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柳樹醒了》教學反思3篇(柳樹醒了教學目標),供大家參閱。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
這節(jié)課通過老師精心的設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很好。課文優(yōu)美生動,篇幅短小,段式相似,于是我將讀誦和背誦結合起來,提高效率。先感情朗讀,引導注意用詞的豐富多樣,如“呀、喲、啊”等語氣詞的變化,然后看著板書,和老師一起背,最后激發(fā)比賽欲望,看誰背得又快又美。
這堂課我將教學環(huán)節(jié)刪繁就簡,整合提煉,縮短教學時間,突出重點,提高實效。當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孩子剛剛開學,還處于收心階段,注意力不夠集中,發(fā)言積極性不夠高,朗讀放不開,感情不到位。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課堂,參與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首先,老師親切的兒童語言讓學生感到上語文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整節(jié)課學生學習都非常主動。
第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貫穿課堂,圖片形象、生動,聲音和諧、悅耳,給學生美的享受。傳統(tǒng)的教學用具小黑板也是必不可少的,板書時就運用了黑板。
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很多不足:
第一,教學容量過大,本課的學習目標完成了認識12個生字,讀韻文,擴展說話這些內容,把兩課時的教學內容在一課時之內全部講了出來,學生學得太多,不容易消化。在今后的課時安排上應該合理把握好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容量,不能貪多。
第二,要多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回答問題時的優(yōu)點和不足要及時指出。
現(xiàn)對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前后的教學效果及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其他的教學媒體做一對比:
實施高效課堂的主陣地就是在課堂上,現(xiàn)在作為一種高性能的“黑板”出現(xiàn)了,它就是交互式電子白板,這種新興的教學輔助工具,
已進入了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室。結合這種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根據(jù)課程教學的需要進行應用,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老師邊板書、邊觀察、邊交流,采用一塊黑板,幾支粉筆教學模式,師生互動交流及時。不足的是在這種課堂上教學資源比較缺乏,學生主要是被動接受知識,學習的興趣、動力、想象力難以培養(yǎng)。而當教師在采用計算機多媒體和視頻展臺教學時,雖然資源的信息量很大,可視化效果很明顯,但是如果老師的一部分精力與注意力放在了設備的操控上,那就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每當教師在計算機操作臺演示課件與實物投影切換,教師在講臺的走動和時間的延遲,這就很容易對一些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學生借此開小差,無形中縮短了課堂有效教學時間。
交互式電子白板繼承和發(fā)展了黑板的書寫功能,同時又克服了多媒體投影與實物投影只能用于展示的缺憾,它有效地架設了師生情感與知識信息互動的橋梁,教師在展示多媒體資源的同時,也可以實時動態(tài)關注學生,實現(xiàn)了教師、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即時交互。
在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之前教師都能熟練利用幻燈片制作課件,將本節(jié)課知識點一一羅列在其中,上課時只要按照順序點擊鼠標就行了,學生跟著教師的步驟按部就班。學生順應著教師,幻燈片,思維逐漸固化,老師成了“鼠標”。這樣的'教學信息化并不能給教與學帶來實質改善。而白板則不同,使用交互白板技術能即時方便靈活地引入多種類型的數(shù)字化信息資源,并可對多媒體材料進行靈活地編輯組織、展示和控制。教學的內容和呈現(xiàn)方式不再實現(xiàn)預設,它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結果拖拽,或者書寫出來,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PPT有承載信息量大,圖文并茂等特點,但是它的交互性比較差,內容呈現(xiàn)方式固定,雖然在屏幕上可以用提供的筆勾勾畫畫,達到簡單點、劃、圈、標注,但是痕跡卻不能保存下來,教師、學生思維過程以后要想回顧也不可能。同樣實物投影可以在材料上圈點,但是擦除不易。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既可以呈現(xiàn)便于閱讀便于圈點的大幅
文字,又可以隨著教師的講解或學生的思考交流即時圈劃關鍵詞、進行標注等等。同時,便于修改、保留、再現(xiàn)思維痕跡。這樣,師生的表達重點即時呈現(xiàn),隨時調用,便于理解交流與鞏固認知。
熟用白板,巧用白板,隨著白板的完善,它的優(yōu)點將顯示的更加明顯,相信:“總有一天,黑板會變白的”。當然,我自己覺得對電子白板的使用功能掌握的還遠遠不夠,我將盡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進而能夠比較熟練地操作電子白板,將其用在日常教學中。
我們應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電子白板的功能,使課堂更加豐富,充實,確實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自己的水平有限,哪兒有問題望大家提出來,謝謝。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2
學《柳樹醒了》一文,我聲情并茂地范讀第三小節(jié)──“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小柳梢啊,綠了?!弊x完后,我說:“請同學們模仿老師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好嗎?”大家一聽,頓時興高采烈讀起書來。突然,一個同學猶豫了一會兒舉起了小手,小聲地說“老師,我不想像您那樣讀,我想這樣讀!”
師:說說你想怎樣讀?
?。ㄟ@個同學故意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快一慢)
師:你為什么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快一慢呀?
生1:因為春風吹來的時候,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昨天我放風箏的時候,春風就是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害得我的風箏老是掉下來。所以我覺得它在給柳樹梳頭的時候,一定是有時快有時慢,所以我要一個讀得快一個讀得慢一些。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你不只觀察的仔細,而且還有自身的想法,老師為你感到高興。現(xiàn)在老師請你再把這一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好嗎?
?。ㄟ@一次他自信多了,讀得更有感覺了。)
師:同學們,請你們再去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你們覺得該怎么讀就怎么讀,但是要說出這樣讀的理由。
?。ㄍ瑢W們興趣盎然地讀起書來)
生2:我覺得“梳著梳著”應該讀得輕輕的,因為春天的`風是輕輕的。
生3:我也覺得“梳著梳著”應該讀得輕輕的。因為媽媽給我梳頭的時候,就是很輕很輕的,因為媽媽怕我疼。我想春姑娘肯定也怕小柳樹疼,所以她一定也會輕輕地梳。
生4:我覺得這句話應該讀出很舒服的樣子,因為我媽媽給我梳頭,我覺得很舒服。
……
師:就讓我們帶著自身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
【反思】
“尊重同學的個性,實現(xiàn)教學民主”這是我在課改實踐中刻意追求的一種教學理念。教學中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了,用欣賞的眼光看同學;“師道尊嚴”的架子放下來了,和同學平等對話;課堂上同學的頭抬起來了,手舉起來了,話多起來了,成為學習的主人;同學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學習方式開始多樣化、個性化?!笆嶂嶂笔且粋€籠統(tǒng)靜止的語言符號,但我在課堂上搭設的平臺卻激活了同學們的經驗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
在上面的教學中,同學在我不時地引領下充沛調動自身的生活、知識經驗參與閱讀,對文本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使得靜態(tài)的文本跳動著小朋友靈動的生命。在教師地傾聽和賞識中,同學不只有了充沛展示自我才氣的舞臺,而且教師也從其中受到感染和啟發(fā)。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3
《柳樹醒了》是一首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兒童詩。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將柳樹、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都賦予了生命的活力。這些事物和孩子們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在本課一開始,我就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走進”春天,感受到春天美麗的景色,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情境。我引導學生用眼去欣賞,用耳去傾聽,用心去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整節(jié)課,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喜歡新鮮事物,喜歡游戲。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反復認讀生字,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游戲中不知不覺認識了本課的'生字。
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復認讀,采用多種形式復現(xiàn)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我在課堂上采用了:帶拼音投影出生字詞認讀、不帶拼音,學生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打亂次序指名讀、比較形近字、做游戲、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引導學生讀詞語。最后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我還總結了識字的方法。我問:“你知道哪些識字的方法?”孩子們馬上說:“多讀字,多拼拼音?!薄翱雌?。”“多讀書。”……這一問,展示了學生的課內外識字方法,途徑。對這些學生又是極大的鼓勵,對其他的孩子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整個課堂中,我非常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如學生在讀書時,我表揚讀書姿勢正確的孩子,激勵孩子們像他一樣認真讀書。寫字的時候,我利用口令“背挺直,肩放平,腳踩地,坐端正。”來提醒孩子的坐姿。這些看似小的細節(jié),卻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3篇(柳樹醒了教學目標)相關文章: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學反思精華5篇
★ 《三打白骨精》的教學反思3篇 三打白骨精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 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反思12篇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試卷分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