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電影《誤殺》觀后感作文3篇(誤殺電影觀后感一句話總結(jié)),供大家閱讀。
電影《誤殺》觀后感作文1
《誤殺》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滿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里學(xué)來的反偵察手法與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
在觀影結(jié)束后,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寵溺的悲劇
素察的渣與壞,他的父母有很大的責(zé)任。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復(fù)制品,素察的父親是一名政客,素察的母親是一名督察長,素察從小就生活的權(quán)利的熏陶下,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沒有形成足夠的自我約束,最終導(dǎo)致悲劇。
素察父親的教育方式是打罵,母親則是極度的寵溺,兩種方式的作用下,導(dǎo)致素察只能向外尋求刺激和滿足,在青春期的加持下更是無法無天。
這樣的案例有很多,例如新警察故事里的官二代阿祖,為了尋求刺激,扮演劫匪,挑戰(zhàn)警察,也只是為尋求另外一種解脫和滿足。
所以,孩子的成長,原生家庭的陪伴和關(guān)懷是不能少的,用其他任何方式彌補的愛,也是扭曲的。
缺乏愛的成長,注定是一部悲劇史。
二、父愛如山
李維杰只是一個連小學(xué)都沒畢業(yè)的人,為了維護家人,卻能將警察們耍得團團轉(zhuǎn),親自上演了一出完美犯罪。
拿督察長拉韞的話來說,李維杰很聰明,比在場的所有警察都聰明。所以不要隨便低估一個人,低估一個父親所蘊含的力量。
電影在拉韞的層層壓迫下推進,利用權(quán)力之便濫用私刑,威逼利誘,最終在小女兒安安的口中得知素察埋尸在自家墳?zāi)埂?/p>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當你感覺勝券在時,那就是你輸?shù)拈_始。
就像拉韞帶著大批警察來李維杰后花園掘墳,信心滿滿打開棺材時,挖出來的卻是之前其中一名警察濫用私刑打死的羊。
這是一種諷刺,也宣布了李維杰在這場較量中勝出。
李維杰瞞著所有人偷偷把尸體換了,自己抗下所有的罪名。
借用電影最后李維杰說的一句話,"我是一個沒有什么本事的男人,也沒能讓你們過得好一點,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
這是一個男人的擔當,真摯動人,生而平凡,為父則強。
三、良知是最后的底線
在經(jīng)過警察掘墳事件后,拉韞被革職,都彭放棄競選市長,兩人都失去了一切。
影片最后,拉韞和都彭在佛像下找到正在祈禱的李維杰,作為父母希望能找到兒子最后的希望。
拉韞和都彭走心的話語,既表達了作為父母的歉意,也表達了作為父母的期盼,可憐天下父母心。
也許這次的談話喚醒了李維杰的良知,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他也不想一輩子活在內(nèi)疚當中。
隨后,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李維杰自首了,這是良知最后的底線,這勝過一切的高智商犯罪。
其實,關(guān)于素察的死,以及李維杰會入獄,這個結(jié)局在電影開頭的時候已經(jīng)埋下伏筆了。
電影開頭就講述了一個李維杰在監(jiān)獄越獄的懸疑故事,故事中李維杰死在越獄的墳?zāi)怪?,而電影結(jié)尾又以李維杰入獄的鏡頭特寫結(jié)束,既首尾呼應(yīng),又暗示了素察并非是平平和啊玉殺死,埋素察的板子上有抓痕,很有可能是后面李維杰換尸體的時候殺死的。
電影《誤殺》觀后感作文2
初見《誤殺》時,從字面分析“誤”,即錯誤、失誤,“殺”,即“殺害”,故理解為錯誤的殺害,即殺錯了(人)。
觀影之后,才深感誤殺的不僅是人,而且還誤殺了民眾樸素的情感,甚至是誤殺了法律制度。但這一切,好像又都不是誤殺……
片頭所展現(xiàn)的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tài),從片頭的越獄到之后的李維杰頂罪,這一切都是不正常的。李維杰一家:李平平被性侵未報警——李平平被威脅后欲“就范”——阿玉加入后,李平平“誤殺”素察——阿玉、李平平害怕不公而“毀尸滅跡”——李維杰不信任警察而不報警——李維杰銷毀、轉(zhuǎn)移、偽造證據(jù),對家人進行反偵查訓(xùn)練……
片中警察:桑坤利用職權(quán)搜刮、欺壓民眾——桑坤毆打舉報人,與李維杰發(fā)生沖突——拉韞偽造證據(jù)處理一樁謀殺案——拉韞濫用職權(quán)對李維杰一家展開調(diào)查——拉韞將李維杰一家?guī)У骄钟崋枴y對李維杰一家刑訊逼供——警察“刨祖墳”時鎮(zhèn)壓民眾……
片中民眾:對桑坤敢怒而不敢言——關(guān)心李維杰一家情況,給警察施壓——群情激憤、暴打警察——走上街頭,放火打砸……
以上這些表現(xiàn),均與現(xiàn)代的文明法治所格格不入,這不是法治所應(yīng)有的狀態(tài)。但,細細回味影片情節(jié),在一個“病態(tài)”社會之下,這一切又都是正常的。本該不正常,卻變成了“正常”、變成了“常態(tài)”,這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一切,均源于影片中官員對法律恣意的踐踏,民眾對法律失去最基本的信仰。
這背后的一切是法律與情感、是理性與感性、是價值取向的考量、抉擇……回歸到了正義、公正、法治。
《誤殺》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劇情的安排、角度的選取、人物的刻畫、細節(jié)的呈現(xiàn)、演員的投入……都讓人賞心悅目,是一場視覺盛宴。
《誤殺》留給我們太多的遐想,在遐想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人,總要敬畏一些東西,那神奇的自然、那威嚴的法律、那綻放的生命……都需要我們敬畏。
《誤殺》讓我們有太多的反思,反思女孩該如何保護自己,反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反思父母該如何教育子女,反思在面對罪惡時該如何正確處理。
電影《誤殺》觀后感作文3
《誤殺》是翻拍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但不影響我看這部中國導(dǎo)演拍了一部在泰國的影片,雖有作品同人的意思,觀后感覺還是有小感動的,可能是我沒看過印度版的緣故,先入為主的感覺覺得拍的不錯。
影片的名字和畫報讓我起初誤以為是一部驚悚片,說實話,我很害怕看這類片子,會在觀后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來,甚至?xí)绊懙酵砩系乃吆鸵估锏膲艋?,所以會拒絕的,后來查了一下,是有點懸疑的成份,加上朋友的慫恿,決定還是前往。
影片內(nèi)部是李維杰與妻子阿玉到泰打拼,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十六,小女兒六七歲的樣子,李維杰的大女兒被督察的兒子強暴并威脅,因反抗誤殺對方,為了維護女兒,捍衛(wèi)家人,李維杰埋尸掩蓋一切證據(jù),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縫隙中,與警方在身心層面,展開了殊死一搏的較量。
影片中李維杰是一名網(wǎng)絡(luò)器材店的老板,同時也是兩位女兒的父親,當?shù)弥约旱拇笈畠赫`殺了督察的兒子之后,第一時間便有了保護的欲望,這應(yīng)該是人之常情,我們見慣了大義滅親行凜然,但是當我們知道督察的兒子曾經(jīng)強暴了自己的女兒,并且以此為威脅繼續(xù)想占有時,就不得不對李維杰的做法保有了一絲同情和正義感,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情緒繼續(xù)觀看影片時,就會覺的李維杰為了瞞住警察而制訂的周密計劃是應(yīng)該的,他展開的與警察之間的機智應(yīng)對都是讓人拍手稱案的。
李維杰的反偵探能力得益于他喜歡看電影,尤其是偵探電影,他的愛好最終讓他研究對手起到了很大作用,李維杰幾乎能預(yù)見警察的所有反應(yīng),而當你在觀影時,每一處細節(jié)的處理會讓你覺的合情合理沒有一處破綻。
能讓我感動的是,這部影片的父親為了維系這個家庭而付出的堅定意志力,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在面對警察的各種審訊時承受的各種壓力和痛苦,他告訴家人,在面對警察時,什么時候該說實情,什么時候該說謊話,他也鼓舞著家人要堅持,不能放棄,最終警察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不得不釋放了他全家,但所有的懷疑和第六感讓身為督察的死者母親卻無能為力,最終也只得放棄,最后作為孩子的母親來懇求或者說哀求李維杰說出其子的下落。
李維杰是善良的,他對于一個軟弱的母親道出了自己誤殺了其子,可能這是我們的習(xí)慣思維,才讓導(dǎo)演安排了最后這一出戲。
李維杰在最后走進囚車的一句話,委實是打動了我,他說,我作為家里的男人,就是這個家庭擋在危險來臨前的一堵墻。
李維杰的囚車后面是奔跑追趕他哭泣的妻子,還有傷心欲絕的女兒們,他用自己的擔當,阻擋了狂風(fēng)暴雨沖洗他身后的一切。
貪婪腐敗的地方警察局和弱勢群體的李維杰,在這場較量中,誰勝誰負,留給觀眾去評吧,至于影片的主題,我想到的還是一個男人山一般的胸懷和勇毅的擔當,這才是我最感動的地方。
電影《誤殺》觀后感作文3篇(誤殺電影觀后感一句話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 看《唐山大地震》電影的優(yōu)秀最新觀后感3篇(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影感受)
★ 熱血教師電影中小學(xué)觀后感年3篇(電影《熱血教師》觀后感)
★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范文賞析3篇 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
★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觀后感范文4篇(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小學(xué)生)
★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觀后感作文3篇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后感
★ 觀看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后感7篇 《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觀后感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xiāng)觀后感高中3篇 我和我的家鄉(xiāng)電影觀后感高中生
★ 錢學(xué)森電影六年級觀后感年3篇 錢學(xué)森電影觀后感小學(xué)生
★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后感8篇(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