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水滸傳原著讀后感3篇 《水滸傳》讀后感!,供大家賞析。
水滸傳原著讀后感1
《水滸傳》是中國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成篇小說,同時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水滸傳》就必然有出彩之處使之流傳千古。
《水滸傳》里的人物都描寫刻畫得生動傳神,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深刻的感受到人物鮮明的色彩。例如:“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他是一一個愛憎分明的人。在書中提到,魯智深與九紋龍史進還有打虎將李忠在酒店喝酒的時候,遇上了苦命的金老漢和翠蓮二人,在聽了翠蓮對于他們生活的描述之后,魯智深對他們抱以同情心,當(dāng)即就決定要幫助他們返回東京。
在閱讀正文之前,我在書中的導(dǎo)語部分了解到,魯智深的性格略微魯莽,但同時他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就好比在他得知鄭屠欺負金翠蓮父女,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幫助他們逃跑,故意激怒鄭屠,三兩拳就打死了惡霸鄭屠。而在對付鎮(zhèn)關(guān)西的過程中,他考慮到了要拖延時間讓金老漢父女走遠了再動手,然后通過先激后打的策略使得鄭屠首先持刀動手,造成了因為口角斗毆的架勢。也讓讀者了解到這是一場正義的斗爭,的最后因為他力量過大不慎將鄭屠給打死了。
可面對這種場面魯智深并沒有慌亂的逃走,而是通過“這廝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等話語讓自己脫了身。從這一片段,我們可以深刻的體會到魯智深有勇有謀的人物特點。
在魯智深急躁,有勇有謀的特點中,我還喜歡他的重情重義。就好比在他知道史進失陷華州城時,不聽朋友的勸阻,心急火燎趕去救史進,說:“都是你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報知??淳萍胰ト绾?”可最后史進沒救出來,自己反而被抓了。雖然此例子不少體現(xiàn)了魯智深的魯莽急躁,但也反映出他的重情重義。
在這么多描寫魯智深的片段中,我們感受到他的正氣凜然、有勇有謀,重情重義,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挺身而出……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知道,見義勇為要講求方式方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行正義之事。
水滸傳原著讀后感2
與其說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不如說它是最為真實的,最為殘酷的歷史重演。農(nóng)民起義是這本書的主線,而其反映的,便是實實在在的明末局面,也是所謂社會,以及人心的爭斗。
108個好漢,僅有寥寥數(shù)幾位安然離世,其余的要么戰(zhàn)死,要么被暗算、被謀殺,深刻揭露出來一種無官不貪的丑惡朝政。正是因為這種現(xiàn)實,才生出種種“好漢”,卻是源自于官逼民反,從而直上梁山。明末則與其同之,甚至是愈加黑暗。
但真正受苦的是誰?自然是那些平民百姓們了。
若是把水滸傳的眼光投入當(dāng)今社會,放入高層之中,不曾想過這一片熾明的土地下,卻埋藏著一團團黑暗。如今,似乎沒有人在追求往世的淳樸、純潔,取而代之的是麻木與貪婪。物質(zhì)吞沒了血汗,曲色蠱惑了人心,科技反倒把壯志頹然。不得不說上一種老生常談的危害,毒品。它存于陰暗面,滋生于暗流中,卻至今仍未斷絕。百姓們吸食它,卻使自己一蹶不振,逐漸從嘗試到上癮,從一開始的單純到瘋狂,那些制作的人,就是所謂的丑惡之面。只顧貪利,渾然不顧他人,便是你們的法則嗎?愈來愈多的人開始進行所謂的“嘗試”,卻無一不墜入深淵。有一些官員,內(nèi)心早已麻木,不知毒品好壞,倒是連自己都帶起了壞模樣,逐漸墮落、扭曲,終逃不出法網(wǎng),終身遇挫。的確,人們總會不希望把自己最丑惡的一面拿出來展現(xiàn),而社會不同,社會是虛的,你可以清楚地看見所謂丑惡的藏身之處,但你無能為力,因為人們明明看得見,卻仍是不聞不問,甚至一絲思考都沒能激生,釀造了什么?便是這愈多的迷茫與陰暗。
明末則更是一言難盡,社會充溢了迂腐與殘暴,甚至四處的勾心斗角,如同亂麻,永生拂捋不清。作為水滸傳的原生劇本,數(shù)百人的表里盡收于此文之中。
或許所謂名筆,不僅映出黑暗,更是反映人心。但它又不同于紅樓夢一般,卻將一種本質(zhì),一個起義的全程,轉(zhuǎn)化成藝術(shù)的形式,應(yīng)當(dāng)也是作者渴望更多人理解他的原因之一吧。
水滸傳原著讀后感3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fēng)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yè)游名的習(xí)氣,動不動就發(fā)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jié)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yōu)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yōu)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于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朋友的友情。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xué)語時,我經(jīng)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jié),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xiàn)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jīng)常一起聊天。
現(xiàn)在當(dāng)我知道為了未來奮斗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里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p>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guān)懷。對于關(guān)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guān)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么,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升華。
水滸傳原著讀后感3篇 《水滸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 名著水滸傳讀后感5篇 水滸傳經(jīng)典章節(jié)讀后感
★ 水滸傳讀后感小學(xué)作文3篇(關(guān)于水滸傳的讀后感作文)
★ 寒假《水滸傳》讀后感3篇 關(guān)于水滸傳的讀后感
★ 水滸傳讀后感作文6篇 《水滸傳》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