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綠皮書電影觀后感1000字),供大家閱讀。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1
趁著中午午休的空檔,和好友跑去影院看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Green Book)。出了影院,似乎還沉浸在雪利博士的笑容當中,莫名還覺得他有點帥。這是一部黑人題材的電影,種族歧視便是它的標簽。前些年看《當幸福來敲門》看得我熱淚盈眶,《肖申克的救贖》里面黑人瑞德的形象也是深入我心,所以對于看《綠皮書》我還是心懷期待的。
好在,不會太失望。雪利博士的出場,相當驚艷,托尼形容他是個酋長,金燦燦的服裝加上金燦燦的掛件,配上高大豪華的座椅,的確有著一城為王的風范。但他也僅是他自己音樂世界里的統(tǒng)治者,在那個房間里,他是王,一個孤單的王。出了房間,他是西裝革履、舉止優(yōu)雅的紳士,是永不能改變膚色的黑人。一路向南,他所有得體的舉止、得體的語言、得體的穿著都是他讓人質疑的對象。
在路上的一個農場,所有跟他同膚色的人在烈日的炙烤下,用鋤頭翻著已經干裂的土地,他們看著他,他看著他們,一場巨大的波瀾壯闊的內心戲碼已經上演。
在僅供黑人居住的旅館,跟他同膚色的人喊他幫忙,并被嘲笑穿著管家的制服;在小鎮(zhèn)上的一家高級服裝店,店主并不愿意他的衣服賣給黑色膚色的人;在俱樂部,被人欺負挨揍已是他見慣不怪的場景;即便是在大雨滂沱的晚上,警察也可以呵斥他下車接受盤問;甚至是為人演出,卻不讓進廁所和餐廳......但是他依舊跟托尼說,你永遠不能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取勝。
在那場傾盆大雨中,雪利博士眼含熱淚喊出的那一句,我不夠黑,也不夠白,還不夠男人,那么我是誰?這就像一句靈魂的拷問,直逼觀影者的心靈。對于他的遭遇,我們感同身受,但是真的也處于那種境遇,我們會做什么呢?以沉默,以淚水,以同情,也或許都不是答案。
永遠都是在鋼琴表演后職業(yè)微笑的雪利博士,到后來發(fā)自內心的微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真誠,有著擊垮一切的力量。尤其是在橘鳥俱樂部,當只彈斯坦威鋼琴的雪利博士,走向了一架老式鋼琴,全民共舞,是音樂的力量,也是人性的溫暖,這或許是雪利博士自出生之后,最肆意飛揚的一次大笑吧。
再來看托尼。托尼有個幸福的家庭,但卻因為收入問題,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有色眼鏡,給雪利博士開車。他心有城府卻又大開大合,他守住底線也經得起別人的托付,你看他教雪利博士吃炸雞,簡直就是KFC最好的廣告,雪利博士仿佛一個大家閨秀似的去撕咬雞腿、往窗戶外面丟雞骨頭的場景再現(xiàn)了兩個人的調皮可愛。托尼從一開始只為每周125美元干活,到后來多番為他兩肋插刀,再到后來回家團圓和家人過圣誕節(jié)時的莫名安靜,都是友誼升溫的見證。影片中,除了托尼所表現(xiàn)出來的溫暖之外,回家過圣誕節(jié)的路上,警察提醒后車車胎癟了也是劇中一個溫暖的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帶著一樣的面具;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像想象中那么糟糕。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害怕邁出第一步。而往往,邁出了第一步,就讓后面的路有了轉機。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值得一看。
《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2
《綠皮書》,作為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的獲獎作品,我滿懷期待的觀看了這部電影,它講述的是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被聘用為世界上優(yōu)秀的黑人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唐將從紐約到黑人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舉辦巡回演奏,倆人根據綠皮書指南進行的友誼之旅。
我原本以為它會是特別高深難懂且富含哲理的影片,看了后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全片以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黑人歧視為背景,但沒有過于沖突激烈的矛盾表現(xiàn),而是平白直敘的,還有點輕松幽默,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影片中托尼最初在一家酒吧當保安,一個富商將對他最重要的帽子放在服務員那里,托尼將帽子藏了起來,當富商找不到帽子而著急時,托尼又將帽子還給了富商,因此和他結為了朋友,托尼很擅長處理人際關系,或許唐就是看中他的能力。后來托尼在酒吧打了有背景的人而被開除,之后才給唐開車。唐十分高雅,非常有修養(yǎng),兩人在旅途中相互學習,彼此都需要對方。
唐教會了托尼很多事情,例如托尼給妻子寫情書方面,不再記流水賬了,懂得如何浪漫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類似的例子還有,托尼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塊綠色的漂亮石頭,隨手撿起來揣在兜里,并沒有付錢,這被唐的朋友看到了,唐認為托尼的行為是偷竊,要求他去付錢,這讓托尼不能理解,在他看來,撿的并不算偷。最后托尼還是妥協(xié)了,付了錢。不過唐給托尼印象最深的是,不是所有麻煩都可以用拳頭解決,只有尊嚴才能讓你獲得別人的尊重。唐就像托尼的老師一樣,幫他慢慢改變自己的壞毛病。
托尼也幫助了唐很多,每當唐受到種族歧視時,他都愿意站在唐這一方,幫助唐。在托尼的眼中唐是孤獨的,時常夜里一個人喝著悶酒,他舉止得體,身著西裝,而他的同胞卻言語粗暴,衣衫襤褸,優(yōu)秀的他使得自己格格不入,他有個哥哥,卻沒有主動聯(lián)系,托尼希望他給他哥哥寫信,但他好像在等待他哥哥聯(lián)系自己,托尼說“人之所以孤獨,是不敢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蔽液芟矚g這句話,感覺自己沒什么朋友,可能就是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不過影片最后結尾唐本來拒絕托尼和自己去他家過圣誕夜,但他回到家中,卻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孤獨一人,他勇敢邁出第一步,去了托尼的`家。這也是托尼教會唐的一件事。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學會了很多,這個世界始終都存在著歧視和偏見,當我們遇到時,不要用暴力去解決,只有尊嚴是必勝的,維護自己的尊嚴才是解決辦法。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要勇敢邁出那一步,你會收獲很多。我們也要多學習身邊人的優(yōu)點,成為更好的自己。
《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3
這是一個關于兩個男人的故事,是托尼和雪利的故事,是黑人和白人的故事,是關于靈魂的故事。1962年的紐約夜總會,歌舞升平,是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托尼天生的“胡說藝術”讓他在此處如魚得水。
意外的失業(yè)和業(yè)界的好名聲,讓托尼在捉襟見肘的時候,被生活推了一把,推到了雪利這位黑人鋼琴家身邊,成為了他巡回演出時的專職司機。
此后,一輛車,一本綠皮書,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開始了一段通往南方巡演的旅途,亦開啟了兩人人生新的篇章。一個是從不為生活設限,恣意而任性活著的白人混混;一個是內斂沉穩(wěn)謹小慎微,恪守規(guī)則而活的黑人鋼琴家,膚色的分明和性格的強烈碰撞,讓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不平凡。
就像托尼第一次見到雪利彈奏鋼琴曲時,眼神里的震驚。那個在舞臺上演奏鋼琴曲的人,仿佛閃著光,觸動了托尼的心,那一刻的他一定覺得雪利是這世間最棒的鋼琴家。認識一個人,從打從心底的欣賞開始。
兩人通過每日的朝夕相處和溝通下,托尼更加了解到雪利與常人不同的喜歡思考,追求平等的,高尚的靈魂,它不會因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這個過程中兩人拋去了世俗的種族歧視,形成了一次互相的救贖,給予了彼此間的平等和尊重。
那是最后一場演出,雪利在儲物間換好演出服,可當他要在餐廳用餐時,卻被服務生阻攔了,他們說這是舊俗是規(guī)則,不能讓黑人進來;托尼看見這一幕,想要來解決,卻被服務生的話觸怒了,就在他要動手的時候,雪利說,“我聽你的,你若要我演出,我就演出?!蓖心釗u了搖頭,放開了服務生,“我們走吧?!彼麄儊淼揭患液谌司銟凡?,托尼說,“今天,你守護住了自己的尊嚴?!痹诤谌司銟凡坷?,雪利放下架子,融于音樂,放縱恣意,是心靈的釋然。在這個平凡又熱鬧的小酒吧里,博士終于找回了原本屬于他的快樂—-做最真實的自己。他有非凡的才華,而且被他人所承認,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他對不公正的待遇不在隱忍,開始反抗,他渴望打破人們的種族歧視觀念,得到自己應有的尊重,他不再壓抑自己,從而真正找回了心靈上更多的快樂。
在回家的路上,當他們再次被警察攔下,以為又是一場麻煩,卻得到了一次善良的提醒;在托尼體力不支的時候,雪利親自開車將他帶回了家;到最后他接受邀請去托尼家過圣誕節(jié),他們熱情擁抱……
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們成為了朋友?從什么時候開始,他放下刀叉用手吃炸雞?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學會忍住情緒?從什么時候開始,那個連黑人用過的杯子都要丟掉的人,在餐桌上喝止好友稱呼他們?yōu)楹诠?從什么時候開始,高高在上的他學會低頭,隱忍獨孤的他學會交流?
朋友是什么?是我們打從心底里欣賞彼此,在漫長的旅途中,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正如這部電影,兩人能夠有幸相遇,摘下原有的“有色眼鏡”看待彼此,打破當時的種族歧視的看法,真正的理解彼此。偉大的友情一定是靈魂的交融,他們能走進彼此心底深處,共同成長。
《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4
《綠皮書》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關于黑人與白人友誼的故事,即使在今天這個時代,種族歧視仍然是有的,只是不如以前深,這對黑人們來說太不公平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
在早春初現(xiàn)的一個下午,觀看了一部奧斯卡得獎的影片“綠皮書”。故事的背景是發(fā)發(fā)生在20世紀的紐約,一個主人公是剛剛失業(yè)還承擔養(yǎng)家責任的白人托尼,他有一個漂亮、溫柔、大體和知性的一個妻子,還有一對活潑可愛的兒子。此時的他,不得不為了50美金的報酬而參加了一個吃熱狗的對賭比賽,26個熱狗的成績贏了這50美金,也給了妻子做丈夫的一份責任—下個月的房租有著著落。另一個主人公是音樂博士正準備找一個司機去南方巡演的黑人雪利。
一個應聘一個找工作,一拍即合,周薪酬125美金,時期2個月。巡演開始,影片的正文也隨著巡演的開始開始了。一輛開往南方的綠皮車載著2個人,車上有一本綠皮車,上面有此次巡演的城市,去時正是10月的金秋,約定的歸來時間是圣誕前夜。
此時的美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各個州對黑人的歧視程度也不一樣,除各別州外,有些州的酒店不允許黑人酒店入住,有些州的餐廳不允許黑人酒店進餐,故事圍繞著種族歧視,圍繞著2個主人公觀念和文化的相互滲透而展開。
黑人藝術家博士雪利,初使溫文爾雅,衣服西裝革履,吃飯只用刀叉,從來沒有食用過肯德基的雞翅。隨著影片的進程,托尼處處扮演著雪利拯救者的著色,從酒吧處解救雪利2次,一次是酒吧老板要把雪利扣留下來刷盤子,一次是雪利在酒吧點酒時露富,險些遭到搶劫,托尼救了他,托尼有一把槍隨身攜帶。
托尼要經常往家里寄信,因為打電話太貴,寫信便宜,但初使托尼寫信時只是流水賬,雪利教會了托尼寫信,從流水賬到詩情畫意到真情流露,托尼的妻子很是享用,在親戚朋友面前讀丈夫的來信,成了可以引以自豪的事情。就這樣一路走來,兩人從陌生到熟悉,各自教給了對方做人的道理,共同面對各種各樣的種族歧視。雪利學會了徒手吃雞,而托尼學會了生活中的細節(jié),不亂扔垃圾,注意小節(jié)。
在大雪肆虐的圣誕前夜的晚上,他們開著綠皮車載著綠皮書終于回到了紐約。此時,雪利在開車,托尼在車上睡覺。為了能讓托尼在約定時間回到妻兒身邊,沒有答應托尼住汽車旅館的要求而是替下開車疲憊到已睜不開雙眼的托尼,風雪兼程中回到紐約托尼的家中。
雪利巡演是為了錢嗎?不是,在紐約,一個沒有種族歧視的地方,拿著是巡演三倍的收入,出入高級場所,受人敬仰。而在巡演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不確定的事情,那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影片結束了,2個小時的時間,訴說了一段歷史往事,一段真情,一段美國歷史上與種族歧視斗爭的革命史,雖然只是冰山一角。
《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5
開頭因為俱樂部關閉了幾個月進行裝修,所以保鏢托尼暫時失業(yè)了。但他意外的得到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差事,載一個黑人鋼琴家唐·謝利前往歧視最嚴重的美國南部進行巡演。出發(fā)前,托尼得到了一本綠皮書,本電影的片名就以這種不顯眼的方式出現(xiàn)了。
從電影里我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托尼和謝利越往南歧視越嚴重。在電影里,黑皮膚的謝利可以在白人餐廳演出收獲掌聲,但是他被禁止使用餐廳、更衣室和洗手間。因為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部,有很多餐廳是不允許黑人用餐的。他們常常把餐廳搬到了車里,連上衛(wèi)生間都要仔細規(guī)劃,所以才要用到這本黑人旅行者綠皮書,去尋找一些可以供黑人居住和用餐的地方。
看起來“綠皮書”出版的背景里充滿了壓迫和苦難,但電影《綠皮書》卻沒有散發(fā)太大的怨氣。比起那些偏執(zhí)的白人,謝利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優(yōu)雅。他被人欺負以后用音樂釋放他的怒氣,他甚至對有點粗暴的白人托尼說:“你永遠不會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獲勝。”
你以為電影要開始說教了嗎?其實沒有,這部電影的導演時刻給你綁著血壓計,發(fā)現(xiàn)你血壓升高情緒過濃的時候,就給你來一顆降壓藥。而消除矛盾給我們降血壓的方式,就是粗暴散漫的托尼和儒雅傲嬌的謝利之間發(fā)生的化學反應。
托尼是個美籍意大利人,他也是個寵妻狂魔。雖然性格暴躁喜歡打架,但是當他吃了26個漢堡贏了錢后就立刻交給妻子。寫的信雖然笨拙,但還是很用心的,用他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和溫柔。而謝利除了優(yōu)雅以外還有一點傲嬌。
車里吃雞的情節(jié)我就不細說了,看托尼是怎么一步一步把高傲的鋼琴家,調教成在車里啃雞腿的吃雞少年的。說到謝利為什么遇見托尼以前從來沒有吃過炸雞呢?是因為他不愛嗎?不是,其實是因為心理戒備過度。因為世界上有黑人就喜歡吃炸雞的刻板印象,所以他偏偏不吃。謝利以前一直在刻意回避這些偏見,以至于最后使他迷失了方向,覺得自己既不夠白也不夠黑。是托尼在教會他放下這些戳人的目光,真正的做自己。而謝利也在一點點的改變托尼,讓他學會用更美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善良和愛。
就像維克多·雨果·格林在綠皮書這本指南里面寫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在不久的將來某個時刻,將有一天不必發(fā)布本指南,那時候我們作為一個種族在美國擁有平等的權利和特權?!?/p>
《綠皮書》幫我們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打開方式。它用這種凝望的鏡頭消除了沉痛,用爵士樂酒吧里的演奏表達了一種身份的自由。它用糖紙包裝“歧視”,不試圖改變什么讓全世界都愛吃,并且能從甜味中,嘗到一點世界本來的味道,這樣就夠了。
平等和自由是每個國家和每個人所向往的,即使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不能完完全全做到平等和自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如何抓緊“方向盤”,還需要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消除歧視、崇尚自由”一定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
《綠皮書》影片觀后感心得(綠皮書電影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電影綠皮書觀后感500字 綠皮書英文觀后感120詞 綠皮書觀后感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