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讀書書香征文8篇 書香閱讀的征文,供大家參閱。
讀書書香征文1
勞累一天,回到家中。夜幕降臨時,我像蝸牛一樣蜷縮在家里,卸下所有的包袱,還原出真實的自我,而這時卻也感到孤獨。于是書就成了寂寞枕邊的一個輕吻,安慰我的心靈。
一本好書總是百讀不厭。讀唐詩,讀它的博大精深、優(yōu)雅意境;讀宋詞,讀它的大江東去、小橋流水;讀徐志摩,看他如何輕揮衣袖,作別西邊的云彩;讀老舍,讀他如何玩味老北京的'生活百態(tài)……
讀書仿佛品茶,安靜地坐在書桌前,氣泡如紛繁的問題涌上水面,只要你有耐心,認真地品讀書中的知識,它們就如葉片般慢慢積淀,而真正沉下來的,就是精華,浮躁者則等不到這種精髓。
讀書宛若飲酒,沉浸于書中的你,就像一個貪杯的漢子,明知酒力不勝,也要豪飲一番盡顯英雄本色,越飲越覺得二十四史是越喝越香的陳年佳釀,唐詩宋詞是“酒香輕飄人皆醉”的烈酒,散文則是酸甜可口的葡萄美酒,還有那飛觴醉月、蕩氣回腸的小說,也沾上了濃濃的酒香酒色。
過去,我能夠做到的是可以理解他人,卻不能諒解他人,尤其是別人損害了我的利益或者觸犯到社會公認的道德標準時,無法讓自己坦然地接受。但隨著不斷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我逐漸理解了人類的理性與自利性,因為這才是揭開他人日常行為的關(guān)鍵所在。床頭小臥、靜聽書聲,讓我明白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盡自己所能,改變能改變的,安然接受無力改變的事物,我們的生活才會過得坦然、舒心。閱讀漸深,讓我進一步感受到,人在寬恕他人的同時,其實自己也獲得了解脫。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時常會感到疲憊不堪,煩躁不安。這時候,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平和、嫻靜,才能守得住心中這片寧靜的港灣。讀書,讓我們知書達禮、善解人意,讓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我們變得寬容、聰慧、堅韌和成熟,從此不再嘆息哀怨。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
感謝那些給我心靈帶來光明與快樂的書,因為它們照亮了我頭頂上那片陰霾的天空;感謝它們讓我的心變得寬廣并為它插上翅膀,從此可以自由地飛翔。
因此,哪怕你要背起行囊遠走他鄉(xiāng),哪怕你已為人父母,哪怕你早已走出課堂,哪怕此時此刻你從事的工作與書籍無關(guān),請都不要輕易放棄聆聽書聲的機會,書會讓你的夢想變得真切,會伴隨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讀書書香征文2
兒時,書籍是任由想象力飛馳的自由世界,充滿著神奇、喜悅和憧憬,是了解世界、學習做人的窗口;中學時,書籍是通向象牙塔頂端的階梯,涵蓋了邏輯、推理和演算,是認知世界、掌握規(guī)律的傳授者;大學時,書籍是相伴多年的良師益友,滿懷著包容、機遇和挑戰(zhàn),是激發(fā)潛能、釋放青春光彩的推手。如今,書籍則成了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伴我成長,使我圓夢,與書結(jié)緣,緣續(xù)一生。
走出青春激蕩的校園,邁入競爭激烈的社會。作為一個職場新鮮人,我引以為傲的專業(yè)知識嚴重脫離實際,巨大的溝壑難以逾越,精神的寂寥無人能知。如同絕望的.溺水者找到救命稻草一般,我一頭扎進了公司的閱覽室和檔案室。
閱覽室里,有緊跟時代前沿的各類最新雜志,也有授人處世、立命之法的心靈雞湯;有放松心情、逗人一樂的怡人小品,也有誨人不倦、正經(jīng)嚴肅的名人傳記。閑暇時來到這里,總會找到心靈的慰藉,消解我那清幽幽的孤寂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苦。
電力行業(yè)的特殊性要求我們的專業(yè)知識與時俱進,每周進行的培訓(xùn)考試頻度也遠遠超過了大學時期的學習強度。原以為已經(jīng)告別書本的我們,無奈又重新抱起書本苦學一番,絲毫不容懈怠,時間久了,習慣成自然,倒也不再覺得讀書是種累贅。習得一技傍身,腰桿也挺得直些,同事間少了些上下級間的命令,多了些討論式的據(jù)理力爭,用科學說話,用事實證明,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時,也使大家之間的溝通更加暢通和高效。
俗話說:“人生是一本書”,我的人生與書相伴,自此永不分離,受益良多。休息時,它是我的靈魂伴侶,伴我度過輕松愉悅的悠閑時光,讓我時刻擁有美好心情;工作時,它是我的左膀右臂,助我力克難關(guān),為安全生產(chǎn)保駕護航。尤為欣慰的是,家中幼子尚在牙牙學語,對書籍卻早已是愛不釋手,每日對著它們念念有詞,喜不自勝。未來,這份與書籍的不解之緣一定會在他身上延續(xù)下去,并伴隨他成長成才。
讀書書香征文3
也許是出生在書香門第,身為教師的父親自幼給我灌輸讀書的好處。父親常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當時不解其意,父親進一步做通俗的解釋,只要好好讀書,長大后就能有錢花,就能娶到漂亮的媳婦。我當時聽后點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故幼時,別人家的孩童都樂于上樹捉鳥,下河戲水,我卻癡迷在小人書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書的興趣越來越濃烈,讀書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涉獵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漸漸發(fā)現(xiàn)讀書的樂趣。
中學畢業(yè)那年,我毅然報名參軍,面對火熱的軍營生活,我沒有放棄書的向往,經(jīng)過努力學習,順利地接到了軍校的錄取通知書,圓了大學夢。軍校畢業(yè)后,我被分配到基層連隊,與戰(zhàn)士們朝夕相處,他們常常將自己的'酸甜苦辣向我傾訴,凡是覺得有新聞價值,我就趕緊寫稿投給媒體,但都是泥牛入海,沒有下文。自此,我深知讀書不僅要“廣”,更要“?!薄T谝庾R到自己在寫作方面的欠缺后,每逢節(jié)假日我就到駐地新華書店購買寫作方面的書籍,一“泡”就是一整天,大有不沉醉不知歸的感覺,常常是傾囊所有,滿載而歸,有時甚至連飯都忘了吃。
后來聽說解放軍報社要舉辦新聞培訓(xùn)班,我第一個報名參加。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寫作水平漸漸提高,連續(xù)三年被部隊評為“讀書成才標兵”,看著自己的手寫稿不斷變成報紙上的鉛字,我的內(nèi)心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工作后,熱愛讀書的習慣一直未變,我也筆耕不輟至今,雖屢次獲獎,可仍為提高寫作能力而冥思苦讀,床頭堅持放上書,每晚讀上幾頁。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讀書的興趣至關(guān)重要,只有好奇熱愛,才會潛心鉆研,以它為樂。書本嚼碎的時光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擷取。忙忙碌碌累了一天,步入屬于自己的小屋,溫馨的燈光下,捧讀心愛的書籍,用心品味,陶醉于書的天地,不知不覺中,書的融融馨香驅(qū)散了身心的疲憊與煩惱、世事的繁瑣與紛爭,在書中汲取豐厚的知識營養(yǎng)。
有人說,如今的社會誘惑太多,人大多浮躁。沒錢的人忙著掙錢,有錢的人比著享受,哪有心思去讀書。其實,古人就曾說明過一個道理:學不可以已。今人似乎早已忘了先人的告誡,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我們更需要不斷學習,缺少閱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閱讀能使人匯聚仁愛之心、文雅之氣、寬容之懷、睿智之思?!白x書改變?nèi)松?,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亙古不變,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的品性,還影響著民族的興衰、社會的發(fā)展。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為了我們民族的未來,為了早日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我們必須閱讀。
讀書書香征文4
攤一卷詩書,制一杯香茗,點一縷檀香,暢游在滿卷書香中,我觸到了屬于他們的世界?!}記
一、狂放不羈酒中仙——李白
古木榻上,三千青絲散漫的披在身上,臥榻獨飲的人已顯醉態(tài),他道: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仕途的坎坷,讓他常常借酒消愁,便如:“五花馬,千金裘,呼二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愿得一醉,再無煩憂。然而,當他知曉了官場的黑暗,憤然離去時,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豪言。歸于山水的他,平淡閑適,以月為友,以酒為伴,暢游山水,了此一生,終無遺憾。
清雅的書香中夾雜著濃郁的酒香,透過這些,我觸到了他的.狂放之行,不羈之態(tài)和脫世的仙姿、無盡的憂愁。
二、淺怨苦悲明日花——李清照
紅木窗前,云鬢慵自盤在頭上,銅鏡前愈發(fā)清瘦的人眉眼中盡是哀愁。她道:“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林花的飄落,逝水的東流常使她悲從中來“花自飄零水自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終日的愁苦,使她清瘦無比,有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態(tài)。深陷于傷悲的她整日以淚洗面,無盡哀嘆,終得香消玉損,遺恨人間。
幽致的書香又攜來幾縷愁思,消散過后,我觸到了她的淺怨哀情、苦悲愁緒和遺世憂愁。
三、豁達柔情江中水——蘇軾。
小木舟上,高冠端束著長發(fā),案前把酒臨風的人雖兩鬢發(fā)白,但風姿仍不減當年。他道:“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游覽赤壁,懷古嘆今,“大江東去浪淘凈,千古風流人物”和“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但他亦是重情之人,悼念亡妻,無限悲傷,“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钡珘阎竞狼檠獨夥絼偟乃捕嗲楦袀祰@命運之時,仕途不順,終是死于途中,空留遺憾。
飄零的書香涌出幾股柔情,褪去以后,我觸到了他如一江之水的豪邁壯闊和如縷的柔情。
合上詩書,書香久久不能消去,正如卷中他們的世界依舊繚繞人心。
讀書,攤一卷詩書,伴滿卷書香,品千古人物,這是我所一直向往并追求的,那你們呢?
評語:讀書是一次與圣賢心靈的對話,能從李白、李清照、蘇軾等人身上讀出他們的精髓、真諦、豪情。把詩咀嚼出富有個性的情思,是需要靈性的頓悟。語句融入詩意,使文章彰顯魅力,讀之唇齒留香。
讀書書香征文5
暖暖的午后,坐在窗邊,一杯清茶,一本好書,就那樣靜靜的坐著,陽光照在身上,照在書上,照在那泡著茶的玻璃杯上,時不時的翻一頁那泛著淡淡墨香的紙張,那樣一幅畫,一直在我心頭繚繞,我想那就是最美的景象吧!
一直以來,一直喜歡書,散文、小說、歷史、雜志,我來者不拒,一本一本的慢慢的讀著,不急不忙,比起上學時的匆忙,心情也好了很多,書不再是負擔,反而成了一種消遣。閑下來的時候,翻翻書,看幾頁,煩躁的心情慢慢的平靜,我想這就是書帶給人們的一種不同,這種不同更多的是一種魅力吧!
喜歡書,不同的書讀著也不同,有的書讀著簡單而清澈,書中他們的悲,她們的喜,她們的情,她們的愛,以致于她們的.一切都在文字里。只需你靜靜的品味,細細的斟酌。我喜歡文章中的雨,喜歡文章中的風,喜歡文章中的雪,喜歡文章中的月,喜歡那一份寧靜的詩意。喜歡把自己放在故事里,隨著那些纏綿的文字或欣喜或悵然。
喜歡書中那種種關(guān)于夢幻的描寫。書中的人們會鐘愛那一抹幽幽的紫色,那種紅綠交融的顏色可以映襯她們的心思,淡淡的紅,淡淡的綠,淡淡的喜,淡淡的憂。
喜歡書中的人們多感性,細膩而多情。林黛玉會因一朵花的凋落、一片葉的飄零而感傷悲痛,她也會因你一句關(guān)懷、一個的眼神、一個微笑甚至一次不經(jīng)意的轉(zhuǎn)身而感動不已。
喜歡書中的那種種心思縝密,每說出的每一句話,在我看來都值得我去字斟句酌。喜歡書中女人的天真如童,她們用清澈的眼波美麗著周圍的風景;喜歡書中女人像是一朵潔白的蓮,她們守著那淡淡清香,和著淡淡的月色,行走在文字間。讓人羨慕卻叫人學不來。
書香女人,用閱讀充盈了自己,豐富了內(nèi)涵,增長了智慧,并試著凝聚優(yōu)雅;書香女人,內(nèi)斂而不內(nèi)向,淡雅而又芳香光鮮;書香女人,是一種寬容和善良的優(yōu)良品質(zhì),使她的人生里充滿了夢想、希望、陽光和快樂。
讀書書香征文6
唐詩宋詞,堪稱我國古典文學藝術(shù)園林里的瑰麗,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shù)詩詞愛好者駐足、觀賞、品評。閑暇時走進唐詩世界,與王維同去終南山觀獵,和杜牧共賞二十四橋明月;置身宋詞氛圍,體味李易安東籬把酒的凄婉心境,領(lǐng)略辛稼軒沙場點兵的豪邁情懷,無不令人思接千載,心馳神往。
年少時讀唐詩,喜歡清詞麗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崇尚俠肝義膽,“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對宋詞也不例外,最喜“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尤愛“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唐詩宋詞中還有不少作品是文人墨客相互應(yīng)酬贈答之作,細心品讀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由于政治地位、思想觀點和生活情趣不同,而產(chǎn)生的遠近親疏之分。如唐代元稹、白居易、劉禹錫三人雖歷經(jīng)宦海沉浮,但都位高權(quán)重,社會地位也比較高,他們之間的應(yīng)答之作就很頻繁。而生活在同一時期的李商隱、杜牧、張祜等人的地位就比較低,也許是同病相憐的緣故,他們之間的來往也相對密切。尤其是張祜,他寫的《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曾廣為傳唱,得到當時的杜牧等詩人的贊賞,但卻屢遭元、白二人的排擠。在白居易做杭州刺史時,張祜曾到杭州拜見他,希望白居易能推薦自己去參加進士考試,但白居易卻另取徐凝為解元,致使張祜未能考中進士。后來令狐楚欣賞張祜的文才,而親自起草奏章舉薦張祜,皇帝本想啟用張祜,結(jié)果在征詢元稹意見時,遭到元稹極力阻撓,以致張祜再次失去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機會。他的好朋友杜牧有感于此,滿懷憂憤地寫下“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的`詩句,在同情安慰張祜的同時,表達了對元白二人的不滿。所以在那些看似尋常的詩句背后,往往隱含著復(fù)雜的社會背景和微妙的人際關(guān)系。
工作之余躲進陋室,任憑窗外市井喧囂,紅塵滾滾,把自己沉醉于唐詩宋詞之中,或邀李白舉杯共飲,或與蘇軾同唱大江東去,不亦說乎!
讀書書香征文7
今年是我和老公結(jié)婚的第21周年,我們打算重走當年的蜜月之路,以作紀念。我們的姻緣皆由書香而起,那是1992年一個周末的下午,在縣新華書店文藝書籍一角,我與他第一次見面。未曾謀面時,我們的“接頭暗號”完全靠書來辨別,我們約定,手捧汪國真《默默的情懷》以示身份。我與他的感情屬于一見鐘情式,相似的教師家庭背景,共同的文學愛好,憑借著對書香的獨特喜愛,我們最終走到了一起。
重走蜜月之路,我們的第一站是上海。因為當年我們在南京路王開照相館里拍了至今還掛在家中的婚紗照,依稀記得拍完照片后,我們就立馬趕往新華書店,由于好不容易來到大城市,書店里的書籍種類又非常繁多,真是讓我們大飽眼福。第二站選擇北京,在那個年代,首都之行非常時髦,不過我和愛人在游玩之余,依舊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書店,在王府井的新華書店里,我還買了錢鐘書先生的《圍城》,正是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何為“墻里墻外”。第三站是蘇州,說來很好笑,別人旅游回來時送的禮物都是土特產(chǎn),而我們送給家人的“紀念品”卻很別致——孔夫子搬家,全是書。
彈指一揮間,21年過去了,我和愛人就像兩條小小的“書蟲”,暢游在書籍的海洋中,汲取著大千世界所賦予的特別恩惠,書籍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讓我們在書香中慢慢成長。這二十多年,我自學從大專念到了本科,而愛人也通過兩次外出進修,讀書自學,從一名名不見經(jīng)傳的住院醫(yī)師成長為主治醫(yī)師、副主任醫(yī)師,現(xiàn)已成為醫(yī)院最年輕的主任醫(yī)師。他20年如一日,無論多忙、多累,總要看書,因為他知道選擇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就選擇了神圣,選擇了奉獻,選擇了艱辛。他常說,“多看書,白天的緊張與勞累就會全然忘卻,處事的`煩惱與憂愁亦已消失”。
感謝那些陪伴我們的書籍,是它們讓我和愛人找到了彼此的幸福,是它們在我們的前行道路上指引方向。讀書,雖然改變不了人生的長度,但是可以增加人生的寬度和深度,可以讓人視野開闊、胸懷博大;讀書亦可以改變?nèi)说拿\,讓人活得高貴、優(yōu)雅,就像三棱鏡將單調(diào)的陽光折射成美麗的七彩光芒一樣;讀書更能將平凡的生活轉(zhuǎn)變成如嬌艷花朵般的人生,綻放如夏花般的絢爛。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我們每一天都生活在書香里,一輩子都行走在幸福的路上!
讀書書香征文8
我喜歡書,但我不是什么文化人。我想是否是文化人與是否喜歡讀書沒有太大關(guān)系,我喜歡書,就像有的人喜歡麻將、喜歡琴棋和喜歡跳舞一樣,是一種嗜好,只是我的這種嗜好稍微延伸了一些,成為一種“癖好”!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次在自習課上,我偷偷地看連環(huán)畫,被班主任發(fā)現(xiàn)沒收,我的那種焦急和心疼之情,至今還記憶猶新,當我“處心積慮”地把深刻檢查交給老師時,試探地說:“老師,小書(連環(huán)畫)是我借的”,老師慈愛地笑了笑:“書可以還給你,下不為例,不過下一堂作文課的范文必須還是你的”。幾天后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是……》,我在作文中寫道:我的理想是,長大后當一個圖書室管理員或者新華書店的營業(yè)員,不必總是再向別人借書了……那篇作文被老師在課堂上朗讀時,引起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是的,我的理想太渺小了,他們的理想都是科學家、工程師之類的。當我“怨恨”地抬頭看老師時,分明看到她“送給”我的微笑神情和贊許目光!
畢業(yè)參加工作,我第一件事就是在廠閱覽室辦了借書證,每當換書時,我總是“貪婪”地久久徘徊在長長的書架旁。多少個夜晚,我常常伴著書入眠,在夢里還癡癡地流連于書中的情節(jié)和意境。
如今,很多年過去了,我對書的“癡情”依然如故。欣慰的是,我的女兒也很喜歡書,妻常“奚落”我,說這是女兒遺傳我的唯一優(yōu)點。陽臺、沙發(fā)、書桌、衛(wèi)生間等都有女兒隨看隨丟的書,在妻的嘮叨下我總是樂呵呵地一本本收拾,不嫌煩并樂此不疲。
我家的房子不大,在二樓,幾年前,我在一樓人家的.“違建”基礎(chǔ)上大膽地加了個小“違建”,把原來的窗戶改成一個大大的書櫥,房間放一張單人床,一張書桌,余下的空間也僅僅能使人轉(zhuǎn)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斗室”,但卻是我工作之余和女兒放學后呆的時間最久的地方,她做作業(yè),我看書,那一刻,我常不由自主地合書,靜靜地“滿足”這溫馨的時光!
買書,是我和女兒逛街最大的樂趣,對于大書店里,那些精裝且價格不菲的書我一般不敢問津,不過如今的小書店充斥著大街小巷,處理書,打折書、過期刊物的廣告到處都是。我更喜歡的是那些街邊的舊書攤,雖然舊了一些,但都是正版,價格有時便宜得近似白送,怎能不使我大獲而歸呢!日子長了,看到書櫥日益充實的樣子,我心中愉快得就像擁有一筆很大的財富似的。
對于我熱衷買書這件事,身邊的朋友都有點費解,當今處于電子時代,電子書、網(wǎng)絡(luò)小說、在線閱讀都很經(jīng)濟方便,并且電腦也買了好多年,但我終究不習慣那樣的讀書方式。我喜歡輕輕掀動書頁的微響;我喜歡用楓葉做的書簽散發(fā)出的隱隱清香;我喜歡讀書間歇時,在書的空白處涂鴉一些領(lǐng)悟和感想……
附風趨雅,我在書櫥側(cè)書道:此生別無大奢求,只愿閑時常伴書!
讀書書香征文8篇 書香閱讀的征文相關(guān)文章:
★ 與經(jīng)典同行讀書征文6篇 與經(jīng)典同行征文600字
★ 讀書征文7篇
★ 讀書的征文7篇
★ 書香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總結(jié)4篇(校園書香節(jié)活動報道)
★ “書香校園”的讀書活動總結(jié)8篇 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