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個人心得范文3篇(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供大家賞析。
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個人心得范文1
辛亥百年,世紀新夢。一聲炮響,由保路而革命,帝制而共和,剎那間,風潮云涌。歷史三峽,雖暗流險礁,可國人終究掛帆起行。魯迅說,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只因涂飾太厚,廢話太多,不容易察出個底細來。百年回首,我們靜穆沉思,細數(shù)歷史波瀾,為未來踐行。
一百一十年,血寫歷史,回眸不堪。翻開記憶遙遠,書頁銘刻仿若與己無關的革命,我們這個時代消失了的信仰、堅持與追求。難以兩相交匯,對照一個本該熟悉的國體。辛亥年,國人記得最多是腐朽清王朝的塌崩瓦解,總會疏忘那時那些熱血、壯志、為天下為百姓的英雄兒女所要追崇并將推行的共和國家。炮火隆隆,肉軀鋪地,武昌 廣州 南京......
這是一場空前絕后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臺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并必將把它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xù)到以后的無止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欲聾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說,隨著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鑒。
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制定了《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法令,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對推動亞洲各國民族解放斗爭有重大影響??傊?,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揭示了一個真理:歷史的潮流浩浩湯湯,不可阻擋,順其者昌,逆其者亡。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多少無名志士用生命追隨一個最偉大信仰,可能被我們這個時代多少人笑為炮灰的甘之如飴。無處追隨的腳步,用生命驗證一個最頹唐黑暗時代里催生無可超越的偉大。秋謹 黃興 宋教仁 ....諸公為永世國人之景仰尊從。歷史怎么改變,也無法抹去他們用生命捍衛(wèi)同胞尊嚴,謀求百姓權益無私忘我的偉大功勛?!拔抑八罏樘煜隆笨v然“民族 民權 民生”這些革命目標,在今天的中國依然未完全實現(xiàn),但相信就算利益充斥,道德崩潰的時代依然會有人推動文明進步。今天的改革也在犧牲與傷害里推前,人性的黑暗總需健康合理的社會制度來束約。國將終不是誰人之國,權終將非誰之權,為民天下,國將必歸天下人所有......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古人云: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我們,這些生活在安樂世界里的人們,怎該忘記這段歷史?歷史如滾滾長江,不斷地向前奔涌著,如如今我們已是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了,改革開放使國民總體上來說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國家也漸漸地從落后走向了富強,但俗話說的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今生活是好了,但人民是否就完全沒有了危機感了呢?覺得國家大事都有上司在管呢,人民一生各操己業(yè),為自己的生活,事業(yè),家庭,奔波著,作為中華民族公民,我們有責任為國家的發(fā)展去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學習老一輩革命人的勇敢頑強,心系祖國的高尚品質。優(yōu)秀的品質是需要傳承的,老一輩革命人如今基本都已不在了,但生命可以結束,精神卻永存。他們?yōu)橹袊母锩鼱奚俗约旱膶氋F生命。這是為什么?難道是他們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嗎?不是,這是一種責任!在民族危亡之際,他們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這份責任,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如今是不需我們去拋頭顱灑熱血,但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卻不能忘,要對每一個人負責,與人友好相處,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
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個人心得范文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fā)。在這之前,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革命理論,組織革命政黨,先后發(fā)動過十次武裝起義,雖然遭到了失敗,但每次起義都起到了宣傳革命、振奮人心的作用。就是經過這種量的不斷累積,終于迎來了武昌起義的勝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專制統(tǒng)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給了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封建朝廷,同時也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自辛亥革命以后,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起比較穩(wěn)定的統(tǒng)治秩序。
辛亥革命盡管因為袁世凱的竊權而走向失敗,但是革命英雄的血沒有白流,他們?yōu)橹袊锩陌l(fā)展趨勢,鋪開了一條金色的道路,他們的努力和鮮血應該被我們永遠銘記。
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個人心得范文3
首先,革命是必須進行的嗎?在電影中,孫中山的回答是西方各國經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走上了民主富強之路。但事實上并不必須,英國革命將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臺,卻并沒有實現(xiàn)民主,而是出現(xiàn)了更加專制獨裁的克倫威爾,英國完全被軍隊所控制,之后議會不得不迎回國王來穩(wěn)定局勢。最終確立議會主權,也是經過與國王的妥協(xié),經過權利法案而完成的。英國的民主憲政是在上千年保守妥協(xié)的政治傳統(tǒng)中發(fā)展而來,從大憲章開始的一個個法案使英國在人們尚未察覺的情景下就走上了民主富強的道路。歐洲的德國,亞洲的日本也是經過改革走上了強國之路。
其次,革命的代價太大。革命使我國許多杰出的人才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戰(zhàn)爭中更是血流成河。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朝廷,清政府用了268年所建立的中央權威一朝崩潰。各地軍閥擁兵自重,即使是北洋軍閥中威望最高的袁世凱也難以號令所以軍閥服從他的命令,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和長期的內亂。
最終,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在辛亥革命中幾乎僅有滿清皇室失去了政治權力,各地的地主鄉(xiāng)紳、舊官僚仍然存在,毫發(fā)未損。民國政府遷到北京,北洋軍閥控制了民國政府,運用中央政府的名義實行統(tǒng)治,鎮(zhèn)壓革命,舊有的封建勢力仍然把持政權。同時,列強在中國的勢力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他們經過扶植代理人的方式繼續(xù)控制中國。內亂之中的中國甚至面臨比晚清更加艱難的處境,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后仍然沒有找到適合國家發(fā)展的道路。
歷史發(fā)展至今,一切都成為過去。如果沒有辛亥革命,清政府可能逐步改良,實行君主立憲。但也有可能繼續(xù)黑暗的統(tǒng)治,使中國國勢更加衰微。在歷史具體的情境里一切都是未知的,先人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他們根據自我的立場和自我所掌握的信息做出自我的抉擇,他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對此刻的我們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清政府也想讓國家走上富強,僅有中國的強大才最貼合滿清統(tǒng)治者的利益,他們認為僅有讓他們繼續(xù)領導國家,不斷進行改良,才能讓國家走上富強之路。革命黨人為了實現(xiàn)民主共和,實現(xiàn)他們的政治夢想,必然要推翻清政府,徹底消滅君主專制。
改良和革命是當時擺在中國面前的兩條路??赡軆H有一條是對的,可能兩條都是對的,也可能兩條都是死路。當時的中國選擇了革命,武昌的一場起義就動搖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可見清政府統(tǒng)治的薄弱,清政府的失敗本身就是其難以領導中國走向近代化的表現(xiàn)。無論革命本身是否必要,革命者的精神都是值得推崇的,他們一心為國,為了國家的提高而拋棄一切。就算清政府立憲成功,也必須為他們樹立起豐碑,來紀念他們無私的精神。
辛亥革命,改寫了中國的歷史,改變了每個人的命運。有了辛亥革命,才有了之后發(fā)生的一切,才有了我們如今熟知的這段歷史和此刻正在經歷的生活。這就是辛亥革命,這就是歷史。
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個人心得范文3篇(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觀后感)相關文章:
★ 個人觀歷史電影《八佰》觀后感例文6篇(寫電影《八佰》觀后感)
★ 2022光輝的歷程主題團課個人觀后感心得2篇(主題團課心得體會)
★ 個人觀《金剛川》電影觀后感心得6篇 觀看電影《金剛川》觀后感
★ 學生個人《誠信之星》發(fā)布儀式觀后感2022年6篇(誠信之星特別節(jié)目觀后感)
★ 個人觀專題片天宮課堂觀后感心得例文6篇(觀看天宮課堂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
★ 關于個人觀戍邊英雄事跡觀后感范文6篇(《戍邊英雄事跡》觀后感)
★ 黨員個人《生命重于泰山》觀后感精編范文6篇(生命重于泰山觀后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