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半生緣》讀書心得大學生范文3篇(半生緣閱讀心得),歡迎參閱。
《半生緣》讀書心得大學生范文1
說來慚愧,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讀下來張愛玲的作品。初次翻開這本書,前面講述著曼楨和世鈞相識到戀愛的過程,敘述得平平淡淡卻又情真意切。
剛開始驚訝于張愛玲對人物細致刻畫上。沒有多余的贅述,每一筆都恰到實處,不放過每一個小細節(jié)。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每一處細微的心理變化都被很好地捕捉到并平鋪直敘地展現(xiàn)出來。
劇情平淡地展開,可前面越是平淡地記錄,到了變故之處突然轉折的劇情越讓人措手不及。一波三折的劇情卻又繼續(xù)用如此平淡的語言來敘述,實在是叫人害怕。
我從曼璐欺騙曼楨使被鴻才強奸時開始憤怒,或許時太過于投入了,我一直憤怒到了這本書全都看完也沒有平復下來。我實在是氣憤,曼璐是曼楨的親姐姐,辛苦了自己的整個青春來幫助家里,供著曼楨上學工作,到頭來卻又是這樣的殘害她。曼楨那迂腐的母親卻又是不敢作聲,甚至逃到蘇州,成全曼璐一家對曼楨多年的軟禁。
曼楨和世鈞、叔惠和翠芝,他們互相相愛,卻又彼此錯過,到頭來卻都是在重逢時再度永別,卻道是感情上的永別。
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世鈞,說他是大豬蹄子,可他對曼楨倒也是情真意切,只不過在曼楨失蹤后沒有繼續(xù)探尋下去;說他不是大豬蹄子,可也不見得他有多好,但凡是有點心眼兒,對曼楨有絲執(zhí)著,也不至于在十多年的重逢時才了解真相。曼楨一心一意地盼著世鈞能來解救他,可是世鈞呢,扔下曾經(jīng)的誓言卻又和翠芝結了婚。
從前突如其來的不告而別,對彼此都是極大的傷害??芍貜椭蟮恼嫦啻蟀?,卻又時他們的這段感情真正終了。“今天從這里走出去,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p>
叔惠和翠芝心里有著彼此,可是叔惠實在是太后知后覺了,他不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翠芝單身時卻又總是對她冷冷淡淡,翠芝不單身的時候卻又黯然惆悵。他們就像從0到2π區(qū)間里的正弦余弦函數(shù),相交之后便會分離,分離之后過著幾乎平行的生活,卻又不知不覺地再相交。
“那幅長裙老在半空中徘徊著,彷佛隨之就要走了,而過門不入,兩人看著都若有所失,由此生虛度之感?!?/p>
“在一片笑聲中,翠芝卻感到一絲凄涼的勝利與滿足?!?/p>
豫瑾對曼楨,曼璐對豫瑾卻又是那種愛而不得之感。豫瑾是真的好人,可人生的凄涼要怪罪于那個動蕩的舊社會了。至于曼璐,可憐又可恨。讀后感·年輕時候全家的經(jīng)濟來源靠她一人撐著,她一人要養(yǎng)著母親、外婆和三個弟弟妹妹。迫于生計她不得不去做舞女,去賣身??墒钦l又會去理解一個舞女呢,誰又看得起她呢。
曼楨沖世鈞發(fā)火時說“我?guī)讜r看不起他(世鈞父親,曾經(jīng)的一個嫖客)了,是你看不起人!我覺得我姊姊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地方,她沒有錯,是這個不合理的社會逼得她這樣的。要說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誰更不道德!”
曼璐的確是可憐的,可是自己的悲劇卻更不該怪罪于家人身上。是她改變了曼楨的一生,讓她一生都注定在痛苦中悵然。她縱使再抵抗又如何呢,發(fā)生的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過了。
“要是真的自殺,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確實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fā)展下去,變得更壞,更壞,比當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p>
有的時候我們深知“只有活著才能創(chuàng)造一切”的道理,可有時候的狀況卻又是越活越痛苦。可這樣痛苦的生命卻又在不斷的延續(xù),宛如行尸走肉般存活于世。
《半生緣》讀書心得大學生范文2
一口氣看完《半生緣》,很同情曼楨和世均,原本很好的一對,卻陰錯陽差的分開。曼楨的命運更是悲慘,不僅沒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卻被自己的親姐姐算計,被姐夫_最后還不得不嫁給這個禽獸不如的家伙,最后的結局仍然是一個慘!
緣分原本就是巧合,曼楨與世均,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偶然的相遇使他倆走到一起,最后又因為不經(jīng)意的一些巧合,在該見的時候沒見到,最后兩人誤會越來越深,到身不由己的時候,兩人兩年的感情就匆匆了斷。一直到十四年后,才發(fā)現(xiàn)很多的誤解。他以為她嫁了豫瑾,她以為他對她心灰意冷。
看這書,很為曼楨感到惋惜,可嘆曼璐的無情,憤慨顧太太的愚昧,痛恨祝鴻才的流氓。曼楨多好的一個女孩,就這樣被他們給毀了。
書里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事情,被張愛玲寫的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感覺這一切在生活是最自然不過了。看《半生緣》,感覺人在大的背景下好渺小,無論是空間存在還是時間距離,人在命運面前顯得那么無助,被命運推著往前走,你開始有很美好的憧憬,并向著這憧憬去努力、奮斗。繼而命運無情的把人捉弄,在命運的捉弄中,無論你怎樣抗爭,最后還是得屈服??墒乔?,又不甘忍受現(xiàn)實,于是繼續(xù)抗爭,最后仍舊歸于平淡。在這起起伏伏之中,人幾十年的光景也就沒有了。
愛情是美好的,可是又有幾人能夠得到真正的愛情,最終的結局大多還是因了世俗的約定,草草婚嫁生子。正如張愛玲在書中所寫:“也許愛不是熱情,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p>
《半生緣》讀書心得大學生范文3
提起筆,又放下;思緒許久,居然有種無從下筆的感覺。因為太喜歡張愛玲了,她的作品也看了不止一部,有的甚至是反復地看,可卻是頭一回有勇氣來記自己讀她作品之后的感覺,好想寫好它——至少還能安慰自己尚能理解偶像的思想;但說實話,寫她的作品的讀后感真的挺難——盡管,這是我反復地看、最為鐘意的一部《半生緣》。
曾經(jīng)不止一次向周圍的好友訴說自己的“閱讀心得”。閱讀,是一種享受,我在享受美好事物的同時,是十分注重情調的,特別是在讀張愛玲作品的時候。在一個陰陰的雨天,拉上窗簾,打開昏黃的臺燈,獨自依靠在大沙發(fā)上,一邊享受濃濃的咖啡,一邊捧讀《半生緣》。感覺真不錯,會讓我更快地融入這本小說,心都慢慢地跟著墜入、下沉,有時合上書居然無法很快恢復。因為,書的整個底色是:荒涼——一種悲觀的感嘆,一種女性化的敏銳細膩的感嘆。但,這確是我喜歡的味道!
《半生緣》是典型的張愛玲式的小說:基調是建立于對于日常生活的描述上,而且是對日常細節(jié)的不厭其煩的描述上。所有的大題目都被濃縮在了生活的一幕或一角,平凡男女的平凡的悲歡,其間的曲折、跌宕成了生命的底蘊。
并不大喜大悲的文字承載著大喜大悲的感情。驀然回首,18年間所有的愛恨喜悲都悄悄地溜走了,曾經(jīng)愛過的人都只是站在記憶里遠遠地望著你。18年前是如此的相愛,都已是逝去的云煙,所有的曲折遺憾就像玻璃盒里的鮮花,變得不再真實了。生命,一點點磨蝕;靈魂,一天天萎縮?!耙磺袑τ谌松幕\統(tǒng)觀察都指向虛無?!?/p>
能將男女之間的“愛”還原的如此透徹明白,恐怕也只有張愛玲了。
外柔內(nèi)剛的曼楨,優(yōu)雅含蓄的世鈞,滄桑、自私卻又凄涼的曼璐,“既像老鼠又像貓的”的祝鴻才。不論曼楨的遭遇究竟是誰造成的,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些人物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更沒有“愛”——或者說,曾經(jīng)有過但終又逝去。
人的本質始終是自私的,這也許是張愛玲的觀點。因為一個個人物總是那么寒冷、荒涼。一顆一顆的心是迷失的,是孤單的......
當我合上《半生緣》最后的那一頁,久久地陷入憂郁,綿長而不絕,銘心而無法自已。我明白,它是籠罩著作品的揮之不去的霧靄,也是重重劃過作家心靈的刀鋒。
荒涼劃過心靈時是痛苦,變成文字后就是唯美!
《半生緣》讀書心得大學生范文3篇(半生緣閱讀心得)相關文章:
★ 《道德經(jīng)》著作讀書心得大學生范文3篇 大學生道德經(jīng)讀書筆記
★ 威尼斯商人大學生最新讀書心得3篇 威尼斯商人讀后感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