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7篇 以年味為話題的800字高中優(yōu)秀作文,以供借鑒。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p>
“過年啦!過年啦!”窗外孩子們一陣陣歡快的叫聲告訴我,年,這個期盼已久的節(jié)日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了……
南京的春節(jié)為了保護環(huán)境,禁放煙花爆竹,但這并沒有影響春節(jié)的歡樂氣氛。我們可以從很多的傳統(tǒng)習(xí)俗中品出快樂的年味。
每年春節(jié),家里也會像孩子一樣穿上新裝,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瞧!客廳里的西洋紅杜鵑絢麗怒放,淡淡的清香彌漫在家里;陽臺上的紅燈籠也不甘寂寞,展示著喜慶的笑臉;窗戶上別具特色的窗花、形態(tài)各異的福字預(yù)示著美滿幸福的來年。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每年春節(jié),我可以暫時放下作業(yè),痛痛快快地玩上幾天。媽媽會給我買新衣服、發(fā)壓歲錢,帶我去看望爺爺奶奶,到親戚家相互拜年,和表哥表姐玩各種游戲。
每年春節(jié),最令人期待的還有各種美食,不同家庭,不同口味,讓我大飽口福,回味無窮。但是那么多美食,真正讓我感覺最有意義,最能品出年味的,要算是“錢餃子”了。
過年時的餃子可跟平時的不一樣,我們家很講究,過年就要吃“錢餃子”,“錢餃子”雖然外貌與正常餃子沒什么兩樣,但卻有著獨特的餡,不光光有著美味的肉和菜,還會有一個清洗干凈的硬幣。通常,一鍋餃子中,會有三、五個“錢餃子”,看誰吃到的“錢餃子”多,誰的來年就會有好兆頭。
去年春節(jié)吃“錢餃子”的情景讓,我還記憶猶新。一大早,天還沒完全亮,我就咕嚕一下從床上跳了起來,與姥姥姥爺一起包“錢餃子”,我還特意在餃子皮上用勁壓了一下,以做記號,但是等餃子煮出來后,我卻傻眼了,餃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幾乎都一樣,再也找不到我的“錢餃子”了。我只好順其自然,看自己的運氣了。一連下肚好幾個,都沒有一個“錢餃子”,我有點不甘心,心想得采取“戰(zhàn)術(shù)”,我開始找顏色深、塊頭大、隱隱可見硬幣形狀的餃子下手,第一個不是,第二個呢?當(dāng)我咬下餃子的那一刻,有硬東西咯了我的牙,心想有收獲,一看果然是硬幣,我高興地大聲喊出來“money!一元的!”全家人都跟著笑了起來!
爸爸說,改革開放40多年了,人們都過上了好日子,春節(jié)的衣食與平時已經(jīng)相差無幾了,記憶中那份濃濃的年味需要用心去細(xì)細(xì)品味。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2
很多人認(rèn)為,現(xiàn)在中國在時代的潮流中選擇了融合,而將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拋之腦后,在國際的大交匯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優(yōu)秀精粹。例如韓國的端午祭就是國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現(xiàn),隨之而來的是質(zhì)疑:作為中國最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春節(jié),是否也在漸行漸遠(yuǎn)呢?
在我這邊,農(nóng)歷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戶就將自己的門楣裝扮的紅紅火火,爭相邀請別人家來自家吃分歲酒,象征著去年與今年的分界,也意味著新的一年將攜手度過。到處都是一股過年的喜樂融融。大年三十,則要貼春聯(lián),撕下去年的,讓今年遒勁的筆力來相伴一個春秋。漿糊,刷子的揮舞間,這家人的精氣神就得了完全的體現(xiàn)。晚上一家人團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靜候著倒數(shù)的到來。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樂,驚嘆于鬼斧神工,這一天就歡快的流逝過去了。正月初二初三還是吃酒,不過改了個名兒,叫正月酒。紅包該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間,孩子的臉上洋溢著歡樂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強行拉去劃龍船。這可不同于端午的`龍船,而是更偏向于裝飾龍的一種。一長條扁木上固定著各種各樣的木刻人物,大多來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義,形態(tài)神色栩栩如生。那一個關(guān)羽千里走單騎的木雕,飛揚的長髯,緊迫的神色,都仿佛讓人身臨其境感受三國亂世。過不多時,龍船開動了,主要由龍頭賣力,我在21號位只用象征性的提著就行了。話雖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細(xì)雨下走路也是很難的事。間或著龍船被領(lǐng)跑了起來,后面跟著龍身,每個位置上掛著的鈴鐺叮叮作響,好不壯觀!每經(jīng)過一家門前,那家人都會出來放鞭炮慶祝,并燃起一堆稻稈,名為“踏紅”,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紅火。講究點的人家還會撒些糯米以示對劃龍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龍船還得停上一會祭祀祖先。虔誠的進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來年。當(dāng)隊伍重新整裝待發(fā),還要再劃一會兒龍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著專門的先生出來,陳列按順序的每一戶人家的功績(當(dāng)然事先付過錢的),對龍船一拜再拜,對祖宗祈福。
中國的年味難道真的越來越淡了嗎?我不這么認(rèn)為。試看這邊的龍船,春節(jié)、過年,這些與中華民族緊密聯(lián)系的字眼兒,永遠(yuǎn)鑲嵌在每人的心中。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3
坐在房里透過紗窗看院的街道。
稀疏的三兩人騎著摩托飛馳而過,下午的一場小雨將本來已清淡的初一淋得更加冷清。偶爾附近傳來的一聲炮響還能讓人勾起三十晚上的回憶,煙花在頭頂綻放,競得人驀地抬頭,正看見最美的一瞬,四散的流光從極盛到萎謝。
今年因奶奶去世的緣故回到家鄉(xiāng)小鎮(zhèn)過年,以為小鎮(zhèn)的新年,人多熱鬧,有鞭有炮會有往日的年味。然而從昨日到今天漫天的炮聲里只有硫化物的刺激性氣味,嗆得人難以呼吸。
早上八時左右邊有人陸陸續(xù)續(xù)來拜年,一人一掛鞭,放完敬一炷香就走了。在樓上聽著院子外面轟隆似雷鳴的聲音,百無聊賴。
想起昨夜三人擠在一起坐著說要一起好好看春晚。結(jié)果媽媽九點便已睡著,爸爸在認(rèn)真發(fā)短信。于是我也開始和同學(xué)手機聊天。
深夜,晚會結(jié)束。我一人站在陽臺上看鄰居家的煙花。
春寒料峭,砭骨的風(fēng)讓人不由得縮了縮脖子。又是新的一年。
對著漫天的煙花,我微微一笑,許下了每年伊始的'心愿,父母安康,萬事如意,不過對于20xx年或許還有一點另外的祈福:高考大捷。
QQ上零點刷屏的是各種羊年祝福。不分長短,一律點贊。
記得幾年前武漢還未禁鞭時,爸爸總會12點準(zhǔn)時帶我下樓放炮,那時每年在炮聲中跨年。捂著耳朵,大亂叫,跳來跳去。
初一家里有親戚朋友拜年,坐一桌湊桌麻將,有時缺人也會拉我不個位置。中午一群人圍著一起吃飯,還有一盤寓“年年有余”的魚放著,不讓吃。這種事后總難免被親戚問各個方面,成績、生活。因此小時候最煩惱的就是期末考試沒有考好。后來大一點親戚知道我讀高中,紛紛安慰說壓力不要太大,順其自然就好。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長大了,人與事也發(fā)生了改變。竊喜好久。
團年飯之后家里還會吃餃子,雖然我從不會包但吃餃子卻一個一個的,用鏟子慢慢鏟起一個個大白餃子霧氣騰騰,再淋點油在上面,加點醋和醬油。豬肉白菜嚼得滿嘴。
這些記憶每當(dāng)聽到“過年”二字時便隨之而來。
然而越大卻越覺得年味淡了,街上靜悄悄的,繁忙的馬路冷冷清清。不見舞龍舞獅的人群,不見滿面笑容問候。
或許是因人大心多了,學(xué)業(yè)緊張無心觀察,或許是時代變化,世事變遷傳動在漸漸改變。
我想,城市與小鎮(zhèn)的年味。帶著爸爸與媽媽慶祝每一個珍貴而幸福的新年。
重尋那絲年味。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4
不知為何,這個春節(jié)總感覺與往年的不太相同。年味感到越來越少了,甚至與平時好像沒有什么這區(qū)別,所以產(chǎn)生這種感覺。
這種現(xiàn)象與人們在生活中極其頻繁地使用電子設(shè)備有很大的關(guān)系。電子設(shè)備的出現(xiàn),雖然在生活中方便了人們,但是也使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陌生且越來越遠(yuǎn)。在過年時,手機、平板等電子設(shè)備減少了人與人的溝通交流,使得在電子設(shè)備出現(xiàn)前過年那種親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場面消失在了過去,讓年味的感受大幅度降低,人們對于過年的期盼也不再強烈了,如今過年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不再都趕回到家中過年,原先在電視上看春晚也成了用手機觀看,年的味道正在稀疏起來。
除了電子設(shè)備的沖擊,過年習(xí)俗的消失也導(dǎo)致了年味的`變淡。之前過年都十分熱鬧,而現(xiàn)在過年則遜色得多,遠(yuǎn)遠(yuǎn)不及之前的過年有意思,之前的過年要有很多的傳統(tǒng)習(xí)俗,如守歲、放鞭炮……在現(xiàn)在過年時,大量的習(xí)俗則喪失了?,F(xiàn)在鞭炮禁放了,可同時也不讓放火了,空氣中不再彌漫著代表著過年的煙味,年味也就大打折扣,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那種煙火彌漫,喜氣洋洋的感覺了。過去春節(jié)的那種溫暖的氣氛,只能從之前的回憶中感受到了。
當(dāng)然疫情的防控也是原因中的一個,這個原因是較為客觀的。就地過年的選擇讓年味變淡了,還有很多其他原因,如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原先只有過年能得到的東西,平常的生活能得到,人們對于過年的渴望也就減少了,年味也因此越來越淡了。
希望過年時越來越淡的年味不要在繼續(xù)淡下去,讓過春節(jié)重新成為人們的期盼,讓傳統(tǒng)習(xí)俗繼續(xù)流傳下去。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5
除夕前后的那幾天是我做喜歡的過的,先是除夕,然后是初一、元宵,這是我們家最隆重的三天。臘月初八是過新年的開始,這一天我都會吃糖瓜或芝麻條,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熬臘八粥,大的小的、紅的綠的什么都有。
今年1月23日,我期盼的已久的除夕夜來了。大掃除是我們家除夕白天要干的第一件事,家里的每一個人都投入在清掃的行列里。把家里打掃干凈了,就是該“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時候了,爸爸、媽媽和我把所有的舊窗花、對聯(lián)、福字都換成了新的,現(xiàn)在的家真是一塵不染、年味十足啊!買年貨,是我們家一件重要的事情,吃年貨,是我一件重要的事情!
到了晚上天剛剛黑下來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把自家弄得燈火輝煌,紅色的燈籠、彩色的燈帶高高的掛在屋梁上,這讓漆黑的夜晚變得格外璀璨。在爺爺奶奶家吃年夜飯是我們家一貫的習(xí)俗,說是“年夜飯”不如說是“年夜餃子”,這是因為我們家都只是吃用精心調(diào)制的餡包成的香噴噴、熱乎乎的大餃子了,別說還真是好吃!吃完了年夜飯,就是一家人一起收看“春節(jié)新年晚會”時間了,在笑聲中等待新春的鐘聲敲響。與此同時,我們家也會以放鞭炮的形式來慶賀過去的`一年即將結(jié)束、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每年除夕夜放完鞭炮我們一家三口人就回到自己家中,到那時的鞭炮聲一響,那表示我們家的新得一年也開始了!
在新年的鞭炮聲中,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在我長大了一歲的時候,看著新年熱熱鬧鬧的到來,隨之便靜靜地悄然的從我身邊流過!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6
一進入臘月,村子里天空中就開始彌漫著越來越醇厚的年味?!岸?,蒸饅頭”,在北方農(nóng)村,饅頭、餃子、炸油饃、麻花等各式面食是春節(jié)的主力軍,家家戶戶都要準(zhǔn)備滿滿一籮筐。小時候,各色可口而精致的面點,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年味。
母親的蒸年饃是村里的一絕。那時候家里還是很拮據(jù)的,母親便用白面和玉米面、紅薯面攤成大餅,小心的摞起來,卷起來用刀切成一個個的花卷,白的紅的黃的,一層層的,既好吃又好看。有時候也蒸油卷,母親就在面里撒上蔥花或花椒面,均勻的抹上一層香油,再層層的卷起來,卷成花瓣的形狀,吃的時候,一絲絲的撕下來,現(xiàn)在想起來,都要忍不住的流口水。但我最喜歡的卻是豆餡饃,母親提前把紅薯和豇豆蒸熟,紅薯要去了皮做成泥,而豆子卻一定要帶皮的,完完整整的,兩者攪拌在一起,放兩勺白糖,一鍋紅紅火火的'豆餡兒便做好了。我和妹妹常常守在鍋邊,趁她不注意抓起一把就跑,也不顧燙,先塞滿嘴巴再說。母親心疼的不行,便給我們一人舀上一碗,笑瞇瞇的看著我們吃個夠。蒸好的豆餡饃,外面圓圓滿滿,里面甜甜蜜蜜,是那個時候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最香甜的年味。
慢慢長大了,母親還是像以前一樣蒸年饃,從早蒸到晚,總是蒸一座“饅頭山”。家里沒有冰箱,經(jīng)常過了破五,饅頭就又干又裂,難以下咽了。我便勸她少蒸一些,到外面買些去,母親總是搖搖頭,總是說外面賣的豆餡又貴又難吃,沒有年的味道。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結(jié)婚后我買了房子,便不和父母一起住了。每到過年的時候,母親還是經(jīng)常給我們送來她蒸的饃,花樣也越來越多了,肉的素的、紅豆紅薯等各種餡料包子。媳婦非常喜歡吃這些饅頭,我倒不以為然。今年臘月二十九,我剛回到家,媳婦和我說父母又來給我送年饃了,有我最喜歡吃的豆餡饃。我心中微微一顫,來鄉(xiāng)鎮(zhèn)工作這么久了,臘月到現(xiàn)在忙得連家都沒回去過。我接過妻子熱過的豆餡饃,咬了一口,唇齒間流出久違的味道。
除夕夜,我便帶著妻兒回到了家,向父親匯報著工作的情況,母親給我遞過來一晚熱騰騰的豆餡兒,說是特意給我留的。我眼中一熱,忙將碗接了過來。原來陪我長大的年味,并不是這一口糯軟而香甜的味道,而是母親一直對我的掛念。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7
坐在房里透過紗窗看院外的街道。
稀稀疏疏的三兩人騎著摩托飛馳而過,下午的一場小雨將本來已清淡的初一淋得更加冷清。偶爾附近傳來的一聲炮響還能讓人勾起三十晚上的回憶,煙花在頭頂綻放,競得人驀地抬頭,正看見最美的一瞬,四散的流光從極盛到萎謝。
今年因奶奶去世的緣故回到家鄉(xiāng)小鎮(zhèn)過年,本以為小鎮(zhèn)的新年,人多熱鬧,有鞭有炮會有往日的年味。然而從昨日到今天漫天的炮聲里只有硫化物的刺激性氣味,嗆得人難以呼吸。
早上八時左右邊有人陸陸續(xù)續(xù)來拜年,一人一掛鞭,放完敬一炷香就走了。在樓上聽著院子外面轟隆似雷鳴的聲音,百無聊賴。
想起昨夜三人擠在一起坐著說要一起好好看春晚。結(jié)果媽媽九點便已睡著,爸爸在認(rèn)真發(fā)短信。于是我也開始和同學(xué)手機聊天。
深夜,晚會也已結(jié)束。我一人站在陽臺上看鄰居家的煙花。春寒料峭,砭骨的風(fēng)讓人不由得縮了縮脖子。又是新的一年。對著漫天的煙花,我微微一笑,許下了每年伊始的心愿,父母安康,萬事如意,不過對于20xx年或許還有一點另外的祈福:高考大捷。QQ上零點刷屏的是各種羊年祝福。不分長短,一律點贊。
記得幾年前武漢還未禁鞭時,爸爸總會12點準(zhǔn)時帶我下樓放炮,那時每年在炮聲中跨年。捂著耳朵,大聲亂叫,跳來跳去。
初一初二家里有親戚朋友拜年,坐一桌湊桌麻將,有時缺人也會拉我不個位置。中午一群人圍著一起吃飯,臘魚、臘肉……還有一盤寓“年年有余”的魚放著,不讓吃。這種事后總難免被親戚問各個方面,成績、生活。因此小時候最煩惱的'就是期末考試沒有考好。后來大一點親戚知道我讀高中,紛紛安慰說壓力不要太大,順其自然就好。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長大了,人與事也發(fā)生了改變。竊喜好久。
團年飯之后家里還會吃餃子,雖然我從不會包但吃餃子卻一個一個的,用鏟子慢慢鏟起一個個大白餃子霧氣騰騰,再淋點油在上面,加點醋和醬油。豬肉白菜嚼得滿嘴。
這些記憶每當(dāng)聽到“過年”二字時便隨之而來。然而越大卻越覺得年味淡了,街上靜悄悄的,繁忙的馬路冷冷清清。不見舞龍舞獅的人群,不見滿面笑容的問候?;蛟S是因人大心多了,學(xué)業(yè)緊張無心觀察,或許是時代變化,世事變遷傳動在漸漸改變。
我想,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城市與小鎮(zhèn)的年味。帶著爸爸與媽媽慶祝每一個珍貴而幸福的新年。
重尋那一絲年味。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7篇 以年味為話題的800字高中優(yōu)秀作文相關(guān)文章:
★ 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4篇(關(guān)于年味的話題作文)
★ 高一以年味為話題的作文3篇(以年味為題的優(yōu)秀作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