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篇(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100字),歡迎參閱。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1
來說說這本書吧——《月亮和六便士》。一本故事簡單,花幾個小時就可以了讀完的書。大意是講了一個普通人突然有一天離開老婆孩子遠走他鄉(xiāng)學畫畫,生活潦倒食不果腹。后來,他來到了一個小島,畫畫然后死亡,故事完結。本以為作者會借小說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留下幾句為夢想努力奮斗的勵志名句,本以為還能有幸一睹偉大畫家的作品,事實上什么都沒有。斯特里克蘭德的語言是那么的寥寥幾句,“我對孩子們沒什么特殊的感情”,“她死了和我有什么關系”……他是一個自私而無情的人。他對人事都那么冷漠和不屑,他對畫畫又那么的熱情和執(zhí)著,這是一個兩極的人。
作者塑造了一個在藝術的世界里忘記了現(xiàn)實世界的人。所有的食物只是充饑而已,大床和地板只是棲身而已,邋遢和干凈對畫畫又什么影響呢,別人的否定和嘲諷和自己無關。斯特里克蘭德在繪畫的世界里仿佛銅墻鐵壁一般,自己出不去,別人進不來。他說“他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游泳一樣”。這是一種受命運控制而無法自拔的力量,它會指引你發(fā)現(xiàn)真正的藝術光芒,但代價就是脫離原有的軌道,毀滅或者重生。
斯特里克蘭德毀滅了嗎?沒有,很多年后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人。他的作品被不斷的拍賣,數(shù)字巨大到無法想象。他重生了嗎?沒有,他得了病,不肯看病依然在畫畫。后來他眼睛瞎了,就坐在自己的畫作前,直到死亡。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想起了梵高或者高更,這些現(xiàn)實中的瘋子,藝術上的癡人?;蛘撸阆肫鹆俗约盒闹心莻€叫夢想的小東西?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個叫著夢想的東西。有的人在出生的時候忘在上帝那了,所以他連夢想的面都沒見著,簡單生活著。有的人把夢想帶在身邊,小時候還小不知道那玩意是什么,所以隨手就給扔掉了。有的人左手拿著夢想,右手牽著現(xiàn)實,最后負荷過重放掉了那個小玩意。還有一些人,雙手緊握夢想,披荊斬棘,終于完成了內心的指引。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成為斯特里克蘭德的可能,只是成為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我也并不認為如果每個人都成為斯特里克蘭德,世界就是美好的,印象派和寫實主義是可以同時共存和被需要的呀!
突然記起了在美術館看到的一幅畫,忘了告訴大家美術館就在博物館的旁邊。那是一幅油畫,畫的是一顆大白菜,多么真實的白菜呀,我忍不住想要去用手觸摸白菜的葉子。我想起了小時候媽媽從菜園子里弄回一顆白菜煮火鍋日子。想起了那些寒冷的冬天,地里的大白菜和池塘里的蓮藕組成的生活。站在這個富有藝術氣息的美術館中,我對這幅畫的作者充滿著感激。也許他是一位擁有很多頭銜的現(xiàn)代畫家,也許他因為這幅畫的展出收獲頗豐,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一個人在追逐自己心中月亮的時候,為什么就一定要舍棄自己勞動所得的六便士呢?無法成為世界矚目的藝術家,成為一個給一些人帶來感動的小人物也很不錯。
博物館的金粉巨作讓人驚嘆,而美術館的大白菜卻觸動了我真實的生活。如果說作者書中的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名用生命練成的純粹的藝術家,我更希望的是能在月亮的指引下不知不覺的遇見六便士。突然想起了一部電影里的臺詞:“當你追求卓越的時候,成功也會不請自來”。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2
假如你某天在書里看到這樣一個人:在銀行工作,長得一般,業(yè)務湊合,有一個比較美滿的家庭,勤勤懇懇,不愿多說話,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吸引人的人,這時作者又寫他到了巴黎,正從頭開始學畫,立志成為一名畫家時,按照小說慣有的套路,那么他應該無師自通,很快便為一個遠近聞名的畫家,并最終會與一位有錢人的漂亮女兒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就在毛姆筆下有這樣一個人,他叫查爾斯,再留下一張內容為“晚餐準備好了”的紙條之后,他離開了陪伴自己十七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孤身一人去了巴黎。那一年他四十歲,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身上只有一百塊錢。
其實書名:月亮與六便士,已說明了這一切,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賺取的微薄薪金,有多少人只是膽怯的看一眼月亮,就又繼續(xù)低頭追逐那賴以生存的六便士,但查爾斯做到了,如愿以償?shù)淖分鹚脑铝粒瑩Q句話說,他的噩運,五年之后,他在巴黎貧病相加,躺在小閣樓里奄奄一息,幾乎一命嗚呼,之后又淪落街頭,干著各種薪水低薄的工作,但他依舊追逐著,又過了幾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身患麻風病,雙目失明,臨終前叫人把他的巔峰之作,也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付之一炬,在十五年間,這個本來是倫敦上流社會的人風馳電掣,越過城市,越過文明,越過中產階級,越過太平洋,越過人性,終于趕上了命運這匹烈馬。
別人的人生是不斷做加法,他卻在做減法,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爾斯甩掉一個又一個的身份。別人也許會同情他的窮困潦倒,認為他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但他拿起畫筆時,卻覺得自己是個君王。
說實話,查爾斯這個角色并不討喜,我第一次讀時甚至覺得他有點可惡,他拋棄家庭,一聲不響的走了,盡管他妻子表示可以支持;他總挖苦別人,盡管那個人拯救了他的生命;他將朋友弄得家破人亡,但盡管如此,只要你拿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與他的.人生相比,你還是會欽佩他的勇氣,他的眼睛里豈止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夢想擊中了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夢想多么鋒利,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功名,或者利祿。但是查爾斯拒絕成為“人們”里面的那個“們”。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其實我應該感謝這本書,因為它給了我堅持夢想的力量,因為我很晚才開始學習舞蹈,于是乎,我便是舞蹈班里年紀最大但跳的最差的一個,總是受到老師的責罵,讓我總是心生自卑感,但經(jīng)過我不斷的練習,我終于追上了,跨越了那座屬于我的第一座大山,但命運之神總是捉弄人,我的第2座大山來了,已經(jīng)是一名準初中生的我要做出選擇,到底堅不堅持繼續(xù)學舞蹈,這個問題困擾我許久,一邊是影響未來的學業(yè),一邊是我所熱愛的舞蹈,但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認為我已有了答案,查爾斯可以在40歲時拋棄一切,去追求他所熱愛的事物,那我一定也可以追求我所熱愛的事物。
用伍爾芙的話來結束此篇吧﹕“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3
一個家庭美滿,事業(yè)有成的證券交易人突然放棄了自己的一切,拋妻棄子,身無分文的來到巴黎,在一間破舊的廉租房里開始了自己的第二重人生。沒有蓄謀已久,不是頭腦一熱,他像是被魔鬼抽走了靈魂,被命為畫奴,終其一生只為畫畫。對于世人的指控,情人的以死相逼,他冷酷無情,巋然不動;對于朋友的接濟與善意,他理所應當?shù)慕邮?,還不斷打罵欺辱他們。這樣的奇幻,卻又有種魔力在震撼著我們,他技藝粗陋卻堅定地強調“我必須畫畫”,他在臨終前瞎著雙眼卻將生命的那種明艷、壯美、力量鋪陳在整個房間,又甘愿將其付之一炬,他把生命托付在畫紙上,只有用顏料填涂才能擁有色彩。
坦白說,毛姆筆下的這種人是不存在的,相比于原型來說更像是毛姆自己的理想化身,是為歌頌理想而存在的人物。原型高更在做出改變一切的時候也是經(jīng)歷了諸多選擇和考量的,但文中的斯特里克蘭卻是直截了當?shù)母牧诵校屓嗣恢^腦。但從全書來看,正因為他是斯克里特蘭,所以他一定會這樣,對于世俗的拋棄,道德的背離,人際關系的逃脫,正證明著他不具有社會人的特質。一切的社會行為,包括給人做翻譯,和朋友的愛人建立情人關系,都是為了生存和原始需求的服務,是對社會的妥協(xié)。而他兩次搬遷,從高度文明的上流階級到魚龍混雜的底層階級,再到無管轄的自由狀態(tài),隱居大山深處,都體現(xiàn)著他在想方設法逃離人類社會的枷鎖,所以如果用道德標尺去衡量他是不公平和沒有意義的。
而這樣的斯特里克蘭卻有著超脫常人的地方,那就是必須要去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說我必須要去做什么,是因為權衡利弊下這么做更有好處或者更符合道德標準,但很少有事情是無緣由的必須要做,如果有這樣的人,在車流中一定要逆行,沒有任何理由,仿佛神明的旨意一樣,我們八成會覺得他瘋了,而斯特里克蘭卻正是這樣,在社會的洪流里非要無故的逆行。
而支撐這種不明智逆行的正是理想。想法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像是一棵小樹,不斷的開枝散葉,有的被人砍掉了,有的自己脫落了,而理想則是樹的主干,在我們成熟以后沒有道理的去堅持,去喜歡,去奮斗,有的人能找到自己的主干,在故宮修40年的表也不覺得無聊;有的人在沙漠里科研十幾年不能與家人通訊也覺得付出值得;有的人像斯特里克蘭一樣拋棄一切在西單的地鐵站歌唱。他們是幸運的人,但大多數(shù)人可能找不到自己的主干,最終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過著效益第一,職稱優(yōu)先的中產階級生活,但偶爾還是迷茫,像是書中局促的證券經(jīng)紀人斯特里克蘭一樣。也許我們暫時不幸,沒找到可以為之奮不顧身的理想。但通過這本書,我想說的是,我們還有可能遇見理想,還有時間為之奮斗,在斯特里克蘭完成生命里最宏大最震撼的巨幅圖景時,那明黃和鮮紅交織的是生命的激越和力量,是理想的榮光,這種淋漓盡致的激情和意志仿佛命運交響曲結尾的休止符,無聲卻激昂回響。我被震撼了,理想太美,為堅持理想還是屈服現(xiàn)實舉棋不定的人,還沒遇到理想的人們,要敢想敢夢。
理想啊理想,我愿為你臣服,獻上我的生命,做你永世的奴仆。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4
讀這本書是因一位繪畫老師的介紹,也是因這本書的名字看起來很有趣,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主人公恩特里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jīng)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喜愛虛榮,兩個孩子健康快樂。按理說,他應該滿足于這種人世的快樂才對,盡管這種生活未免太過平淡。但是,就在他們婚后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出去去了巴黎,拋棄了令外人羨慕的事業(yè)和生活。就在人們以為他的出走是因為有外遇的原因時,人們發(fā)現(xiàn)的事實是:他原來只是為了畫畫。這時的恩特里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也沒有任何人教過他這些,他也不打算向任何人學習什么。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他開始變得生活窘迫,幾次險些因饑餓和疾病而死。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拒絕了愛情和家庭,拒絕物質和欲望,一心追求個人精神的自由和藝術上的美,孤獨地生活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艱難地跋涉著。他不需要錢,但有時金錢會束縛他,他不停地流浪,最后來到了塔西提島上與土著人生活在了一起。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作妻子,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畫。在他因麻風病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但卻在他的住所的地方畫的壁畫前整整面壁坐了一年,直到死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毀了這一切,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
這本書看著可能會讓人覺得糾結,與以前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習慣于用自己是常人的標準去衡量那些有個性的人,覺得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自身夢想的追求有些傻,但那些精神層面的東西本就不能用任何物質來衡量。我們并不必非要去理解那些為了夢想而放棄一切,甚至生命的人,但至少我們要學會尊重他們,必竟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夢想的權力。
作者始終對超出自己認知范圍的人事抱有了解的欲望,并千方百計地接近他們,研究他們,最終有所體悟。
主人公在已不年輕的時候,放棄了體面的工作和溫馨舒適的家庭生活,踏上艱辛的學畫作畫之路。
從此衣冠楚楚的證券經(jīng)紀人開始流浪,而當現(xiàn)在的生活越背離原來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他離自己的理想就越近,靈感也不斷涌現(xiàn),當他徹底拋棄自己的肉身的時候,他精神中最具有藝術氣質的一面終于通過他留在塔希提小島上的畫凸現(xiàn)出來。主人公在塔希提島上貧病交加悲慘死去的一幕令人震驚,這和其留下的驚世名作被毀一樣讓人惋惜卻又無耐。主人公的行為真的是讓人不知道該怎樣評價,從來沒想到有人會為了自己的理想進而做到這種程度,不管對誰來說應該都是不容易的,但他做到了。很神奇。
藝術家貧病交加的死去的故事很多,這本書的作都通過主人公的悲劇探討了該如何對待天才、個性這個嚴肅的話題,在常人眼中,天才,藝術家總是特立獨行、行為怪異,讓人們覺得不管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無法達成共識,進而難以讓人接近。但正是因為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世界才會如此多彩有趣。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5
上帝的磨盤轉動得很慢,但卻磨得很細的意思:
通俗地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上帝的磨盤轉動得很慢,但卻磨得很細。”的出處:
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
釋義 :
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現(xiàn)實與卑微。月亮是在此世上遙不可及的形體,你可以贊美卻無法褻玩它,代表了崇高。它們都是圓形的,閃閃發(fā)光,卻被賦予了南轅北轍蘊意。
思特里克蘭德太太出身不凡,喜歡在自己的幽閨里設宴招待各式文人,以待提高自己的文學素質。姐夫是一位上校,丈夫本來也在銀行工作,他們之間的相處互相敬愛,極少摩擦。
也就宛如大多數(shù)女性渴望的那樣,思特里克蘭德太太過上月亮般的生活,養(yǎng)尊處優(yōu),人人都可看到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每日只需流連在燈紅酒綠的宴會上,思考自己是否是宴會的主角,能夠再用文學的氣質為自己添染上更高的光環(huán)。但是這種安詳寧靜的快樂常常隱匿著一股驚懼不安的勢流。在不留神處往往讓人萬劫不復。脆弱得如履薄冰。
為了使靈魂安寧,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但思特里克蘭德先生的靈魂早已被惡魔吞噬,所以他從來不屑于做討好別人的事。 他很窮,窮得只能夠住在一座破爛的小樓,多年沒有粉刷過的,齷齷齪齪,連他穿的也沒有一件東西不是骯臟、破爛的。很難想象,在不久之前,他曾經(jīng)住在一棟別墅里消暑。
六便士般的生活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亂蓬蓬的胡須底下,他的頭發(fā)也非常長;但是最令人吃驚的變化還是他的極度削瘦,穿的仍然是五年前作者所見到的那身衣服,只不過已經(jīng)破破爛爛,油跡斑斑,而且穿在身上晃晃蕩蕩,仿佛原來是給別人做的似的。 雖然這種生活被許多人所不齒,也沒有太多人記住他,只是在偶爾需要畫人像的時候,讓他接幾個錢,但是他只是置身于這個社會于以外,沒有人能夠打探到他靈魂的行蹤,而且他對于這個社會有機體的不屑一顧,多少給人一些虛幻的好奇。
施特略夫是一個蹩腳的畫家,但并不代表他缺乏藝術的嗅覺,他一直敬重思特里克蘭德先生的天賦異稟,即便在所有人不理解的情況下,即便在思特里克蘭德先生多番冷嘲熱諷下,他亦然如此。 思特里克蘭德先生害病甚危,他二話不說,把先生接往自己家里,不但把自己的工作全部撂下,整天服侍病人,大夫開了藥,他總是連哄帶騙地勸病人按時服用,盡管他的收入一向只夠維持夫妻兩人的生活,從來就不寬裕,現(xiàn)在他卻大手大腳,購買時令已過、價錢昂貴的美味,想方設法叫思特里克蘭德先生多吃一點東西,與其說故縱欲擒,還不如說他是一個傻子,習慣對別人好的傻子,總是把別人的事情攬成自己的事情,天底下有那么多舒心的工作,他偏不要,倒撿起了一個無心的怪物。施特略夫實在是個大好人,好到連自己的妻子也雙手奉上,只是那個無心的怪物只是一個藝術的偉人,沒有良心,沒有靈魂。在事情發(fā)生以后,他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靜觀,不動聲,不作為,一切皆認為是施特略夫咎由自取。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
這幾天利用空閑時間讀完了豆瓣高分小說《月亮與六便士》。
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就是主人查爾斯作為一個股票經(jīng)紀人,過著不俗的生活,家里有妻子,有兒有女,經(jīng)濟狀況也不差。然而有一天,他卻突然離家出走了,只留下一張”晚飯準備好了“的紙條,就這樣離開了陪伴了他17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那年他40歲。他只身前往巴黎,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酒店里,口袋里只裝了100塊錢,為什么?因為他想學畫畫,他特別喜愛畫畫,他要追逐他的夢想。
然而一切并沒有像“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美好。夢想并不是簡單喊幾句口號,通過努力就能獲得,追逐夢想也并不是那種令人羨慕的勵志故事,真正的被夢想俘虜?shù)娜似鋵嵕褪窃谧分鹭\。在巴黎,他生活窘迫,5年之后貧病交加,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的救助,他早就一命嗚呼了。
后來他又自我流放到了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還和一個土著女人結了婚,然而你年后他不幸患上了麻風病,雙目失明,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卻畫出了他的巔峰之作,可是又在臨死前將他付之一炬。死后,他的畫作才開始得到世人的認可和欣賞。
對于這樣一個人,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給他評價,在他離家出走的那一刻,他表現(xiàn)的非常冷酷和自私,他的眼里只有他自己,沒有別人,他從此不再過問他的妻子,他的孩子,甚至連一封書信都沒有。在巴黎,他甚至還拐走了救他一命的朋友的妻子,然后又將她拋棄。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無法想象會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必定是會被社會所唾棄。
但是仔細想想,查爾斯真的是眼里只有自己的嗎?準確的說,被夢想俘虜了的他,眼里連自己都沒有,他的眼里只有夢想。他說“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他畫畫,不是為了功名利祿,他只是被夢想這個閃電擊中了而已,為了畫畫,他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身體和精神上都遭受了極大的折磨。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但是他后悔嗎?他毫不后悔,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任何的苦難都沒有讓他產生一絲悔意。有些人追求真理,堅定不移,為了實現(xiàn)它,不惜將他們自己的世界完全推翻。
或許夢想和現(xiàn)實本來就是矛盾的,或許追求夢想與普通的人性也是矛盾的。就像作者所說的“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顆心里的”。
其實每個人都活得很孤獨,你過的不一定是你的內心真正想要的,有些人甚至連自己內心真正的想要的東西都無從所知,他們只是被這個社會鞭笞的前進而已。我們大多數(shù)人活得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自己,而是別人想要的那個自己。
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現(xiàn)在有著大量的文章都在批判安于現(xiàn)狀的人,認為他們是不努力不上進的表現(xiàn),然而在看過本書之后,我覺得其實并不是這簡單。安于現(xiàn)狀和追求夢想都要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只要這個選擇是基于自己內心的想法,那就不應該被批判。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篇(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100字)相關文章:
★ 月亮作文初一3篇
★ 月亮作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