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紅樓夢的讀書筆記9篇,以供參考。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1
沒有《三國演義》的戰(zhàn)火連天;也沒有《水滸傳》的蕩氣回腸;更沒有《西游記》中的奇異荒誕,但《紅樓夢》卻以那深刻豐富的美與丑之間復雜的相生相克的矛盾鑄造出中國乃至世界文學藝術上的偉大成就。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金陵十二釵》等。作者是曹雪芹,續(xù)作是高鶚。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xiàn)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tǒng)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紅樓夢》之中最為經(jīng)典的要數(shù)的文章是《葬花詞》,它是想林黛玉一類女性的哀音代表,也是作者借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的代表作。它與紅樓夢的文學價值是并重的。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由作者特意地強調得,可知紅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并非虛詞作比。最后一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以花落來比喻黛玉的死,以人亡來比喻寶玉的出家,意境之高非凡人所能深深體會的。
黛玉是憂愁的,這也為詞的誕生奠下了基礎,詞中消極頹傷的情緒是不容忽視的。她的身體,她的地位,她的遭遇都足以促成她面對花謝春將去時的自悲自憐。
“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葬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詞中袒露無遺。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濃知是誰?”《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個性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面對花落,她想到了自己離開后的情景而無法釋懷,盡然淚下。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她帶著她的苦甜離開人世,她的甜是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她的苦是對封建社會的憤概和無奈。林黛玉與常人不同,她是靈魂人物,她追求自由,清高孤傲、孤芳自賞,儼如寒冬中的艷梅。
她的自然,浪漫,在這兒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是紅樓夢中最美的體現(xiàn)。她的詩情、感情、愛都表現(xiàn)在這詞中。在這寂寞的社會,一個人讀著紅樓夢與葬花詞,倘若能領略到黛玉的情與愛,定可以悟道當中的禪。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2
真事隱去假語存來:甄士隱(真事隱)的出場帶來一夢一聯(lián)一詩一道人。
姑蘇城葫蘆廟旁的他,雖非大富大貴,但也是名望之族。安份守己與知足本來也可讓他過恬淡快活日子,遺憾的是膝下無兒唯有一女(英蓮),但這并不是什么大悲。他不喜名利,逍遙自在。從他幫濟賈雨村及平時的為人處事,也可見其善良本性和頗有人性溫度。對于這個沒有野心的鄉(xiāng)宦來說,生活本該風平浪靜。
但人生往往是這樣,卻使這樣平凡的人,也并不能如意走完這段塵世之路。中秋熱鬧之夜女兒被人販子拐走了,老伴因悲而病,且屋漏又遇連夜雨,逃不過這個人生的大劫,一場大火把這個家毀滅了。之后寄在岳父籬下的甄士隱,心灰意冷,開始看破紅塵。
甄士隱在夢中見到太虛幻境中一聯(lián):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相信不管那個年代的人,讀到這淺白的對聯(lián),都會產(chǎn)生共鳴。社會與人生的真與假,現(xiàn)實與虛幻,太多假象蒙敞了多少人,福與禍往往瞬間說變就變。社會如棋局,人生各司其職則似真如幻。
那個瘋瘋癲癲跛足道人的一首《好了歌》,讓甄士隱徹悟世事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什么功名姣妻與孝順兒孫一切似幻如泡影。于是隨緣而去,甄士隱從此消聲匿跡。
故事太悲涼,但人生大舞臺確實天天在上演這樣的戲。人生太悲,足可吞噬希望。生活還須繼續(xù),曹雪芹不得不讓真事隱去。
于是賈雨村(假語存)正式上場。賈雨村卻帶來一詩一聯(lián)一女人(丫鬟嬌杏,諧音僥幸,因之前的一而再的回頭成了賈雨村的妾,后來賈雨村正房因病去世而成為正夫人,實為僥幸之至)。
“玉在厁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辟Z雨村在經(jīng)營人生尋找機會,待價而沽。而他的詩與和尚的隨意隨性的打油詩比較,則舒矩的律詩。人生多艱辛,未卜三生愿,正視現(xiàn)實則應以規(guī)矩制約自己,這未嘗不可。不過賈雨村詩中也透露了自己內心世界的.徘徊與前途未卜的不安。他睜著眼做夢,這就是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
賈雨村在紅樓中只是一個小配角,用來串串場,從他這里引出一個古董商冷子興演說榮寧府,讓讀者對故事大環(huán)境先有個概念,而古董商做當鋪的,他對大家族榮衰有更深入的了解。又從下回賈雨村身上引出最主要人物林黛玉,臺階已先鋪好,等待主角步入這個大家族主場,故事才正式開始。這樣的設計也可見曹雪芹的高超。真性情者在太虛幻境見到真假辯證之聯(lián),假語存者即在現(xiàn)實之中自視甚高待價而沽,真假之中必有耐人尋味之處。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3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紅樓夢》。
這本書寫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悲劇。
《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中期出現(xiàn)的一部古典小說。它高度的藝術性,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極為豐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高度的藝術成就,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顯著的地位。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揭露地主階級貴族集團的.荒淫腐敗、互相傾軋,暴露出他們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罪惡,歌頌地主階級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為,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對封建禮教等地主階級傳統(tǒng)思想進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為封建制度“補天”的幻想和某些虛無主義思想。
經(jīng)過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更想看了呢?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4
紅塵滾滾,翩翩少年的一片癡心隨著最后一縷青煙消逝,咚咚的木魚聲,封塵了這一段可望不可即的刻骨銘心。斷腸最苦為多情,莫非是上天注定,偏叫那勞燕西東,不怨那多舛的蹇命,只恨這如夢的浮生。
《紅樓夢》的愛恨糾葛、情緣牽絆中,最打動我的便是寶玉和黛玉這一對紅粉癡戀,從兩小無猜到兩情相悅,又是木石前盟的奇緣,前生注定的心意相通。寶黛之戀空前絕后,流傳千古,令人唏噓。但是又有誰能夠真正的讀懂他們呢?這段戀情生不逢時,最終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寶玉黛玉自是才子配佳人,但這段戀情不被家人默許。第一,黛玉自始至終都是外人,雖然黛玉剛剛進賈府的時候大家都十分熱情,很關心她,但第七回中送宮花事中,一共十二只宮花,可是黛玉就是最后才領到,還是別人挑剩下的,拋去黛玉的多心,按地圖來說,周瑞家明明可以不去繞遠路就給到黛玉的,但是他卻故意繞了遠路,這說明黛玉其實一直都不被家族認可;第二,黛玉的性格沒有寶釵討喜,前面也說到黛玉是一個孤傲直白的人,而長輩更喜歡溫婉大方的寶釵,最主要的是這段金玉良緣可以給賈府帶來巨大的利益,而黛玉毫無家庭背景,甚至依靠賈府過活,封建社會下的四大家族關系復雜,暗流涌動,他們當然更傾向于有背景的薛家。世家聯(lián)姻,一榮俱榮。最后就是黛玉的身體情況,黛玉從小體弱多病,年邁的賈母更是封建迷信,認為黛玉不吉利,自然不會同意寶玉黛玉的結合。拆散他們的除了不可違抗的命運,亦是源于他們都是封建制度下的叛逆者。黛玉父母早逝,在沒有人關愛的情況下,性格逐漸變得孤傲,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并且常以“比刀子還利害”的語句,將周圍不合理的現(xiàn)象一一揭露,因而被人看成是“刻薄”、“小心眼”,這是一種叛逆;寶玉入過私塾,卻認為私塾的內容和風氣腐朽敗壞,那些循著古板教育路線的老爺公子庸俗可憎,在情感與觀念上,寶玉都與其格格不入,這亦是一種叛逆。黛玉的身世注定她的孤苦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v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但她始終是孤零零的旁觀者,在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中,只有風流多情卻對她癡心一片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患得患失;而寶玉作為名副其實的紈绔子弟,卻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他的行為和性情在當時的社會無疑也是被否定的。他對黛玉的.欣賞,或許亦是同道之人的惺惺相惜。
《紅樓夢》中除了講述寶玉黛玉之間的凄慘愛情,還講了賈府的興盛至衰敗,賈府的沒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賈府內部的腐敗和興家意識的匱乏,劉姥姥三次進大觀園的經(jīng)歷就是很好的證明,在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時,大觀園的景象可是奢華至極,但是第三次進大觀園時,賈府已面臨家破人亡,一片蕭索凄涼。賈府的老祖宗賈母已死,昔日潑辣的鳳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獨生女兒托付給這位昔日來打抽風的窮老婆子。這種極盛和極衰的巨大反差恰恰證明了賈府的腐敗。在書中,秦可卿去世時曾經(jīng)托夢告誡王熙鳳這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日子不會長久,讓王熙鳳早做準備,辦學校,置宗祠田地,為將來做打算。但是王熙鳳并未放在心上,王熙鳳雖然在治家方面很有一套,但她畢竟只是一個封建社會的普通婦人,不可能有那樣的遠見;而賈云村因為懼怕四大家族的勢力,因此聽從身邊小人從而走上判假案貪污的道路。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于是賈府敗落的時候一無所有,“落得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凈”。二則是封建社會迂腐的制度,也是賈府沒落的根本原因。傳統(tǒng)的封建迷信觀念讓寶玉黛玉不能夠被家人默許,隱藏的黑暗讓賈家的每個人都被命運吞噬,一個一個悲慘的片段凝結在一起,最終使這場大悲劇得以上演,府邸在畸形的封建社會中孕育出來,結局自然是一步步走向衰亡。寶玉其實叛逆的并不徹底,因為在許多場所他都沒能做到他心中所想,巴金的作品《家》中的覺新和寶玉有些許相似,都是為了家庭不得不去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他們的結局最終都令人惋惜。
寶玉黛玉的凄美愛戀,王熙鳳的潑辣言語,寶釵最后的孤獨終老,四大家族的興盛衰敗,這些都十分值得我們閱讀,而閱讀后我們更應該學會反思。
深處古宅中,只有一位穿著華麗的女子靜靜的坐在窗臺前,望著遠處的古廟,眼中無數(shù)的思念混著淚珠緩緩流下……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5
讀《紅樓夢》就好像進入一個美輪美奐的大觀園,尤如迷宮,曲徑通幽,柳暗花明。時而華麗,時而哀婉,時而凄美,往往使人沉醉其中。品紅樓之美,如飲香茗。待到三沖三泡之后,方能品出它的醇厚。
《紅樓夢》既是一支絢麗的燃著理想的青春的浪漫曲,又是充滿悲涼慷慨之音的挽詩,婉約含蓄,彌漫著朦朧的詩意。書中塑造了一大批紅粉佳人,她們有著如花的容顏,但是她們卻成了那個時代的悲劇。由極盡華美到凄慘離去,是宿命,縱有千般留戀,萬般不舍,卻也無可奈何。
讀紅樓是在尋找美,那種美飄蕩在暮春的庭院,錦屏人閑愁萬種,正對著流水落紅,無語怨東風,胭脂淚,流瀉的是韶華的悲哀。黛玉步履似垂柳晚風前,走入桃花林,滿階臺襯落花紅觸動了她的心事?!盎ㄖx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嗟嘆著,她的人生亦如桃花一般單薄,風一吹就散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黛玉葬花的那股柔情,將美推向了頂峰。
《紅樓夢》不僅是青春幻想曲,還是一部家族興衰史,政治的黑暗,官場的腐敗,世風的低下,人心的良莠,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體現(xiàn),賈府的衰敗使這本書的寓意更加深遠,由此可以看出曹雪芹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正因為它有著坎坷的命運,所以反映的社會更加廣闊。
讀《紅樓夢》,在進入這迷宮似的大觀園時,在盡情觀賞這絢爛繽紛的景色與那花團錦簇的裙釵時,只有認準“文學”的路標,才不至于迷失途徑,滿載而歸。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6
剛開學沒有很多雜事,放下手機選擇讀書。而暫時手邊沒有別的書,這本書是百看不厭的。
讀到寶釵準備繪畫工具。如此繁瑣。覺得古代人的生活真是講究。為了一幅畫,從工具,到繪畫,再到保存,讓如今的人來做怕總是要找捷徑的。
想讀《1984》和《美麗新世界》。
讀完再來寫寫感受。
《1984》用網(wǎng)易蝸牛讀書App讀了開頭,就有些沖擊。手機讀書始終比不過書本紙質更加舒適。也想過買一個閱讀器,但是怕依然喜歡書本,白白浪費錢,畢竟我沒錢。
說起手機閱讀。
最近會時常很想看言情小說。從前初高中用按鍵手機在被窩里讀小說的感覺很懷念。睡覺時用喜馬拉雅App聽《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內容很幼稚,或者應該說,很輕松。
小學時就開始看言情小說了。哈。
那時候真的是無比期待十六歲十七歲十八歲。覺得會像書里寫的那樣。
而現(xiàn)在走過那些年紀,發(fā)現(xiàn)也不過如此。的確有很多難以忘懷的人和故事,但是與書里的人物大相徑庭。
成長真的'是奇妙的事情。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7
這也不能全怪賈赦,因為封建社會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就應從一而終,這個問題令人費解。古代女性,似乎很少說“不”,她們的一生幾乎惟命是從,簡直是一架酷似雕像又毫無反抗能力和斗爭意識的人肉機器,然而鴛鴦卻不想步這種女人的后塵,她懂得反抗,作出反抗,這是正確的獨樹一幟。
<<紅樓夢>>讀到現(xiàn)在,我忽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平兒,盡管沒有國色天資,又不善吟詩作畫,但是她的無怨無悔卻令人感動。
平兒是賈璉的小妾,既要服侍鳳姐,又要照顧賈璉,有時候還要打理一些事情,當當跑腿兒,幾乎沒有個人空間,平兒人如其名,平平凡凡,可是大觀園中這樣的人并不多。
“物以稀為貴”,或許這不是平兒討人喜歡的理由,一個女孩子,被喚作是“老爺房里的`”,每天又在差遣和服侍中度過,這容易嗎?賈璉是怕老婆的,但平兒不能讓賈璉在自己面前失去尊嚴,也不能大罵鳳姐不懂賢淑,站在天平的兩端,一樣的為難,唯一的答案,做一個人好難。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8
一個女人,一生的眼淚,卻換來一段殘缺而又不完整的感情;一個男人,一生的呵護,卻終究敵不過金玉良緣的流言蜚語。她,林黛玉,那個傾國傾城的貌;他,賈寶玉,那個多愁多病的身。這部文學作品,堪稱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也許正是因為這經(jīng)典,將我這個愛文學的女孩子牢牢地鎖住。說實話,我從五年級就喜歡《紅樓夢》,可能那時候我年紀小,而這本書多講的愛情故事,家里人不大同意我看它,但我覺得這沒什么,每個人都會有這個過程或說都會有愛情這段經(jīng)歷。當傾國傾城遇上多愁多病之后,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林黛玉雖然在愛情中是一個失敗者,但在言行一語雙關方面,卻不得不令我佩服?!耙蔡澞愕孤犓脑?。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他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些!”含蓄又不減妙力的話,被她說的如此完美無瑕,不得不說,林黛玉對于文字也是別有一番研究?!耙延X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她的詩中總帶著一種別致的美感,但也有一絲淡淡的憂傷在里面?!对峄ㄒ鳌分小皟z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她的孤寂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了出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沒想到,她的命運與這首詞是如此的相似。只有寶玉一個知己,除了他,在這慌繆的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誰能給這個潔尚的姑娘幸福呢?這一切,又豈能是她一個人能夠改變的呢?所以,她終究被這黑暗的世界所吞沒!可悲!可嘆??!
林黛玉在文學史上算是一個成功的女性,但不免會有些弦外之音,有人說林黛玉尖酸,刻薄,會使性子,有心計,不僅如此,我們更要注意的她的'出生,她的背景,自從來到榮國府,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唯一的一個卻承受不了封建社會的壓力。我覺得,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不亞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當然,每個都有每個自己的優(yōu)點。
當我再次翻開這本《紅樓夢》時,每個主人公給我?guī)砹瞬灰粯拥母形?,但唯一不變的是那個傾國傾城的林黛玉和多愁多病的賈寶玉……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9
在沒看《紅樓夢》之前,只對這本書留了個淺淺的印象,只知道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只知道它所講述的是寶黛的愛情。大一點之后,又知曉了一點,但也不過皮毛表象,明白它講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之事,無多思考,無甚感想。直到高一,當看了這本書后,思緒竟是不由得冒出來。
作者從開頭就表達了自己遠離煙塵人間的淡泊心境。甄士隱和賈雨村這兩個名字,都揭示了人世中的繁華富貴終究是大夢,身外之外,可來可去。警幻仙姑在寶玉游太虛幻境的時候,也給了他一個警示:如果人活在世上不清醒,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即使你享盡了榮華與富貴,歷盡了萬般情態(tài),也不過是浮云一片,似在紅樓里醉臥做了一場空夢,醒來后只是捂著臉痛哭那虛幻美好的至樂。
《紅樓夢》從劉姥姥進賈府借銀子開始講述家族矛盾。我對文章里的薛寶釵印象深刻,看到文中有一處細節(jié):周瑞家的給寶釵送花時,寶釵滿臉堆笑。可見寶釵明白事理,深知規(guī)則,她知道喜怒哀樂都要收斂起來;反觀林黛玉,在周瑞家的送花時,她當場冷笑,體現(xiàn)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因為這個性格,寶釵和黛玉才會有明顯不同的受歡迎程度。其實這也符合現(xiàn)在社會上的道理:往往你在夸贊別人時,別人會高興,但有些話只是說出來給人聽聽的,其實真是含量還有待可考;而一些難聽的話確是符合真實,是現(xiàn)實的體現(xiàn),說出來卻不讓人高興,反倒增加了仇恨。人們只愿意聽他們愿意聽的話,除非他們自己做出改變。
寶釵這個小丫頭也不是單純的。作者沒有明示,卻在暗處給讀者提示。例如寶釵先是讀了兩遍寶玉玉上面的字,再讓鶯兒去倒茶,為的是讓鶯兒引出她的鎖,以此來證明她與寶玉是最般配的,是金玉良緣,這是寶釵不為人知的心機,這都被掩蓋在她的溫柔敦厚的'淑女形象下。社會上當然不乏這樣的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并非是說人們不夠善良,只是小時候不明白,大了以后才知道:這社會,沒有心機和心眼無法立足,和沒有本領與才識就無法受到尊重認可是一個道理。社會為什么有溫暖?因為存在溫暖的人。為什么存在溫暖的人?因為這世界本就殘酷,一點點地善意友好就能讓人掉以輕心,就能讓人淪陷。
薛家還有一小兒,名叫薛蟠,是薛寶釵的哥哥。與薛寶釵不同的是,他肚子里沒點墨水,也沒有像薛寶釵那樣八面玲瓏的心思,他在家庭中倍受指責,在社會上夜市四處碰壁,被人玩弄。他只知用金錢購買,不知道人心不能用真金白銀和珠寶首飾買來,除非那顆人心里裝著的盛著的只是貪婪和拜金。認可是在挫折后站起來并奔跑起來并達到終點線時才會有的,而不是憑著一顆空空的腦袋和金子做的運動鞋換來的。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9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