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關于高中游記作文3篇 高中游記范文,供大家品鑒。
關于高中游記作文1
這個悠長的國慶長假,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安徽老家!記得上次回老家還是一年前呢!爸爸說,這次再不回去,奶奶都要生氣呢!于是全家一致商定國慶節(jié)回老家探親嘍!
國慶假期的第一天,我和爸媽準備了很多的禮物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老家在安徽舒城縣的一個山清水秀的小鄉(xiāng)村,距離杭州有五百多公里呢!和以前回老家一樣,由爸爸開車,我和媽媽坐車,一路顛簸了六七個小時,我們終于平安地到了老家,見到了有一年未見的爺爺奶奶和很多親戚,看到了爺爺奶奶精神很好,我和爸爸媽媽都非常開心呢!
回到老家,我也和老家的人一樣,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一大早,大家便早早起床了,走出家門,呼吸清新的空氣,看看滿眼的青山綠樹,真是有點像陶淵明寫的“世外桃源”呢。我和兩個哥哥便沿著鄉(xiāng)間的小路跑了一圈,腳踩在泥土上,軟軟的,這種感覺很新奇呢!我還發(fā)現(xiàn)小路的兩旁長著非常多的植物,有些是鄉(xiāng)親們種的棗樹、桃樹、杏樹……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雜草,樹上、草上,都閃爍著生機勃勃的光,讓人心情愉快。奶奶家門前幾只肥肥的雞和鴨悠閑的散步和覓食,我上前和它們打招呼,它們也絲毫不害怕,它們大概和村里的人一直是這樣和諧相處的吧!
吃過中飯,我們決定去爬村子周圍的幾座小山,家鄉(xiāng)的小山上長滿了栗子樹,十月正是栗子豐收的季節(jié),我也見到了栗子沒有加工前本來的面目,長在樹上的栗子真像個小刺猬。山上郁郁蔥蔥,有結了果的松樹,有翠綠的.竹子,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樹……這里的山不是很高,一會功夫,我就爬完了兩座小山,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傍晚時分,天色漸晚,村里升起了裊裊炊煙,爸爸媽媽最喜歡這樣的時刻,因為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啦!
在老家的幾天里,我們都是這樣開心的度過的,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讓我們流連忘返……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關于高中游記作文2
正月十二,正是人們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余興未盡的時候,也應是春節(jié)之中年意最濃的時候。扭秧歌、鬧花燈、放焰火等等相繼上演,把人們心中一年的喜悅盡情揮灑。
應朋友之約,攜妻兒踏上了古城尋春之旅。當我們坐上寶雞到西安的動車的時候,兒子和他伙伴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到達西安北客站之后,不用出站,直接換乘二號地鐵直達目的地曲江。
西安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的城市,西安是一座承載著華夏文明的文化古都。秦磚漢瓦,暮鼓晨鐘, 高新科技,現(xiàn)代文明,使西安擁有了世界,世界擁抱了西安! 西安市位于中國的西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現(xiàn)代化大城市。它地處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西安的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西安古稱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同意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并稱為 世界四大古都。西安建城已有3100多年的歷史。 歷史上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歷 時1100多年。周,秦,漢,唐時期,西安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對外交流的中心,是當時人口最早超過百萬的國際大都市。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是西安在世界歷史地位的寫照。西安無愧于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 如今的西安,又是一座經(jīng)濟繁榮,環(huán)境優(yōu)美 文明整潔的現(xiàn)代化城市,這使西安更加獨具魅力。
我們第一站是參觀陜西省歷史博物館,踏進這典雅凝重,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內(nèi)映入眼簾的便是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建筑群體,這里積淀著泱泱華夏的古代文明。進入陳列廳,在導游小姐的帶領下,我們從序廳開始一一參觀了自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到宋元明清時期精選的20xx余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tǒng)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jīng)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發(fā)崛起精神的鋼建筑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由于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陜西地區(qū)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陜西地區(qū)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最高水平。當然走馬觀花般的參觀,對于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只能有一個粗略的記憶,對于孩子們來說,可能最為深刻的便是我來了,知道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為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和 西漢皇后之璽玉印足矣!
出了歷史博物館,帶著余興,我們急沖沖的奔赴第二個不得不去的地方城墻。西安城墻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遺存,歷經(jīng)八年擴建而成的,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筑,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值正月十二,按照慣例,每年城墻是舉辦燈會的最佳地點,當然,今年亦不例外。一是豐富了城市夜景的內(nèi)涵,充實了數(shù)千年歷史古都的文化底蘊;二是體現(xiàn)了古都的典雅端莊與現(xiàn)代時尚完美結合。步入南門廣場,遠遠望去,巍峨之勢兀然而立,如百萬雄師亙古矗立,讓人打心理肅然起敬,盡管現(xiàn)代都市車水馬龍,人流如織,但相對于它,那只是千年時光中緩緩的流水而已。踏過吊橋,進入甕城,春節(jié)文藝晚會西安分會場的布局猶在,譚維維與華陰老腔的鏗鏘搖滾曲目在喧囂的人流上空久久回蕩。
繞過甕城,隨紅男綠女們拾級而上,西邊天際的太陽掛在城墻的垛口搖搖欲墜。華燈初上,寬闊的城墻上面立刻熱鬧起來,從各個入口登城的人流迅速充斥到各個花燈的周圍,手機、相機各類照相器材忙的不亦樂乎。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東竄西走,各種口音混雜其中。置身人流之中,極目遠眺,那是燈的海洋、燈的長龍,那真是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據(jù)說,猴年的元宵燈會是中韓聯(lián)袂展出,設中韓文化賀歲區(qū)、幸福祈福長廊、絲路之光文化展示區(qū)、夢幻王國展示區(qū)和韓樂坊藝術展示區(qū)等,共展出上百組花燈。其中,由韓國晉州市帶來的南江流燈節(jié)是本次燈會的最大亮點。兒子與其同伴也拿出手機東奔西跑的來回拍照,須臾,兒子在微信上曬出一組老外的照片,還注釋如下,在城墻上轉悠,碰見兩個歪果仁,呵呵。。。
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去參觀了西安的地標性建筑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jīng)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后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贊道: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此塔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jīng)回來后,專門從事譯經(jīng)和藏經(jīng)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nèi)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以示區(qū)別,人們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但凡游人去西安,大雁塔是必去之地,當然,對于上初中的兒子來說,了解西安不光是讓其認識到西安現(xiàn)代的繁華與鼎盛,更要掌握其在歷史長河中的璀璨與榮光。大雁塔那是盛唐天朝的文化積淀,更是世界佛教界熠熠生輝的優(yōu)曇婆羅之花。
大雁塔北廣場的音樂噴泉是現(xiàn)代科技的寵兒,到達廣場的時候,正值音樂噴泉開放,觀景臺上人滿為患,2萬平方米的噴泉四周也擠滿了游客,拍照攝像好不忙碌。一排排噴薄而出的水柱猶如婀娜纖纖的舞女,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時而曼妙舒緩,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如盛開的朵朵蓮花,時而如海面上自由翱翔的海鷗;水霧散開,撲面而來,突然覺得仿佛置身于云山霧海,實在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大唐芙蓉園本是我們此次旅游的重點,進入芙蓉園,每個建筑和各個景觀都有著迷人的典故傳說。漫步其間,高大的古典建筑與粼粼波光讓人目不暇接,似乎自從踏入大門的那一刻,便已扭轉時空,夢回唐朝。無奈時間倉促,入園后沿著廊橋近水把玩了一會,就隨著觀景指南走馬觀花了一番,根本無暇顧及什么紫云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等眾多景點都是些什么文化景區(qū)。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繚亂。不過有幸在紫云樓觀瀾臺看到了目前紅爆全國的陜西民間藝術表演群體華陰老腔的精彩表演,也算是不虛此行吧。
一塊古老的土地,歷史老人曾鐫刻了無數(shù)的輝煌; 一座年輕的城市,時代之神正編織著美麗的夢想。 西安,一個充滿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會為歷史遺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嘆,又會為現(xiàn)代建設的勃勃生機所感喟!
關于高中游記作文3
四月的天氣,空氣中已經(jīng)慢慢地褪去了那一絲絲的寒意了,微微的散發(fā)著明媚的溫暖,花花草草開始迎風微笑。為了去尋覓那種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風情,班上便組織了去蕪湖繁昌的馬仁山踏青。
出發(fā)那天,天氣很好。晴空萬里之中,稀薄的浮云如飄忽的未知數(shù)在蔚藍的蒼穹交替變化,一如十七八歲的我們在絕代風華之時的不安分。汽車行駛在公路上,漸行漸遠的離開了那個喧嘩熱鬧的城市。大家都在車廂里興奮地哼著歌,互相調(diào)侃著。我用帽子遮住了眼,就這么貪婪的享受著跑進車廂的那一絲春光。而當我睜開眼的時候,車窗外早就沒有了那一些高大冰冷的建筑,一棟棟透著古風民情的民居就那么安安靜靜的依山傍水。屋后,是蔥郁的大山,房前,是流淌的小河。偶爾,還可見,雞鴨成群,牛羊吃草的場景,真真好一個青山綠水秀氣人家。汽車就這么不急不慢地開著,窗外的風景也跟著這么不急不慢的變化著。青的山,紅的花,慢慢地跟著倒退著,如同我們的生活吧,在時間不急不慢的牽拉下已經(jīng)在不經(jīng)意間倒退成了過去。
汽車終于到了馬仁山腳下,我們每個人都整裝待發(fā)。踏進馬仁山風景區(qū),迎面而來是生長在湖邊的一樹樹的'桃花、茶花和梨花。一朵比一朵開得艷,粉的、白的、紅的。偶爾從湖面吹來的風輕輕地撫著一棵棵樹,仿佛把他們逗笑了,所以,一抖身,便灑下了那些花瓣,一朵一朵的,落英繽紛的美麗猶如一只只蝴蝶在追逐著春風的愛憐。往前走,便到了一片竹園。這里的竹子比較高,也比較粗,不像箭竹,細細條條的,像缺乏養(yǎng)分似的。我想,如果把箭竹比作江南水鄉(xiāng)的小家碧綠,那么,這兒的竹子就是長安古城的大家閨秀,清秀卻不乏大氣。我在竹園里尋找著,看看是否能找到竹筍,很失望,我并沒有發(fā)現(xiàn)那種雨后春筍節(jié)節(jié)高的場景。但是,在竹園里,很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展現(xiàn)了它們的魅力,它們是在告訴我,雖然竹園里沒有春筍,但是竹園的春天確實到了嗎?
我們穿過竹林,一條山徑便鋪展在我們面前。彎彎曲曲的看不到盡頭。我們一行人便追逐著春天的氣息,踏上了石徑,一步一步開始登山。青春的我們和四月的季節(jié)一樣,散發(fā)著激情和活力。忽然看到一家三代也來爬山,老人大約花甲之年,不過身體看起來很硬朗。他不急不慢地看著兩旁的風景,很悠閑的樣子,遠不像一個登山者。老人看到我們風風火火的樣子,便讓開了道。小孩還小,大概剛會說話的樣子,在父親的懷里抱著,看到我們超過了他們,便沖著爺爺喊,“爺爺,快點!”爺爺笑呵呵的對孩子說,“不急不急,我們和他們不一樣。”小孩子當然聽不懂爺爺?shù)脑?,還是一直催著爺爺。是啊,我們和爺爺不一樣。我們還年輕,還沒經(jīng)歷那么多的風霜雨雪,明天,對于我們來說還是個未知數(shù)。我們的希望是一直往前走,就如登山。但是爺爺不同,他早就明白了哪一些東西該讓他駐足留意,哪一些東西是他所追求的。也許,今天,他的本意也并非非要爬上馬仁山峰,他只是在享受著生命的樂趣,看到一家人幸福的樣子,他就很滿足了。
往前走,我們遠遠的看到了一個坡頂,很多游人在那個看臺看風景,我以為那兒便是山頂了,本已大汗淋漓的我便又抬起沉重的雙腿,告訴自己一定要到山頂才可以休息。只是峰回路轉之后才發(fā)現(xiàn),那里并不是山頂,山頂還在遠處驕傲的俯視我們。心里有點失望,本不想去看臺,只想在路邊休息一下便走,但同學們都說要去看看。站在看臺上往下看,才發(fā)現(xiàn),下面,風景,獨好!為什么我在登山的時候沒發(fā)現(xiàn)呢?如同我們走過的人生嗎?一直再追逐遠方,卻忽視自己所擁有的嗎?
游玩看臺之后,我們便開始繼續(xù)爬山,也不知爬了多久,只知道當我們站在山頂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讓我很輕松。很多同學一起敲響了山頂?shù)溺姡酆竦溺娐曉谏巾敾厥?,像是在宣告我們的勝利。青春的我們,永遠那么有激情,剛剛還很累,現(xiàn)在卻很興奮,一個個都陶醉在勝利的喜悅和風景的美麗之中。
在山頂逗留了很久,我們終于下了山。傍晚之時,我們坐在了回校的汽車上,一天的踏青終于結束了。我透過車窗看天空,天還是很藍,我明白,在青春多變的天空下,不論明天多苦,清風雨露仍在,在攀越未來之峰中,我們會漸漸成熟!
關于高中游記作文3篇 高中游記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