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演講稿3篇(舉例說明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供大家參閱。
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演講稿1
轉(zhuǎn)眼獎學金設(shè)立已有七年了,每一次頒獎時,我都想著要和同學們說點什么,既有意義,又不至于乏味,記得我曾說過希望同學們要有遠大志向的話題,由一個面試同學說到有改造世界的理想說開去,我頎賞這種做法,同時告誡大家我們不僅要仰望星空還要腳踏實地。
最近看的一場網(wǎng)秀也有反映了類似主題,在本次面試中我也跟同學們提起,就是高曉松、馬東等三人面試奶茶前男友的一段視頻,對一個清華法律本科,金融碩士、新聞學博士的人,上臺問主持人,將來應(yīng)選什么工作更能發(fā)揮他的所學時,被高老師狠狠地批了一頓,說他沒有家國情懷,說生活不僅有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我有同感,只是沒高曉松那么激憤。
我想這個學生也許并不是沒有理想和抱負的,只是我們的教育有點走形,我們的社會價值觀有點畸形,人們不敢或不愿在公開場合正大光明地談?wù)摾硐牒捅ж摚蛘f羞于談?wù)?,所以我們有的學生內(nèi)心崇尚偉大、光明、正義,但不好意思說,而用一個“偽光正”自嘲,以一種調(diào)侃或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演繹一種正直和正當,以掩飾內(nèi)心的光明。這是令我擔憂的,同時也是讓我頎慰的。擔心的是天下皆以為美非美也,頎慰的是天下皆以為惡,斯不惡也。這也是我認為一代更比一代強的原因,因為80后已經(jīng)以三觀不正或三觀不合來談?wù)撌欠窨梢詾橛?,把三觀提到口頭作為日常審美標準,而90后,已經(jīng)把公開場合大聲說話作為不文明的公開批判對象、甚至公開鄙視等車不排隊等在70或60后看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從這些小事上,我看到了時代的進步,最近公開報道我們的90后上媽媽上飛機,因帶不滿6個月的嬰兒怕影響周圍乘客的休息,而在登機后以孩子的口吻事先寫了一份問候加道歉信,為飛行期間可能發(fā)生的孩兒哭鬧致歉。網(wǎng)評說我們由此看了中國貴族精神的誕生,文明禮儀之邦的生態(tài)被在座的你們這樣的年青、有素養(yǎng)的人喚醒,對此我也大加贊賞,看到了希望。
也記得我曾感動于去年你們對頒獎活動的精心策劃與準備,不自覺地飽含淚水,順口說出艾青的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睘槭裁次业难壑酗柡瑴I水,因為我對這份師生情誼愛得深沉。藉此,我想交流的是:世間是有大愛的。我們每一個人在為自已的生存和生活奮斗之余,是可以拿出一點時間、一點精力、做一點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事。這是我想說的格局。
最近喜歡一篇文章,是一名叫知言先生寫的《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文中提到一位心理學家麥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經(jīng)歷后,提出了一個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當一個人內(nèi)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里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會導(dǎo)致主體從客體中去佐證?!跋矚g某個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讓自己在現(xiàn)實中搜尋印證,然后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yù)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若是憤怒、仇恨或是懷疑時,我們又會不斷尋找材料來強化自己的臆想,在偏執(zhí)于憤怒、仇恨的情緒里,讓暫時壓抑的情緒感得以宣泄?!币簿褪钦f: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們選擇看到的樣子。你相信潛規(guī)則,就會發(fā)現(xiàn)無數(shù)潛規(guī)則。你相信不公平,就會發(fā)現(xiàn)無數(shù)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會發(fā)現(xiàn)努力真有回報。你相信美好,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有美好。
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什么是獨立?獨立不只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更是要有獨立的精神。所謂獨立的精神,就是在遇到困難時迎難而上,不依賴別人。
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現(xiàn)在的小孩把這句話的前半句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些還到了一種變態(tài)的地步,例如:以前電視上播的“變形計”,有個城里人連襪子都要媽媽幫他穿。不要嘲笑他們的舉動,在我國,還有不少人像他這樣,父母就像在伺候皇上一樣。一些父母們一定會安慰自己說“孩子長大后一定會報答自己的”,可想想看,那些近代出現(xiàn)的“啃老族”一詞不就是告訴我們這樣的人存在嗎?在小的時候就一絲不茍地照顧自己的“小心肝”,在這萬千寵愛中反而造就了自己晚年的“心腹大患”,不斷地靠自己混日子,像一個毒瘤,一條寄生蟲,帶來后悔,無奈……
在《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角魯濱孫就是一個獨立能力強的人,孤身一人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活了二十八年,有自己的房子和食物來源,他一人甚至能活到老死也毫無壓力。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我們自己到一個孤島能活多久?像我們這樣的小孩,有信心活幾天?有人能活到魯濱孫那水平嗎?魯濱孫能活到二十八年也有運氣成分呢!但這畢竟是小說,是虛構(gòu)的,沒有可比性。同樣在我國,國家在訓練軍事部隊就有嚴厲要求。在那兒,眉頭父母貼心的照顧,只有軍隊里鐵一樣的紀侓。摔倒了,自己起來;做錯了,自己承擔。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那可是實打?qū)嵉摹白约旱氖虑樽约鹤觥?。正因為是這樣,中國才能屹立在這個并不和平的年代,我們才能平穩(wěn)地生活著。要是讓“啃老族”來保家衛(wèi)國,我們死翹翹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從這方面說,學會獨立就不僅僅是關(guān)乎自己的未來,更是為了我們國家,我們的民族的興衰和我們家園的安寧。由此可見學會獨立是多么重要,多么必要。邁出獨立的一小步,就可以再邁一步,當你已經(jīng)把獨立當成習慣時,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演講稿3
“什么東西妨礙我做事情呢……而是到處盛行的說空話和大話的風氣?!薄度胀吒赆t(yī)生》
《日瓦戈醫(yī)生》描寫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如1905年革命社會主義建設(shè),國內(nèi)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等。尤利。日瓦戈在不到四十年的短短人生道路上經(jīng)歷了幾乎所有這些復(fù)雜,動亂的階段,他對這些歷史事件都做出了反應(yīng)。
那么,為何它能獲得198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呢?不僅是寫日瓦戈的反應(yīng),更是寫他的思想。引用一句話也就是“他能夠在維護自己心靈不被時代所左右的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了罕見的膽量?!?--不人云亦云,在那個瘋狂的年代仍有自己的思想,獨立的判斷。
有人會覺得這不算什么,但實際上要做到不人云亦云是極不易的事,我們身邊不是隨處可見隨大流的人嗎?比如,現(xiàn)在上補習班的人不少,難道真的每個人都適合這種學習方法嗎?方法很多,適合自己的,恐怕不都是補習。我就認為,自學也不差,且更靈活,則其中一部分就是隨大流了。
或許,這沒什么,但往遠看,假設(shè)這種人愈來愈多,又會如何?哇,我不小心想起一個很經(jīng)典的科幻場面,看哪!為什么這里的人們表情一樣冷漠,眼神一樣空洞,對人對事對物的反應(yīng)都一樣?一個聲音幽幽響起:“因為他們大腦意識共享,不幸之后病毒入侵,中毒了?!惫瑒e笑,只不過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抹去了個人意識也就是隨大流了。一旦主流或挑釁,或煽動,或敵對,因沒人思考,判斷對錯而導(dǎo)致無人阻止,那未來就……
所以嘛,有自己的思想與獨立的判斷力一個正常的人,正常的社會都應(yīng)擁有的。那就拜托大家了:遇事先動動目二的腦子,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可是很重要的哦。
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演講稿3篇(舉例說明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