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10篇 中醫(yī)小兒保健知識和方法,供大家參考。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1
中醫(yī)認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響相應的臟腑,使其氣機逆亂,氣血失調,導致疾病的發(fā)生或病情加重,在疾病過程中,情緒波動或突發(fā)的精神刺激均可致疾病惡化。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梢姳3中那橛淇?,精神舒暢,對提高正氣,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或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2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3
1、測量時注意事項:
選擇的工具要保證精準度,嬰兒用的體重稱要精確到0.01kg,兒童用的也要精確到0.1kg。杠桿稱要優(yōu)于電子稱,稱量時避免搖晃,嬰兒要除去尿布及鞋子,只穿內衣褲。身高的測量分臥位和立位,3歲前取臥位測身長,需使用嬰兒標準量床,這個在家中不好辦到,也可采取固定的硬尺測量,每次采取相同的標準也有參考意義;3歲以上,采取立位,家長可在家中墻壁上貼上一張標準身高紙。
2、監(jiān)測的頻率:
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的監(jiān)測頻率與年齡有關。對于6個月以下的正常兒童需要每月監(jiān)測一次身長與體重,6月到12月齡的孩子2個月要監(jiān)測一次,1歲到3歲期間3個月監(jiān)測一次,3歲到6歲期間半年監(jiān)測一次,超過6歲的兒童一年監(jiān)測一次。如果孩子出生后存在一些問題,如早產(chǎn)、新生兒期嚴重疾病、CT等影象檢查有異常等等都被列為高危兒,監(jiān)測的頻率要較正常兒童的標準提前一個年齡段,比如一個8個月的早產(chǎn)嬰兒,仍需要1個月監(jiān)測一次。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4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5
1、強化營養(yǎng)
秋季是兒童機體逐漸恢復到良好的運作狀態(tài),食欲與消化功能自動調節(jié)到最佳水平的時候,是補償夏季損失的良機,所以應強化營養(yǎng)供給,為孩子的生長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多補充玉米、全麥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雜糧,以防秋季便秘。
2、多喝白開水
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并保持寶寶體內水分平衡。
3、及時驅蟲
專家認為秋天打蟲效果最佳。從蛔蟲的生活史看,雖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蟲卵感染,但夏天機會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蟲卵進入體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演變,最后變?yōu)橄x定居于小腸。正值秋天,此時服用打蟲藥可將其一網(wǎng)打盡,不留后患。
4、防范腹瀉
入秋后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fā)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媽媽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兒園發(fā)現(xiàn)寶寶有腹瀉癥狀,應立即隔離治療并處理好糞便
5、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能耐寒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季對夏和冬來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季節(jié),是一個耐寒鍛煉的時候。為了提高孩子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加機體的耐寒力,進而減少冬季易發(fā)的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沖淋和游泳。冷水鍛煉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然后逐漸降低水的溫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沖淋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動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膚輕度發(fā)紅為止。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6
預防感冒
操作者先將雙掌對合,來回快速搓摩,使之發(fā)熱,然后迅速推擦小兒面頰20~30次,注意用力應輕快柔和,或推摩前事先涂抹適量爽身粉。用食指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1分鐘,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1分鐘,揉外勞宮穴(握拳,中指尖下是也)100次。上法能宣肺利竅,固表通陽,預防感冒和支氣管炎。一般每日操作1~2次,應注意保持室內溫暖,施畢立即穿好衣服。
健脾益胃
先囑小兒仰臥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臍上4寸)3分鐘,摩腹3分鐘。然后改為坐位,施搓摩脅肋2分鐘 最后取俯臥位,在小兒背腰部捏脊3~5遍,重點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 再按揉雙側足三里穴(髕骨下緣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1分鐘。本法能健脾益胃,增進食欲,強身健體,促進發(fā)育。一般在空腹時施術操作,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厭食
捏脊4遍: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寶寶的皮膚,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到大椎兩旁,即為捏脊一遍。如此反覆4次。
清大腸
大腸穴位于食指端橈側邊緣至虎口。術者可用一根食指在此處自虎口向指端做單向直線推動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起到清大腸積滯的作用。
促進睡眠
從中指指端向指根方向劃帶箭頭直線,劃到第一個指間橫紋。中醫(yī)認為,小兒心氣旺盛有余,小兒心常有余,心屬火,動則易亢奮、炎上,易產(chǎn)生內熱。孩子太興奮不能安眠時,可在其中指末節(jié),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稱為清心經(jīng),連續(xù)操作50-100次??梢郧逍幕穑”?,從容應對孩子煩躁、夜啼、睡而不實等情況。
安神緩驚嚇
小兒過度興奮,可引起睡眠不實,夢中啼哭,而遇突發(fā)異聲所引起的驚嚇,則會更加嚴重地影響小兒神志,此時僅僅清心經(jīng)就不夠了,一定要配合開天門。在兩眉心至前發(fā)際的這條直線上,以兩拇指交替向上推,稱開天門,可以醒腦、鎮(zhèn)驚、安神。
補腎益智
摩頭50次,在頭頂、頭側面、枕后部位環(huán)旋撫摩,囟門未閉合時手法宜輕;小兒仰臥位,依次搖肩關節(jié)、腕關節(jié)、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做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搖轉,各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搖100次;捻搖手指、足趾各3遍。用拇指、食指依次捻小兒十指及十趾配合做。搖轉十指、十趾或做小兒的抓握鍛煉及足趾的蹬站鍛煉;揉擦涌泉。揉50次;擦30次;撫摩脊背部50遍。捏脊6遍,從下向上,操作完3遍后,第4遍開始捏三提一。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7
1.枸杞
陰虛的人可以多吃枸杞子,中醫(yī)認為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肺經(jīng),有滋補肝腎等功效,是提高男女性功能的健康良藥。陽虛的人盡量不要吃涼性食物,不要抽煙酗酒,可適當服用補腎丸。
2.豬腎
豬腎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度杖A子本草》說它“補水臟,治耳聾”。水臟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3.泥鰍
泥鰍還可以入藥,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食用泥鰍也有一定的禁忌,泥鰍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補腎壯陽、利水解毒的功效;入藥可用于小兒盜汗水腫、小便不利、陽事不舉等病癥。但泥鰍在食用時也需要了解其禁忌,泥鰍不能與狗肉同食,陰虛火盛者忌食。此外,如果食用一定要選新鮮活泥鰍煮食效果才會更佳。
4.牡蠣
牡蠣是一種富含微量元素的海產(chǎn)品,性質微寒,可滋陰潛陽、補腎澀精。對盜汗、心慌等虛勞證候有較好的效果。
5.羊骨
男人補腎吃什么好呢?《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y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睂δI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6.韭菜
韭菜具有溫中下氣、補腎益陽等功效,在增強精力的同時,更是對男性勃起障礙、早泄等有極好的治療效果,因此醫(yī)學古籍稱之為“壯陽草”。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8
一、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yǎng)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jīng)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涌泉穴?!澳I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泵客硭X前可以按揉腳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養(yǎng)腎固精之功效。
二、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yǎng)腎的方法。
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qū),用力按揉,可激發(fā)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qū),可緩解腰酸癥狀。
三、飲水養(yǎng)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yǎng)腎方法。
四、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jīng),產(chǎn)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干凈。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yǎng)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五、吞津養(yǎng)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yǎng)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六、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yǎng)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yǎng)腎的作用。
七、睡眠養(yǎng)腎
充足的睡眠對于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fā)現(xiàn),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jīng)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于腎精的養(yǎng)護。
八、避免勞累,節(jié)房事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jié)。這樣才有助于養(yǎng)腎護腎精。
九、警惕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藥物常服會傷腎。所以在用藥時要提高警惕,要認真閱讀說明書,需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咨詢相關專家。
十、運動養(yǎng)腎
生命在于運動。通過運動養(yǎng)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
這里向您介紹有助于養(yǎng)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后,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9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10
按摩
由于食積是感冒的基礎,經(jīng)常食積的孩子,可應用推脾土穴、揉板門穴加以調整。脾土穴在大拇指橈側面,采用平推的手法,循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每次推100~200圈左右,可健脾助消化。
摩腹
摩腹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如果孩子便秘、便干,用全掌腹面或四指腹面輕貼腹部,以臍為中心,作環(huán)形運動,順大腸方向為瀉法,每次100~200次,具有健脾和胃、化食通便的功能。如果拉稀,方法同上,但要逆時針去揉。
果茶山藥
還可用食療方法來調補孩子的身體。如果孩子厭食,不妨做一款果茶山藥。
原料有山藥250g,生山楂50g或果茶醬50g。
做法是將山藥去皮去須、洗凈、切斜塊,依高矮錯落擺放盤中,放入鍋中蒸熟;將生山楂熬成山楂醬,去渣留汁,或直接用果茶醬,淋灑在蒸熟的山藥上,即可食用。
這道菜紅中透白,酸甜可口,能引發(fā)孩子的食欲,也能健脾消食。
兒童保健的中醫(yī)方法共10篇 中醫(yī)小兒保健知識和方法相關文章:
★ 幼兒保健人員崗位職責共3篇(兒童保健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
★ 基層兒童保健醫(yī)生崗位職責共8篇 兒童保健門診工作制度與崗位職責
★ 2020年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計劃范本(衛(wèi)生院兒童保健工作計劃)
★ 兒童保健科營養(yǎng)門診崗位職責共4篇(兒童保健科人員職責)
★ 幼兒園保健工作總結(15篇)(2021年兒童保健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