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教育的智慧》讀書心得3篇 教育智慧讀后感,歡迎參閱。
《教育的智慧》讀書心得1
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的智慧》,里面有很多的思想讓我印象深刻,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班主任,李鎮(zhèn)西老師無疑是我最應(yīng)該學習的榜樣。他以教育為自己的事業(yè),為自己的樂趣,全身心的奉獻教育,關(guān)愛學生。不得不說,我還需要學習很多東西,還需堅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我思考了很多。
首先,教育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李老師提出了很多人也在困惑的一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但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我,著實手忙腳亂。沒有教學的經(jīng)驗,也沒有管理學生的經(jīng)驗,只是一味的請教別人,拿老教師的各種經(jīng)驗運用到我的班級當中去。
可是,越是到后來,越感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而這些理論都是他們在不同的實踐當中得出來的。老教師們對我也特別熱心,都毫無保留的向我傳授這些經(jīng)驗。但當不同的理念向我襲來的時候,我不知該選擇哪種方法,有時候沒有耐心了,隨便應(yīng)付了之。
李老師認識到:“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一位教師的教育都是不可復制的,因為教育的魅力在于個性!”學生有自己的個性,老師也有自己的不同的個性,當兩者相遇形成教育的時候,理應(yīng)獲得充滿個性的教育。
當半年的緊張工作告一段落,靜下心來思考,才發(fā)現(xiàn)我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的過程中,我總是少了些思考的時間。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絕對沒有個性,這正是我缺少的東西。
李老師說:課堂師生關(guān)系的新境界為“共享式”。就像面對美味的食物,老師可以和學生共同來品嘗,互相交流美味,分享樂趣。在共享當中,獲得營養(yǎng),體味分享的快樂。
是啊,雖然比喻并不特別貼切,但卻令人醍醐灌頂。傳統(tǒng)的觀念當中,教師只是需要把知識傳播給學生,是單方面的給予,學生的接收情況,知識到達學生頭腦中產(chǎn)生的化學反應(yīng)如何,老師是知之甚少。
然而,教育的發(fā)展讓我們知道,現(xiàn)代的教學并不再只是一味的灌輸,而是交互式的雙方互動。老師的教,并不只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
這就更需要老師具有自己的思想,這樣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學生。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擔心學生聽不懂學不會,總怕講得不夠全面。
所以課堂上,我盡量把方方面面都講到,但學生的成績卻非常不理想。經(jīng)過反思,我想講的過多,讓學生參與互動的過程太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是我最頭疼的問題?;叵肫饋?,為什么我做不好班主任,可能從一開始我就懼怕這個職位,充滿了排斥。
事實也證明,即使盡職盡責,內(nèi)心的抗拒也讓我把班級管理的并不成功。就像李老師所說的,首先必須享受職業(yè),你才能做好這個職業(yè)。職業(yè)、事業(yè)、家庭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有所成就。問題就出在我總是希望把工作和生活分開,但卻總是為工作的事煩心,在拉拉扯扯當中,生活工作皆不開心。
可能是剛?cè)肼?,工作的?jīng)驗有所欠缺,不懂得調(diào)整自己,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所以陷入迷茫的境地。我怕學生不怕我,又怕學生不喜歡我,所以總把握不住“度”,想的太多反而更糟糕?;蛟S,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我會試著找到自己方法,不是害怕做這件事,而是想辦法享受做這件事的樂趣,相信未來總會做好。
做好一個老師,做好一個班主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投入自己的時間、精力、感情、思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將是我人生不懈的奮斗目標,未來請繼續(xù)努力。
《教育的智慧》讀書心得2
《教育的智慧》是李鎮(zhèn)西教育思想和教學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示了他在語文素質(zhì)教育、班級民主管理、后進生轉(zhuǎn)化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曾在全國產(chǎn)生轟動效應(yīng)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模式,其中既有深入獨到的理性思考,又有大量生動鮮活的實踐案例分析,還穿插著作者對自己閃爍著理想主義光輝的教育情懷的詩意表達,是一本含金量極高的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讀本。
這本書分四編,每一編都包括多篇文章,每一篇都如朵朵激蕩的浪花沖刷著我浮躁、淺薄的內(nèi)心,為我樹立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做人的道理?,F(xiàn)在擷取幾朵最美的浪花與大家共享:
一、不輕易對任何學生喪失信心。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边@句話,我記得最早是老教育家陳鶴琴說的,后來霍懋征等名師也說過類似的話。
說實在的,提到這句話,不少老師定是一肚子苦水,一陣子牢騷,我也不例外。想想自己教學二十余年來,所教學生可謂不少,但不是每位學生都像剛才那句話所說的那樣令人滿意,每一級都有自認為朽木難雕的孩子。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李鎮(zhèn)西認為”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罢f沒有,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學校教育這一環(huán)時;第二,好的標準不是一個廣義上的標準,而是針對某一個具體學生,讓他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所進步,這里的進步可能是綜合性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
李鎮(zhèn)西老師的解釋讓我們茅塞頓開,讓我們對于學生的優(yōu)秀與進步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讓我們從單純的以成績論英雄,論成敗,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從學生的做人,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出發(fā)點來看待、教育每一位學生,讓我們不輕易對任何學生喪失信心。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是快樂的,才是平和的。
二、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未來。
走進任何一位百年名校,我們都會看到一尊尊名人名家塑像,校長都會非常自豪地向我們介紹學校教育出的一位位名人。但李鎮(zhèn)西認為,學校創(chuàng)辦百年,顯然絕不只是培養(yǎng)了校長所提到的十幾位學生,更多的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學生。
他們將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同樣為國家貢獻著自己微博的力量,同樣是學校的教育成果,同樣是學校教育成功的標志。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未來,不管他是杰出者,還是普通人,只要善良正直勤勞,都是我們的驕傲。這一觀點顛覆了我們許多教育者固有的觀念,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做真人。
三、讓孩子們走向大自然。
教育隨著科學發(fā)展而進步的同時,卻遠離了大自然,而遠離了大自然的教育無意識不完整、不健全的教育。教育的這種畸形發(fā)展,早就引起了教育家們的憂慮。陶行知先生曾這樣大聲疾呼:”學生需要六大解放:
解放他的頭腦,是他能想;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雙眼,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說;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lián)合起來在功課上加工,要給他一些空閑時間消化所學,并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干一點他自己高興干的事情。
“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遠遠沒有享受六大解放,反而他們正遭受著”六大束縛“。我們的教育什么時候能夠讓孩子用身心去直接閱讀大自然這本博大精深的書呢?李鎮(zhèn)西老師由衷地感嘆到:讓我們的課堂吹進大自然的和煦清風,讓孩子們走向大自然,在青山綠水之間強健體魄,放飛心靈,解放個性。我想,家長會上,我會將這幾句話與家長共勉。
四、胸襟再開闊一些。
李鎮(zhèn)西老師談到自己年輕時的挫折,談到朱永新老師年輕時受到的打擊,他最大的感受是:很多現(xiàn)在令自己咬牙切齒,令自己”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的人和事,再過五十年,當我們白發(fā)蒼蒼的時候再看,真的是微不足道,如煙如風而已。我越來越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說到最后就是人格之間的距離,其中胸襟更是決定了我們?nèi)烁窬辰绲母呦?。斤斤計較于一些不平事,耿耿于懷于一些跟自己過不去的人,在事業(yè)上無論如何是走不遠的。
教育需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教育者需要一種寬闊的胸襟。我想: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本領(lǐng),在事業(yè)上也無法李鎮(zhèn)西和朱永新教授相提并論,在事業(yè)上也不會風起云涌,但即使自己在事業(yè)上走不遠,也應(yīng)該學習他們大海一樣的胸襟。
這樣,當我回首往事時,回想起在教學生涯中的寬容大度時,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與幸福呢?與想盡千方百計爭名逐利之人相比,又何嘗不是一種境界的高尚,一種人生的釋懷?我擁有的一切,是幸運,我沒有的一切,也是應(yīng)該,我與身邊絕大多數(shù)老師一樣,沒有特別之處,大家都在努力,都在奮斗,為什么應(yīng)該只有你獲得?
蘇東坡的《定風波》一詞,李鎮(zhèn)西老師喜歡,我也推崇。詞中寫到:“竹杖芒鞋輕勝馬,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边@種豪邁和恬淡,應(yīng)該成為我們教師的常態(tài)。
我將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時勸慰自己凡事豁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求默默耕耘,兢兢業(yè)業(yè),問心無愧而已。
“心底無私天地寬”,李鎮(zhèn)西教授的《教育的智慧》將如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讓我在教育的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幸福。
《教育的智慧》讀書心得3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算算離自己當小學生的日子的確有些年歲了,這日子還算得上的長,并且越來越長。換句話來說,和小學生之間的代溝也越來越大……
初讀李鎮(zhèn)西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一書,只覺書中字字珠璣,每每能認真品讀,總能聯(lián)想到自身,從而受益匪淺。
在讀的過程中,總能感受到李鎮(zhèn)西先生對于“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重視與真正落實。我想,要以“學生為本”,我們得再次當回小學生。
當我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面對老師的批評會不會覺得很糟糕?面對老師的談話會不會很緊張?面對老師的夸獎是不是很開心……
諸如此類的種種情景,只有設(shè)身處地地去思考,方能真正明白學生。例如學生為什么會一直重復的犯錯,還犯同一個錯誤這件事。
理論家告訴我們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的發(fā)展是螺旋往復的,所以重復犯錯是必然的。想想自己之后發(fā)現(xiàn)小時候我重復犯錯是因為在某一個情境中讓我瞬間遺忘了所謂的道理,錯誤發(fā)生了也立刻知道自己的不妥。是不懂嗎?是忘了。
那老師還用再重復講道理嗎?沒有必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原因,同樣一個重復犯錯的問題,若細細問來,估計答案五花八門。這里的當個小學生,是能夠靜下來聽聽孩子的聲音,這前因后果只有弄清楚,理順暢方可找到“病因”。
再說為什么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們暫且不從理論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依舊從自己是個小學生的角度來說說。
作為一個小學生,早上七點起床,晚上八點睡覺,在校學習時間占據(jù)主要位置。在學校中,聽老師講又占了大部分的時間。那么,單個孩子聽老師講話的時間每天有多長呢?
除去上課時間,課間的十分鐘要上廁所,要交作業(yè),要出去叫一叫、跑一跑,那么能跑到老師邊上的時間更少了,何況老師課間還要休息。如此算下來,課上的點評真真顯得尤為重要,那是一天當中大部分學生唯一能聽到老師對于他一對一的點評了。
當年的自己,是否也是因為老師的一句夸獎而興奮一整天,因為一句批評而悶悶不樂呢?所以,教師說話前應(yīng)先當一當自己的學生,先體驗一把這話帶來的影響和效果,然后再說出口。
做一??频慕處熑绱?,做一個班主任更應(yīng)如此。班主任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其話語權(quán)含有更高的影響力。怎么處理學生的矛盾,怎么組織班級活動,怎么讓孩子能夠自覺學習,怎么形成良好的班風等等瑣事都需要班主任一一處理,如果班主任出口便是惡語相向、冷嘲熱諷,必定能傷透孩子的心,這好班風也無從建起。
我總是在回想,我喜歡什么樣的班主任,當年我的老師又是因為什么原因讓我不喜,又是因為什么讓我印象深刻……因著自個兒和現(xiàn)在的孩子之間還隔著些年歲,也經(jīng)常和孩子共同探討他們對一個班集體的喜好。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建立,如果光是班主任忙前忙后是收效甚微的,把這些小兵們用好才是制勝的關(guān)鍵。這便是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學生,和他們一起思考自己的班級該如何變更好。
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上,我們學著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從而慢慢丟卻了自己身上的那點兒“學生味”。如我們所愿,我們越來越像一個教師,學生也越來越像自己的學生,而這師生之間,決不可劃出楚河漢界,一旦被學生認定為對立面的老師,這課即使上的再精彩也是枉然。
而那些從書上汲取到教育的智慧,也只有真正能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得到運用并行之有效方能稱為智慧。我從李鎮(zhèn)西先生處學到的最重要的智慧便是——當個學生,這一辦法簡單且著實有效。
《教育的智慧》讀書心得3篇 教育智慧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 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范文7篇(關(guān)于西游記的讀書心得)
★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體會3篇(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體會博客)
★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書心得3篇(要是讀書的時候有這么努力)
★ 一千零一夜優(yōu)秀讀書心得7篇(《一千零一夜》讀書心得體會)
★ 《十萬個為什么》2022年讀書心得3篇(十萬個為什么?讀后感)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教育的智慧》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