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浮生六記》讀后感3篇 浮生六記讀后感簡化,供大家參閱。
《浮生六記》讀后感1
由于是文言文體,所以只在空閑看上兩篇,看完四記發(fā)現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
第一、二記趣味性最強,看得也最入迷,可能是因為有妻子蕓一起,顯得生活更加浪漫。
第三記坎坷記秘記錄不易的生活,開始傷感起來,所謂拮據生活,我覺得就是無法再過上像以前那種有下人服侍,有足夠的錢進行各種娛樂,實際上沈復比普通人的生活好得多。
第二記記錄了一些好玩、有趣的事,讀起來很輕松,第一篇“童趣”我記得是在人教版小學課本上見過,當時就覺得很有趣,還把那一管課文都背下來了。第四記記錄作者去各地游歷,描寫的暑觀奇象細節(jié)很到位,讀了長見識,也算有個印象,以后若是有機會的話也去看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書中蕓這個人物,主要在第一記。書的前言里就提到林語堂對薈的評價·蕓,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作者沈復與蕓之間的關系很好,這是令我非常羨慕的,這樣的女子應該是很多男人心中理想的另一半吧!
書中幕的物形象給我的感覺是溫柔,美民,心流手巧。能夠勤儉持家,放到現在的話就顯得性格軟弱了些,不過結合當初重男輕女和女性地位的`時代背景,也就不難理解她不介意沈復和其他女性之間的事了,這點很多讀者就覺得他配不上蕓這樣好的女子,這方面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最后兩卷爭議太大,不想讀后人補撰的就沒看,不過留下點遺憾也好,增加了一種神秘的美感。
書籍簡介: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著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的自傳體散文集,成書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該書以作者夫婦的生活為主線,敘述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見所聞。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蕓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于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該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jié)則伉儷情深,至死不渝。
《浮生六記》讀后感2
“《浮生六記》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薄崞讲?/p>
在未讀《浮生六記》時,我認為的愛情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毕鄲鄣娜艘欢芏鞫鲪蹛垡惠呑樱陡∩洝穮s讓我看清了真正的愛情,真正的夫妻。沈復與陳蕓前半生伉儷情深,舉案齊眉,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恩愛手冊”。但后來遭遇變故,被父親逐出家門,在外顛沛流離,生活困頓,但二人依然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直到最后陳蕓客死他鄉(xiāng)。
陳蕓很美,不僅是瘦不露骨,眉彎目秀的美,也是心靈的美。放在現代,我覺得陳蕓一定是一個動手能力極強的寶藏生活博主。她親手做衣帽,摘梅子釀酒,用植物做屏風,做竹簾,做梅花盒。她既可以是紅顏知己,又可以是浪漫情人,多才多藝,感性風雅。從夫妻二人的點滴生活細節(jié),可以感受到他們真摯的愛情。他們還打破封建舊思想的束縛和教條,讓我們還能看到超越時代的勇氣。這對夫妻做了現在看似平常、當時卻不敢想不敢做的嘗試。比如說,蕓娘女扮男裝去看燈會,并與沈三白以“表弟”相稱。她自強自立,在父親病逝,家徒四壁的情況下,僅靠一個人做工,便撐起了一個家。這也難怪林語堂說:“蕓,我想,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生活不是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面對布衣粗食的生活,陳蕓從未覺得苦,她總能用她的蕙質蘭心,給生活添點情趣。生活從不缺少美,只是缺一雙會發(fā)現的眼睛。很多時候,在經過生活粗暴、苦澀的磨礪之后,很多人只能俯下身子,忘記了生活的'初心,眼睛再也看不到美的東西。
淹沒于真實生活的愛,大抵不是一眼就心動的轟轟烈烈,而是你在我身邊肩并著肩,手牽著手,是我說唐詩,你懂李杜,我說漢賦,你知相如,我們仰慕著彼此的才華,又成為彼此心中的一葉舟。
《浮生六記》讀后感3
浮生一夢,喜怒哀樂嗔癡這六感真讓人欲罷不能。
攜手一生的伴侶早早離世,家業(yè)未樹、志向未成的苦惱使年輕的沈復滿腹牢騷,侍奉父母時的孝道也謹小慎微,唯有始終熱情的好朋友們在無數艱難的時刻提攜幫助沈復。彼此惺惺相惜,寄情山水,哪怕人生寥寥數載也足以快哉。
古代的文人喜愛詩詞畫作,鐘愛自然山水,也鉆研蟲魚鳥獸,傾戀美人紅袖添香。窮苦時,生計靠賣畫,吃睡借住在朋友家,實在不行就跟隨升遷的官員當個幕僚,路過江河湖海之時還不忘飲酒當歌醉上一場;得意時,攜手愛妻與三五老友到處辦詩酒會、茶會,去奇駿的山上野餐,去清幽的寺廟洗滌身心,更別提家里院落的盆栽、假山、人工湖也別有洞天。唯一擔憂的,父母但凡對自己不滿意,就要小心翼翼道歉,大氣也不敢出。父親喜歡娶小妾,不幫忙父親不開心;幫了,母親又在自己身上出氣。還是遠游好哈哈哈哈哈!
我不太記得課本上第一次接觸古文是什么時候了,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兩小兒辯日”,其次就是“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原因當然是這篇文言文太長了,老師又要求每個人背誦!早自習搖頭晃腦背書的我,腦子里全是“什么夏蚊?我感覺作者眼神不太行啊,怎么蚊子還是鶴呢?蚊子多討厭啊嘰里呱啦”現在想想,現代人的確太把煩惱當作煩惱,蚊子咬人徹夜難眠,第二天絕對還要發(fā)朋友圈吐槽,古代的.孩子只把飛行的小蟲當作自己的玩伴,并且“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現代人的知識面廣了,心思卻小了,喜怒哀樂嗔癡越來越上頭。哪怕人生不過數載,經歷頗為順遂,卻仍要傷春悲秋,感覺天天都在經歷什么大事。沈復四十六歲已經經歷妻子離世,兒女也相繼先他而去,高堂難以貼身侍奉,數年跟著不同的官員到處搬遷漂泊。這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有閨房記樂,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yǎng)生記道,有沈復對過去的美好記憶感激,也有他仍然可以繼續(xù)前行的期望。
只要有一縷陽光的溫度,就可以怡然自得。
《浮生六記》讀后感3篇 浮生六記讀后感簡化相關文章:
★ 三體讀后感6篇
★ 故鄉(xiāng)讀后感經典12篇 《故鄉(xiāng)》讀后感
★ 精品三國演義讀后感10篇 優(yōu)秀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