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賞析青春勵志文章正能量散文精選3篇(青春勵志散文詩),以供借鑒。
賞析青春勵志文章正能量散文精選1
1
大學的時候,我總是喜歡一個人走在那個城市的街道上。
傍晚昏黃的路燈從頭頂斜著落了下來,在灰色的地面上投射出一道歪歪斜斜細長而模糊的倒影。
白天的時候,這個城市是繁忙的,擁擠的人群,爭先恐后地擠著地鐵去上班。
公交站牌下面也早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有的人手里還拿著一杯依舊還冒著熱氣的豆?jié){,面無表情的年輕人戴著耳機,帶著幾分不動聲色的冷漠,如同冬天這個城市里青灰色的高墻。
早上的街道也總會讓我想起木心的那首小詩:
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jié){的小店冒著熱氣。
城市的早晨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卻也顯得寂寞,偶爾遠處的清潔工已經在慢慢喚醒著這個城市,將街道打掃的干干凈凈。
夜晚來臨的時候,華燈初上,于是便可以看到這個城市寂寞的另一面。
四處閃爍的霓虹燈,商貿大廈外面巨型的Led大屏幕放肆地照耀著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車水馬龍的街道,屏幕上面跳動著衣著華麗,完美到無可挑剔的明星們精致的臉龐。
這么多的熱鬧交織在一起,這樣的城市又怎么會寂寞呢?
2
但很多時候,寂寞的都不是城市,而是人心。
人們在這樣的城市里拼命地掙扎、生存、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光芒萬丈,這也是當初很多人走入這個城市的初衷。
夢想是一個很有力量的詞語,它可以促使一個剛畢業(yè)的年輕人留在這個城市,即使要忍受著一種目前看來依舊艱辛的生活。
于是便出現(xiàn)了這樣一副光怪陸離的場景:白天人們拼命地生存,夜晚卻在熱鬧的地方盡情的狂歡,把掙來的錢揮霍一空。
一邊奮斗,一邊囂張,這似乎是很多北漂很真實的感受。
有人說,北京的地鐵里沒有人在假裝生活。
其實在每一個繁華都市的地鐵里,人們都不會假裝生活,因為有時候甚至連擠上那班地鐵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曾見過風雨中披著雨衣,蹬著清潔車的工人默默地躲在商廈門前的屋檐下吃著也許還未完全冷卻的盒飯;
我曾見過地下二層不見天日的小房,在那里剛畢業(yè)的年輕人驕傲地談論著自己的夢想;
我曾在招生季走過中戲的門口,散發(fā)著青春活力的俊男靚女懷揣著一夜成名的渴望。
我曾見過這個城市的很多人,都不曾假裝生活。
在這樣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生存的壓力如同一架巨型的機器將我們吞噬掉,讓我們遍體鱗傷,哪有心情去假裝呢?
3
高飛是我的大學同學,大學畢業(yè)之后便只身去了上海,他學的是酒店管理,在一家并不豪華的酒店里工作,在繁華的魔都中尋找著生活。
那個時候,他的工資是七千塊,這讓還在上學的我們羨慕不已。
但他卻并不因此而開心,有一次視頻,他帶著幾分沮喪說,在上海,七千塊根本都不夠生存。
剛去的時候,他不習慣上海的一切,找工作也四處碰壁,太多華麗的簡歷在黃浦江上方的天空中飄揚,那個極速繁華的都市似乎對他來說并不友好,甚至帶著幾分無情與冷漠。
有一次我問他,上海的外灘是不是特別美?
電話那邊沉默了幾秒鐘“應該是吧,天天忙的要死,雖然離得不遠,一直沒來得及去”,他說。
剛工作的頭一年,幾乎每一天都會到晚上十一二點,有時候客人多,一直會忙到凌晨三四點,他總是會打電話給我訴苦,語氣里透著幾分失望,也沒有了當初剛去的時候豪情萬丈的激昂。
后來有一天,我終于收到了外灘的照片。
他說自己有空的時候,便會去那個地方,看著黃浦江岸上的繁忙,看著對岸矗立著的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即將死去的夢想會再一次復活,那是他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現(xiàn)在的滿滿融入那個城市,天知道他經歷了多少個迷茫而糾結的日日夜夜,就這樣他開始漸漸地習慣自己忙碌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他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迅速地成長,目標似乎也一點點變得更加明確與堅定。
為什么不回來呢?我問。
他卻總是會略帶幾分文藝的說,我喜歡這個城市的味道。
每一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味道,但是它更具有一種魔力。
城市是有一種魔力的,它讓我們精疲力盡,卻也讓我們瘋狂地渴望,快捷便利的交通,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遍地黃金的傳說,一夜暴富的機會,甚至一個看似偶然卻足以改變生活軌跡的一個面試機會......
一邊掙扎,一邊渴望繁華。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話,深有感觸,瞬間淚奔:
“現(xiàn)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雌饋砗苷#瑫f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就積累到極致了,也不說話,也不真的崩潰,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p>
城市吞噬著激情與夢想,可是同時也成就著一個又一個的夢想。
4
路佳是我的高中同學,出身農村,憑借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和努力考到了中戲,實現(xiàn)了內心一直渴望的夢想。
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她說自己就愛上了那個城市。
大學畢業(yè)之后,決定留在北京,于是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租了一間簡陋的房子。
路佳說自己要成為一個北漂,不想回老家那個三線的城市。
中戲畢業(yè)之后,她卻并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她人長得漂亮,懷著一個演員的夢想。
她說自己有時候會很膽怯,然后敲開某個經紀公司的辦公室或者拿著自己的簡歷去某個選角現(xiàn)場去碰碰運氣,大多數(shù)的時候面臨都是意料之中的拒絕。
有時候,別人并不會太客氣,甚至有好幾次都遇到了四處揩油的一些投資人。
這一幕讓我無數(shù)次地想起《嘉莉妹妹》里面描寫的場景:
“嘉莉妹妹第一次去芝加哥的時候,便被那種繁華與節(jié)奏所吸引了,岸邊吊起的高架橋,甚至人們互相擁擠的場景都讓她感到新鮮與激動......”
橫店影視城,有一幫“撿鴿子”的人,那是一個光怪陸離但是充滿熱血的地方。
撿鴿子,其實就是群演的另外一種形式,說白了就是看那個群演劇組缺人,然后把自己的小牌遞過去。
在那里有北漂了七八年的老北漂,有剛畢業(yè)的年輕人,有剛剛涉足這個行業(yè)的人,大家都在等一個機會,一個一夜成名的機會。
5
但是,在這個城市做夢的代價是巨大的,拋開生存的巨大壓力不說,在繁華的都市中一年又一年耗費的青春也是一種巨大而且無法挽回的代價。
但是,那又怎樣呢?
青春本就是用來奮斗的,如果我不再年輕,我也愿意自己的事業(yè)可以替我說話,讓我永遠年輕的活著。
我知道,像高峰和路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而他們只是每一個生存在繁華都市中人們的縮影。
即使城市冰冷,在道路的盡頭依然有無數(shù)的“嘉莉妹妹”懷揣著夢想涌進這個城市。
馬伊琍曾說,《嘉莉妹妹》這本書曾經陪伴她度過了自己的前半生,曾經在困境中給了她很多的勇氣和信心,我想她一定里面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曾經奮斗的模樣。
之前撒貝寧在節(jié)目中曾說:北上廣愛來不來,這個問題其實最應該問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尼采也曾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城市冰冷,夢想?yún)s依舊滾燙。
有時候我經常會想起高峰的那句話:我喜歡這個城市的味道。
或許明天起來,你依舊要去擠最早的一班地鐵,依舊要在擁擠公交里趕著去上班,生活忙忙碌碌依舊疲憊不堪,這個城市的味道漂泊在空氣中,很多追夢的人依舊不曾輕易的投降。
顧城曾有一首題為《避免》的小詩:
你不愿意種花,你說,我不愿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很多人只是害怕結束,卻從未敢開始。
美國偉大的詩人艾略特寫道:
“不曾真正痛過,不曾撕心裂肺的活過,不曾決絕的愛過恨過,不曾癡癡的夢想過,那還叫什么生活?”
城市冷漠的上空飛舞著多少滾燙的夢想,四面八方的道路上很多人還在繼續(xù)加入這個行列……
高曉松在《奇葩說》中曾說,我們最后都會被生活打敗,這句話雖帶著幾分一種人到中年的感慨,又似乎透著一種無可奈何的絕望,但是我更喜歡馬東在后面補了后半句:
“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被打敗或許也是抗爭者的結局,但是唯有一種東西不會輸給歲月和時間,那便是我們曾留下的事業(yè)?!?/p>
我想,就算這個城市全部成為寂寞的奴隸,眼淚劃破飛翔的翅膀變的支離破碎,我也希望自己還能和自己的夢想一起勇敢地孤獨。
賞析青春勵志文章正能量散文精選2
01
晚上吃飯的時候特無聊,所以打開視頻播放器想要隨便找一部電影來看,立即被《這!就是街舞》一副炫酷的海報所吸引,作為資深街舞的迷妹,頓時眼前一亮。
《這! 就是街舞》是一檔大型街舞真人秀節(jié)目。
節(jié)目選用“明星導師+專業(yè)舞者真人秀”的全新賽制,這顛覆所有傳統(tǒng)舞蹈節(jié)目模式。
最初是通過大海選的形式選出100強,參賽選手自愿選擇喜歡的導師,分別是羅志祥、韓庚、黃子韜、易烊千璽四位隊長。
然后再進行個人單身秀表演和斗舞最終選拔出最好的舞者。
02
我一口氣追完了四期,看得我渾身熱血沸騰,完全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驚喜。
街舞比賽中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斗舞,選手們輕而易舉的就能把現(xiàn)場氣氛燃到爆炸。
DJ隨機播放音樂,兩位或者多位選手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隨機應變,扭動身體,踩點卡拍。誰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越強,誰就有可能晉級。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易烊千璽戰(zhàn)隊的劉瞧,他不服氣隊長把毛巾給了第一個跳地板舞的男生,他指出他的東西沒有創(chuàng)意,都是抄襲別人的。
他那種桀驁不馴的勇氣和那種不服輸?shù)膱猿至钗遗宸?/p>
最終劉瞧憑借著自己的魅力打動了易烊千璽和現(xiàn)場的觀眾,成功進入100強。
我認為他在挑戰(zhàn)別人的同時也是在挑戰(zhàn)自己。
03
看完節(jié)目之后已是深夜,我關掉手機準備睡覺,可是月光如水,我依然難以入睡。
歡呼跳躍的心臟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只聽見它在我的心里鏗鏘有力的跳動著。
我在為王子奇的淘汰感到遺憾。
一個舞者,在臺下苦練十幾年,默默付出,就是為了這樣一個機會,在臺上的幾分鐘就否定了他全部的努力。
這很殘酷,也很現(xiàn)實,但是輸了就是輸了。他說他很享受在舞臺上跳舞的感覺,他并沒有氣餒,一定會繼續(xù)努力。
雖然他在這次比賽中被淘汰掉,但是在我眼里,他并沒有輸,反而是贏了。
起碼他證明了自己,在舞臺上,他的身體和靈魂與音樂融合了一體。
在這一刻,他是發(fā)光的,此刻便是永恒。
不服輸、不氣餒,這就是街舞精神。
同樣的,我認為這也是青春該有的姿態(tài)。
04
耳塞中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音樂,是曲婉婷的《我們沒有什么不同》。
“我們沒有什么不同
天黑時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
沒有追求和付出哪來的成功
只要為了夢想不服輸
再苦也不停止腳步。”
聽著音樂不覺淚流滿面,我想今夜注定無眠。
我最愛看的漫畫是《灌籃高手》,這部漫畫經常讓我熱淚盈眶。
對于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部漫畫,而是一段青春,是生活,更是現(xiàn)在。
人帥話不多的流川楓是另無數(shù)女生崇拜的對象。
櫻木花道,一個從菜鳥到主力的紅毛小子,但他卻因為籃球這件事而去拼盡全力,相對于帥氣的流川楓而言,我更喜歡他。
他真實,他敢于為了自己喜歡的人去做一件他完全都不知道的事。
他永不言敗,他才是那個最勇敢不肯服輸?shù)娜恕?/p>
《灌籃高手》漫畫的作者井上雄彥,他就是一個不服輸?shù)娜恕?/p>
在他剛開始畫的時候也不被人看好,別人勸他,你還是畫點別的吧!畫這是沒有人看的。
可是,他卻不為所動,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
在今天,《灌籃高手》發(fā)行量超過一億,創(chuàng)作出一個奇跡。
井上雄彥說:沒有籃球,就沒有今天的我。
不服輸?shù)娜俗罱K都會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05
一次考試沒考好,并不能決定你的一生。即使是高考也不過如此。
就像我高考的時候,發(fā)揮失常,結果差強人意,最終上了一個不入流的大學。
可是那又怎樣?我命由我不由天,依然為了夢想而每天奮斗。
你要相信,有多少人撐過了高考,卻毀在了大學。
一次失戀所受的傷,并不代表此后都不會相信愛情。
你要相信有些人只是你生命中的噴嚏,而那個注定是你癌癥的人還沒出現(xiàn)。
所以,你更要敞開心扉大膽去愛。
一次因為生活而受的委屈,認為社會多么無情殘酷。
始終要記得生活給予你磨難和痛苦,不是為了刁難你,而是為了考驗你,過去了,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就是你的無底洞。
而你要做的是學著適應社會,而不是讓社會適應你。
羅曼.羅蘭說,有一種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有很多活法,你可以做隨波逐流的泥沙,也可以做奮力上游的魚群,這關鍵取決于你自己。
只要你不服輸,你不認輸,就可以改天逆命,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一條陽光大道。
06
我從小喜歡寫字,看書寫小說被認為是不務正業(yè),特立獨行。
但是,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我不服輸,當然我也不會認輸。
我相信世界上的每個角落都會有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以自己的行動在反抗著所謂命運的安排。
微信上關注了一個公眾號,它的名字叫做“我走路帶風。”一聽名字就很酷,一個97年的小姑娘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學習新媒體寫作,并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運營了一個200萬讀者的公眾號。
我相信,不服輸咬了牙的堅持到最后,必然能收獲別樣的人生。
我還是會默默的寫字,像這個世界發(fā)聲,直到它變成了鉛筆字,直到它真正的發(fā)出了聲音。
我們都是平凡普通的人,因為不服輸,它讓我們雖然平凡普通但不平庸。
不管你的人生被帖上什么標簽,你要記住,只有你可以定義自己。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比賽,也許你會輸在起點,但是只要你永不停下腳下的步伐,肯定會有絕地反擊的機會。
夢想也好,愛情也罷,答應我,可千萬別認輸。
賞析青春勵志文章正能量散文精選3
每天下午四點鐘,是公司約定的休息時間。每到這個點,我會從座位上站起來伸個懶腰,在園區(qū)逛一會,然后到園區(qū)門口的便利店,拿一瓶酸奶和零食補充一下能量。
便利店很迷你,約摸有五平米,是針對這個辦公園區(qū)的內部人員設置的,沒有多余的零售物品,除了吃的還是吃的。偌大的園區(qū)只有這么一個小小的便利店,為匆忙的上班族提供了面包,飲料,酸奶,香煙和紙巾。
店主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有二十多歲,皮膚微黑的,頭發(fā)油膩,戴著黑框眼鏡,眼神略有些倦怠。夏天背心拖鞋,冬天黑色大棉衣。
早上八點多和下午四點是小店的高峰期,撥開塑膠窗簾,年輕人坐在放滿香煙的玻璃柜臺后面,雙肘支在臺面上,手里拖著一部手機,神情專注,絲毫不肯離開手機屏幕。
店里顧客一個接一個,各自從柜臺上取了飲料零食,站在柜臺邊上。店主用眼角的余光掃一眼顧客手里的物件,轉頭繼續(xù)看屏幕,然后從嘴里吐出價格。
顧客掃碼支付,手機自動語音播報收款通知。輕輕松松地省去幫顧客拿商品和找零錢的步驟環(huán)節(jié),小伙子多出了更多的時間玩手機游戲。
有一次,我去店里固定的位置找酸奶,看到貨架上差不多空了,便找了一會兒。背后突然傳來“啊”的一聲,驚恐之余,我回頭看了一眼,小伙子拍著大腿,表情無比遺憾。
我想大約是游戲中的某個角色被殺死了吧!
XX牌子的酸奶沒有了嗎?
你看看貨架上!
只有檸檬味的,原味的沒有了嗎?
沒有就是沒有了!小伙子不耐煩地拋過來一句話。
那天,我悻悻然離去,此后再也沒有去過那家便利店。小店的生意依舊,有著固定的客源,不愁沒有生意。雖然小,但能夠入駐辦公園區(qū),店主必定是有堅實的關系基礎,方能靠園吃園。
去過幾次便利店之后,每次見到店主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一次他的顧客,從來沒有看過別人拿走了什么,他只需要一邊玩游戲,刷屏,一邊聽取語音播報付款情況如此而已。日子一天天地往復下去。
園區(qū)在五環(huán)與六環(huán)之間,大概有2000多人,僅此一家便利店,除去幾千元的房租,沒有任何競爭壓力,小伙子坐著收錢,有大把閑置的時間,即便是不會大富,幸福感都是要爆棚的吧。
我跟同事說,在北京這樣的城市,能夠過這樣的日子,真是清閑幸福啊。
你沒聽說過一句話,年輕人累不死,但會閑死的嗎?同事不加思考地回我。
是的。人是會閑死的,無聊至死的。
同事說,小伙子年紀輕輕,完全可以有更多的思路,比如園區(qū)的上班族吃慣了大油大鹽的外賣便當,他可以提供更綠色的健康工作餐,或者把門店的門廳部分稍稍裝點一下,讓店面輕松有情調一些,甚至可以利用門廳的空間,多一個小小的書架,給大家提供熱咖啡.....
所以,安穩(wěn)與優(yōu)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很容易將人推進一口井,喪失思考的能力,日日仰望一隅的天空,然后過著復印機一樣蒼白無聊的生活。
叔本華在《人生的痛苦與虛無》中說,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會變成一種懲罰,當人被滿足了物質生活之后,就會陷入極度無聊的深淵之中。
這是一個喊著夢想?yún)s沒有夢想的時代,我們心志被太多物質的欲念牽引著向外張望,睜大發(fā)狂的眼睛向外索取可供消遣的場所,追求新鮮感和感官刺激,卻發(fā)現(xiàn)永無法滿足。
我們的生活除了工作,便被無邊無際的“無聊”和“閑得發(fā)慌”所代替。刷屏,游戲,追熱點,追劇,抖音直播這些榨取年輕人精力的事物,一波又一波席卷了我們的進取心;發(fā)泄性的娛樂和滿足性的游戲,博人關注的真人秀和綜藝節(jié)目等消遣娛樂,以及感官刺激的產品體驗,抽干了年輕人的專注力;過度的娛樂化享樂化,榨取掉年輕人的意志力,在不知不覺中喪失思考的能力。
我們都學過一首詩,是臧克家的《有的人》,開頭的那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在這個時代,應該有另外一種詮釋,就是大多數(shù)人的生命肉體尚在,但精神上已經奄奄一息。
大部分人不去打造個人的影響力,卻關注在網(wǎng)絡世界的雞零狗碎。上班的時候累死了,下班之后又把自己閑死。我想,這應該是目前年輕人的生活現(xiàn)狀。
倘若,我們都有機會擁有安穩(wěn)的生活,或者一筆豐厚的財富,我們會如何選擇安排自己的生活。很多人都會說要去實現(xiàn)自己的計劃和理想,但事實上,安穩(wěn)的生活最容易讓人陷迷茫;充裕的財富來臨的時候,很少有人擁有足夠的能力來經營這份財富,來讓自己走向更高層級的人生。
托馬斯·曼在父親死后,繼承了家族的遺產,辭去教務職業(yè),專心從事寫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莎士比亞年輕的時候一直從事穩(wěn)定、安全的投資,待到家庭生活富足安穩(wěn)之后,開始詩歌和戲劇文學的創(chuàng)作,成為英國文學史上的巨匠;叔本華繼承了父親的遺產,一心開始自己的哲學研究,開創(chuàng)了非理性主義的先河,成為唯意志論哲學流派的創(chuàng)始人。
再來說大家熟悉的劉慈欣,一個和別人一樣上班下班的普通男人,沒有被平淡的磨掉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靈感,堅持的寫作,給我們帶來一部部想象力爆棚的科幻著作。
人,最怕在安穩(wěn)富足的生活中,喪失思考,迷失自我,然后溫水煮青蛙地死去。
相比這些生活富足,依然沒有沉溺于物質享樂,專注于創(chuàng)造人類的精神智慧,然后成為一代宗師的大咖們,更讓我們敬佩的是那些身處泥濘之中,依然仰望星空的默默無聞的平凡人。
2018年,文化界最大的新聞爆點應該是在第三季的《中國詩詞大會》上,一個來自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擊敗北大才子成為本季的總冠軍,一度成為我們的精神標桿。
事實上,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都處于生活的困頓之中,卻擁有著對苦難的生活,淵深如海的包容,在困難的生活里堅持和堅守自己的精神底線。
北京,這個城市什么味兒都有,就是沒有人情味兒。但這個沒有人情味兒的城市最大的味道就是無比的包容和開放。無數(shù)的年輕人曾經逃離,最終又回來匯聚在這座城市,談夢想,搞創(chuàng)業(yè),玩藝術,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生活的洪流之中,漂浮著他們的理想,挫敗和不甘心。
倘若,你還年輕,趁年輕給自己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做,不要讓精神的世界荒蕪成一片廢墟,只有這樣才能不負年輕的時光。
生活出從來不會給每個人公平和滿足。然而,每個人的精神世界卻沒有高下之分。無論生活如何對待我們,我們都不能因為生存而降低我們的思維能力,更不能因為物質而喪失追求高層級的精神智慧的能力。
賞析青春勵志文章正能量散文精選3篇(青春勵志散文詩)相關文章:
★ 激勵中考的青春勵志演講稿范文3篇 關于中考激勵人心的演講稿
★ 關于青春勵志的演講稿大全3篇(青春勵志演講稿大全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