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1
登陸太空,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夢,我們實現(xiàn)了。
太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上。每一次跨越都經(jīng)歷了航天人無數(shù)次的計算和檢測,以確保萬無一失,中國航天技術師借鑒前人的技術,而且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的太空站將成為世界科學發(fā)展進步的平臺,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國航天現(xiàn)有八大系統(tǒng),航天員系統(tǒng),空間應用系統(tǒng),載人飛船系統(tǒng),運載火箭系統(tǒng),發(fā)射場系統(tǒng),監(jiān)控通訊系統(tǒng),著落機系統(tǒng),空間實驗系統(tǒng)以神七號,公一號為起點的中國空間站建設,中國的科技研究帶來了更大的舞臺。
今天,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首次授課,聽著她的講解,我感到有多少科學知識是我們不知道的?在地球上,水滴難以形成水膜,而在太空上,水滴因為失去了重力,就形成了水膜。同樣是陀螺旋轉,一個不停的轉,在太空中能做出不同的動作,實在是太神奇了……
探索、揭露太空的奧秘,作為祖國未來的脊梁,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2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于10月16日發(fā)射,飛行乘組由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3名航天員組成。從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號發(fā)射,時間僅過去短短一個月。按照計劃,神舟十三號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將進駐核心艙,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長達6個月的工作生活。這就意味著,相較于神舟十二號,此次太空挑戰(zhàn)的時間更長、難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員將在太空與我們共同守歲,迎接農(nóng)歷壬寅年的到來。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人類對太空的向往和探索從未止步。然而身處太空,浩瀚蒼穹看似壯美寥廓,實則挑戰(zhàn)著航天員的心理與生理極限,更經(jīng)歷著很多驚心動魄的瞬間。據(jù)航天員楊利偉回憶,在執(zhí)行“神五”任務時,火箭上升階段意外出現(xiàn)8赫茲左右低頻振動,與人體內臟產(chǎn)生長達26秒的共振,此時楊利偉感到了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令他異常痛苦,可他卻咬緊牙關告誡自己“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事實上,這漫長的26秒共振,只是我國載人航天“首飛”征途上千難萬阻、千辛萬苦的一個小小縮影,但卻畫出了中國航天人英勇無畏、舍身為國的“愛國群像圖”。
在神舟十二號離開地球的3個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國航天員,均來自普通而樸實的家庭。當他們遠離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工作時,留在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在一如既往、年復一年地耕耘勞作。中國航天人的奉獻和擔當,始于熱血、恒于信仰、終于愛國,他們把使命和重擔銘刻心間、扛在肩上,把榮譽和光環(huán)歸于祖國、獻給民族。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3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xiàn)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fā)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xiàn)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xiàn)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蒼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進,中華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從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陽;中國人民目光所及,正在從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質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區(qū)域。
“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滿天神話變成現(xiàn)實”。的確,浩瀚太空里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xiàn)實詩篇。根據(jù)安排,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jié)。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4
“天宮課堂”太精彩了!航天員叔叔阿姨給我們介紹了太空家園:睡眠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功能齊全,應有盡有。
行走、轉身這些簡單的動作在太空中居然這么“艱難”,真想親身體驗一下。叔叔阿姨還給我們做了許多實驗,雖然我現(xiàn)在還有些看不懂,但是覺得特別神奇!
現(xiàn)在的我還是一名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以后也去探索太空奧秘!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5
三位航天員為我們展示了太空細胞學、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泡騰片實驗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泡騰片家驗。在太空中,水是像固體一樣,在杯子中是流不出來的,把泡騰片泡入水中,產(chǎn)生的氣泡并不在水的外部而是在水的內部,真神奇!因為太空中沒有引力,所以氣泡在水的內部,這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是不同的。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堂短短的太空授課,但背后有很多人付出努力才能圓滿成功,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也要團結在一起、相互協(xié)作才能成功。我們更要好好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偉大的`貢獻!
探索宇宙太空是一項艱難而又偉大的事業(yè),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和中國人民的熱情與夢想。師生觀看“天宮課堂”直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堅定了同學們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練就過硬本領、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決心!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6
在“天宮課堂”中,三名航天員老師做了許多有趣的實驗,都讓我驚嘆不已,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浮力消失實驗。王亞平老師在空間站把乒乓球放入有水的`杯子中,再用吸管朝乒乓球吹氣,接下來發(fā)生了神奇的一幕,乒乓球沉在水里不浮起來了。然而,在地面上的同學不論用什么方法,乒乓球還是浮在水面上。之后,王亞平老師講了,這是因為浮力是隨重力產(chǎn)生的,太空中沒有重力,浮力幾乎消失,所以乒乓球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浮起來。
是啊,太空中一切是多么奇妙有趣,這樣還有誰不能喜歡科學呢?正因如此,我國的科技也越來越發(fā)達。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定位系統(tǒng)叫“北斗,”空間站叫“天宮”……人們把中國航天與中國的傳說和神話聯(lián)系在一起,使中國航天有了傳說和現(xiàn)代的意蘊。古人所向往的,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現(xiàn)在已經(jīng)實現(xiàn)。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要熱愛科學,學習科學,不能貪玩,要有夢想,好好學習,長大了創(chuàng)建更好的中國。
通過這次太空授課,我知道了航天科技不僅能壯國威,更關系我們家庭和生活的幸福,讓我們就像王亞平老師說的,“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吧!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7
此次太空授課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xiàn)象,當這些奇妙而精彩的現(xiàn)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我在地面課堂的現(xiàn)場多次聽到了學生們的驚呼和掌聲。離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這些美妙現(xiàn)象的震撼。當王亞平老師進行高難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貼中國結時,我感覺到現(xiàn)場所有的聽眾都摒住了呼吸,那個小小的圖標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當它被穩(wěn)穩(wěn)的貼在水膜上時,那種欣喜和感動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這種通過凸顯天地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這次授課活動在青少年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定會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求索過程。
航天員作為科普教師親切地與學生進行對話,拉近了代表我國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與公眾的距離,增進了青少年對航天事業(yè)的了解與關注,對青少年來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中國情懷的傳遞。航天員們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表達和精準的實驗演示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得不嘆服他們過人的智慧,出眾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體素質,當然從中也能反映出他們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們的表現(xiàn)為我們教師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太空授課實現(xiàn)了航天工程領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養(yǎng)青少年方面的無間協(xié)作,這對物理教師的鼓勵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藝老師都感受到了一種團結的溫暖。這也激勵著我們今后在教學工作中更加注重與其他社會教育力量的聯(lián)系與合作,從其他領域聽取教學意見,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對知識的領悟,從而提供給學生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創(chuàng)造更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 篇8
啊!宇宙可真是太奇妙了,在太空船里,既可以看到宇航員的自由娛樂,也可以看到在顯微鏡下一個個好似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又好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螢火蟲閃爍著朦朦的微光在飛行。晚上舒舒服服的睡在睡袋里面,可以看到一顆顆在空中明亮寶石似的星星,也可以看到深黑色的天空里鑲著他們日夜想念的星球——故鄉(xiāng)地球。
在太空船里,他們還給我們展示了一下他們的運動、娛樂,因為在太空中,重力向上,所以人們沒法促成血液循環(huán),而正是因為這個太空中水也有變化,水不會倒出來,會形成一顆晶瑩剔透的水球,在空中飄來飄去,他們還會把一個乒乓球放的水瓶里,在水面上的那個乒乓球好像一個收到命令的士兵一樣,特別服從命令,沉入水底;還有更加厲害的是:
宇航員拿出一個似放大鏡的東西,在中間注上水,變成了一片薄薄的水膜,放入紙做的花朵,花立刻就變成了一朵盛開的櫻花!我把它叫作“奇花盛開”但是這只是小小的把戲,更精彩的還在后頭呢,只見宇航員不斷的在給小水膜加水,水膜漸漸變大,哇,小水膜竟變成了一顆好似水晶球的大水球!在對面看,他們都倒過來了,再往中間充水泡,中間看過再去又正了,真是太神奇了,他們對水球中的水泡染成了藍色,又放入半片泡騰片,哇,水球像煮開的水一樣,沸騰起來,但神奇的是這水球好似有一層透明的外層,水竟穿不破它,這時,水里的泡泡越來越多,從藍色變成綠色,哇,這里好似一片片魚鱗,一片疊在另一片上面,美麗極了,等泡泡散去,水還沒合二為一,好似一片藍藍的大海中透著一絲翠綠色,也好像我們那美麗的家園——地球
啊!大自然的,哦不,不僅僅是大自然,也是我們那讓人著迷的,美麗的天空都值得我們去一一探索。
天宮課堂觀看心得體會合集8篇相關文章:
★ 六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3篇(六環(huán)節(jié)教學模式解讀)
★ 高效課堂五環(huán)節(jié)教學心得體會3篇 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心得體會
★ 高效課堂培訓的心得體會6篇(高效課堂培訓心得體會500)
★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心得體會29篇 小學數(shù)學教學心得體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