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董存瑞事跡心得3篇,供大家品鑒。
董存瑞事跡心得1
董存瑞 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與 無私無畏的品質(zhì)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 奮發(fā)進取,勇往直上。他非常偉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對這位英雄保持永遠的尊敬,更要把英雄的事跡發(fā)揚光大,讓人們永遠地記住他。
烈士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現(xiàn)在的辛福生活。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最應該做到的是 努力讀書,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為我們的社會和國家效力,做一個有用的棟梁之才。我們要不怕困難,消滅學習中的每一個碉堡。
董存瑞事跡心得2
相伴存瑞50年,英雄從未走遠
1967年,呂小山32歲,是河北省隆化縣二完小(現(xiàn)存瑞小學)的一名教師。為籌備董存瑞烈士犧牲20周年紀念大會,他被借調(diào)到董存瑞烈士陵園工作,自此,他的生活再也沒有離開過董存瑞。
68年前的今天,在解放隆化的戰(zhàn)斗中,19歲的董存瑞烈士舍身炸碉堡。自此,隆化與董存瑞緊密相連。在董存瑞烈士陵園工作的30多年中,呂小山接待過中外參觀者600多萬人次,他自己訪問過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百余位知情者,還寫了不少關(guān)于董存瑞的文章。
退休之后,他四處巡回演講,宣傳董存瑞精神。為捍衛(wèi)英雄形象,他打了兩場官司。如今81歲的他,每天上午還到董存瑞烈士陵園整理董存瑞的相關(guān)資料。
“我相伴存瑞半個世紀,英雄從未走遠。你越走近英雄,越感到英雄的偉大;越學習英雄,自己的精神世界就越豐富?!眳涡∩秸f。
董存瑞生前屢立戰(zhàn)功,成為英雄絕非偶然
董存瑞犧牲時,呂小山12歲,在他年幼的世界里,“董存瑞”只是3個模糊的字。除了在課堂上學過董存瑞的事跡外,他的生活和這位英雄沒有交集,直到他成了存瑞中學的首屆學生?!拔壹依锔F,沒有因董存瑞而設(shè)立的助學金,我是讀不到高中的?!眳涡∩秸f。
那個時候他就想知道,董存瑞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英雄?可是,20年后,呂小山到董存瑞烈士陵園工作時,陵園僅有一張董存瑞童年照片、一塊烈士碑文和兩份材料。至于解放隆化的戰(zhàn)斗最早從哪里打響?我軍是如何部署的?董存瑞所在的部隊是怎么進攻的?董存瑞又是怎樣舍身炸碉堡的?……這些細節(jié)都不十分清楚。
“我想知道一個更鮮活、更真實的董存瑞!”抱著這樣的想法,呂小山開始了數(shù)十年的考證之路。
在董存瑞的家鄉(xiāng)張家口市懷來縣南山堡村,呂小山從英雄的父母董全忠、孫珍二老口中得知,董存瑞是“左撇子”,所以炸碉堡時是左手舉炸藥包,右手拉導火索,也得知董存瑞14歲就被選為南山堡抗日兒童團團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董存瑞為八路軍通風報信有一套自己的訣竅——先把信包好,塞進牛糞里,然后把牛糞小心地放到籃子里,上面再用干糞蓋住,敵人以為是撿糞的,很容易就躲過了檢查。
呂小山從董存瑞兒時玩伴董連柱老人口中得知,董存瑞“機靈、膽子大,是南山堡的孩子王”;在董存瑞生前戰(zhàn)友眼中,董存瑞有勇有謀,屢立戰(zhàn)功。
呂小山在整理董存瑞資料時深深感到,董存瑞成為英雄絕非偶然。
董存瑞生前所在連隊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1縱隊第32師第96團第6連,他是6連6班班長,6班被上級授予“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他本人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稱號。
在不到3年時間里,董存瑞參加戰(zhàn)斗110余次,與戰(zhàn)友一起殲敵800余人,俘敵40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和1枚“毛澤東獎章”。
“他在短短的兩年零9個月里,能取得這樣的戰(zhàn)斗成績是非常不易的?!眳涡∩秸f。
董存瑞事跡心得3
兩萬五千里長征、八年抗戰(zhàn)、四年解放戰(zhàn)爭、三年抗美援朝……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這是一部英雄史詩。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英雄。他們擁有如你我一樣的血肉之軀,卻在有限的時空里
詮釋了人類生命可以抵達的厚度;他們是在歷史上、在現(xiàn)實中、在未來的歲月里創(chuàng)造奇跡的鮮活人物,并以奇跡改變了民族和國家的命運。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這些英雄竟遭到肆意調(diào)侃、抹黑、詆毀與質(zhì)疑。“邱少云在烈火中捐軀是半生不熟的烤肉”“黃繼光堵槍眼不合理”“董存瑞炸碉堡系虛構(gòu)”“劉胡蘭精神有問題”等言論在網(wǎng)絡上不斷被炒作,一些言論甚至荒誕離譜。
“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庇腥舜蛑鴮ふ覛v史“真相”的幌子,對英雄進行所謂的“細節(jié)”質(zhì)疑,無中生有設(shè)置話題,以此來顛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構(gòu)歷史;有些人則為博取眼球,盲目跟風、扎堆起哄。
我們不妨問一問:那些毫無依據(jù)、缺乏考證的人,坐在沙發(fā)上,喝著咖啡,敲著鍵盤“扒真相”,就能扒出零下40攝氏度、子彈不斷從耳邊掠過的環(huán)境中的真相嗎?你們創(chuàng)造的是“真相”,還是段子?傳遞給人們的是歷史,還是迷惘?
難道,屬于我們這個民族的正氣與信仰,就這樣被我們自己毀于無形?難道,一代代先輩傳承下來的英雄之魂,就要在我們這一代終結(jié)?
當年的英雄們已不能面對鏡頭講述血與火的真相,也無法向詆毀者索回他們不容踐踏的榮光。而我們,對歷史,對英雄,對長眠于疆場的每一個不朽的名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正歷史本,正英雄名,正民族魂,正國家骨。從10日開始,新華社記者將走進英雄曾經(jīng)服役的老部隊,走訪英雄的親屬戰(zhàn)友,還原那一段段并不遙遠的歷史。
董存瑞事跡心得3篇相關(guān)文章:
★ 幼兒園教師外出培訓心得體會3篇(幼兒教師外出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 《魯濱遜漂流記》讀書心得優(yōu)秀16篇(魯濱遜漂流記的讀書心得和閱讀收獲)
★ 建團100周年心得及收獲2022精選版3篇 2022年建團100周年
★ 五四精神學習心得體會7篇(企業(yè)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 2022年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總結(jié)3篇 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 校園共育家長心得體會范文6篇(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簡短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