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走向海洋觀后感3篇(探索海洋觀后感),供大家品鑒。
走向海洋觀后感1
看了大型紀錄片走向海洋,我第一次對海洋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被它奇妙的力量所震撼。中國人名自古以來一直對海洋充滿敬畏之心,也許這就是中國人始終沒有正視海洋的原因。而當我慢慢試著去發(fā)現(xiàn),去正視,去直面,才發(fā)現(xiàn)海洋文明是一直滲透入華夏人民骨髓的。
他培育了華夏人的農耕文明,作為它堅不可摧的屏障,始終拱衛(wèi)黃土地的安寧,從而有了華夏子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黃色文明。然而以青藏高原為界,在他的另一方,藍色文明正瘋狂滋長。而通過貿易交流,殖民擴張,移民,商業(yè)文明在海洋的搖籃下得以快速生長。在西班牙人看來,幸福來自于大海,來自貿易和征服。在古希臘,特洛伊戰(zhàn)爭更加奠定了海神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而這一切全來自于海洋。
再從觀中國,海洋與華夏的淵源從來都是那樣神秘莫測的,他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起與落,盛與衰。從3000年前就已到達墨西哥到始皇東巡到徐福東渡再到唐宋海上絲綢之路,從鼎盛的明初鄭和下西洋再到明后期閉關鎖國,兩次戰(zhàn)爭,似乎海洋與中華文明的聯(lián)系從不曾間斷,不論是以它獨特的懲與罰的方式還是以它的威嚴與神秘莫測的力量,他陪中華文明一路走來,見證著中華文明的榮辱興衰。
回到當今,我們看到那爭端愈演愈烈,菲律賓挑起黃巖島事件,越南不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南海油氣資源被周邊國家瘋狂盜采,大片藍色國土正被鄰國蠶食,這一切都是海洋又出給我們的難題?這個問題我想每一個華夏子孫都應該深思。我們在陸地上能與大多數(shù)鄰國解決領土爭端問題,而在海洋方向卻難以突破?!皵R置爭議,共同開發(fā)”方針的提出更是遭國人吐槽,到底怎樣才能維護中國南海權益,做到“主權屬我”呢?為了維護海外權益,捍衛(wèi)海上通道,我國必須發(fā)展海上力量,包括海軍建設,加強發(fā)展海洋經(jīng)濟,維護海洋權益,把中國建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洋強國!
走向海洋觀后感2
空余時間里,我饒有興趣地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其中 《海洋和人類》這篇文章,對我的啟發(fā)特別深。
文章主要說明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通過一些人類身上的海洋特征等證據(jù)來告訴人類,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我們都是它的孩子。
《海洋與人類》讓我們明白了:海洋是人類的故鄉(xiāng),海洋是人類的母親,海洋與人類息息相關。我們不能享受著現(xiàn)在的幸福而忘了最原始的我們就是在海洋里誕生的。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早已習慣了陸地上的歡樂生活而忘記了養(yǎng)育我們的海洋母親。還記得2000年1月1日,龍年伊始,北京蓋起了中華世紀壇。壇的廣場用960塊黃色的花崗巖鋪砌,象征著960萬平方千米國土面積,還有兩縷流水代表長江,黃河??墒?,光惦記960萬平方千米了。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呢?人民海軍用生命打拼出來的海洋疆域呢?對于海洋,藍色國土人們早已麻木。有關方面曾經(jīng)對北京,沈陽,大連等地10所中,小學校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幾乎100%的學生都把960平方千米作為國土面積來回答,甚至有的高校竟然有98%大學生也不知道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是藍色的寶藏。它養(yǎng)育我們卻不求回報,它給予了我們卻不求索取,這種無私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在日本,小學生課本里這樣寫道:“我們沒有土地,沒有資源,只有陽光,空氣和海洋?!闭麄€日本面積不到38萬平方千米,但在孩子們心中,卻有著45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海洋是陸地地10倍。連日本的孩子都懂得海洋,銘記海洋,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嗎?
1994年12月,第49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宣布1998年“國際海洋年”。隨后,世界教科文組織通過了將“海洋,人類的共同遺產”作為“國際海洋”主題,將每年的7月1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
海洋,生命的搖籃;海洋,藍色的寶藏;海洋,未來的財富!
走向海洋觀后感3
在茫茫的大海中,人類未解開的謎數(shù)不勝數(shù)。在人類認識的海洋生物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這浩瀚的大海之中,但這也意味著它們離死亡接近一步。
《走向海洋》這本書,讓我記憶猶新的就屬第五章:保護家園。
本來奇妙美麗的大海在人類的自私·污染下已滿是“傷痕”。生活在家中的許多生物們也跟隨著死神去了另一個時空,還有的也是奄奄一息。兇手是誰?看過這本書的同志可能會說是化工廢水。錯!兇手是我們人類,那些化工廢水都是我們人類制造出來的'。我常常會想:要是我們沒有那種自私的心態(tài),或許,那些生物們也不會這么早離開人世,而是在水中快樂的嬉戲。
湖南衛(wèi)視的綜藝節(jié)目呢《快樂大本營》曾播出過一則短片:“人類捕捉到了一條非常稀有,一般地方是看不到的鯊魚。它們把鯊魚的魚翅活生生的給切了,接著,管它死活,直接一扔,扔向了海洋。頓時,鮮紅的血立即染紅了藍幽幽的大海。慢慢的,鯊魚沉到了海底的一塊石頭上,它掙扎著·跳動著,慢慢的,悄然離去?!蔽铱蘖?。為什么,我們人類這么殘忍,這么自私?我知道,鯊魚的翅可以賺大錢,但不至于為了錢而去傷害了一條稀有的鯊魚吧!不要等到世界最后一只動物變成人類的眼淚時才后悔,這正如俗話說的:“別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印度教手稿中說的好:“何謂有道德的行為,就是絕不殘害生命,因為殺生是所有罪惡的根源?!睔埡游锏娜怂闶怯械赖碌膯??不,那是一種罪惡。是給我們人類臉上抹黑……有位回教先知說:不要是你的胃成為動物的墳場。什么意思?你果你有一顆愛動物的心,你就應該明白的。
地球只有一個,同樣,海洋也只有一個。保護海洋就是等于保護人類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全世界的人一起保護海洋生物與陸地動物,一起保護我們的家園和地球!
走向海洋觀后感3篇(探索海洋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