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下面是熱心網(wǎng)友“yueyunbi”分享的地震安全教育演習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
一、演練目的
為了幫助廣大師生掌握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了解應對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造成的損失,提高師生在緊急情況下的避險、自救和應變能力。同時,通過此次演練向汶川大地震致敬,緩解大家因日本大地震以來產生的恐慌情緒。
二、演練原則
嚴格遵循:安全第一,確保有序,明確責任,細化落實。
三、演練組織
組長:卜之斌
副組長:郭小軍
組員:朱世友、范厚瓊、錢孝靜、晏行文、黃兆剛
四、演練步驟
1. 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 讓學生了解震后疏散的集結地點和路線。
3. 進行模擬地震演練。
五、演練安排
1. 演練時間:3月28日下午3:00
2. 演練內容: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環(huán)節(jié)。地震發(fā)生時,首先進行應急避震。在主震結束后,立即進行疏散,前往集結地點以防余震發(fā)生。
3. 警報信號:應急避震和疏散的啟動信號為警報聲:
第一次警報聲(50秒):代表發(fā)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第二次警報聲(60秒):為組織疏散的信號,學生按規(guī)定疏散(距發(fā)生地震約2分鐘后)。
4. 聽到警報聲后,按照預定方案進行演練,整個過程要求在3分鐘內完成。
六、管理人員職責
應急避震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老師在演練中扮演重要角色,學校領導和老師需提前部署、明確分工、現(xiàn)場指揮,確保演練順利進行,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避免演練中發(fā)生意外事故。
1. 確定責任,落實各自任務,演練前到達指定崗位,確保每棟建筑的疏散路線及轉角處都有負責人員。
卜之斌為現(xiàn)場總指揮
晏行文負責現(xiàn)場拍攝,協(xié)調指揮
郭小軍負責發(fā)警報信號
朱世友負責1棟房屋(前排教室)的通道
黃兆剛負責2棟房屋(后排教室)的通道
范厚瓊負責疏散路線,卜之斌負責集結學生,錢孝靜負責點名,范厚瓊負責醫(yī)療保障
卜之斌負責集結地點的演練總結
2. 要認真對待演練,視情如同真實地震,確保教師提前10分鐘到位。
3. 及時糾正學生的不當行為。
4. 發(fā)生意外情況時,及時妥善處理。
5. 集合后,各班及時清點人數(shù)并報告給現(xiàn)場總指揮。
七、演練一:地震時的應急避震(班主任須事先指導)
意識到地震時,通常只有十幾秒的反應時間,少于一分鐘。應迅速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直到地面停止晃動,不再有物體掉落。
聽到地震信號后,學生應立刻開始演練,做到:
1. 保持冷靜,不要慌亂,迅速找安全地點,切勿急于逃出房屋。
2. 室內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盡量壓低身體,躲到桌下或墻角,注意保護自己,遠離窗戶。
3. 躲避時,用一臂保護眼睛以防碎玻璃,另一只手緊抓桌腿。墻角躲避時,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或用書包等物品保護頭部和頸部。
4. 躺下或蹲下時,可以采用額頭枕在交叉的臂上,閉嘴用鼻子呼吸。
5. 在走廊的同學應選擇安全地點立即躲避,保護頭部,不要待在窗邊。
6. 室外的學生應迅速跑向空曠處,雙手護住頭部,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7. 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按分工迅速到教室檢查避震情況,如發(fā)現(xiàn)不當措施,及時糾正。
八、演練二: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
主震結束后,為防止較大余震發(fā)生,應立刻有序疏散到安全地點躲避。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遠離高大建筑物的空地(學校操場)。
聽到疏散信號后,按預定路線有序疏散(必須按照隊形小跑)。
(一)疏散路線和集中地
1. 1棟房屋(前排教室)學生由教室疏散至校園操場
2. 三、四年級學生沿校園主干道疏散至校園操場,五、六年級學生向東運動場疏散;
3. 疏散集中地點為校園操場。
(二)疏散注意事項
1. 疏散時要保持順序,轉彎處嚴禁擁擠。
2. 教師在每個轉彎處指揮,確保學生有序疏散。
3. 疏散過程中用雙手護頭,防止受傷。
4. 疏散時迅速行進,保持隊伍,避免慌亂奔跑。
5. 各班到達集中地點后,學生應蹲下保護頭部。演練結束后,各班按單位集合,立即清點人數(shù),并向總指揮報告。
九、演練結束
當各班在集中地點齊全且人數(shù)核實無誤后,可以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主任應及時總結經(jīng)驗,不斷提升學生的應急避震演練效果。
地震安全教育演習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 敬老院活動方案
★ 精品安全方案3篇
★ 安全方案3華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