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史記七年級關(guān)于歷史的讀后感3篇 七年級上冊歷史故事讀后感,供大家參考。
史記七年級關(guān)于歷史的讀后感1
《史記》是我國文化的燦爛瑰寶,它的作者是古代著名文學家司馬遷?!妒酚洝分杏性S許多多的經(jīng)典故事,每看一個都會有不同感受,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了。
周幽王殘暴無道,喪盡天良。可他獨獨喜愛宮中的一位女子——褒姒。為了讓她開心,周幽王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把軍國大事當兒戲,點亮烽火,迫使全部將士匆匆趕來,就為了博褒姒一笑!可長期以往,將士們漸漸對他失去了信任,到戰(zhàn)爭真正來臨的時候,將士們已經(jīng)完全不相信周幽王了,全都不愿前往,最后被匈奴殺得片甲不留??吹竭@兒,我十分氣憤,周幽王為一代君主,卻只知道吃喝玩樂,殘害百姓。我們可不能學他,做人必須誠實,不能欺騙,玩弄別人,不然終究會自嘗惡果。
另一個讓我回味的,就是聶政以身報仲子。聶政與嚴仲子交上了好朋友,為了討伐俠累,他只身來到韓國,在眾目睽睽之下刺死了俠累,最后自毀容貌而死。這段故事感人不已,聶政俠肝義膽,是一位了不起的烈士,而言仲子獨具慧眼,善于識人用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認可與贊揚!
《史記》中還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如:文武雙全的伍子胥,聰明機智的晏子,善用兵計的孫武等等。在他們的身上也發(fā)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哦!
總之,這本書給我產(chǎn)生了許多積極的影響,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的印象,所以,我十分喜歡這本書,書中的人物會帶領(lǐng)你走入他們的世界!
史記七年級關(guān)于歷史的讀后感2
讀者,其用心專也,韻者,其美極而觸魂也!——題記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翻閱沉甸甸的歷史,驀然看見,那一抹鮮艷,帶著成熟穩(wěn)重,披荊斬棘,正向我走來。
那是歷經(jīng)磨難才重生的鳳凰;那是千錘百煉的堅強;那是靈魂沖擊才有的不朽篇章;那是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的史書,一部永垂不朽的史記。
初讀《史記》,讀出一個頂天立地堅強的男子漢,或許一開始他就不該站出來,頂撞君王,是大罪。他是被深深地激怒了,但他沒有停止在憤怒上,而是還在此基礎(chǔ)上對他所要加以敘述和研究的到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為止的一部中國通史進行了認真的整理和思考,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結(jié)論,這是司馬遷之所以不僅成功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成為一位偉大的歷史家的原因所在。魯迅有一句名言:“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彼抉R遷不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記這部大作長歌當哭嗎?很難想像,如果司馬遷在巨大的悲痛之后不繼之以理智的思考,而會成文學家兼歷史家。晚清的劉鄂在《老殘游記.自敘》中指出:“《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史公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詞哭泣,八大山人以畫哭泣,王實甫寄哭泣于《西廂》,雪芹寄哭泣于《紅樓夢》?!庇谑?,在報任安書中,我看到一個無奈而又理智的司馬遷,一個身心俱殘而又頂天立地的司馬遷。司馬遷一腔抑郁,發(fā)之《史記》,將悲痛而屈辱的靈魂投入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于是,絕代文章橫空而出。我似乎看到了太史令堅強的身軀,化作天邊耀眼的彩虹,霎得,紅遍了整個天空。
再次捧起那泛黃的《史記》,讀出一個報國無門賢能者的憂傷。司馬遷是憂傷的,他的心痛漢武帝不聽諫的小肚雞腸,所以,他是懂得屈原的,要不然,他不會將屈子愁悶的心情寫得如此淋漓盡致,他又怎么會有抒一肚子的憤懣牢騷之氣,滿紙俱是怨辭。當屈原“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一個憂傷的靈魂與另一個無助的靈魂悄無聲息的碰撞,不禁發(fā)問,那僅僅是一部述史的史書嗎?
無法控制不安的思緒,帶著靈魂的觸動與顫抖,再次品味他的《史記》,這一次,我讀出了一個中華民族的魂魄,千百年來不變的精神。無論是太史令,還是屈平,還是項王與信陵,我都看到他們?nèi)诵缘纳屏?,一諾千金的男兒形象。是司馬遷完美的追求,還是他本來已經(jīng)完美的文字,千年的民族之魂,在他筆下,閃閃發(fā)亮,是《史記》,讓我看到一種人性的韻味,人性的光輝,那么美好,那么燦爛!我不禁怦然震動
《史記》之韻味,非桂花樹凋零的悲哀,也非納蘭性詞的凄涼,它的韻味,是甜香賽芝蘭之悠長,踏雪尋梅的不變的情懷。
讀《史記》之韻,讀出司馬遷的韻味,那是任何一個時代都光芒綻放的靈魂,帶著一絲不羈,帶著萬般男兒忍辱負重的尊嚴,書寫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春秋,反復咀嚼,齒留余香。
史記七年級關(guān)于歷史的讀后感3
讀著《史記》,我仿佛回到了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回到了那個英雄拼搏,帝王稱霸的崢嶸歲月!我看到了那個頂天立地,身殘志堅的司馬遷,看到了一諾千金的男兒形像。司馬遷用了整整18年的時間,在他60歲時,終于完成了父親司馬談的遺愿,寫好了一篇52萬字的史家巨作———《史記》。
魯迅先生稱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對我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它就像一個華麗的舞臺,君王、英雄、謀士、刺客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不斷上臺,為我們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故事。
我喜歡的英雄是項羽和勾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臥薪嘗膽。
我欣賞的刺客是專諸、聶政、還有荊軻等人,對君王赤膽忠心,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钡谋瘔?,更有那后來身中八劍卻仍然一心想著太子丹,這就是他們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xiàn)。
我印象最深的謀士是韓信,從小忍辱負重,念念不忘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人。在他的第一場戰(zhàn)役里,就以成功告終。他的一生中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zhàn);四面楚歌等戰(zhàn)役,無一失敗。關(guān)于韓信的一生有一副極佳的對聯(lián):“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鼻鞍刖渲v的是蕭何和韓信的故事,蕭何是韓信一生中的貴人,也可以說斷送了韓信的的一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后半句中的兩婦人,講的是漂母和呂后:漂母就是韓信小時候,給他一飯之恩的老婆婆,呂后就是劉邦的妻子,后來殺害了韓信……
讀了《史記》我敬孔子,畏霸王,頌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紂王,悲韓信,憐李廣。從中我體會到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史記七年級關(guān)于歷史的讀后感3篇 七年級上冊歷史故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 2020年暑假中學生《駱駝祥子》讀后感3篇(初中《駱駝祥子》讀后感)
★ 關(guān)于感謝的話題七年級作文3篇 以感謝為話題的作文七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史記讀后感 史記閱讀感受 史記 讀后感 七年級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