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有關生產實習日記4篇(土木工程生產實習日記),以供參考。
有關生產實習日記1
今天看到裙樓外有一部分腳手架正在拆除,自己在跟小張走完現場后,利用在辦公室的空余時間去了解有關腳手架方面分知識。
工藝流程為:水平懸挑→縱向掃地桿→立桿→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墻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
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其余按一下構造要求搭設。腳手架的拆除順序:總的原則,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
1、拆除順序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則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yè)。
2、拆立桿時,應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
3、連墻件應隨拆除進度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
有關生產實習日記2
20xx年3月24日 晴
今天我們有幸可以借閱到工程的設計圖和施工圖,雖然我們也做過課程設計以及現在在做畢業(yè)設計,但那都是教學的一部分并沒有應用到實際中去,幾乎近似于紙上談兵吧
在現場技術員的指導下,打開建筑圖和施工圖,他首先給我們介紹了下施工圖紙的幾個大概的部分,圖名、圖框、比例等等第一次接觸正規(guī)的設計圖,會很自然地拿自己的畫的圖紙和它比較,首先最先看到的是圖框邊緣的一級注冊建筑師印章,那是建筑行業(yè)的通行證也是我們?yōu)橹畩^斗的目標,這枚小小的印章代表的就是值得信任的技術水平和安全可靠的保證感觸很深的還有就是他們圖紙的規(guī)范化,像標注、門窗符號、以及下面詳細的說明,嚴謹是第一要素施工圖是直接用于施工的圖紙,所以可能的就是要簡明使用,最大的特點就是平法表示,便于施工,另外一點就是盡可能的要詳細在地基看綁扎鋼筋的時候也看到了一個樓板鋼筋施工圖,在原先的圖紙下現場施
工員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標注說明放置施工人員看不明白造成施工失誤
總的來說,一切都是以施工方便為目的這是所有圖紙所應體現到得這對我們將來不論是在設計院還是施工單位都是一大啟迪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是我們將來進入工作崗位所必須的,今天看圖紙尤其感覺如此,密密麻麻的字跡和符號,畫圖的人要花費很多的心血,搞施工的人要把圖紙變成建筑更要嚴謹認真才可以認真、嚴謹今后進入社會,做人、做事都應當如此
有關生產實習日記3
11月1日
老師帶每個人到各自的實習崗位上,今天看了看板的運轉流程,不過只是在組付內部的看板流轉,忽然很想看整體看板的流轉過程,這就是豐田系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可是在辦公室的我看不到的。下午還看了標準作業(yè)票,對應A線的大概了解了,發(fā)現很多名詞不懂。晚上又會自己的崗位把活干了,本月任務很重。
今天沒什么感覺,和現場的小孩聊天,一個剛來實習幾個月的小孩說她不想干了,原因是工資不高并且勾心斗角比較累。我就在想,都是不到20歲的小孩,出來工作已經很辛苦,還要費心這些,何必,簡單些不好么?
11月2日
上午組長讓我去ID的位置看和學,我比較關注的是生產線的現代化水平,所有信息,伴隨著每一個產品,親眼看到了現代化生產,要是有機會看看整車的生產線,相信我會更開眼界;其實生產還有設備相關很多都不懂,操作的人并不了解,搞技術的人又不是隨時都在,慢慢學吧。下午去幫一個工位涂布,涂布機壞了,只能以人工代替,期間和同事聊了一個多小時,呵呵。晚上和現場加了1小時班,完成產量。
今天感覺站著挺累,腳疼,要歸功于鞋底太硬了,要是我的運動鞋,應該會好很多。還有就是很渴,只有休息時間才能喝水、方便,確實挺辛苦。
11月3日
上午繼續(xù)幫忙涂布,下午做的擰4個雙頭螺栓的工位,沒有走動,算是簡單的,但是我挺笨的,總是把部品掉在地上,還有就是感覺操作時沒有用大腦,感覺有點不爽;所有操作都有電腦屏幕顯示,只要按照提示一步步做就好,機械化程度啊。從我的角度,我需要知道的是人工的時間和機器的價值,這些我需要慢慢查;下午生技一直在修涂布機,居然還是沒有修好。晚上和現場加了1小時班,完成產量。
今天腳疼的感覺更明顯,休息時覺得是難得的坐著的時間,而且有時會很困,稍稍有點無聊。
有關生產實習日記4
上午在工地轉悠了半天沒什么收獲,與昨天差不多~后來就呆在經理的辦公室看圖紙。我們在課程設計中見過板的鋼筋的標注,將板編完號后直接輸入板的配筋布置,所以,板的配筋并沒有課本上復雜,每塊板都要恰到好處的完全利用,基本上是避免鋼筋的規(guī)格的更改,當然也有特例需要更改的,例如混凝土厚度不等處以及荷載相差很大處,并且沒有彎起鋼筋的布置。其余的板筋的細部構造,例如板的角端的鋼筋布置、開洞處鋼筋的強化布置等等,在圖紙最前面的細部構造的示意圖例中都有標明。
板的混凝土厚度在該張圖紙的施工說明中以標高的形式表示,若為陽臺、衛(wèi)生間等標高不同處,則在圖紙中指定位置直接注明該處標高。板的混凝土厚度也在施工說明中說明,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僅僅作為檢驗的參數而已。
梁的鋼筋跟我們原來接觸到的有所不同。在課程設計單列的量的測試圖是絕對的重點,但是在這兒都沒有單列的梁的側視圖。一根梁,只在幾個關鍵部位,比如跨中、節(jié)點,簡單標注了鋼筋的用量以及鋼筋的排列方式,就是分幾層排布、每層布置那些鋼筋,甚至連截斷長度、鋼筋的彎起以及吊筋的具體布置都由細部說明“全部代勞”。另外,我發(fā)現,在圖紙中鋼筋的二次截斷出現的很少,基本上都是截斷一次的,不過我想這和本工程梁的跨度有關吧——最大的跨度僅6米,一般的在4米左右。每一段梁的.箍筋也直接表示在梁的布置圖中,表示的方式倒是和做課程設計時一樣,讓我看得倍感親切。梁的截面形式也是直接在結構圖中注明,而且每根梁,不管編號是否相同,都會標注,這對于工人在施工的時候,應該減少了很多麻煩,方便了很多。
有關生產實習日記4篇(土木工程生產實習日記)相關文章:
★ 關于生產實習心得體會模板4篇(實習心得體會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