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2篇(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供大家品鑒。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1
歲月匆匆,時光飛逝,新年剛過,我們又迎來學年下學期。為了帶領學生學好八年級下冊語文,實現教學質量的新突破,圓滿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特制訂本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南,認真研究學習余映潮和李鎮(zhèn)西兩位語文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我的語文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目標,以鞏固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以開展“書香班級”活動為突破口,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備課為前提,以預習為先導,以課堂為中心,以訓練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小組為保證),以加強自身學習、思考、實踐、反思、寫作和落實語文學科學習自主管理為主要措施,實現老師與學生同學習,老師與學生同進步,老師與學生同成長。
二、上學期成績分析
上學期我19、20班學生期末考試從總體上看,成績有所進步,但有些平時學習一直不錯的學生卻出人意料的沒進入優(yōu)秀行列。我查閱了試卷,發(fā)現他們在基礎知識方面失誤較多,如默寫詩句出現錯別字,給漢字注音聲調標錯,指出病句判斷錯誤。閱讀分析、作文完成較好,這說明他們的底子較好,但就是不夠細心,今后我在這方面要加強教育。另外,不及格的少數學生究其原因是平時用功不夠,總是在知識面前弄虛作假以至于很多基礎知識都沒有掌握。以后,我要更嚴格的要求和多鼓勵,繼續(xù)給與他們信心,盡最大努力提高他們的成績,爭取讓他們及格。在這次考試中,學生的作文質量,如結構謀篇、主題選材等方面有較大提高,不足之處是卷面不夠整潔,字體不夠工整。本期,我要采取多種措施,花費足夠精力糾正這種不良的學習習慣。此外接近優(yōu)秀的學生我要把他們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努力使其進入優(yōu)秀行列。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九年級教材中,八年級上、下冊屬于一個階段,這兩冊教材在編排上呈現出來的共同點是各單元仍以專題組元,但同時也兼顧文體。八年級下冊四個現代文單元分別以人生、散文詩、人與自然和民俗風情為專題內容,其中以記敘類文章為主,第三單元與傳統(tǒng)說明文單元相比,在語文與科學的鏈接上有突破性的進展,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第一單元是以人生為主題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短僖跋壬酚涗浟唆斞冈谌毡玖魧W的一段經歷;《我的母親》是胡適自傳的一個章節(jié),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的深遠影響;《我的第一本書》里詩人牛漢通過對一本書的追述,表明了讀書對人生的意義;《列夫.托爾斯泰》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盲啞女孩和她的老師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熬C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圍繞著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親為主題設計。
第二單元主要由散文詩構成,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散文詩單元。所選的課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靈之聲,而且語言優(yōu)美,含有哲理,內涵豐富,很適合誦讀。此外,“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也是一個非常詩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動。
第三單元是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編寫的,五篇課文都是科學文藝作品,以不同的題材,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huán)境的憂患與思考。“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是“科海泛舟”,這是一次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在科技活動中練習寫作與口語交際。
第四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編寫。五篇課文中,《云南的歌會》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鴨蛋》寫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發(fā)現情趣,發(fā)現詩意;《吆喝》寫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響曲”;《春酒》描繪了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俗世奇人》寫的是兩位民間高人。此外,“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是圍繞民風民俗為主題設計。
文言課文的編排方式是單獨組元,每單元五篇,共有兩個單元,文言文(含古代詩歌)教學應當做好以下兩點:一、狠抓誦讀教學,使學生讀得正確,并逐步養(yǎng)成自覺誦讀的習慣。文言單元的背誦量相當大,要求全文背誦的有《與朱元思書》、《五柳先生傳》、《馬說》、《送東陽馬生序》、詩詞曲五首、《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二、倡導探究式的學習,棄絕“填鴨”,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行領悟的能力。文言和現代語同源而異流,極淺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聽人讀一遍也能聽出個大概,何況是初中學生!再說,課本里的文言文內容和語言都比較淺顯,不像古代經書那樣深奧費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釋全用通俗的現代語,簡潔明了,認真讀幾遍至少也能讀懂大半,這就是探究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從學生一拿到新的課本就要大致翻閱一番這個事實還可以看出他們本來就存在著探究的愿望。因此,問題僅在于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使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收到最大的成效。此外,“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是一次小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學生對學過的古詩詞作一番梳理,激發(fā)學生學習優(yōu)秀古詩詞的興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及其楹聯(lián)的興趣和習慣,培養(yǎng)在觀賞過程中勤于記錄、樂于考證的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fā)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f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fā)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2
【教材】八年級語文《雪》
【課型】新授課
【課程標準】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品味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學情分析】這篇課文比較難懂,對于背景的把握將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難點,重點要通過反復朗讀來加以體會。
【學習目標】
1、把握課文的語境和作者的思路,識記、理解重點字詞。
2、反復誦讀,領會內蘊豐富、清新優(yōu)美的語言,注意文章的想象與聯(lián)想,體會借景抒情的寫法。
3、領悟作品的情感,體悟作者博大胸襟和堅強斗志,培養(yǎng)自然觀賞和藝術欣賞能力。
【學習重/難點】
領會內蘊豐富、清新優(yōu)美的語言,注意文章的想象與聯(lián)想,體會借景抒情的寫法。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學習過程】
一、明確目標
二、預習導學
1、由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導入,同學們,紛紛揚揚的飛雪不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更催生出一篇篇凝結情思的華彩美文。1924年12月30日,嚴冬中的北京下了一場大雪,蓄著八字須、面容消瘦、嘴里叼著一支煙斗的魯迅先生來到無邊的曠野上,站在凜冽的寒風中,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望著旋舞地飛雪,陷入沉思……18天后,散文詩《雪》誕生了。今天,我們在先生情思凝結的美文中,一起去賞雪景,悟雪情。
2、作家作品:生自由發(fā)言。
3、出示背景。
4、文體介紹:散文詩。
5、字詞教學,要求學生將難寫的字抄寫到《學案》上。
三、個體展示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注意重點詞語的讀音,朗讀的節(jié)奏和情感。把你認為需要積累的詞語勾畫出來。
2、思考,作者寫了那兩個地方的雪景,從文中找一些詞語概括兩地雪的特點。(江南的雪“滋潤美艷之至”富于生機,絢麗有趣,但卻易于消逝;北國的雪“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蓬勃地奮飛”獨立張揚,像一個斗士,一個奔放的挑戰(zhàn)者。)
3、你認為作者更喜歡哪一種雪景,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明確。
四、學習體會
朗讀課文,品析美點。
1、作者筆下的“朔方的雪”有什么象征意義?
朔方的雪儼然是一個斗士,在孤獨而頑強地戰(zhàn)斗,在戰(zhàn)斗中他的靈魂得到升華。
2、主旨歸納:表達了作者對朔方的雪的獨立張揚的個性和斗爭獻身精神的贊頌之情,同時也暗含了作者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在悲壯的戰(zhàn)斗中得到升華的戰(zhàn)斗精神。
3、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江南的雪北方的雪如粉如沙,滋潤美艷,決不粘連(孤獨)明艷有趣蓬勃奮飛不能持久美、歌頌斗爭精神對故鄉(xiāng)的深情懷念不屈意志。與熱烈贊美對比。更喜愛北方的雪。
五、反饋訓練
品讀下列句子,完成括號中的問題。
1、暖國的雨,向來沒有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用“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來修飾雪花,強調了什么?)
冰冷的、堅硬的強調了雪不屈的精神,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值得贊賞的。
2、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健壯的處子的皮膚。(“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健壯的處子的皮膚”分別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點?)
青春、處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狀態(tài),這里指江南的雪孕育著生命,是與輕柔和緩的境界相聯(lián)系的。
3、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獨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在這里它還被表現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她成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的內核的精魂。是奮斗的,向上的,閃光的精神力量。
4、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間嵌入一個“但是”,有什么意味?
作者在看似不需要轉折處嵌入一個峻急的“但是”,更加明確了作者的情感傾向,是魯迅獨特的語言風味的體現。
江南的雪雖然滋潤美艷,孕育生機,但沒有經過磨練,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不能持久,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而朔方的雪遠如粉,如沙,決不拈連,蓬勃的奮飛。蒼涼悲壯、雄渾壯觀,擁有著獨立的個性和斗爭的激情以及獻身精神,所以作者表達了自己對北國雪的由衷喜愛和高度贊美。
5、延伸訓練:還有哪些文學作品中借雪來抒發(fā)感情的;嘗試通過描寫一種自然景物來抒發(fā)自己的某種感情。
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2篇(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心得體會5篇(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心得與體會)
★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3篇(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 關于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7篇 二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 關于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6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內容
★ 關于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4篇(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及進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