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征友啟事教學反思7篇,以供參閱。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1
小牛很孤單,一心想找個朋友。他貼出一張征友啟事,上面寫道:
“我是小牛。我想找個朋友,希望他能和我朝夕相處,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曬太陽,一起學耕田。誰能做到以上幾點,歡迎聯系?!?/p>
征友啟事剛剛貼出,大伙兒就爭著去看??墒?,他們一個個興致勃勃地走來,又一個個垂頭喪氣地離開。小牛一個朋友也沒找到。他悶悶不樂。
“唉,世界這么大,怎么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小牛向老牛訴苦。
老牛聽完小牛的話,笑著教給他一個辦法。
第二天,小牛又貼出一張征友啟事:
“我是小牛。我想找個朋友,希望他能陪我一起吃草,或者一起玩耍,或者一起曬太陽,或者一起學耕田。誰只要能做到以上一點,就歡迎前來聯系。”
新的征友啟事剛一貼出,牛棚前就熱鬧起來。大家把小牛團團圍住。
山羊說:“讓我和你一起吃草!”
獵狗說:“讓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貓說:“讓我陪你來曬太陽!”
馬駒說:“讓我伴你學習耕田!”
不一會兒,小牛就有了許多新朋友。他興高采烈地和大家玩兒起來。
學習目標
1、會認“征、啟”等12個生字。會寫“言、者”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小牛的兩張征友啟事的內容有什么不同。
4、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學習重難點
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的字和正確書寫“會寫”的'字。領悟“征友啟事”內容的不同,所引起不同的結果。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生字花瓣,小動物頭飾
教導過程
一、關注經驗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師:日常生活中,老師、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朋友,咱們一起來聊聊朋友這個話題,好嗎?(自由說)
師:有一頭小牛很孤獨,也想交朋友,它是怎樣做的呢?
2、揭示課題:征友啟事
3、讀題質疑
師: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猜一猜課文可能寫了什么內容?
?。ń處熆蓡l(fā)學生提出問題,如:征友什么意思?啟事是什么意思?它為什么征朋友?它想征什么樣的朋友?誰成為了它的朋友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那么多有意思的問題,看誰通過讀書就能解決問題!讀書時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掉字、不添字,邊讀邊想。
2、小組合作讀書
讓學生畫出難讀的句子,小伙伴們互相幫助把句子讀通順。小組內交流,對學生普遍感到難讀的地方,教師幫助、指導。
3、讀后釋疑
師:初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圍繞質疑中提出的問題。)
4、師范讀
?、偃Ξ嬌帧?/p>
?、谠u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ń處煼蹲x時,要提醒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如:比一比,看誰最會聽,會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
三、再讀課文巧識生字
1、小聲讀課文,邊讀邊記圈畫出的生字。
2、出示生字詞語:啟事、征友、陪同、耕田、聯系、獵狗、興奮、或者、語言、牛欄、團長。學生試讀,齊讀,開火車讀。
3、游戲中識字
?、俪鍪旧郑蓪懺诨ò晟希赫鳌?、陪、耕、聯、獵、奮、或、者、言、欄、團。
師:你還在哪兒見過這些生字?(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反饋)
?、谧杂烧J讀,開火車讀。
③摘花游戲。
?。ㄕ堃幻瑢W上臺“摘花”,摘下后,組詞。若讀得正確,下面的同學舉起手中相應的字卡,跟讀。例:臺上的同學摘下“聯”,高高舉起:聯,聯歡的聯,臺下的同學舉起字卡“聯”,跟讀兩遍。)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2
教學《征友啟事》時,我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并完成前置作業(yè)。《征友啟事》全文有13個自然段,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的確是很長的一篇課文,而這樣的故事性課文,最忌諱從前向后上成“流水帳”形式,而且“生本”幸福課堂告訴我們,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中共同獲得幸福,于是,我從課題入手,請孩子說說“什么叫征友啟示?你還見過什么啟示?”不可小看孩子們啊!我班林國祥很準確的.解釋了這個詞:找朋友的廣告。讓孩子們說見過的啟示,教室就更熱鬧了:找狗的尋狗啟示,找人的尋人啟事,找物品的尋物啟示……課文教學中,我抓住文章中的兩份征友啟事作為主線,然后進行對比學習,不僅使得課堂脈絡清楚,而且在對比中名理。在進行兩則征友啟事對比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第二則征友啟事和第一則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學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點”四個詞語。我又追問:“多了幾個詞語,意思上有什么改變?”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征友啟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
故事的進行到第二則征友啟事的結果部分,“牛欄前熱鬧極了。大家把小牛團團圍住?!痹谶@里,“熱鬧”“團團圍住”兩個詞語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第二則征友啟事的成功,如果能緊緊抓住這兩個詞語,“好”與“不好”的征友啟事分別為誰便不攻自破了??墒?,如何讓學生輕松地來理解詞語呢?我拋出問題:“孩子們,牛欄前熱鬧起來,你還見過哪里有熱鬧的情景?”學生紛紛舉手:“快過節(jié)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熱鬧??!”“中心廣場上很熱鬧?!薄疤彀查T廣場的升旗儀式就要開始了,真熱鬧。”學生在簡單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經將“熱鬧”的含義明白了。我又讓學生來做出“團團圍住”的動作,在動作中理解詞語讓學生輕松而快樂。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3
1、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教學本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抓住兩次“征友啟事”的內容讓學生朗讀,并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了“或者”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兩則啟事的不同,最后使學生進一步明白了與人交往時,除了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對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別人著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
2、我體會到“問題”設計的重要性。要想讓學生學得快,學得好,就要熟讀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只有這樣,既能讓學生很快地抓住課文的重點,又讓學生很快感悟課文內容。
3、要圖文并茂,想象文中“人物”的表情。
4、造句的力量,四個動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話中,有四個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運用了它們,避免了語言的'重復和累贅,可是,如何處理這部分,才能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神奇之處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卻最扎實的造句訓練,在多個句子的感悟中,學生明白了這四個字的意思其實是基本一樣的,體會到了文字的神奇。
5、在這節(jié)課中,可以讓學生帶上頭飾演一演。以演代講,更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快樂、輕松地學習語文,可我忽視了。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不過,只要不斷摸索,自己就會有所得。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故事顯淺易懂,語言樸實,寫的是小牛兩次不同的征友啟事帶來的不同結果。讓學生讀后明白:在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還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抓住兩張征友啟事的異同,以表演讀、分角色等多種形式的讀書,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對兩則啟示進行對比,并從中獲得體會。
語文課堂,講究人文,講求拓展,但是永遠都不能丟掉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訓練。在進行兩則征友啟示對比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第二則征友啟事和第一張相比,有什么不同地方?學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點”四個詞語。我又追問:“多了幾個詞語,意思上有什么改變?”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征友啟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
故事的進度到了第二則征友啟事的結果部分,“牛欄前熱鬧極了。大家把小牛團團圍住?!痹谶@里,“熱鬧”“團團圍住”兩個詞語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第二則征友啟事的成功,如果能緊緊抓住這兩個詞語,“好”與“不好”的征友啟事分別為誰便不攻自破了??墒?,如何讓學生輕松地來理解詞語呢?我拋出問題:“孩子們,牛欄前熱鬧起來,你還見過哪里有熱鬧的情景?”學生紛紛舉手:“下課了,操場上真熱鬧!”“超市里人真多,好熱鬧啊!”“廣場上很熱鬧?!睂W生在簡單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經將“熱鬧”的含義明白了。我又讓學生來做出“團團圍住”的動作,學生輕松而快樂地理解了詞語。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5
有的才能放矢,全國小語會秘書長陳先云曾經說過:教什么比怎樣教更重要。因此,我把自己放進文本,反復閱讀,逐漸明晰了教學的目標要求,教學重難點,由此生花,構建主體。
一、擰線串珠,構建課堂
這篇課文很長,對剛邁入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是有閱讀的難度的。怎樣才能突破重點,降低學習難度?大道至簡,我把課文的全部教學就看做是線和珠的。線是課文中的“征友啟事”,珠是課文中的生字詞。就這樣,我擰著“征友啟事”這條主線,把一個個生字詞串上去。這就是我隨文識字的構想。在實際教學中,對于這一顆顆珠的把握,又另有側重:“獵狗、耕田”采用圖畫識字法;“興奮”采用表演法;“團團圍住”采用貼圖法理解詞義;“怨言”舉例法理解詞義。對于單個字的教學,“張、迎、或”重在新部首的教學,筆畫的書空,其中“迎、或”還重在書寫指導……這樣,體現了生字教學的層次性、針對性和目的性。
二、對比教學,學中明理
兩則征友啟事,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確不同,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征友啟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從而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
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
①角色朗讀法:讓學生扮演小動物朗讀。如:教學第一張征友啟事時,讓學生扮演小牛,教師啟發(fā):小牛,你想找個什么朋友呢?(小牛)我想……。這樣就不著痕跡地把征友啟事通過小牛之口讀了出來。
?、趯Ρ壤首x法:讓學生對兩張不同的啟事進行對比讀,在讀中加深認識、理解。在形式上有兩生分別讀,男女生對比讀等。
?、蹘熒献髯x:對于9到12自然段小動物說的話,我覺得讓學生了解就行了,于是我采用了輕描淡寫式的師生合作讀的`形式。教師讀前半句(××說),學生讀動物說的話。而且我采用的是走到誰的身邊,誰就接下去讀,這樣有意識的長久訓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不敢有半點松懈。
三、愉悅氛圍,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采用多種角色轉變的形式,減少了學生思維的定式,課堂氛圍就顯得輕松愉悅。如:讓喜歡扮演小牛的孩子上臺貼征友啟事、讀征友啟事。讓學生扮演山羊、獵狗、花貓、馬駒等小動物。教師采用采訪小動物的形式,第一張征友啟事的不好之處就不言而喻了。
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端端正正坐40分鐘,的確是一種考驗。這個階段,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持久,所以“課中操”的形式應運而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我把找朋友的律動操安排在小牛找到許多朋友后。這樣,后面的復習生字詞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就會處在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實施。
不足之處:為了教學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今后,必須在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上多下功夫,期盼著真正做到教師輕輕松松教語文,學生輕輕松松學語文。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復習“征、啟”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牛的兩張征友啟事的不同和引發(fā)的不同結果。
3.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
2.強調“團”“迎”字的書寫。
3.了解小牛的兩張征友啟事的不同和引發(fā)的不同結果。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動物頭飾。
課前準備:小牛貼圖課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暭と?。
1.同學們,你們都有朋友嗎?你們覺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覺怎樣呢?有一頭小牛,它也很想找個朋友,于是,它就寫了一份《征友啟事》。請同學們舉起右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10、征友啟示。齊讀課題。
2.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瞧,小牛要來考考你們呢?
3.瞧,小牛為你們的精彩表現鼓掌呢!(掌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2頁,再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課文中小牛幾次貼出征友啟事?(兩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寫小牛第一次貼出征友啟事找朋友。
?。ㄈ┘氉x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1—3自然段)
1.請學生們小聲讀讀課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張征友啟事的內容。
2.指名讀。(投影出示“我想找這樣一個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曬太陽,一起學耕田。誰能做到,歡迎聯系……”)
3.同學們一起來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師相機指導:小牛找朋友的條件是什么?它為什么會提出這些條件呢?
4.教師小結:是的,小牛正是因為自己喜歡做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學習第3自然段。
1.師:那么這張征友啟事剛一貼出,小動物們有什么反應呢?看課件說話。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動物,你會邊跑來邊想些什么呢?看來你的心情很-----興奮!
5.師:誰能帶著興奮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自己試試吧!指名讀,齊讀。
師:可是,看完了,小動物們是什么樣的了呢?看小動物失望離開的課件,說話。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能帶著動作來讀讀嗎?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這些小動物中的一員,此時,A、(戴上頭飾)請問,你是小山羊嗎?你為什么走開了呢?為什么還要搖頭呢?B、你會邊走邊說些什么呢?你能帶著這樣的心情再讀讀這句話嗎?
一二組讀興奮的句子,三四組讀失望的句子,讀出對比來。
師:瞧,第一份征友啟示的結果就是:小動物們興奮而來,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個朋友也沒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訴苦,他的心情怎樣呢?請同學們來為這句話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寫:小牛————(失望、傷心、苦惱、奇怪)極了,跑到……
(生加上補充心情的詞語讀第四自然段“訴苦“部分)
師評價:我聽出了你的失望;沒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傷心啊!……
師:讓我們帶著自己理解的心情,來學著小牛訴訴苦。齊讀四段。
10.是啊小牛為什么一個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邊,你會對它說些什么呢?
11.教師小結。
學習5、6自然段。
師:聽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個辦法。讓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啟示。(課件出示)
1、誰來讀讀?
?、?那這兩張征友啟事有什么不同呢?學生對比著讀一讀。(課件出示:兩張征友啟事的內容)。
?、趯W生找不同。
?、蹘煟簩W生邊說,老師邊點出不同的地方。多了這些詞,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師小結:是的,第一份征友啟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曬太陽、耕田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啟示只要做到其中一點,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這是多么容易的事?。?/p>
?、菽猩x第一則征友啟事,女生讀第二則征友啟事,讀出兩則征友啟事的不同來。
5.對比著學習第二張征友啟事貼出后的熱鬧場面。
①師:第二張征友啟事剛剛貼出,小動物們又會有什么反應呢?誰愿意來讀一讀第8自然段?
?、趲煟菏前。酂狒[哇!怎樣圍才是“團團圍住”呢?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做動作。
?、劾蠋焷懋斝∨?,請五位同學來當小動物,表演下“團團圍住”這個動作。小動物們把小牛團團圍住,會說些什么呢?請位同學讀一讀他們的話。
?、谠谶@四句話里,分別都有一個字,它們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個字嗎?(同、跟、陪、和)
請學生用四個字分別說一句話。
④教師小結:我們中國的漢字真是豐富多彩呀!同一個意思卻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達,真有趣!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這些細節(jié)之處,會讓我們的文章更精彩。
來,我們分組來讀讀山羊、獵狗、花貓和馬駒的話。
?、輰W生齊讀。你們聽,小牛找到了許多朋友,它和朋友們一起唱起了歡快的歌兒,我們也一起唱唱吧!(放兒歌:找朋友)
?。ㄋ模┩卣瓜胂蟆?/strong>
師:小牛這時候可高興了,他唱完歌,又興高采烈地又跑去見老牛,猜猜看小牛會對老牛說什么。(禮貌;名理)
教師總結:我們交朋友的時候,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這樣我們才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想不想寫個征友啟示,那你會怎么寫?
下課!
板書設計:
征友啟事
第一次無
考慮自己,想到別人
第二次許多
《征友啟事》課后反思
這次的備課短暫而顯得有些匆忙,在選課的時候,突然覺得,凡是能編入教材中的課文,每一篇不都是經過各位語文教學的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么?我們自己只管沿著新課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將精彩的課盡可能生動地講給學生,使得教學相長也就夠了。由于自己是所有老師中第一天上課的,好了,就順著進度講那節(jié)《征友啟事》吧!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每一門藝術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線,貫穿課堂
全文有13個自然段,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的確是很長的一篇課文,而這樣的故事性課文,最忌諱從前向后上成“流水帳”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兩份征友啟事作為主線,然后進行對比學習,不僅使得課堂脈絡清楚,而且在對比中名理。
二、語言訓練,隨手拈來
語文課堂,講究人文,講求拓展,但是永遠都不能丟掉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訓練。在進行兩則征友啟事對比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第二則征友啟事和第一則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學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點”四個詞語。我又追問:“多了幾個詞語,意思上有什么改變?”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征友啟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此文轉自淘.教。案網
故事的進度到了第二則征友啟事的結果部分,“牛欄前熱鬧極了。大家把小牛團團圍住?!痹谶@里,“熱鬧”“團團圍住”兩個詞語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第二則征友啟事的成功,如果能緊緊抓住這兩個詞語,“好”與“不好”的征友啟事分別為誰便不攻自破了??墒牵绾巫寣W生輕松地來理解詞語呢?我拋出問題:“孩子們,牛欄前熱鬧起來,你還見過哪里有熱鬧的情景?”學生紛紛舉手:“快過節(jié)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熱鬧??!”“大雁塔廣場上很熱鬧?!薄疤彀查T廣場的升旗儀式就要開始了,真熱鬧?!睂W生在簡單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經將“熱鬧”的含義明白了。我又讓學生來做出“團團圍住”的動作,在動作中理解詞語讓學生輕松而快樂。
此外,在備課中,我發(fā)現在四個動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話中,有四個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運用了它們,避免了語言的重復和累贅,可是,如何處理這部分,才能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神奇之處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卻最扎實的造句訓練,在多個句子的感悟中,學生明白了這四個字的意思其實是基本一樣的,體會到了文字的神奇。
三、和諧愉悅、享受語文
我是一個追求詩意課堂的人,語文教學變來變去都不離其中的就是:為了達到對學生進行文字的訓練。而我,更喜歡與學生在和諧的交談中,讓學生邊享受邊學習語言?!罢饔褑⑹聞傄毁N出,小動物們都有什么反應呢?”學生看圖后紛紛舉手發(fā)言,于是,我拿起準備好的頭飾,隨意地走到一個學生的面前,又隨意地將一個小馬駒的頭飾戴在他的頭上,“請問,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馬駒嗎?你為什么走開了呢?”“請問,你是可愛的小花貓嗎?你會邊走邊想些什么呢?”沒有任何的雕飾的,孩子會很自然地微笑著回答:“是的?!薄拔蚁耄禾昧耍以缍枷胝覀€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沒有收獲吧!”那時候,我想,我和孩子,我們都是微笑的,因為我們在享受著語言帶給我們的美妙和幸福感。
四、個性閱讀,不拘一格
小牛沒有找到朋友,心情會怎樣呢?文中寫到小牛去找老牛訴苦,“訴苦“!兩個字對于7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有些難以理解,怎樣使這里的“訴”能“苦”出味道來呢?我讓學生加上小牛此時的心情描寫來讀讀這句話,學生加上了“小牛難過地說”“傷心地說”“垂頭喪氣地說”……等描寫心情的詞語,然后我請學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來學著小牛訴訴苦吧!學生將這句話讀得有了滋味。
在教學“可是,看完了,小動物們又一個個搖著頭走了?!边@句話時,我請學生帶著動作讀一讀,體會小動物們的心情?!罢垎?,你為什么要離開呢?你會邊走邊說些什么?”在學生反饋以后,再帶著那樣的心情去讀,使學生讀出了自己的理解,讀出了自己的個性。
另外,承擔“課中文化”課題以來,在課堂中間的活動上自己也再邊做邊積累。本課以“朋友”開始,以“朋友”結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時刻,我趁機讓學生和小動物們一起“慶祝慶?!?,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學生得以放松。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又都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
在這節(jié)課中,老師有點著急,應當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點題時,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夠想辦法將第二份征友啟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場”,緊接著后面又讓學生仿寫啟事,那會效果更好。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不過,只要不斷摸索,自己就會有所得。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7
本課是一篇童話,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了一段視頻,把學生帶到了美麗的童話世界中。通過提出疑問:“小牛交到朋友了嗎?他是怎樣交到朋友的呢?”導入課題,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習課文時,我通過抓住文章中的兩張征友啟事作為主線,然后進行對比學習,不僅使課堂脈絡清楚,而且在對比中明理。
首先,我讓學生通過演一演,讀一讀的方式學習小牛的兩次“征友啟事”。學生通過演一演,讀一讀,并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白了“或者”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兩則啟事的不同。
其次,兩張征友啟事貼出后,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第一次小牛沒找到朋友,第二次小牛有了許多朋友),我重點指導學生體會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后的種種不同表現,使學生就能夠進一步明白了與人交往時,除了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對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別人著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
最后,通過練一練,你也來學寫一張征友啟事,讓學生不僅明理,并且會運用到自身的實際生活中??吹蕉鄶祵W生都能夠學以致用,交到朋友,讓我感到很欣慰。
反饋總結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能夠說出一些自己的收獲,說明學生已經有了進步,能夠自己總結了。如果我再總體性地做個總結會更完整。課堂教學藝術是有缺憾的藝術,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我一定要繼續(xù)努力,減少遺憾。
征友啟事教學反思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