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10篇 愛的教育讀后感,供大家閱讀。
《愛的教育》讀后感1
《愛的教育》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讀著它使我感受到了人們之間是多么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呀,而這種關心、理解,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愛!
愛是生活中相互扶持一切的根源,我們關心,照顧他人是因為愛,我們救濟他人因為愛,我們抨擊邪惡,是因為愛正義!真正的愛生命力頑強,它不會因為生活的貧富,地位的差異而改變。這些,都是我拜讀的收獲與感受。
盡管這部作品情節(jié)平穩(wěn)、語言質樸,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豪言壯語的激越,但所描繪的卻是我們真實的生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其中洋溢著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孩子對父母的孝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所有這些在《愛的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合上書本,我的眼前就浮現(xiàn)出那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總是那么有血有肉,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又一次次的在我的腦海里閃現(xiàn),這一切打動著我,使我心中的湖一次又一次泛起了層層漣漪。
《小抄寫匠》的故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裘里亞幫助父親工作,不辭辛勞,不顧父親對自己的不理解,對父親仍然百般尊敬,他對父親的愛更是值得我學習。有意思的是裘里亞一開始幫父親的時候,父親居然沒有察覺,還以為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強了呢,父親是輕松了,可裘里亞因為拿出時間幫助父親干活,睡眠不足,精神不佳,在課堂上竟然睡著了,接踵而來的是他的功課越來越差,字跡潦草。后來便是父親對他的誤解,以為他是個不肖子,對他的態(tài)度也越來越冷淡,甚至是不愿見他,就在裘里亞要放下這份“工作”的時候,卻意外被父親發(fā)現(xiàn)了,父親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誤解了孩子,一下子轉變了態(tài)度,對他的愛又一如既往了。
故事雖有些平凡,并不驚心動魄,但它透露出父子深情哪一個委婉曲折的故事能比得上呢?
讀著這樣的`書,我怎能不思緒萬千,心潮起伏?對照著裘里亞,我深刻反省著自己,我做到了哪一點呢?在乞丐向我伸手的時候我?guī)椭怂麄儐幔吭诟改竸诶鄣臅r候我問候他們了嗎?面對疲倦的老師我回報他們的又是什么?我的不足太多太多啦,我的不完美太多太多啦。但我不怕,這本書以后會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面鏡子,它會督促我一點一點的克服缺點,一點一點的改正不足,讓我越來越完美的!
愛,是人生的法寶;愛,是一個人奮進的動力。它像萬物生長中的太陽,它比雨清新,比月皎潔,比金銀珠寶珍貴!愿我們每個人都享有“愛”的體驗,愿我們每個人都做出“愛”的奉獻!
《愛的教育》讀后感2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小男孩,十二歲的安利柯。關于在家庭、學校還有社會共同的影響下的安利柯是一個什么性格的男孩,書中并未具體描寫。然而,我們要知道,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成人完全不同,孩子是根據(jù)自己獨特的興趣來理解事物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記錄了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讀到,他是一個善良、關懷他人的人。在《煙囪掃除人》中,一個做煙囪清掃的小男孩因為丟了自己的工錢而傷心啜泣,路過的學生一齊自發(fā)為他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安利柯這樣寫道:"一個可憐的煙囪掃除人,被圍在美麗的衣服、搖動的帽羽、發(fā)絲帶、鬈毛之中,那樣子真是好看。"那樣子真的好看嗎?我們在什么時候會感嘆好看?應該是在看到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美景,或是真正長相精致的人物時才會由衷贊嘆好看吧。滿臉墨黑、衣衫破舊的煙囪掃除人在正中間被圍著,真的好看嗎?為什么安利柯會這樣寫。我相信,他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他的性格里有一種關愛和體察別人的特質,他看到哭得傷心的小男孩,覺得應該去關懷他,他看到紛紛伸出援手的其他孩子們,覺得這幅畫面令他感動,他從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他以一個孩子的質樸口吻,真誠地感嘆"那樣子真的好看".
我還讀到,他是一個向往美好品格的人。在《好友卡隆》中,他描寫了自己的好朋友卡隆。在他的筆下,卡隆是一個見義勇為、無私助人、孝順父母的好孩子。他寫道:"我真歡喜卡隆……我的確相信:卡隆真是能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這種精神,從他的眼光里很顯明地可以看出。從他那粗大的喉音中,誰都可以聽辨出他所含有的優(yōu)美的真情。"安利柯真誠地贊美了他的好友,毫無保留。但是,真的誰都可以辨別出卡隆的真情嗎?并非如此,因為在其它篇章中多次有提到,班里經(jīng)常欺負弱小同學的搗蛋生因為經(jīng)常被卡隆喝止而跟卡隆勢不兩立??梢?,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卡隆身上流露的真情。而安利柯卻仰慕卡隆,正說明了安利柯對美好品格的向往,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具備這種品格的人。這說明了他積極陽光的追求。
我也讀到,他是一個欣賞勞動精神,不貪圖安逸的人。在《朋友可萊諦》中,安利柯路過同學可萊諦家,發(fā)現(xiàn)可萊諦忙得不得了。因為父親不在家,他既要去柴市進貨,又要一捆一捆地搬柴,還要接待客人、做飯、煎藥、照顧生病臥床的母親,同時還忙里偷閑復習功課。可萊諦很羨慕安利柯還有散步的空閑,說"你真幸福啊".安利柯并不覺得,他寫道:"??!可萊諦!其實不然。你才比我幸福呢。因為你既能用功,又能勞動;能替你父母盡力。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好朋友?。?面對好友的羨慕,他沒有沾沾自喜,相反,他覺得慚愧。對于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來說,覺得慚愧是多么可貴的一個品質啊!
《愛的教育》讀后感3
愛,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每個人心里的黑暗角落;愛,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每個人的心房;愛,是一場春雨,滋潤了每個人的干旱心田。愛,究竟是什么?我疑惑不解。這個問題在我腦海里一直浮現(xiàn),卻一直沒有答案。直到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才使我知道了究竟什么是愛。
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埃?德?阿米琪斯的作品。作者以日記形式寫了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一學年的經(jīng)歷,描寫了發(fā)生在學校、班級和家庭里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的神圣的愛,無不流溢與紙上,流溢與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字之間。《愛的教育》一書中不僅有主角安利柯,還有行俠仗義的甘倫;有才干的班長戴洛西;身有缺陷但勤學奮發(fā)的那格;幽默愛國的柯禮智等許多充滿特色的人物。是他們演譯了一個個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的事。
古往今來,愛無處不在,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就等于沒有靈魂。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fā)人無窮的力量。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yōu)榱四骋惶煨虧M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遠離我們。
愛可以創(chuàng)造新的生命!
愛能創(chuàng)造奇跡!
愛能創(chuàng)造教育的輝煌!
讓我們滿懷激情,傾注滿腔的愛,去愛每一個人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4
我沒有讀過多少好書,但是在我所看過的書里面,給我影響最大,感觸最深的一本書,就是《愛的教育》。在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我終于合上書的最后一頁,感受頗深、也受益匪淺。
書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的,他以一個小男孩寫日記的形式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這本書的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在樸實無華的字里行間,卻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會另讀者感動不已。剛開始接觸這本書時,我只是單純地認為這上面所記敘的事物只不過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的小事,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認為,這樣滿是廢話的書出來干什么用?但是當我重新充滿興趣地拿起《愛的教育》,仔細認真的審閱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時候,所感受的感覺卻不跟第一次的一樣,《愛的教育》這本書在很多小細節(jié)上面教育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做人與感人肺腑的故事。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每月故事就是《千里尋母》。主人公馬可爾的父母因為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lián)絡??勺詮纳洗务R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I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xiàn)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的心里已是心潮澎湃了,看著馬可爾為尋找母親而讓自己傷痕累累,遍體鱗傷,再想想自己,就是為了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經(jīng)常和媽媽對著干,把火撒在媽媽身上,我真的是太不應該了。偶爾給母親洗洗腳,就覺得是對媽媽最大的回報了,比起馬可爾,我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
看了《愛的教育》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是那么地幸福!所以那些為了不能達成自己的目標而自暴自棄的人,請乘著“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的美好人生。
《愛的教育》讀后感5
讀了亞米契斯先生的兒童文學名著《愛的教育》,我不止一次流下了熱淚。小說一共寫了一百個故事。書中的主人公平凡而又高尚 ,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師和同學的深厚真摯的愛,深深地感染了我。高尚的卡隆,刻苦的斯代地,才華出眾的代洛西……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引起了我思想上的波瀾,流下了慚愧的眼淚,小石匠到安利柯家來玩,小石匠穿的是他父親——一個石匠的衣服,衣服上的石灰把椅子弄臟了,安利柯伸手要擦,被父親制止了。后來,小石匠悄悄地把石灰拭掉了。安利柯的父親是這樣對他說的:
“安利柯,你知道為什么我不讓你去擦椅子上的灰嗎?因為當著同學的面這樣做,就等于責備他把椅子弄臟了。這樣很不好,第一,他并不是故意弄臟的,再則他穿的是他父親的衣服,上面的灰土是他父親在勞動的時候沾上的。凡是勞動所帶來的,不論是塵土、石灰、油漆,還是別的什么東西,都不是骯臟的。當你看到一個勞動歸來的人時,千萬不要說:‘這個人真骯臟! ’你應該說:‘他身上帶著勞動的痕跡’?!?“記住我的話吧,你要愛小石匠,一來他是你的同學,二來,他是勞動者的兒子?!?/p>
回首往事,我的臉紅了。記得過去的我, 曾是一個嫌臟、怕累、嬌生慣養(yǎng)的小姑娘。到農(nóng)村去勞動,別的同學二次抱三四棵大白菜,我卻一次只抱兩小棵。有的同學說: “還是體育委員呢,這么嬌氣!”我反駁道: “體育好,并不等于胳膊有力氣,再說,我今天可是帶‘病’堅持來的,你們對這種精神不給予肯定,還來批評,早知道,我就不來干這費力不討好的事了。”還有一次,我沿著馬路沿兒淌水玩,清潔工請我離開,以免掃水時把水濺到我身上。我沒動,幾滴污水濺到我的花裙子上。我忿然地怒視著她,她急忙道歉又責備我不聽勸告,我卻火了,說: “你不要一推六二五, 自已什么責任都沒有似的,要是嫌工作不好,請不要把火氣發(fā)泄在個孩子身上?!?/p>
讀著安利柯父親的話,我的心不禁為之顫動,想想自己的過去,我真是無地自容。是啊:沒有勞動,就不會創(chuàng)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沒有勞動人民,就不會有社會的進步;勞動是最值得尊重的,勞動人民不怕臟不怕累的高貴品質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于是我決心改掉自己身上這種不良習氣,從小事做起,積極參加各項勞動。首先按時做值日,多為集體做好事。那次,我們放棄了游戲時間去清掃操場角落里的雜土,在勞動中我總是撿最苦最累的活兒干,打水、倒垃圾我總是搶在前面。勞動結束了,我的頭上、 臉上、身上都罩上了一層土,我自豪地說: “我身上帶著勞動的痕跡?!?/p>
《愛的教育》是我的良師諍友,它給了我許多的啟迪,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讀了它,我似乎對愛祖國、社會、家庭的含義理解得更清楚了。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 我的父母、我的同學了。我更加尊重別人的勞動了,我自己也更愛勞動了。
《愛的教育》讀后感6
《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于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這是一部日記體小說,意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華章,尚不及這部小書對無數(shù)人的益處。 《愛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這是一部獻給九歲到十三歲小學生的書,內容新穎,情節(jié)感人至深。凡是讀過這部書的人,都將無法抗拒它的魅力,是無可爭議的"愛"的典范。它所激蕩的情節(jié)無不使人流下動情的淚水。 每一篇故事都以一個“愛”字為話題,作品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其中“災難”這篇文章最令我敬佩。敘述了一個叫洛佩諦的學生,上學時在街上看見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時,有一輛馬車向他駛來,于是洛佩諦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大家都稱贊洛佩諦是個勇敢的孩子。我被這個孩子驚人的舉動所感動,也許他很天真,不知道自己過去以后,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也許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沖上前去,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自己卻受了傷。這種學生之愛,是所有愛中最淳樸、天真的愛。 “納利的保護人”這篇短文最令我感動,看的時候,我潸然淚下。駝背的納利,身體小而弱,經(jīng)常被人捉弄。但為了不使母親傷心,常獨自哭泣。有一次,弗朗蒂欺負他,卡羅納把弗朗蒂打得狼狽不堪,從此再也沒有人欺負納利,卡羅納成了他的保護人。納利的母親很感激卡羅納,并將項鏈送給卡羅納。
也許他和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才會給我?guī)砣绱舜蟮挠|動。我也經(jīng)常一個獨自哭泣,也許因為我對被欺負的納利感到同情,更對卡羅納的正義感到敬佩。雖然這只一個小小的故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又有誰注意到,這些精神都需要“愛”來澆灌。 故事中的每篇短文都看似平凡,但是有著超強的魅力。夏沔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笔前。蠋煹男蜗笾愿叽?,那是因為老師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是充滿愛的,沒有愛,我們如何進步,沒有愛,我們如何學會做人,沒有愛,我們如何成長。 《愛的教育》一書中就引導孩子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位。思考。引導他們用愛心與每一個人對話。此書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們接受,是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為人子女者一生必讀的教育經(jīng)典,學習范本。
《愛的教育》讀后感7
世界上有一種不可缺少的東西,這就是愛。每個人心里都有一份博大、無私、純潔的愛。水養(yǎng)育了魚,愛養(yǎng)育了人。如果人沒有愛,就像魚缺少了水。魚沒有水不能生存,人也不能缺少那份寶貴的愛。
自從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才真正理解了愛,知道了愛的重要性。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這些小故事里包含的方面很多,有熱愛學習的,熱愛勞動的,熱愛祖國的,樂于助人的,尊敬師長的,體貼父母的等等。然而,文章中表現(xiàn)更多的是同學們閃光的美德。
在這本充滿哲理的書中,描寫了一位我難以忘記的學生---克洛西,他非??蓱z,是個窮人家的殘疾孩子,也是安利柯的同學??寺逦鞯募邑毟F的連布都買不起,連讀書點燈的錢也沒有,和他相比,我們是多么幸福啊!父母經(jīng)常帶著我們買衣服、去公園、看電影。雖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可是,想想住在邊遠窮困山區(qū)的孩子,別說上學,就是生活都很困難。所以,我們應該把愛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每一次翻開這本《愛的教育》,我都會想起那個品德高尚的孩子---卡隆,他經(jīng)常幫助同學,而且尊敬老師。許多人都非常喜歡他??∈终塘x,常常為被欺負的同學打抱不平;他樂于助人,常把學習用品借給需要的同學,甚至干脆送給他們;他心胸寬廣,能原諒做錯事情的同學;他責任心強,能幫助老師維持好紀律。他的行為告訴了我們如
何解決問題,如何幫助他人,如何成為一個在道德、品質上都很優(yōu)秀的人;告訴了我們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你才會感到快樂、幸福。今后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那美好的心靈,學習他那無私的愛。只要看見有人遇到困難,就要及時幫助。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卻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實在生活中,愛已經(jīng)融入生命。例如父母的愛是關心的愛;老師的愛是鼓勵的愛;同學的愛是友誼的愛,用愛編織的教育讓我學會了不少,長大了不少,讀了《愛的教育》,我似乎懂得更多: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體貼父母等都是“愛”。我們一定要珍惜別人給予的愛,同時也要把自己的愛帶給需要的人。
有一首歌曲叫做“愛的呼喚”,就是人們要有真心、真愛。的確,社會上無時無刻都充滿著愛,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到獻血,幫助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為地震災區(qū)捐款……只要用我們的心,我們的愛,去關懷和注視周圍的世界,你就會發(fā)現(xiàn)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讓愛自由飛翔吧!飛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飛向你和我之間,讓人人都感受愛的溫暖,讓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8
發(fā)表于1886年的《愛的教育》在當時的意大利文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本書作者德*亞米契斯,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士,也在世界文壇上獲得了崇高而特殊的榮譽并且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有絲毫的減弱,這本著作風行全球,膾炙人口,成為每個家庭教育子女必備的良書,是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必讀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
《愛的教育》之所以成為父母教育子女,師長教育學生的首選之作,是因為它用愛塑造人物,在小主人公安利柯的精彩經(jīng)歷之中,引導孩子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釀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作品之中處處充滿了對祖國的謳歌和熱愛,作者在序中說這本書也可以叫做“一個小學生一學年的故事”,然而,作者利用本身細膩優(yōu)美的語言,哲學家那樣敏捷的洞察力,生物學家那樣淵博的知識,紳士般的風度與品格,描述了一個個感人故事,哲理深刻,使我們學會了許多也許在課堂上不可能學習到的知識,終身受益。全書共有一百篇文章,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小主人公安立柯的日記,安立柯父母的教子篇,老師講的每月故事。然而這三個部分都是以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中心的,為廣大的父母,師長所能借鑒的。
全書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明的孩童形象,行俠仗義的甘倫,勤工儉學的柯禮智,精明的戴洛西,溫順勤奮的那格,調皮搗蛋的安東尼,孝順懂事的潘克希。在這個充滿愛的世界,孩子們的天真與善良是最出彩的地方,孩子的心靈是最純凈的,然而就是因為這樣純凈,善良,真誠的小小心靈所擁有的人類高貴質量正是作者強烈頌揚的,他希望這樣的高貴質量能在更多的人身上實現(xiàn),希望孩子們不被外界的影響丟失掉他們擁有的“最美好的東西”,孩子們的愛國,狹義,寬曠,無私,英勇,深深地感動了人們。
《愛的教育》的文眼就是一個“愛”字,無論是哪章都把愛表現(xiàn)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志國家之愛,民族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之愛,然而,無論是那種愛,都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書中有這樣一個片斷:二年級洛佩諦為了救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他為“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這本書中這樣的故事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更加能讓我們思考的是這樣弱小的二年級孩子能在朋友遇到苦難得時刻,奮不顧身的甚至不顧到自己的生命,這是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作到的?然而,救他,是這個二年級學生唯一的信念。這是令人感動,并且是值得鼓勵與贊揚的!
《愛的教育》讀后感9
愛就像空氣,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充滿了每個人的內心,它的非凡意義已經(jīng)融入到每個人的生命。
為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假期的十幾天,我拜讀了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品《愛的教育》。這是一部日記體小說,情感豐富且文筆優(yōu)美。全書共一百篇文章,都有著積極的教育作用。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能放下手機,潛下心來投入有益的閱讀,是一件受益終生的決定。
在我們中小學教育中,“愛的教育”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但“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單純以兒童教育為目的的。孩子們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學校教育首先考慮的是現(xiàn)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fā)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么樣的人才有利于,才能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所以,我們必須結合孩子們的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認知,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異中求同”?!皸l條大路通羅馬”,孩子們明白愛,理解愛,踐行愛,這就是我們的羅馬之路。
《愛的教育》一書上每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特別是每月故事更是讓人感動,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其中《尋母記》更使我感慨頗深,一個才十一歲的孩子就孤身一人從熱那亞出發(fā)去美洲,這需要多少愛來支撐他?。∪欢鴲鄣墨@得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千萬個磨礪,使他變得更加堅強,更讀懂了愛的彌足珍貴。書中還有一個小故事,一個小男孩本想把墨水瓶丟向侮辱他的同學,不想?yún)s丟到了先生身上。先生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并請真正的肇事者起立,承認錯誤,從而培養(yǎng)學生有坦白過失承擔責任的勇氣。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仿佛現(xiàn)實中的情景重現(xiàn)。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是打開人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孩子的世界就是一張潔白的白紙。老師就是那個拿著畫筆的人。你的用心涂抹,會在白紙上留下永遠的印記。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里溶解。愛是所有涂抹中最亮麗的一筆。
人生有太多平凡而難忘的瞬間,我們別忘了給這些瞬間一個大大的特寫。雖然這些瞬間對于我們成年人來說,也許只是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可是對于孩子來說,也許因此開啟了幸福之路,成功之路。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作為一個平凡的教師,我愿用我的真心,愛心,耐心去和孩子們一起開啟幸福之路!
《愛的教育》讀后感10
當我把剛買到的《愛的教育》捧在手里時,我老老實實地從最前一頁看起。這本由“梁海濤、蔡雪萍”夫婦從意文直譯的《愛的教育》,保持的原味應該是最濃的。
開始讀書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想知道,這本書適合不適合對我的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盡管我早已經(jīng)知道,許許多多的老師都把本書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必備教材;盡管世界名著的光環(huán)早已經(jīng)戴在它的頭上,但我始終沒有走進書里去。
讀開頭的幾篇時,我不以為意,甚至為記住書中的人名而感到有些煩躁,語言似乎也那么平淡,沒覺得有什么感人或者吸引人之處。
可“名著”的頭銜卻引領著我一路讀下去,這一讀就不可收拾。一天的時間,我飯不做,家不收拾,連兒子都推給他爸,就沉浸在這愛的世界里,多少次淚流滿面!
柯萊蒂一邊忙著扛木柴,招呼顧客,一邊見縫插針地復習功課,學著煮咖啡,照顧生病的媽媽,在做這一切的時候,他又是那么開朗樂觀。當他“替母親在背后墊好枕頭,整理好被子”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為一個勤勞能干、樂觀好學、體貼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動!這是多么難得的品質啊?柯萊蒂所做的一切,現(xiàn)在哪個孩子能做到?同是三年級的孩子,我班的“公子”“千金”們相差有多大?。?/p>
當奈利的母親在校長辦公室里激動地抱著卡羅內的雙肩,“摸索”著要找禮物送給卡羅內的時候,淚水又濡濕了我的雙眼。我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我能夠體會得到一個母親對自己那駝背、瘦小的兒子在學校生活的擔心憂慮,和對保護兒子的卡羅內發(fā)自內心的感激之情。我流的是作為母親的淚。
盡管曾經(jīng)讀過無數(shù)遍《佛羅倫薩小文書》,多次給學生講過這篇課文,然而在書中再讀這篇文章時,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任它奔流。我相信,父對子之情,許多為人父者都能做到;唯這子對父的深情——愿意為父勞累,寧愿多次受天大的委屈也不聲張,仍然深深地愛著父親的感情,是多么難能可貴!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有哪一個能夠忍受委屈?別說委屈,即使明明是自己做錯了,往往也容不得他人批評!
《六千里尋母記》中,當隨著可憐的、堅強的、勇敢的小馬克歷盡磨難,飽償艱辛,來到梅基內斯工程師的家;當那位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憐的母親聽到一個“好消息”,“騰地一下坐起來,移動不動瞪圓眼睛……”,當馬克“衣衫破舊,滿身灰塵站在門口……”時,我的淚奪眶而出,跟著母子啜泣起來!是對母親的愛,支撐著13歲的小馬克孤身一人,長途跋涉,歷盡坎坷;是對母親的愛,給了小馬克巨大的精神動力,克服了常人(我想,現(xiàn)在的我也做不到馬克所做的一切)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挽救了思鄉(xiāng)心切、正在死亡邊緣的母親!因為兒子的愛,使得剛剛還拒絕手術的母親,要馬上做手術,為了愛和被愛,她要活著!
《愛的教育》讀后感10篇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 六年級《愛的教育》讀書筆記3篇(愛的教育六年級上冊讀書筆記)
★ 最新小說《愛的教育》讀書啟發(fā)5篇 讀《愛的教育》的啟發(fā)
★ 《愛的教育》優(yōu)秀讀書心得4篇 《愛的教育》的讀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