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安裝了總共一萬座“行星推動器”,它們產(chǎn)生的動力能夠推動地球逐漸逃離太陽系,去尋找一個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系。而正當?shù)厍蚓徛椒€(wěn)地離開時,木星卻要在很短的時間里以極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主人公“劉啟”和科學家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所有行星推動器的能量轉(zhuǎn)換成熱能,再將熱能輸送到木星上,點燃木星表面的氫氣,推使地球反彈出去。可是,他們卻預算錯了。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劉啟的爸爸駕駛自己的飛行器點燃了剩余的燃點,地球得以安全,但他自己卻犧牲了。
看完了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會被里面的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給逗笑了,同時,也被電影中的父子情,朋友情給感動的哭了。就是在那樣一個高科技的時代,人類在浩大的宇宙中還是顯得那么無能為力與渺小。而在災難面前,我們中國人卻沒有害怕,大家團結(jié)一心,發(fā)揮聰明才智,攜手共渡難關(guān)。每一個人的加入,就像江河匯入湖海,凝聚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優(yōu)秀的電影,大氣又溫情。我想,不管是大人,還是像我這樣的小孩,看了這部電影后都會被它深深地感動。
《流浪地球》觀后感3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xiàn)的酣暢淋漓,家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里,世界末日都不算什么了。
最后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后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里面的莫斯,則是里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余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眾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斗,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后那些人的奮斗目標便是保衛(wèi)自己的家?!读骼说厍颉酚^后感二打開了窗,看見了光。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很多!太空的感覺很強了,特效不錯,真的挺宏大的;家國情懷,從讓人想打一頓的少年到擁有希望去付出努力的英雄(英雄不太準確)。誠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真的像希望,像光希望照亮了前路,真的超乎了我的想象,感覺已經(jīng)做的很棒了。如果有一天太陽真的即將爆炸,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希望那天永不來臨。
本來有感覺有一些槽點,但是補看了曉說大劉的那期,又感覺有點明白了這個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人物是排在后面的,而且主角也是在過程中成長的。瑕不掩瑜。
強推流浪地球,中國科幻加油!
《流浪地球》觀后感4
前不久,我在電視上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影片。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因太陽膨脹而迫使地球做出逃逸太陽系的“流浪之旅”,到數(shù)光年外的新家園。
在其中主要描繪了在通過木星附近時,因木星引力過大而使地球趨于分解而毀滅,影片中的幾個人物在CN171-11救援隊中用他們的勇氣、毅力、意志、智慧以及鮮血詮釋了希望的意義。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可以體會得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不安全的,隨時都會成為埋葬億萬人口的鋼鐵墳墓。無論是地下城、曠野、冰山,還是其他都不是安全的。而他們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他在這處處危險的地方四處運載著“火石”點火器,與駕駛空間站的父親則用空間站點燃了木星,使地球最終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免于遭難,也使他們自己免于毀滅。在這其中,這支救援隊中犧牲了一個又一個英勇的戰(zhàn)士,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踐行了人可以在做不到的情況下“力挽狂瀾”,這也是這部影片中最催人淚下的一點了。
影片中太空艙中的管家機器人曾經(jīng)在最后說過一句話“讓人類保持理智是一種奢侈的要求!”也正是我們有著挑戰(zhàn)困難不懈努力的激情,才使得我們?nèi)祟愡@個種族得以在動物的競爭中崛起、發(fā)展、壯大,乃至我們可以做到更多更多之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永遠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戰(zhàn)勝不了的只是自己。
《流浪地球》觀后感5
終于,我在電影院看到了好評如潮的《流浪地球》。看完之后,非常震撼和感動。宏大的敘事格局,炫目的特效制作。在一瞬間我以為這是一好萊塢大片。因為這部電影的特效制作,真的是我看過的國產(chǎn)電影中最好的。
但是和別的爆米花電影又有所不同?!读骼说厍颉凡恢皇呛唵蔚谋谆娪?。在宏大的特效場面之下,還有很多東西值得讓人深思。其實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不太喜歡劉啟這個角色,感覺他沖動,蠻橫,只會怪別人,尤其在大樓里運輸“火石”時,他堅持先運人,讓人覺得他是個自私的人。后來大樓崩塌,他把姥爺?shù)乃拦肿锏搅司仍犻L王磊的身上,卻沒有考慮到那個在臨死之前還努力幫他姥爺生存的戰(zhàn)士趙志剛,他也死了。隊長也很傷心,而他卻只會一味地抱怨。
但仔細想來,劉啟也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從小失去母親,憎恨父親,姥爺帶他長大。他的人生在地下城度過。姥爺和妹妹就是他的全部。在末世來臨的時候,又有誰能做到大義凜然,舍己為人呢?他其實已經(jīng)很棒了。他其實有機會開車回到地下城。在地下城中與地球一起灰飛煙滅,但是他沒有,他很勇敢。他敢想,敢做。
不止他一個人想到了點燃木星(劇中后來也交代了其他專家也有這種想法,但被否決了),但只有他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細細想來,劉啟其實就是末世人類的鏡子,習慣了恐懼,但又不恐懼。就像影片最后說的,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我們還在害怕什么呢。
《流浪地球》觀后感6
輕松快樂的寒假即將過去了,在寒假,我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近些年,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由于太陽的急速衰老,不斷膨脹,地球面臨著毀滅的危險。為了生存,人們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發(fā)動機和轉(zhuǎn)向發(fā)動機,以幫助地球逃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一個棲息之地。
中國宇航員劉培強在兒子劉啟四歲的時候和國家的宇航員一起前往國際空間站。全球人民將以抽簽的方式居住“地下城”,以抵御地表的嚴寒天氣。
轉(zhuǎn)眼間十七年過去了,劉啟帶著妹妹韓朵朵偷偷來到地表,偷開了外公韓子昂的運輸車,結(jié)果被抓了起來,出去后還遭到了發(fā)動機停擺事件。為修好發(fā)動機,阻止地球與木星發(fā)生碰撞,他們加入到了救援隊里。歷經(jīng)千辛萬苦,他們終于成功了,可是劉啟的爸爸劉培強也因此犧牲了。這一生,劉培強只陪了劉啟四年。
在電影里,我看到由于人類在科學上的不斷發(fā)展,當宇宙中出現(xiàn)了巨大的災難,人類面臨毀滅的危險時,才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自救。雖然我們現(xiàn)實中所生活的宇宙環(huán)境還相對穩(wěn)定,但我們還是要努力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使人們在災難發(fā)生前有能力改變不利的狀況。
在電影中,劉啟的爸爸為了避免地球與木星相撞,選擇了犧牲自己,挽救了地球和人類,這一段讓我特別難過也特別感動。在災難面前,人們團結(jié)一致,相互幫助,在關(guān)鍵時刻還不惜犧牲自己,真是偉大。
《流浪地球》觀后感7
"GN171一11小隊聽,我的命令!以下是命令!活下去?!跋M娴氖沁@年代,像鉆石一樣,寶貴的東西?!弊屓祟悤r刻都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望。
從電影院出來,我的腦海里一直縈繞著這些話語,還有《流浪地球》讓人震撼,卻又不得不讓人沉思的場面。回家路上看著那些繁華的街道,我不斷問自己,地球真的會變成那樣嗎?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未來太陽迅速衰老,極度膨脹,太陽系已經(jīng)不適合人類生存,于是人類傾其所有在地球表面上裝滿發(fā)動機,推動這個星球在太陽氦引發(fā)爆炸之前,去往比鄰的星系尋找新家園。而離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終在父輩的感召之下成長,成為讓地球從木星引力中掙脫出來的英雄。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的事。
電影里的地球表面漫天飛雪,氣溫直達零下84度,所以人們居住在地下城里,當他們開車走過上海市,指著一座隱約能看到電線和路牌的冰山,說這就是自己的家時,我的眼淚便流了出來,是啊,多年以來的地球已荒唐的辨認不出來了,若辨了出來,卻也只能是重溫和回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歡歡快快的領(lǐng)著行李包,住進去了,這所謂的地球,又何嘗不是人類自身的流浪呢?又何嘗不是原先的家回不了,精神沒了寄托呢?甚至是對“流浪”與“回家”這一組關(guān)系的理解,都充滿了中國式的對家的向往、對故土的眷戀——面對危機的人類,竟然帶著地球這個家園一起去往遠方。
人們把家這個詞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才會選擇帶著地球這個家園去流浪,真希望以后我們?nèi)祟惒粫郾牨牭目粗@個災難發(fā)生。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團結(jié),什么叫希望,什么叫犧牲所值,什么叫家。
《流浪地球》觀后感7篇 流浪地球觀后感400字相關(guān)文章:
★ 小學生流浪地球觀后感3篇 小學生觀看《流浪地球》觀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