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實用的語文教案3篇(語文用什么教案比較好),歡迎參閱。
實用的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八個漢字“岡、源、鷹、翔、乳、撞、磨、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感悟文中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少年形象。
4、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好詞好句,并試著仿寫。
過程與方法
采用插圖及形象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并用形式多樣的朗讀貫穿于教學活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情感。
教學重點:
品讀,感悟課文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使學生融入其中,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用具:
磁帶一盒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情感。
1、上課之前,老師要讓大家猜一個謎語:“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保ㄖi底:人)是??!剛才謎語中所提到的“早上到中午”這一段時間是人的一生之中最充滿力量、充滿希望的時刻。而少年更是早上六七點鐘的太陽,那么蓬勃,富有朝氣。(板書課題)
2、指名讀課題。用自豪的語氣讀“我是 的少年!”
3、師相機板書。那么自信、那么自豪的少年,連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都稱贊不已,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少年》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讀文,正音。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在這首詩中,作者說少年像什么?”
三、感悟課文。
1、指名說,師相機板書。原來詩人一共運用了七個結構相似的比喻句形成一首詩,把我們比作是——引讀。
2、詩人想表達的感情遠遠不止這些,他想贊美咱們少年的哪些美好品質呢?請大家自由品讀課文,同桌互相談一談。
3、指名暢談感悟,自由探討,師相機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感悟出少年擁有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勇敢、自信、有沖勁、有希望的美好品質。
4、多種形式朗讀感悟詩中的.情感。
四、寫字指導
1、注意“鷹、刃”的寫法
2、四人小組進行詞語積累練習。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書寫生字。
3、閱讀有關少年的書籍。
第二課時
一、回顧談話。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詩人通過新奇的想像、豐富的語言為少年譜寫了一曲美好的贊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齊讀課文。
二、繼續(xù)感悟課文,試背。
1、是??!我們是自信的、充滿希望的,讓我們將詩中的“少年”換成“我們”,大聲讀一讀,相信你們一定會感到非常自豪。(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2、激發(fā)情感,師再次引讀。
3、試背全詩。
4、多種形式背誦全詩。
三、總結、擴展。
1、出示句式
少年——像________ ,________ 。
這些詩句還不足以表達我們少年的優(yōu)秀品質,你們能自已夸夸自己嗎?
2、四人小組內說一說,動筆寫一寫,欣賞品讀。
3、出示李白和辛棄疾的詩詞,全班齊讀,結束全課。
作業(yè)
1、按課文內容填空
我們——像________,________ 。
我們——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少年——像________,________ 。
2、你覺得少年還像什么?試著寫幾句。
板書設計:
太陽 朝氣蓬勃
源泉 積極向上
小樹 樂觀開朗
1、少年 小鷹 充滿希望
乳虎 勇于拼搏
刀刃 自信創(chuàng)新
實用的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學習對比和引用數據的方法;
4.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設計:
1.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課前預習,提出并整理發(fā)現的問題;動手查找資料;帶著問題和資料走進教室;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中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解讀能力;透視文章的寫作軌跡,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4.結合研討與練習:
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拓展思維,暢想表達。
教學內容設計:
一、課前預習
1.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
2.完成讀──讀,寫──寫。
3.查找并搜集有關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資料。
4.在閱讀和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將發(fā)現的問題整理到學習筆記上。
二、課堂教學內容
第一板塊:羅布泊消逝的原因
1.導人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的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聞名于世。昔日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huán)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2.展示學生收集的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圖片。
圖片1:西北地區(qū)地圖,指導學生查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河、羅布泊的地理位置。
圖片2:茫茫大戈壁龜裂大地
圖片3:青海湖月牙泉。
3.再讀課文,在文中劃出闡述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問題的答案。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自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干涸以后,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馬上惡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wèi)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第二板塊: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1.找一位學生讀課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讀出感情)
2.組織學習思考、回答問題: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劇?(訓練復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體數據,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xù),呼吁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惡化。引導學生把數據整理出來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討論
討論后明確:作者充滿了憂患意識。
4.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直接表達作者憂患意識的句子。
5.學生齊讀。
第三板塊:學習作比較的方法
1.組織學生討論:
(1)作者采用這種對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課文中還有類似的對比嗎?請找出來。
2.教師小結第-2題。
(1)過去的羅布泊:在船的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現在的羅布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2)明確擬人的修辭手法。
(3)強烈的對比效果。
(4)再次感受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第四板塊:世紀老人的述說
1.展示108歲高齡的羅布老人熱合曼的圖片。
2.暢想表達:如果我是世紀老人,我該如何講述羅布泊的百年滄桑?
提示:
1.我與羅布泊同齡,共百歲。
2.我的成長史就是羅布泊的坎坷史。
3.從出生~20歲(從斯文·赫定發(fā)現仙湖,想像要豐富、擬人化、有情調。)
從20歲~60歲(扣兩次改道、四盲危害,重點講人類對羅布泊的破壞。)
從60歲~lOO歲(扣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尋找回來的世界,思念、牽掛、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山水。展開聯想,懇求上蒼再賜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羅布泊養(yǎng)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報羅布泊。)
三、課后拓展學習
課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瀕臨干涸的兩個例子,說明悲劇仍在繼續(xù)。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試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的惡化。
實用的語文教案3
學習目標
1、復習漢舌拼音中的平翹舌音和鼻韻母。
2、通過比較、做游戲等,復習鞏固生字詞,增加語言積累。
3、通過仿說,引導學生認識句子的結構,井鼓勵學生說完整話,激發(fā)學生樂說的熱情。
4、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誦和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讀古詩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課前準備
字母卡片,相關的漢字卡片,詞語卡片,”蘋果“、小籃子及相關課件。
第一課時
一、我會連
1、談話激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語文園地,里面有許多游覽區(qū),咱們先來到“我會連”這個游覽區(qū),誰連得又快又對,我就把“紅五星”送給誰。
2、開火車讀準。(重點指導讀準鼻音n和邊音l)
3、在字母下面出示漢字,指導連線。
a、學生自己連一連。
b、同桌對一對,連得不一致的請教“生字表一”,教師巡視。
c、選一份標準答案展示。(為一次性連對的同學發(fā)“紅五星”)
d、連錯的同學哪個宇連錯了,請其他小朋友幫助。教師引導學生評價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為能說出自己錯在哪里的同學發(fā)“紅花”)
4、做“找朋友”的游戲,鞏固漢字的讀音。(放《找朋友》的音樂)
a、師生合作。(出示相關的漢字卡片)如:師一邊舉起聲母“廣的卡片音廣,我的漢字朋友在哪里?學生找到含有平舌音z的漢字卡片后,——邊說:“我是平舌邊舉卡片一邊說:“你的漢字朋友在這里。”并帶讀“子、足、座”。
b、學生與學生合作。(在同桌間或四人小組間進行)
二、讀讀比比
1、談話激趣:咱們告別“我會連”又來到“讀讀比比”游覽區(qū)。請你先讀一讀,仔細觀察,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2、學生邊讀邊觀察,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上面三組字都是一筆之差,下面三組字是獨體字加偏旁)。
3、比較形近字的差異,練習說完整話。
a、共同完成“了一子”、“十一葉”音形義的比較,再分別組詞。(如:“了、予”的讀音不一樣,它們的字形也不一樣,“子”比“了”多一筆;它們的意思也不一樣,“了”可以組成“走了、好了”;“子”可以組成“兒子、果子”等。)
b、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其余幾組形近字的`比較,并組詞。教師巡視指導。
c、小組派代表,自選一組讀讀、比比、說說,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5、出示這些漢字組成的詞,全班齊讀。
三、我會找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出示“蘋果園”圖)瞧,蘋果園到了?。ㄕn件演示蘋果從樹上紛紛落下,兩個小朋友提著籃子來檢蘋果)問:誰在干什么?你們還發(fā)現了什么?
2、同桌分工,幫圖上的小朋友“撿蘋果”。(每人先找同一個偏旁的字做上記號,再相互檢查,找其他字)
3、同桌展示“找”的蘋果,并讀一讀。
4、讀字。把10個紅蘋果貼在果樹上,學生做“摘蘋果”游戲,帶讀生字。(配讀兒歌:秋天到,秋天到,果園里真熱鬧,蘋果紅,蘋果香,小朋友們摘果忙)
第二課時
一、我會讀
1、談話激趣:上節(jié)課,咱們在蘋果園里摘了“生字蘋果”,收獲真不少!現在我們做個“過獨木橋,奪紅旗”的游戲。(展示課件:獨木橋的畫面)橋上有許多“攔路虎”(詞語),只有讀準它們,才能“過橋奪旗”。
2、出示詞語,學生自己練讀,四人小組互讀,教師巡視9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a、指名“過橋”。(一人讀一排詞語)
b、四人小組接力“過橋”。(兩排詞語)
c、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的詞語)
二、讀讀說說
1、談話激趣:過了“獨木橋”,我們又來到了“我會讀讀說說”游覽區(qū)。讓我們讀什么?說什么呢?(讓學生自己發(fā)現)
2、讀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
3、引導學生認識“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a、問:第一句講什么地方?(我家門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樹)
b、請同學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畫出來,用“——”把“有什么”畫出來。
c、指導讀句子。用聲音的輕重、長短讀出“什么地方…‘有什么”。
4、練習說話。
a、把第一、二句“變一變”、“說—說。(啟發(fā)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我家門口有——江上有——?!保?/p>
b、把第三句補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導用準數量詞)
實用的語文教案3篇(語文用什么教案比較好)相關文章:
★ 實用的語文教案模板5篇(語文優(yōu)秀教案模板范文)
★ 五年級語文教案《桂花雨》12篇 部編五上桂花雨優(yōu)秀教案
★ 《大青樹下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3篇(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社戲12篇(社戲教案設計一等獎優(yōu)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