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6篇(數(shù)學(xué)趣味知識競賽活動總結(jié)),供大家品鑒。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
部分答案及提示
1、 1 8 12 9 3 10 16 13 6 5 10
2、4只
3、8支鉛筆
4、9名女生
5、一杯水和一杯奶
6、擺成三角形,每邊4棵。
7、3分鐘
8、4次
9、第5名,一共15人。
10、9和10
11、小明給小紅2本書。
12、6個人
13、6輛車
14、從第一箱中搬出4千克到第二箱
15、一共擺12棵。
16、5段
17、18天
18、5天
19、10臺
20、A大,大2
21、4+4-1=7(人)
22、4+4+1=9(人)
23、4+4=8(人)
24、擺成正方形,每邊4棵
25、B大,大1
26、分別是1、2、3、4、6只
27、后排飛到前排2只
28、5分鐘
29、2人
30、3次,6分鐘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2
答案提示:
1. 3+3+3=9(個)
2. 6+6-1=11(盞)
3. 5人
4. 19厘米
5. 8-5=3千克,油:3+3=6千克,桶:8-6=2千克
6. 4秒
7. 3刀
8. 10-2=8個,8-2=6個
9. 4頁和5頁
10. 4
11. 3
12. 297;91357
13. 9
14. 1歲
15. 3匹
16. 8只
17. 10-5-1=4人
18. 6只
19. 10-4+5=11米
20. 3+3=6個,6+6=12個
21. 15+1-3=13(人)
22. 7歲
23. 3+3+2=8(塊)
24. 前4個人拿蘋果,最后一個把盤子和盤子里的蘋果一起拿走。
25. 4分鐘
26. 9種
27. 亮著 不亮
28. 3+3+10=16分
29. 45
30. 11頁
31. 9米
32. 4千米
33. 3元
34. 20只
35. 14-6+1=9
36. 15+3=18人
37. 15元
38. 39次
39. 西站
40. △=( 3 ) □=( 6 ) ○=( 4 )
41. 7只夾子
42. 10塊、10塊、14塊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3
1、 兩個男孩各騎一輛自行車,從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兩個地方,開始沿直線相向騎行。在他們起步的那一瞬間,一輛自行車車把上的一只蒼蠅,開始向另一輛自行車徑直飛去。它一到達另一輛自行車車把,就立即轉(zhuǎn)向往回飛行。這只蒼蠅如此往返,在兩輛自行車的車把之間來回飛行,直到兩輛自行車相遇為止。如果每輛自行車都以每小時1o英里的等速前進,蒼蠅以每小時15英里的等速飛行,那么,蒼蠅總共飛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輛自行車運動的速度是每小時10英里,兩者將在1小時后相遇于2o英里距離的中點。蒼蠅飛行的速度是每小時15英里,因此在1小時中,它總共飛行了15英里。
許多人試圖用復(fù)雜的方法求解這道題目。他們計算蒼蠅在兩輛自行車車把之間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類推,算出那些越來越短的路程。但這將涉及所謂無窮級數(shù)求和,這是非常復(fù)雜的高等數(shù)學(xué)。據(jù)說,在一次雞尾酒會上,有人向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紀最偉大的數(shù)學(xué)家之一。)提出這個問題,他思索片刻便給出正確答案。提問者顯得有點沮喪,他解釋說,絕大多數(shù)數(shù)學(xué)家總是忽略能解決這個問題的簡單方法,而去采用無窮級數(shù)求和的復(fù)雜方法。
馮·諾伊曼臉上露出驚奇的神色?!翱墒?,我用的是無窮級數(shù)求和的方法.”他解釋道
2、 有位漁夫,頭戴一頂大草帽,坐在劃艇上在一條河中釣魚。河水的流動速度是每小時3英里,他的劃艇以同樣的速度順流而下?!拔业孟蛏嫌蝿澬袔子⒗铮彼匝宰哉Z道,“這里的魚兒不愿上鉤!”
正當他開始向上游劃行的時候,一陣風(fēng)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們這位漁夫并沒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丟了,仍然向上游劃行。直到他劃行到船與草帽相距5英里的時候,他才發(fā)覺這一點。于是他立即掉轉(zhuǎn)船頭,向下游劃去,終于追上了他那頂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靜水中,漁夫劃行的速度總是每小時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劃行時,一直保持這個速度不變。當然,這并不是他相對于河岸的速度。例如,當他以每小時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劃行時,河水將以每小時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對于河岸的速度僅是每小時2英里;當他向下游劃行時,他的劃行速度與河水的流動速度將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對于河岸的速度為每小時8英里。
如果漁夫是在下午2時丟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時候?
答案
由于河水的流動速度對劃艇和草帽產(chǎn)生同樣的影響,所以在求解這道趣題的時候可以對河水的流動速度完全不予考慮。雖然是河水在流動而河岸保持不動,但是我們可以設(shè)想是河水完全靜止而河岸在移動。就我們所關(guān)心的劃艇與草帽來說,這種設(shè)想和上述情況毫無無差別。
既然漁夫離開草帽后劃行了5英里,那么,他當然是又向回劃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兒。因此,相對于河水來說,他總共劃行了10英里。漁夫相對于河水的劃行速度為每小時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總共花了2小時劃完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時找回了他那頂落水的草帽。
這種情況同計算地球表面上物體的速度和距離的情況相類似。地球雖然旋轉(zhuǎn)著穿越太空,但是這種運動對它表面上的一切物體產(chǎn)生同樣的效應(yīng),因此對于絕大多數(shù)速度和距離的問題,地球的這種運動可以完全不予考慮.
3、 一架飛機從a城飛往b城,然后返回a城。在無風(fēng)的情況下,它整個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每小時100英里。假設(shè)沿著從a城到b城的方向筆直地刮著一股持續(xù)的大風(fēng)。如果在飛機往返飛行的整個過程中發(fā)動機的速度同往常完全一樣,這股風(fēng)將對飛機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有何影響?
懷特先生論證道:“這股風(fēng)根本不會影響平均地速。在飛機從a城飛往b城的過程中,大風(fēng)將加快飛機的速度,但在返回的過程中大風(fēng)將以相等的數(shù)量減緩飛機的速度?!薄斑@似乎言之有理,”布朗先生表示贊同,“但是,假如風(fēng)速是每小時l00英里。飛機將以每小時200英里的速度從a城飛往b城,但它返回時的速度將是零!飛機根本不能飛回來!”你能解釋這似乎矛盾的現(xiàn)象嗎?
答案
懷特先生說,這股風(fēng)在一個方向上給飛機速度的增加量等于在另一個方向上給飛機速度的減少量。這是對的。但是,他說這股風(fēng)對飛機整個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不發(fā)生影響,這就錯了。
懷特先生的失誤在于:他沒有考慮飛機分別在這兩種速度下所用的時間。
逆風(fēng)的回程飛行所用的時間,要比順風(fēng)的去程飛行所用的時間長得多。其結(jié)果是,地速被減緩了的飛行過程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因而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要低于無風(fēng)時的情況。
風(fēng)越大,平均地速降低得越厲害。當風(fēng)速等于或超過飛機的速度時,往返飛行的平均地速變?yōu)榱?,因為飛機不能往回飛了。
4、 《孫子算經(jīng)》是唐初作為“算學(xué)”教科書的著名的《算經(jīng)十書》之一,共三卷,上卷敘述算籌記數(shù)的制度和乘除法則,中卷舉例說明籌算分數(shù)法和開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國古代籌算的重要資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術(shù)難題,“雞兔同籠”問題是其中之一。原題如下: 令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
問雄、兔各幾何?
原書的解法是;設(shè)頭數(shù)是a,足數(shù)是b。則b/2-a是兔數(shù),a-(b/2-a)是雉數(shù)。這個解法確實是奇妙的。原書在解這個問題時,很可能是采用了方程的方法。
設(shè)x為雉數(shù),y為兔數(shù),則有
x+y=b, 2x+4y=a
解之得
y=b/2-a,
x=a-(b/2-a)
根據(jù)這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題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5、我們大家一起來試營一家有80間套房的旅館,看看知識如何轉(zhuǎn)化為財富。
經(jīng)調(diào)查得知,若我們把每日租金定價為160元,則可客滿;而租金每漲20元,就會失去3位客人。 每間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務(wù)、維修等項支出共計40元。
問題:我們該如何定價才能賺最多的錢?
答案:日租金360元。
雖然比客滿價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還是能給我們帶來360x50=18000元的收入; 扣除50間房的支出40x50=元,每日凈賺16000元。而客滿時凈利潤只有160x80-40x80=9600元。
當然,所謂“經(jīng)調(diào)查得知”的行情實乃本人杜撰,據(jù)此入市,風(fēng)險自擔。
6 數(shù)學(xué)家維納的年齡,全題如下: 我今年歲數(shù)的立方是個四位數(shù),歲數(shù)的四次方是個六位數(shù),這兩個數(shù),剛好把十個數(shù)字0、1、2、3、4、5、6、7、8、9全都用上了,維納的年齡是多少? 解答:咋一看,這道題很難,其實不然。設(shè)維納的年齡是x,首先歲數(shù)的立方是四位數(shù),這確定了一個范圍。10的立方是1000,20的立方是8000,21的立方是9261,是四位數(shù);22的立方是10648;所以10= 7.abcd乘9=dcba a=? b=? c=? d=? 答案:d=9,a=1,b=0,c=8 1089x9=9801 8、漆上顏色的正方體 設(shè)想你有一罐紅漆,一罐藍漆,以及大量同樣大小的立方體木塊。你打算把這些立方體的每一面漆成單一的紅色或單一的藍色。例如,你會把一塊立方體完全漆成紅色。第二塊,你會決定漆成3面紅3面藍。第三塊或許也是3面紅3面藍,但是各面的顏色與第二塊相應(yīng)各面的顏色不完全相同。 按照這種做法,你能漆成多少互不相同的立方體?如果一塊立方體經(jīng)過翻轉(zhuǎn),它各面的顏色與另一塊立方體的相應(yīng)各面相同,這兩塊立方體就被認為是相同的。 答案總共漆成10塊不同的立方體。 9.老人展轉(zhuǎn)病榻已經(jīng)幾個月了,他想,去見上帝的日子已經(jīng)不遠了,便把孩子們叫到床前,鋪開自己一生積蓄的錢財,然后對老大說: “你拿去100克朗吧!” 當老大從一大堆錢幣中,取出100克朗后,父親又說: “再拿剩下的十分之一去吧!” 于是,老大照拿了。 輪到老二,父親說:“你拿去200克朗和剩下的十分之一?!?/p> 老三分到300克朗和剩下的十分之一,老四分到400克朗和剩下的十分之一,老五、老六、……都按這樣的分法分下去。 在全部財產(chǎn)分盡之后,老人用微弱的聲調(diào)對兒子們說:“好啦,我可以放心地走了?!?/p> 老人去世后,兄弟們各自點數(shù)自己的錢數(shù),卻發(fā)現(xiàn)所有人分得的遺產(chǎn)都相等。 聰明的朋友算一算:這位老人有多少遺產(chǎn),有幾個兒子,每個兒子分得多少遺產(chǎn)。 答案9個兒子,8100克朗財產(chǎn) 10、工資的選擇 假設(shè)你得到一份新的工作,老板讓你在下面兩種工資方案中進行選擇: (a) 工資以年薪計,第一年為4000美元以后每年加800美元; (b) 工資以半年薪計,第一個半年為2000美元,以后每半年增加200美元。 你選擇哪一種方案?為什么? 答案:第二種方案要比第一種方案好得多 來源:袁虹名師工作室 1. 5只雞,5天生了5個蛋。100天內(nèi)要100個蛋,需要多少只雞? 2. 3個人3天用3桶水,9個人9天用幾桶水? 3. 三個孩子吃三個餅要用3分鐘,九十個孩子九十個餅要用多少時間? 4. 怎樣使用最簡單的方法使X+I=IX等式成立? 5. 買一雙高級女皮鞋要214元5角6分錢,請問買一只要多少錢? 6. 有三個小朋友在猜拳,一個出剪刀,一個出石頭,一個出布,請問三個人共有幾根指頭? 7. 浪費掉人一生的三分之一時間的會是什么東西? 8. 一把11厘米長的尺子,可否只刻3個整數(shù)刻度,即可用于量出1到11厘米之間的任何整數(shù)厘米長的物品長度?如果可以,問應(yīng)刻哪幾個刻度? 9. 考試做判斷題,小花擲骰子決定答案,但題目有20題,為什么他卻扔了40次? 10. 一個掛鐘敲六下要30秒,敲12下要幾秒? 11. 什么時候4-3=5? 12. 王大嬸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又各有一個姐姐和妹妹,請問王大嬸共有幾個孩子? 13. 塑料袋里有六個橘子,如何均分給三個小孩,而塑料袋里仍有二個橘子(不可以剝開橘子)? 14. 8個數(shù)字“8”,如何使它等于1000? 15. 什么時候,四減一等于五? 16. 有一個年輕人,他要過一條河去辦事。但是,這條河沒有船也沒有橋。于是他便在上午游泳過河,只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他便游到了對岸,當天下午,河水的寬度以及流速都沒有變,更重要的是他的游泳速度也沒有變,可是他竟用了兩個半小時才游到河,這是為什么? 17. 一口井7米深,有只蝸牛從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墜2米。問蝸牛幾天能從井里爬出來? 18. 小白買了一盒蚊香,平均一卷蚊香可點燃半個小時。若他想以此測量45分鐘時間,他該如何計算? 19. 三張分別寫有2,1,6的卡片,能否排成一個可以被43除盡的整數(shù)? 20. 籃子里的7個蘋果掉了4個在桌子上,還有一個不知掉到哪去了,小明把桌子上的蘋果拾進籃子里,又吃了一個,請問籃子里還剩下幾個蘋果? 21. 一個籃子里裝著五個蘋果,要分給五個人,要求每人分的一樣多,最后籃子里還要剩下一個蘋果,如何分(不能切開蘋果)? 22. 一斤白菜5角錢,一斤蘿卜6角錢,那一斤排骨多少錢? 23. 在路上,它翻了一個跟斗,接著又翻了一次(猜4字成語)? 24. 有一位刻字先生,他掛出來的價格表是這樣寫的:刻“隸書”4角,刻“仿宋體”6角刻,“你的名章”8角,刻“你愛人的名章”1.2元。那么他刻字的單價是多少? 25. 將100顆綠豆和100顆黃豆混在一起又一分為二,需要幾次才能使A堆中黃豆和B堆中的綠豆相等呢? 26. 每隔1分鐘放1炮,10分鐘共放多少炮? 27. 甲每天抽50支煙,乙每天抽10支煙。5年后,乙抽的煙比甲抽的還多,為什么? 28. 猴子每分鐘能掰一個玉米,在果園里,一只猴子5分鐘能掰幾個玉米? 29. 一個蘋果減去一個蘋果,猜一個字。 30. 從一寫到一萬,你會用多少時間? 31. 一個人花8塊錢買了一只雞,9塊錢賣掉了,然后他覺得不劃算,花10塊錢又買回來了,11塊賣給另外一個人。問他賺了多少? 32. 如果有5只貓,同時吃5條魚,需要5分鐘時間才吃完。按同樣的速度,100只貓同時吃掉100條魚,需要幾分鐘時間? 33. 一棟住宅樓,爺爺從一樓走到三樓要6分鐘,現(xiàn)在要到6樓,要走多少分鐘? 34. 一個數(shù)若去掉前面的第一個數(shù)字是11,去掉最后一個數(shù)字為50,原數(shù)是多少? 35. 小明帶100元去買一件75元的襯衫,但老板卻只找了5塊錢給他,為什么? 36. 1根2米長的繩子將1只小狗拴在樹干上,小狗貪婪地看著地上離它2.1米遠的1根骨頭,卻夠不著,請問,小狗該用什么方法來抓骨頭呢? 37. 小強數(shù)學(xué)只差6分就及格,小明數(shù)學(xué)也只差6分就及格了,但小明和小強的分數(shù)不一樣,為什么? 38. 用三個3組成一個最大的數(shù)? 39. 時鐘剛敲了13下,你現(xiàn)在應(yīng)該怎么做? 40. 6匹馬拉著一架大車跑了6里,每匹馬跑了多少里?6匹馬一共跑了多少里? 答案 1. 答案:依然是五只雞 2.答案:9捅 3.答案:三分鐘 4.答案:1+X 5.答案:一只不賣 6.答案:六十 7.答案:床 8.答案:可以刻度可位于2,7,8處 9.答案:他要驗證一遍 10.答案:66秒 11.答案:算錯時 12.答案:五個 13.答案:當然是一個人兩個桔子,只是一個連塑料袋一起給他 14.答案:8+8+8+88+888 15.答案:四邊形,減去一個角,變成五邊形 16.答案:兩個半小時就是一小時啊 17.答案:5天 18.答案:先將一卷蚊香的兩端點燃,同時將另一卷蚊香的一端點燃 19.答案:129 (把6的卡片翻過來就是啦) 20.答案:還有五個 21.答案:把籃子和一個蘋果一起送給一個小朋友 22.答案:一兩等于十錢一斤100錢 23.答案:三翻兩次 24.答案:每個字兩角 25.答案:一次 26.答案:11炮 27.答案:甲抽得太多了早死了 28.答案:一個也沒有掰到 29.答案:0 30.答案:最多5秒,10000 31.答案: 2元 32.答案:5分鐘 33.答案:15分鐘 34.答案:五十一 35.答案:小明就只給了老板80元錢 36.答案:轉(zhuǎn)過身用后腿抓 37.答案:一個是54分,一個是0分 38.答案:3的33次方 39.答案:應(yīng)該修理時鐘 40.答案:6里,36里 1. 6個小朋友吃飯,每2個人要用3個碗,一共要用幾個碗? 2. 學(xué)校門口掛了一行不同顏色的彩燈,無論從左從右數(shù),第六盞都是紅燈,這一行共有彩燈多少盞? 3. 20個小朋友排隊,從左數(shù)起小華是第11名,從右邊起小剛是第16名,小華和小剛之間隔著幾個小朋友? 4. 有兩塊各長10厘米的木條,釘成一塊木條,中間釘在一起的重疊部分是1厘米,釘成的木板長多少厘米? 5. 一桶油,桶和油共重8千克,把油倒出一半后,稱一稱連桶還有5千克。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6. 時鐘敲3下,2秒敲完;時鐘敲5下,( )秒敲完 7. 把一塊蛋糕切成8塊,最少切幾刀?怎樣切? 8. 大猴有10個桃,送給小猴2個后,兩只猴的桃數(shù)正好相等,小猴原來有幾個桃? 9. 小華看一本書,打開后,發(fā)現(xiàn)左右兩頁的和是9,小華打開的是( )頁和( )頁。 10. 先觀察,再填數(shù)。 8 11. 7 12. 6 13. 5 14. ( )、( )、( ) 135 15. 357 16. 579 17. 791 18. ( ) 19. 有一排數(shù)字是:9、0、9、0、9、0、9、0…,第17個數(shù)字是幾? 20. 小紅比小蘭大4歲,小蘭比小華小3歲,想一想,小華和小紅相差多少歲? 21. 遠處走來一群馬,兩匹馬的前面有一匹,兩匹馬的后面也有一匹,兩匹馬的中間還有一匹,想一想一共有多少匹馬? 22. 有一隊駱駝,4只前面有4只,4只后面有4只,4只中間有4只,想一想這隊駱駝一共有多少只? 23. 一排同學(xué)10個人,小剛左邊有5個人,小剛右邊有幾個人? 24. 小貓和小狗在一起做游戲,一共有10只,小狗比小貓多2只,問小狗有幾只? 25. 小貓從家出發(fā),向前走了10米,轉(zhuǎn)過身又向回走了4米,再轉(zhuǎn)過身向前走了5米,這時小貓離家有多少米? 26. 媽媽買來一些桃子,上午吃了一半,下午又吃了剩下的一半,這時還剩3個,媽媽買了多少個桃子? 27. 車上有15位乘客,第一站下了3人,上來4人,第二站下了6人,上來3人,這時車上一共有多少人? 28. 三個小朋友的年齡一個比一個大1歲,他們年齡的和是18歲,年齡最大的是幾歲? 29. 姐姐給妹妹3塊糖后,還比妹妹多2塊,原來姐姐比妹妹多幾塊? 30. 盤里有5個蘋果,5個人分,但盤里還要留1個,蘋果不許切開,怎么分? 31. 煮熟2個雞蛋用4分鐘,煮熟6個雞蛋用幾分鐘? 32. 10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人都要分到,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33. 晚上做作業(yè)時,本來拉一次開關(guān),燈就亮了,可小明連拉7次開關(guān),這時燈是亮著還是不亮?如果連拉8次呢? 34. 小紅從家到學(xué)校要用10分鐘。一天她從家出發(fā)走3分鐘后發(fā)現(xiàn)作業(yè)本沒帶,馬上回家取本子然后去學(xué)校,這樣她一共要用多少分? 35. 把1、2、3、4、5、6、7、8、9這幾個數(shù)加起來,和是多少? 36. 小明看一本書,他從第10頁看到第20頁,他一共看了多少頁? 37. 有一排樹,每兩棵樹間隔1米,小明從第一棵樹走到第十棵樹,一共走了多少米? 38. 小平家距學(xué)校2千米,一次他上學(xué)走了1千米,想起忘帶鉛筆盒,又回家去取。這次他到學(xué)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39. 王老師有12元錢,正好買一支鋼筆和2個筆記本,如果只買一支鋼筆,還剩6元錢,你知道一個筆記本多少錢? 40. 日落西山晚霞紅,我把小雞趕進籠。一半小雞進了籠,還有5只在捉蟲,另外5只圍著我。小朋友們算一算,多少小雞進了籠? 41. 14個同學(xué)站成一隊做操,從前面數(shù)張兵是第6個,從后數(shù)他是第幾個? 42. 小明暑假和父母去北京旅游,他們和旅游團的每一個人合照一次,一共照了15張照片,參加旅游團的共有多少人? 43. 小軍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買一張火車票是5元,小軍買半票,他們來回一共要付多少元? 44. 參加數(shù)學(xué)比賽的同學(xué)有40人。小紅和一起參加比賽的同學(xué)每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 45. 一輛公共汽從東站開到西站,開一趟。如果這輛車從東站出發(fā),開了11趟之后,這輛車在東站還是西站? 46. △+□=9 ○-△=1 △+△+△=9 △=( ) □=( ) ○=( ) 47. 曬1塊手帕,用2只夾子;曬2塊手帕,用3只夾子。曬6塊手帕,要用( )只夾子。 1 48. 數(shù)數(shù)下面圖形各有多少個小方塊? 1. 在10米長的馬路邊種樹,每隔1米種一棵(兩端都種),一共種( )棵。 2. 把0、1、2、3、4、5填入空格里,每個數(shù)只能用一次。 ( )+( )=( )+( )=( )+( ) 3. 小紅從一樓爬到三樓用了2分,照這樣的速度,她從一樓到六樓需要( )分。 4. 有10棵樹種5行,每行4棵,應(yīng)怎樣種? 5. 8個人吃飯,每人1只飯碗,兩人1只菜碗,4人1只湯碗,一共有( )只碗。 6. 兩個父親和兩個兒子一起上山打獵,每人都捉到一只野兔,拿回去數(shù)一數(shù),共三只。為什么? 7. 小明在一個泥土盒里養(yǎng)了7條蚯蚓,他想用蚯蚓去釣魚,就把其中的5條蚯蚓用刀切成兩段,你說,他現(xiàn)在有多少蚯蚓? 8. 菜場原來青菜比蘿卜多7筐,現(xiàn)在又運來12筐蘿卜和9筐青菜,現(xiàn)在蘿卜多還是青菜多?( ),多( )筐。 9. 李師傅把一根水管鋸成3段,每鋸一次用2分鐘,他一口氣鋸了3根水管,一共用了( )分鐘。 10. 一桶水可灌3壺水,1壺水可以沖2杯水,1桶水可以沖幾杯水? 11. 小明今年10歲,他比爸爸小25歲,5年前,爸爸比小明大幾歲? 12. 13個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已經(jīng)捉到了其中的3個人,還有幾個人沒有捉到? 13. 一個正方形,去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 14. 有一根繩子,把它從中間剪斷后,仍然是1根繩子,為什么? 15. 一根繩子長8米,對折以后再對折。每折長多少米? 16. 99打一個字。 17. 一只蝸牛要爬到6米高的樹上去,它白天向上爬2米,晚上向下滑1米,它第幾天能爬到樹頂上? 18. 蝸牛沿著樹桿向上爬,白天向上爬9分米,夜晚向下滑7分米,第5天到達樹頂,這棵樹有多高? 19. 小明要把5條繩子結(jié)起來,一共需要打多少個結(jié)? 20. 口袋里放著紅、黃兩種球各4粒,它們的形狀大小完全一樣,不用眼睛看,要保證一次拿出兩粒顏色不同的球,至少摸出幾粒球? 21. 一筐魚,先賣出一半,再賣出剩下的一半,這時還有4千克,原來筐里的魚重多少千克? 22. 一根繩子長9米,用去了3米,這根繩子短了多少米? 23. 小動物們排隊,小貓前面有4個,小豬后面有6個,小貓在小豬的前面,它們緊挨著,問這一排有多少個小動物? 24. 1到20這些數(shù)中,數(shù)字1出現(xiàn)過幾次? 25. 寫出三個相鄰的數(shù),使它們相加的和是15。( )( )( ) 26. 6個人同吃6個蘋果需6分鐘,8個人同時吃8個蘋果需( )分? 27. 時鐘6點鐘敲6下,5秒敲完,敲12下需要多少秒? 28. 、兩根電線,第一根長4米,第二根長8米,要使兩根電線一樣長,第二根應(yīng)減去多少米給第一根接上? 29. 把9個桃子分給5只猴子吃,每只大猴吃3個,每只小猴吃1個,請你算一算,有幾只大猴,有幾只小猴? 30. 16個網(wǎng)球分成數(shù)量不等的4堆,最多一堆最多有( )個網(wǎng)球,最多一堆最少有( )個網(wǎng)球。 答案 1. 11棵 2. 0+5=1+4=2+3 3. 5分 4. 擺成五角星 5. 8+4+2=14(只) 6. 有三個人,爺爺、爸爸、兒子。 7. 5+5+2=12(條) 8. 青菜多,多4筐。 9. 12分鐘 10. 6杯水 11. 25歲 12. 13-3-1=9(人) 13. 3個、4個或5個 14. 一根繩圈 15. 2米 16. 白 17. 5天 1+1+1+1+2=6米 18. 17分米2+2+2+2+9=17分米 19. 4個 20. 5粒球 21. 4+4=8千克,8+8=16千克 22. 3米 23. 12個 24. 12 25. 4、5、6 26. 6分鐘 27. 11秒 28. 2米 29. 2只大猴,3只小猴 30. 最多10個,最少6個 (1)樹上10只鳥,打死3只,樹上還有多少只鳥? (2)屋子里有10盞燈,滅了3盞燈,屋子里還有多少盞燈? (3)屋子里點著10只蠟燭,中途滅了3只,屋子里還有多少只蠟燭? (4)正方形桌子被砍去一角,還剩幾個角? (5)一個釣魚人釣到了六條無頭魚,八條半截魚,九條無尾魚。他到底釣到了幾條魚? (6)一個數(shù),去掉首位是13,去掉末尾是40,這個數(shù)是多少? (7)一減一不等于零,等于多少? (8)如何做最少的改變,使 ?6×6=18 成立。 (9)如果 ?1=5 2=25 3=125 4=625 那么 ?5=? (10)根據(jù)數(shù)字規(guī)律,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3、1、4、1、5、□ ?、2、6、□ (11)如果 ?數(shù)一數(shù)二=12, 那么 ?七上八下=? 九九歸一=? (12)如果 ?2+3=0 3+4=5 4+1=7 那么 ?2+4=? 有一些表面上與數(shù)學(xué)有關(guān)的趣味題,屬于腦筋急轉(zhuǎn)彎之類,其實與數(shù)學(xué)根本無關(guān)。它們通過一些文字技巧、歧義表述,誤導(dǎo)解題者的正常思維。這些題的答案要么供人哈哈一樂,要么可能有無數(shù)。這些題更沒有標準答案,只能自圓其說。正如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趙本山忽悠范偉那樣的題目:一加一在什么情況下等于三?答案是在算錯的情況下。難怪范圍很委屈地說:算錯還等于四呢。 因此,我不主張低年級學(xué)生看什么數(shù)學(xué)腦筋急轉(zhuǎn)彎之類的東西,來開發(fā)小孩智力,即使它們對訓(xùn)練發(fā)散思有好處。 因為這類腦筋急轉(zhuǎn)彎并不涉及到數(shù)學(xué)運算或者邏輯推理,嚴格來講不是趣味數(shù)學(xué)題。如果非要把這類腦筋急轉(zhuǎn)彎歸入趣味數(shù)學(xué)之中,只能是另類趣味數(shù)學(xué)題。 老師用籃子拿來了五個蘋果,準備分給五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一個,但是籃子里還要留一個,請問怎么分? 答案:五個人分一個,分四次小明帶100元去買一件75元的東西,但老板卻只找了5塊錢給他,為什么? 他給老板80元把24個人按5人排列,排城6行,該怎樣排? 答案:排成六邊形一字 四十八個頭,內(nèi)中有水不外流。猜一字。 答案:井。此迷的關(guān)鍵理解出四個十和八個頭,而不是四十八個 有三個空房間,一間房間有三盞燈,另一個房間有三個開關(guān),每一個開關(guān)只能打開一盞燈,如果你只可以進每個房間一次,那你要如何知道那個開關(guān)控制哪盞燈? 答案:進有開關(guān)的房間,打開其中一個開關(guān),過5分鐘后關(guān)掉 兩個棋友一天共下了9盤棋,在沒有和局的情況下他倆贏的次數(shù)相同,怎么回事 答案:9盤不全是他們兩個人一起下的 一堆西瓜,一半的一半比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少半個,請問這堆西瓜有多少個? 答案:2個 請問:將18平均分成兩份,卻不得9,還會得幾 答案:10(從中間分) 小麗和媽媽買了8個蘋果,媽媽讓小麗把這些蘋果裝進5個口袋中,每個口袋里都是雙數(shù),你能做到嗎? 答案:每條口袋各裝2個蘋果,最后將所有4條口袋裝進第5條口袋 100個包子,100個人吃,1個大人吃3個,3個小孩吃1個,多少個大人和多少小孩剛好能吃完? 答案:25個 大人,75個小孩一張方桌據(jù)掉一個角,還有幾個角? 答案:5個角 一溜(提示:注意諧音)三棵樹,要拴10匹馬,只能拴單不能拴雙,請問怎樣栓? 答案:1棵樹拴一匹馬正好(“一溜”正好就是一六,所以1+6+3=10) 什么數(shù)字讓女士又愛又恨? 答案:三八 請你把九匹馬平均放到十個馬圈里,并讓每個馬圈里的馬的數(shù)目都相同,怎么分? 答案:把九匹馬放到一個馬圈里,然后在這個馬圈外再套九個馬 某人花19快錢買了個玩具,20快錢賣出去。他覺得不劃算,又花21快錢買進,22快錢賣出去。請問它賺了多少錢? 答案:2元 火車由北京到上海需要6小時,行使3小時后,火車該在什么地方? 答案:在車軌上 1,2,3所能組成的最大數(shù)是多少? 答案:3的21次方 什么是有6只腳,卻只用4只腳走路? 答案:騎士 24個人按5人排列,排城6行,該怎樣排? 答案:排成正六邊形即可 8個數(shù)字“8”,如何使它等于1000? 答案:8+8+8+88+888小強數(shù)學(xué)只差6分就及格,小明數(shù)學(xué)也只差6分就及格了,但小明和小強的分數(shù)不一樣,為什么? 答案:一個是54分,一個是0分一口井7米深,有只蝸牛從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墜2米。問蝸牛幾天能從井里爬出來? 答案:5天將100顆綠豆和100顆黃豆混在一起又一分為二,需要幾次才能使A堆中黃豆和B堆中的綠豆相等呢? 答案:一次5只雞,5天生了5個蛋。100天內(nèi)要100個蛋,需要多少只雞?? 答案:依然是五只雞爸爸媽媽有四個女兒,每個女兒有一個弟弟。請問這個家里有多少人? 答案:7個(四個女兒,一個弟弟,爸爸媽媽)一個掛鐘敲六下要30秒,敲12下要幾秒? 答案:66秒小王去網(wǎng)吧開會員卡,開卡要20元,小王沒找到零錢,就給了網(wǎng)管一張50的,網(wǎng)管找回30元給小王后,小王找到20元零的,給網(wǎng)管20元后,網(wǎng)管把先前的50元還給了他,請問誰虧了? 答案:網(wǎng)管虧了30元從一寫到一萬,你會用多少時間? 答案:最多5秒,10000籃子里的7個萊果掉了4個在桌子上,還有一個不知掉到哪去了,飛飛把桌子上的萊果拾進籃子里,又吃了一個,請問籃子里還剩下幾個蘋果? 答案:還有五個1根2米長的繩子將1只小狗拴在樹干上,小狗雖貪婪地看著地上離它2.1米遠的l根骨頭,卻夠不著,請問,小狗該用什么方法來抓骨頭呢? 答案:轉(zhuǎn)過身用后腿抓煙鬼甲每天抽50支煙,煙鬼乙每天抽10支煙。5年后,煙鬼乙抽的煙比煙鬼甲抽的還多,為什么? 答案:煙鬼甲抽得太多了早死了一個數(shù)若去掉前面的第一個數(shù)字是11,去掉最后一個數(shù)字為50,原數(shù)是多少? 答案:五十一有一種細菌,經(jīng)過1分鐘,分裂成2個,再過1分鐘,又發(fā)生分裂,變成4個。這樣,把一個細菌放在瓶子里到充滿為止,用了1個小時。如果一開始時,將2個這種細菌放入瓶子里,那么,到充滿瓶子需要多長時間? 答案:59分鐘有100個捧球隊比賽,選冠軍,最少要賽多少場? 答案:要賽99場用三個3組成一個最大的數(shù)? 答案:3的33次方小明帶100元去買一件75元的襯衫,但老板卻只找了5塊錢給他,為什么? 答案:小明就只給了老板80元錢剛上幼兒園第一天的Rose,從來沒學(xué)過數(shù)學(xué),但老師卻稱贊她的數(shù)學(xué)程度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為什么? 答案:他只會數(shù)一數(shù)二的。長4米,寬3米,深2米的池塘,有多少立方米泥? 答案:池塘是空的,沒有泥。小明拿了一百元去買一個七十五元的東西,但老板卻只找了五元給他,為什么? 答案:他只給了80元。你能否用3跟筷子搭起一個比3大比4小的數(shù)? 答案:搭成圓周率“∏” 如果3只貓在3分鐘內(nèi)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貓將在100分鐘內(nèi)捉住100只老鼠? 這是一個古老的趣題,常見的答案是這樣的:如果3只貓用3分鐘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它們必須用1分鐘捉住1只老鼠。于是,如果捉1只老鼠要花去它們1分鐘時間,那么同樣的3只貓在l00分鐘內(nèi)將會捉住100只老鼠。 遺憾的是,問題并不那么簡單。剛才的解答實際上利用了某個假定,它無疑是題目中所沒有談到的。這個假定認為這3只貓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同一只老鼠身上,它們通過合作在1分鐘內(nèi)把它捉住,然后再聯(lián)合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另—只老鼠。 但是,假設(shè)3只貓換一個做法,每只貓各追捕1只老鼠,各花3分鐘把它們捉住。按照這種設(shè)想,3只貓還是用3分鐘捉住3只老鼠。于是,它們要花6分鐘去捉住6只老鼠,花9分鐘捉住9只老鼠,花99分鐘捉住99只老鼠?,F(xiàn)在我們面臨著一個計算上的困難,同樣的3只貓究竟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捉住第100只老鼠呢?如果它們還是要足足花上3分鐘去捉住這只老鼠,那么這3只貓得花l02分鐘捉住102只老鼠。要在100分鐘內(nèi)捉住100只老鼠──這是題目關(guān)于貓捉老鼠的效率指標,我們肯定需要多于3只而少于4只的貓,因此答案只能是需要4只貓,雖然這有點浪費。 顯然,對于3只貓是怎樣準確地計算貓捉老鼠這種行動的時間,這個趣題沒做任何交代。因此,如果允許答案不唯一,那么,答案可以是豐富多彩的,3只、4只、甚至更多。如果要求答案唯一的話,這個問題的唯一正確答案是:這是一個意義不明確的問題,由于沒有更多關(guān)于貓是怎樣捕捉老鼠的信息,因此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簡單的趣題啟示我們,在解答一個數(shù)學(xué)問題(也包括其他問題)前,一定要仔細領(lǐng)會題目所給出的全部信息,既不要曲解題義,也不要人為添加條件以迎合所謂的標準答案。當然這個趣題也給了我們一個有益的人生啟示──只有合作才能產(chǎn)生最佳的工作效益。 1、猩猩最討厭什么線( ) a 中位線 B 平行線 C 角平分線 D 射線 2、衣柜里有6只白色襪子,6只黑色襪子。它們除顏色不同之外,其它都一樣。如果身處漆黑中,由衣柜取出兩只顏色相同的襪子,最少要從衣柜中拿出幾只襪子,才能確保其中有兩只襪子顏色相同呢?( ) a 1次 B 2次C 3次 D 4次 3、1874年,德國數(shù)學(xué)家康托爾創(chuàng)立了集合論。到19世紀末,全部數(shù)學(xué)幾乎都建立在集合論的基礎(chǔ)上。就在人們認為數(shù)學(xué)的基礎(chǔ)已經(jīng)很牢固的時候,集合論出現(xiàn)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結(jié)果,即悖論!于是,數(shù)學(xué)的基礎(chǔ)被動搖了,這就是所謂的第三次“數(shù)學(xué)危機”。請選出下面哪個選項不屬于悖論( ) a 有個虔誠的教徒,他在演說中口口聲聲說上帝是無所不能的,什么事都做得到。一位過路人問了一句話:“上帝能創(chuàng)造一塊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嗎?” B 英國數(shù)學(xué)家羅素構(gòu)造了一個集合S:S由一切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組成。然后羅素問:S是否屬于S呢? C “今天天氣很好,是不是?” D 一天,薩維爾村理發(fā)師掛出了一塊招牌:村里所有不是自己理發(fā)的男人都由我給他們理發(fā)。于是有人問他:“您的頭發(fā)誰給理呢?”理發(fā)師頓時啞口無言。 答案 1答案:B,平行線沒有相交(香蕉) 2答案:抽屜原理可知,只需要取3次 3答案:C 1、填數(shù) 10、7、4、( ) 2、5、( )、11、14、 20、16、( )、8、4 15、3、13、3、11、3、( )、( ) 8,( ),12,14,( ) ( ),11,9,7 0、3、( )、9、12 ( )、( )、15、20、25 2、河里有一行鴨子,2只的前面有2只,2只的后面有2只,2只的中間還有2只,共有幾只鴨子? 3、哥哥給弟弟4支鉛筆后,哥哥與弟弟的鉛筆就一樣多了,原來哥哥比弟弟多幾支鉛筆? 4、在一排10名男同學(xué)的隊伍中,每兩名男同學(xué)之間插進1名女同學(xué),請你想一想,可以插進多少名女同學(xué)? 5、一杯牛奶,小明喝了半杯,又倒?jié)M了水,又喝了半杯后,再倒?jié)M水后,一飲而進,他喝了幾杯水?幾杯奶? 6、有9棵樹,種成3行,每行4棵,應(yīng)該怎樣種?畫出來。 7、有3只貓同時吃3只老鼠共用3分鐘,那么100只貓同時吃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分鐘? 8、把一根5米長的木頭鋸成5段,要鋸多少次? 9、小朋友們排成一排,小華前面有4人,后面有10人,小華排在第幾名?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10、甲、乙兩個相鄰的數(shù)的和是19,那么,甲數(shù)是多少?乙數(shù)是多少? 11、小明有10本書,小紅有6本書,小明給小紅多少本書后,兩人的書一樣多? 12、小朋友們吃飯,每人一只飯碗,2人一只菜碗,3人一只湯碗,一共用了11個碗,算一算,一共有幾人吃飯? 13、 游樂場中,小紅坐在環(huán)形的跑道上的一架游車上,他發(fā)現(xiàn)他前面有5架車,后面也有5架車,你認為包括小紅坐的車,跑道上一共有多少架車? 14、 爸爸買來兩箱梨,第二箱比第一箱輕8千克,爸爸要從第幾箱中搬出幾千克到第幾箱,兩箱的梨就一樣重了? 15、有一排花共13盆,再每兩盆花之間擺1棵小樹,一共擺了多少棵小樹? 16、一根繩子對折、再對折后,從中間剪開,這根繩子被分成了幾段? 17、科學(xué)家在實驗室喂養(yǎng)一條蟲子,這種蟲子生長的速度很快,每天都長長1倍,20天就長到20厘米,問:當它長到5厘米時用了幾天? 18、池塘里的睡蓮的面積每天增長一倍,6天可長滿整個池塘,需要幾天睡蓮長滿半個池塘? 19、教室里有10臺風(fēng)扇全開著,關(guān)掉4臺,教室里還有多少臺風(fēng)扇? 20、如果A+3=B+5,那么,A和B兩個數(shù)誰大?大多少? 21、小朋友們站一排,從前往后數(shù)小紅排第4名,從后往前數(shù),小紅也排第4名,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22、小朋友們站一排,小紅前面有4個人,小紅后面也有4個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23、小朋友們站一排,從前面數(shù)小紅是第4名,她后面還有4個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24、有12棵樹,種成4行,每行4棵,該怎樣種? 25、如果A-3=B-4,那么,A和B兩個數(shù)誰大?大多少? 26、把16只兔子分別裝在5只籠子里,怎樣才能使每只籠子里的兔子的只數(shù)都不相等? 27、天空中飛來了兩排大雁,前排有6只,后排有10只,怎樣才能使兩排大雁相等? 28、奶奶從一樓走到二樓需要1分鐘,照這樣計算,她從一樓走到六樓一共需要幾分鐘? 29、10個小朋友排隊,小華左邊有7人,小華右邊有( )人。 30、一根鋼管,鋸成4段,需要鋸( )次,如果每鋸一次需要2分,一共需要( )分。 如果3只貓在3分鐘內(nèi)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貓將在100分鐘內(nèi)捉住100只老鼠? 這是一個古老的趣題,常見的答案是這樣的:如果3只貓用3分鐘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它們必須用1分鐘捉住1只老鼠。于是,如果捉1只老鼠要花去它們1分鐘時間,那么同樣的3只貓在l00分鐘內(nèi)將會捉住100只老鼠。 遺憾的是,問題并不那么簡單。剛才的解答實際上利用了某個假定,它無疑是題目中所沒有談到的。這個假定認為這3只貓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同一只老鼠身上,它們通過合作在1分鐘內(nèi)把它捉住,然后再聯(lián)合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另—只老鼠。 但是,假設(shè)3只貓換一個做法,每只貓各追捕1只老鼠,各花3分鐘把它們捉住。按照這種設(shè)想,3只貓還是用3分鐘捉住3只老鼠。于是,它們要花6分鐘去捉住6只老鼠,花9分鐘捉住9只老鼠,花99分鐘捉住99只老鼠?,F(xiàn)在我們面臨著一個計算上的困難,同樣的3只貓究竟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捉住第100只老鼠呢?如果它們還是要足足花上3分鐘去捉住這只老鼠,那么這3只貓得花l02分鐘捉住102只老鼠。要在100分鐘內(nèi)捉住100只老鼠──這是題目關(guān)于貓捉老鼠的效率指標,我們肯定需要多于3只而少于4只的貓,因此答案只能是需要4只貓,雖然這有點浪費。 顯然,對于3只貓是怎樣準確地計算貓捉老鼠這種行動的時間,這個趣題沒做任何交代。因此,如果允許答案不唯一,那么,答案可以是豐富多彩的,3只、4只、甚至更多。如果要求答案唯一的話,這個問題的唯一正確答案是:這是一個意義不明確的問題,由于沒有更多關(guān)于貓是怎樣捕捉老鼠的信息,因此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簡單的趣題啟示我們,在解答一個數(shù)學(xué)問題(也包括其他問題)前,一定要仔細領(lǐng)會題目所給出的全部信息,既不要曲解題義,也不要人為添加條件以迎合所謂的標準答案。當然這個趣題也給了我們一個有益的人生啟示──只有合作才能產(chǎn)生最佳的工作效益。 1、【題目】有 3 個人去投宿,一晚 30 元.三個人每人掏了 10 元湊夠 30 元交給了老板. 后來老板說今天優(yōu)惠只要 25 元就夠了,拿出 5 元命令服務(wù)生退還給他們, 服務(wù)生偷偷藏起了 2 元,然后,把剩下的 3 元錢分給了那三個人,每人分到 1 元. 這樣,一開始每人掏了 10 元,現(xiàn)在又退回 1 元,也就是 10-1=9, 每人只花了 9 元錢,3 個人每人 9 元, 3 X 9 = 27 元 + 服務(wù)生藏起的 2 元=29 元,還有一元錢去了哪里??? 此題在新西蘭面試的時候曾引起巨大反響.有誰知道答案呢? 【答案】每人所花費的 9 元錢已經(jīng)包括了服務(wù)生藏起來的 2 元(即優(yōu)惠價 25 元+服務(wù)生私藏 2 元=27 元=3x9 元)因此,在計算這 30 元的組成時不能算上服務(wù)生私藏的那 2 元錢,而應(yīng)該 加上退還給每人的 1 元錢。即:3x9+3x1=30 元正好!還可以換個角度想..那三個人一共出了 30 元,花了 25 元,服務(wù)生藏起來了 2 元,所以每人花了九元,加上分得的 1 元,剛好是 30 元。因此這一元錢就找到了。 小結(jié):這道題迷惑人主要是它把那 2 元錢從 27 元錢當中分離了出來,原題的算法錯誤的認為 服務(wù)員私自留下的 2 元不包含在 27 元當中,所以也就有了少 1 元錢的錯誤結(jié)果; 而實際上私 自留下的 2 元錢就包含在這 27 元當中,再加上退回的 3 元錢,結(jié)果正好是 30 元。 2、【題目】有個人去買蔥 問蔥多少錢一斤 賣蔥的人說 1 塊錢 1 斤 這是 100 斤 要完 100 元 買蔥的人又問 蔥白跟蔥綠分開賣不 賣蔥的人說 賣 蔥白 7 毛 蔥綠 3 毛 買蔥的人都買下了 稱了稱蔥白 50 斤 蔥綠 50 斤 最后一算蔥白 50x7 等于 35 元 蔥綠 50x3 等于 15 元 35+15 等于 50 元 買蔥的人給了賣蔥的人 50 元就走了 而賣蔥的人卻納悶了 為什么明明要賣 100 元的蔥 而那個買蔥的人為什么 50 元就買走了呢? 你說這是為什么? 【答案】1 塊錢一斤是指不管是蔥白還是蔥綠都是一塊錢一斤, 當他把蔥白和蔥綠分開買時, 蔥 白 7 毛 蔥綠 3 毛,實際上其重量是沒有變化,但是單價都發(fā)生了變化,蔥白少收了 3 毛每 斤,蔥綠少收了 7 毛每斤,所以最終 50 元就買走了。 3、【題目】有口井 7 米深 有個蝸牛從井底往上爬 白天爬 3 米 晚上往下墜 2 米 問蝸牛幾天能從井里爬出來? 【答案】5 天。 這道題很多人想都不想就說是七天..其實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 你拿張紙畫一下就出來了..這道題特簡單... 4、【題目】一毛錢一個桃 三個桃胡換一個桃 你拿 1 塊錢能吃幾個桃? 【答案】1 塊錢買 10 個,吃完后剩 10 個核。再換 3 個桃,吃完后剩 4 個核。 再換 1 個桃,吃完后剩 2 個核。朝賣桃的賒 1 個,吃完后剩 3 個核。把核都給賣桃的,頂賒 的那個。 所以,你一共吃了 10+3+1+1=15 個桃。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方法..還有個方法.. 不要一次買十個..分開買.. 第一次三個..第二次兩個..第三次兩個..這樣....很簡單..也是 15 個。 5、【題目】有十二個乒乓球形狀、大小相同,其中只有一個重量與其它十一個不同,現(xiàn)在要求用一部 沒有砝碼的天秤稱三次, 將那個重量異常的球找出來, 并且知道它比其它十一個球較重還是 較輕。 【答案】分成 A B C 3 組,每組 4 顆, 第一次稱可能有 3 種結(jié)果.. A>B 或 A=B 或 A 6、【題目】一個商人騎一頭驢要穿越 1000 公里長的沙漠, 去賣 3000 根胡蘿卜。 已知驢一次性可馱 1000 根胡蘿卜,但每走 1 公里又要吃掉 1 根胡蘿卜。問:商人最多可賣出多少胡蘿卜? 【答案】534 根。 首先駝 1000 根蘿卜前進 x1 公里放下 1000-2xx1 根后帶走剩下的 x1 根返回; 然后駝 1000 根蘿卜前進,至 x1 公里處取 x1 根蘿卜,讓驢子恰好駝 1000 根蘿卜; 繼續(xù)前進至距起點 x2 公里處,放下 1000-2x(x2-x1)根蘿卜再返回, 到 x1 公里處恰好把蘿卜吃完,再取 x1 根蘿卜返回起點; 最后駝走一千根蘿卜,行至 x1、x2 處依次取走所有蘿卜,再行至終點。 x1、x2 處剩余的蘿卜分別小于等于 x1 和(x2-x1) ,在這個不等式約束條件下,求得兩處剩 余蘿卜的最大值即可,因為實際上兩處剩余的蘿卜個數(shù)就是最終能夠到達終點的蘿卜個數(shù)。 最后求的 x1=200,x2=1600/3。 驢走過的總路程是 2xx1+2xx2+1000=2466+2/3,按題意是走完一公里才吃一根蘿卜, 也就是吃 掉的蘿卜總數(shù)為里程數(shù)向下取整,為 2466,所以最終剩下能賣掉的蘿卜是 3000-2466=534 根了。 7、【題目】話說某天一艘海盜船被天下砸下來的一頭牛給擊中了,5 個倒霉的家伙只好逃難到一個孤島,發(fā)現(xiàn)島上孤零零的,幸好有有棵椰子樹,還有一只猴子!大家把椰子全部采摘下來放在一起, 但是天已經(jīng)很晚了,所以就睡覺先. 晚上某個家伙悄悄的起床,悄悄的將椰子分成 5 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多一個椰子,順手就給了幸運的猴 子,然后又悄悄的藏了一份,然后把剩下的椰子混在一起放回原處,最后還是悄悄滴回去睡覺 了. 過了會兒,另一個家伙也悄悄的起床,悄悄的將剩下的椰子分成 5 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多一個椰子,順 手就又給了幸運的猴子,然后又悄悄滴藏了一份,把剩下的椰子混在一起放回原處,最后還是 悄悄滴回去睡覺了. 又過了一會 ...... 又過了一會 ... 總之 5 個家伙都起床過,都做了一樣的事情。 早上大家都起床,各自心懷鬼胎的分椰子了,這個 猴子還真不是一般的幸運,因為這次把椰子分成 5 分后居然還是多一個椰子,只好又給它了. 問題來了,這堆椰子最少有多少個? 【答案】這堆椰子最少有 15621 第一個人給了猴子 1 個,藏了 3124 個,還剩 12496 個; 第二個人給了猴子 1 個,藏了 2499 個,還剩 9996 個; 第三個人給了猴子 1 個,藏了 個,還剩 7996 個; 第四個人給了猴子 1 個,藏了 1599 個,還剩 6396 個; 第五個人給了猴子 1 個,藏了 1279 個,還剩 5116 個; 最后大家一起分成 5 份,每份 1023 個,多 1 個,給了猴子。 8、【題目】某個島上有座寶藏,你看到大中小三個島民,你知道大島民知道寶藏在山上還是山下,但 他有時說真話有時說假話, 只有中島民知道大島民是在說真話還是說假話, 但中島民自己在 前個人說真話的時候才說真話, 前個人說假話的時候就說假話, 這兩個島民用舉左或右手的 方式表示是否,但你不知道哪只手表示是,哪只手表示否,只有小島民知道中島民說的是真 還是假,他用語言表達是否,他也知道左右手表達的意思。但他永遠說真話或永遠說假話, 你也不知道他是這兩種類型的哪一種, 你能否用最少的問題問出寶藏在山上還是山下? (提 示:如果你問小島民寶藏在哪,他會反問你怎么才能知道寶藏在哪?等于白問一句) 【答案】為了方便,我們把大中小島民分別記為 ABC(其實都沒用到 C) 第一個問題問 A:寶藏在山上嗎? 第二個問題問 B:A 答對了嗎? 第三個問題問 B:1+1=2 對嗎? 好,現(xiàn)在第一問我們不知道 A 回答的是“是”還是“否” ,也不知道 A 回答的真還是假,只 是知道 A 舉的手是左手還是右手,那先不管他。 看第二問,不管 A 回答的意思是“是”還是“否”,只要 A 的回答是對的,B 在第二問的時 候也答對,所以他應(yīng)該回答“是”(如果他會漢語的話). 還是一樣的,不管 A 回答的意思是“是”還是“否”,只要 A 的回答是錯的,B 在第二問的 時候也答錯,所以他還是應(yīng)該回答“是” 。 所以無論何種情況 B 舉的那只手都是“是”的意思; 第三問: 現(xiàn)在知道左右手是什么意思了,那只要知道 B 剛才的回答是真還是假, 就能確定 A 是真還是假了,因為他們兩個的真假必定是一樣的。所以隨便找個題目來問就可以了,比如 1+1=2 是嗎? 還有個方法: 首先隨便問一個人:你是不是說真話 那個人一定會舉起代表 是 的那只手 因為如果他說的是真話,他會舉起 代表 是 的手 他說的是假話 他也會舉起 代表 是 的手 所以可以由此得出、那只手代表 是 然后問中島民:大島民說 寶藏是在山上嗎? 中島民回答的一定是正確答案 也就是說,中島民說在哪寶藏就在哪因為如果中島民說 是 若大島民說的是真話、那么中島民說的也是真話、那么寶藏就一定在山上 若大島民說的是假話,那么中島民說的也是假話,那么其實大島民是說,寶藏在山下的,但 是因為這是假的,所以寶藏還是在山上的。 9、【題目】說一個屋里有多個桌子,有多個人? 如果 3 個人一桌,多 2 個人。 如果 5 個人一桌,多 4 個人。 如果 7 個人一桌,多 6 個人。 如果 9 個人一桌,多 8 個人。 如果 11 個人一桌,正好。 請問這屋里多少人 . 【答案】2519 個人。只要是 315×(11X+8)-1 都可以 因為 9 是 3 的 3 倍所以 3 不算 根據(jù)題目可以得出規(guī)律 是 5、 7 、9 的倍數(shù)少一 于是將 5×7×9=315 然后算出 315 的倍數(shù)除以 11 的周期 得出周期為:7 3 10 6 2 9 5 1 8 4 0 共 11 個,因為是除以 11 的嘛,有簡便算法不用一個個試 的 因為 315-1 要被 11 整除..所以取周期余 1 的。 10、【題目】有人想買幾套餐具,到餐具店看了后,發(fā)現(xiàn)自己帶的錢可以買 21 把叉子和 21 把勺子, 或者 28 把小刀。如果他買的叉子,勺子,小刀數(shù)量不統(tǒng)一,就無法配成套,所以他必須買 同樣多的叉子,勺子,小刀,并且正好將身上的錢用完。如果你是這個人,你該怎么辦? 【答案】可以買 12 副餐具。 一把勺子和叉子的錢是 1/21 一把小刀的錢是 1/28.. 一套的總價是 1/21+1/28=1/12..所以可以買 12 套..所有錢都用完了。 第1題:面積無窮大的墻可用有限體積的油漆涂滿。 證明:在從1到正無窮的區(qū)間上考查曲線1/x。由基礎(chǔ)微積分知識可知,將該曲線繞x軸旋轉(zhuǎn)所圍體積有限(等于Pi),而該曲線與x軸所夾面積為無窮大。 問題:看起來很合算哪——隨便一點點油漆就可以把陋室裝扮一新,還有富余;而余下的總也用不完!真是這樣嗎? 第2題:一種化學(xué)元素碘-131的質(zhì)量呈指數(shù)衰減,其半衰期為8天。今天我們手中若有1克碘-131,其2年前的質(zhì)量大約是多少? 答案:約為3x1027克。 問題:想想我們居住的地球,它的質(zhì)量約是6x1027克。也就是說,2年前地球的質(zhì)量是今天的1.5倍!不得了,2年前的今日我正泛舟西湖,沒覺得彼時天地與此時竟有這般大的不同?而今日世界上存在的碘-131當不只1克。這是怎么回事? 第3題:我們大家一起來試營一家有80間套房的旅館,看看知識如何轉(zhuǎn)化為財富。 經(jīng)調(diào)查得知,若我們把每日租金定價為160元,則可客滿;而租金每漲20元,就會失去3位客人。每間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務(wù)、維修等項支出共計40元。 問題:我們該如何定價才能賺最多的錢? 答案:日租金360元。 雖然比客滿價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還是能給我們帶來360x50=18000元的收入;扣除50間房的支出40x50=元,每日凈賺16000元。而客滿時凈利潤只有160x80-40x80=9600元。 當然,所謂“經(jīng)調(diào)查得知”的行情實乃本人杜撰,據(jù)此入市,風(fēng)險自擔。 第4題:你現(xiàn)在是不是正坐在某個房間里的計算機前,一不小心掉進了這個數(shù)學(xué)世界?聽我說,你可能永遠都走不出這個房間去!大約二千三百年前,希臘的一位哲人Zeno(季諾)給出如下證明。 證明:一個人要想走到門前去,就必須先走過從腳下到房門之間的距離的一半,然后還必須走過剩下的距離的一半,再走過剩下的距離的一半,......以此類推。因為距離無論多么小,總可以無限細分下去,這個過程就必須進行無窮多次,這個人豈非終其一生都走不出那道門去? 問題:哎呀不得了,快站起來走走看!我相信你如果不是被鎖在屋里,終究還是能走出去的。你是怎么走過無窮的呢? 第5題:概率論助你贏老千——老千手里有3張牌,他攤開給你看:一張A,一張K,一張Q。飛快地洗過這3張牌后,他把牌面朝下扣在桌上,請你來賭哪一張是A。顯然,如果你的眼睛不夠快,那么賭任何一張牌都是一樣,只有1/3的勝算。 待你將賭注壓在一張牌上后,老千迅速偷看了其余兩張牌,其中至少有一張不是A,他就把一張不是A的牌翻過來給你看。 問題:這時你有機會改變主意,把賭注壓在另一張牌上。你改不改主意? 答案:改,快改,趕在老千出千換牌之前把注壓在他沒翻過來的那張牌上!這時你的勝算增到2/3。 當然啦,這種游戲不可以一次成敗論英雄,多玩幾局才見高下,畢竟你的勝算不是百分之百。 第6題: 大舅去二舅家找三舅說四舅被五舅騙去六舅家偷七舅放在八舅柜子里九舅借十舅發(fā)給十一舅工資的1000元,問:1、究竟誰是小偷?2、錢本來是誰的?想必看完題目你就已經(jīng)暈頭轉(zhuǎn)向了,更別說看問題了。但有一位小學(xué)生家長說這是一道小學(xué)一年級數(shù)學(xué)題,出自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小學(xué)一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我的天哪,這么難的題居然放在小學(xué)一年級數(shù)學(xué)課本上?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教師給出這樣的解釋:3+7可以解決什么問題?中間的3和7并不特指這兩個數(shù)字,學(xué)生可以用另一種事物表示3,另一種事物表示7。這樣說出來,你們算到了嗎?算到了說明你骨骼清奇,沒算到就繼續(xù)看下面的答案吧! 這位小學(xué)生是這樣做的:接觸之后是九舅的,沒發(fā)工資之前是九舅的,發(fā)了以后是十一舅的,八舅要承擔的是保管責(zé)任,四舅是偷竊的犯罪行為,五舅是行騙和教唆犯罪行為,所以最后的答案是1、小偷是四舅。2、錢本是十一舅的。怎么樣?你們算出來了嗎? 第7題:史上最坑爹的數(shù)學(xué)題 題目: 1、大白 + 大白 = 白胖胖,求大、白、胖分別是哪3個數(shù)字? 2、只移動兩根火柴使之變成一個四邊形,怎么移動火柴? 第8題:下面這幅圖中,從起點到終點,不重復(fù)走完所有的格子,怎么走? 答案: 1、兩位數(shù)相加,哪怕是99+99,不可能大于200,所以就此敲定了“白=1”,剩下自然都簡單啦。 2、其實就是如下圖所示,把火柴棒擺成“一個四方形”的形狀,是不是很坑爹啊。 #FormatImgID_0# 其實就是如下圖所示,把圖片想象成立體的三菱柱,兩邊對折就可以了。是不是很坑爹的數(shù)學(xué)題啊。 第9題:一年級數(shù)學(xué)難倒上萬研究生 題目: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70。剩下30,還爸爸10塊,還媽媽10塊,自己剩10塊,欠爸爸490,欠媽媽490。490+490=980。加上自己10塊=990。還有10塊哪去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 獲得500+500=1000。 支出970+20=990。 自己剩下10 正好1000 那三十是買鞋剩下的,你還他們20,就是還欠980,你買鞋花去970加上手里的10快這不是正好嗎?哪里還有10塊?給父母的那20是剩下的不是花去的。 1、一個人花8塊錢買了一只雞,9塊錢賣掉了,然后他覺得不劃算,花10塊錢又買回來了,11塊賣給另外一個人。問他賺了多少? 答案:2元 2、100-98+96-94+92-90+……+8-6+4-2=( ) 答案:50 3、小華的爸爸1分鐘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鐘內(nèi)可以剪好幾只自己的指甲? 答案:20只,包括手指甲和腳趾甲 4、哪一個月有二十八天? 答案: 每個月都有28天 5、哪一年正著念和倒著念一樣? 答案:1961年 6、一根繩子兩個頭,一根半繩子有幾個頭? 答案:4個 7、桌子上原有12支點燃的蠟燭,先被風(fēng)吹滅了3支,不久又被風(fēng)吹滅了2支,桌子上還剩幾支蠟燭呢? 答案:12支 8、兩羊打架,猜一數(shù)學(xué)名詞。 答案:對頂角 9、七六五四三二一,猜一數(shù)學(xué)名詞。 答案:倒數(shù) 10、成績,猜一數(shù)學(xué)名詞。 答案:分數(shù) 11、一只貓吃一只老鼠要5分鐘吃完,五只貓吃五只老鼠要幾分鐘吃完? 答案:5分鐘 12、火車由北京到上海需要六個小時,行駛了三個小時后,火車在哪? 答案:在鐵軌上 13、煮一個蛋要4分鐘,那么煮8個蛋要多少分鐘? 答案:4分鐘 14、按規(guī)律填空: 2,3,5,7,,13,17 答案:11 15、一張照片上有3個人,但是卻有2個爸爸和2個兒子,為什么? 答案:照片上的人分別為爺爺、爸爸、兒子 16、某公園辦展覽,老師帶了15個男生和12個女生去觀看展覽,老師應(yīng)該買幾張票? 答案:28張 一斤白菜5角錢,一斤蘿卜6角錢,那一斤排骨多少錢? 答案:一兩等于十錢一斤100錢 在路上,它翻了一個跟斗,接著又翻了一次(猜4字成語)?? 答案:三翻兩次 有一位刻字先生,他掛出來的價格表是這樣寫的刻“隸書”4角;刻“仿宋體”6角刻“你的名章”8角;刻“你愛人的名章”1.2元。那么他刻字的單價是多少?? 答案:每個字兩角一 口井7米深,有只蝸牛從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墜2米。問蝸牛幾天能從井里爬出來? 答案:5天 3個人3天用3桶水,9個人9天用幾桶水? 答案:9捅 三個孩子吃三個餅要用3分鐘,九十個孩子九十個餅要用多少時間? 答案:三分鐘 猴子每分鐘能掰一個玉米,在果園里,一只猴子5分鐘能掰幾個玉米? 答案:一個也沒有掰到 一個蘋果減去一個蘋果,猜一個字。 答案:0 每隔1分鐘放1炮,10分鐘共放多少炮? 答案:11炮 怎樣使用最簡單的方法使X+I=IX等式成立? 答案:1+X 買一雙高級女皮鞋要214元5角6分錢,請問買一只要多少錢? 答案:一只不賣 三張分別寫有2,1,6的卡片,能否排成一個可以被43除盡的整數(shù)? 答案:129 (把6的卡片翻過來就是啦) 浪費掉人的一生的三分之一時間的會是什么東西? 答案:床 一把11厘米長的尺子,可否只刻3個整數(shù)刻度,即可用于量出1到11厘米之間的任何整數(shù)厘米長的物品長度?如果可以,問應(yīng)刻哪幾個刻度? 答案:可以刻度可位于2,7,8處. 考試做判斷題,小花擲骰子決定答案,但題目有20題,為什么他卻扔了40次? 答案:他要驗證一遍 一個掛鐘敲六下要30秒,敲12下要幾秒? 答案:66秒 什么時候4-3=5? 答案:算錯時 王大嬸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又各有一個姐姐和妹妹,請問王大嬸共有幾個孩子? 答案:五個 塑料袋里有六個橘子,如何均分給三個小孩,而塑料袋里仍有二個橘子?(不可以分開橘子) 答案:當然是一個人兩個桔子,只是一個連塑料袋一起給他 有二個空房間,一間房間有三盞燈,另一個房間有三個開關(guān),每一個開關(guān)只能打開一盞燈,如果你只可以進每個房間一次,那你要如何知道那個開關(guān)控制哪盞燈? 答案:將一個開關(guān)打開五分鐘,再開另一個開關(guān),到另一房間,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6篇(數(shù)學(xué)趣味知識競賽活動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4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5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6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7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8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9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0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1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2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3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4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5
趣味數(shù)學(xué)題活動總結(ji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