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文是熱心會員“taoe761”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后感,以供參閱。
德魯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堪稱管理領域的經(jīng)典之作,以前一直沒有靜下來認真閱讀,近期終于有機會領略其風采,品位其中的精髓,因其珍貴之處,特意寫出學習體會,以表感謝德魯克先生的智慧和投入。經(jīng)典的管理智慧大家耳熟能詳。也許你和我一樣,對德魯克先生所定義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特性和思維模式充滿好奇。在書中,他重點介紹了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當養(yǎng)成的五個思維模式:操控自己的時間、思考我能帶來的價值、怎樣挖掘人員的優(yōu)點、優(yōu)先處理關鍵事務及做出有效決策。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沉淀,讀來仍然字字珠璣,每一則案例與見解都蘊含著濃厚智慧。
在日常工作上,我們常常自認為是管理者,日復一日與諸多方案、報表相處。在自己辦公區(qū)域里,忙于了解的管理工作。然而,這些工作是否能夠滿足“顧客”的需要,是否“可以為他人常用”,大家卻鮮有思考,急于完成面前的目標和大會,卻不知道為何事兒總是做不完,繁忙卻未帶來理想的盈利。如同德魯克所說,我們一般被迫沉醉于“日常運行”中,隨后思考這些日常工作實效性,以及它們是否指向我們的目標。做為管理者,倘若想要實現(xiàn)成果和提高績效,就必須騰出時間,從關注自身工作轉(zhuǎn)為關心成效,從專業(yè)技能拓展到外部世界,由于只有外部世界才具備績效的價值?;蛟S你會擔憂減少“不必要”的工作帶來風險,但德魯克告誡我們,敢于降低無謂的工作,反倒有利于提升實效性。大家常在熟悉的管理工作上工作,卻鮮少思考本身工作是否有利于“顧客”的要求和“別人的運用”。在我們的認知中,管理者的角色有其等級劃分,但卻很少從貢獻的角度去了解管理者的價值。一直以來“打工族”的角色意識不可動搖,這種意識不但會降低個人對組織貢獻效率,也會影響“打工族”自身的時間效率。若能重視貢獻的思想,每個人都能變成“企業(yè)的主人”,成為企業(yè)的一部分。眼下集團實施的價值貢獻積分體制,強調(diào)“付出的努力、造就的新價值與貢獻”,正是對價值貢獻導向的體現(xiàn)。只需在工作中重視結(jié)果導出對組織貢獻,就必定可以實現(xiàn)有價值輸出?!盎訙贤ā北环Q作近些年最受關注的管理課題,我們知道組織內(nèi)必須溝通,然而具體溝通卻往往收效甚微。如果能真正重視貢獻,上級在和下級溝通時,將有意識地引導下級主動思考,進而導出他們可以貢獻的價值,那樣管理者便可做出高效的判斷,推動總體績效的提高。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后感相關文章:
★ 《狼圖騰》讀后感
★ 一本好書讀后感
★ 《烏塔》的讀后感
★ 意林雜志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