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致教師》讀書筆記6篇

時間:2024-12-05 11:42:00 綜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致教師》讀書筆記6篇,供大家閱讀。

《致教師》讀書筆記6篇

《致教師》讀書筆記1

  翻開《致青年教師》這本書,我不禁被他的目錄吸引了,“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不要因為這樣的話而自得”、“我是來欣賞同行的”“愚蠢者的“苦干””……一個個獨特的標題就這樣把我?guī)нM了這本書里。書中平實的語言,真實典型的案例,非常貼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讀后感覺受益匪淺。

  讀完后,就如同說的是自己的事一樣。同時也為我們指出了許多誤區(qū)和錯誤。讀完這本書后,讓我明白了教師的胸襟能夠影響學生的氣度,也讓我明白了我們現(xiàn)在從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同時我也知道了如何讓學生喜歡我的課,課前緊張是正常的……等等許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讀著這本書我也時常反思我過去的教學生活,現(xiàn)在想想當時的我除了缺教學經驗外我還真的做著愚蠢者的“苦干”。再想想我現(xiàn)在的教學我更重視學生了,教學過程也流暢了。這些經過挫折而得到的經驗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當我們碰到難教的學生時會急,當孩子聽寫詞語老是錯誤時,我們也會急,甚至有時會責罵他們。在《不要急》中,吳非老師告訴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

  我們經常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苯處煹牧曅詴蛔杂X的影響學生,更重要的,是教師的行為直接對學生起了一個示范。就像吳非老師在《不能忽視的教育細節(jié)》中指所說:因為工作繁重,事務龐雜,許多教師的案頭總是堆滿了各種東西。如果擺放有序,關系不大;如果既雜且亂,學生看到了,他對自己的雜亂無章也會變得無所謂。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教師常常是榜樣??吹揭恍┣嗄杲處熥⒁廪k公桌的整潔,書本擺放整齊,私人物品和辦公用品位置安排恰當,學生對他們的教學自然會多一份責任感。所以 作為一名教師,決不能在教學的同時忽略了一般的細節(jié),特別是作為一名特教教師更是如此,因為聾啞學生的模仿能力更強,我們特師的教養(yǎng)對聾生的影響力會更大。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碰到難教的學生時會急,在我們面對聾生聽不懂、學不會的時候更容易急。在《不要急》中,吳非老師告訴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是呀,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群殘疾的孩子,我們不能看到他們未來的樣子,但是我們可以想象,我們能給他們的只有愛心,耐心,對我們的孩子實施持之以恒的教育。

  “教育無小事”,“生活及教育”,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不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能教給學生比知識重要得多的,是思想,是氣質,還有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了,我現(xiàn)在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致教師》讀書筆記2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心里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飽含心血的文字,仿佛和富有人生閱歷的長者進行了一場長談,他將30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盤托出,像一位即將的交班的師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領著我們去去思考和解決一個個即將面對的問題。

  懷揣夢想和激情去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對職業(yè)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yè),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tài)度和發(fā)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yè),教育要培養(yǎng)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著在心里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盡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tài)度,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為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xiàn)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精進的是比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關注細節(jié)“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我們行為永遠的準則,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考慮孩子們投在我們身上的目光,應該考慮我們該給孩子們展現(xiàn)些什么。我們應該關注我們言行中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出我們的激情,因為激情不僅會被感染,而且是一位優(yōu)秀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展現(xiàn)一種好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你的喜愛、關心和尊重,因為態(tài)度是會影響的。我們的事情別總讓學生做,因為孩子們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嗎?我們會著裝整潔、得體、精神,言談、舉止文明,因為孩子們是會觀察和欣賞的。我們一定不會在教室和學生集會場所吸煙,接打手機、喧嘩,更不會隨地吐痰,亂丟雜物;一定會遵守交通規(guī)則;更會保持辦公室整潔。因為公共衛(wèi)生、公共秩序的維護,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是會跟我們學的。我們是能夠尊重學生人格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和孩子們的尊重是相互的。隨手關燈、隨手關緊水籠頭是不難的,節(jié)約紙張、愛護教學工具是自愿的,我們節(jié)約的習慣是帶給孩子們最樸素和最美好的禮物。遵守時間,遵守諾言。我們對規(guī)定和允諾的實現(xiàn),帶給孩子們的將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體驗。

  我們是“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我們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要要努力超越自我,不斷的精進傳授技巧和領悟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身的責任,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我每時每刻都要提醒自己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yè)務的錘煉,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xiàn)。學校為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臺,教藝經驗豐富的幫帶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定不會辜負學校領導的培養(yǎng),不負每一位可愛的學生,我會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的成長。

  吳非老師的文字簡單質樸卻飽含真理,讓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前進的道路,并且不斷地給我營養(yǎng)和力量。在教學路上我深知自己的經驗不足,我要學得還有很多,我會努力去做得更好!

《致教師》讀書筆記3

  新學年九月份,《致教師》是我入手就讀的第一本書。該書是由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朱永新老師所著,以回答老師來信的方式展開,也許這就是以《致教師》命名的緣由之一吧。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它們分別是:第一輯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第二輯借我一雙好教師的慧眼;第三輯愿我書寫一部教師的生命傳奇;第四輯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過閱讀此書,我受益匪淺。

  未讀此書時,我只是把教師當作是一份養(yǎng)家糊口的職業(yè),讀完此書后,我把教師等同于教育,看作是一項波瀾壯闊的事業(yè)。當我只想著自己的付出與回報時,教師真的是一種謀生手段,而且是一份不怎么樣的謀生方式,活兒干的多,報酬得到的少。伴隨著此書閱讀的開啟,我的目光開始投向學生,投向一個又一個朝氣蓬勃,鮮活可愛的生命,我覺得教師是一種改造,抑或是一種創(chuàng)造,改造的是人生軌跡,創(chuàng)造的是生命奇跡。此書閱畢,我的目光中又有了自己。這時,我認為教師是一種相隨。是學生成長與老師自我成長的相伴,是喚醒學生價值和體現(xiàn)老師價值的一種隨應。于是,我理解的教師不是單向的付出與奉獻,而是共生共長的人生體驗。未讀此書時,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暮年工匠。以后的路就是重復從前的路,就像磨道上的一頭驢,重復往返就是天職,周而復始就是命運。讀完此書后,我把以前的自己命名為懶惰和不思進取。由此,我想到了任維東校長在班主任工作室成立第一次會議上所講的話,和這本書告誡我的思想一樣,給我以極大的內心震撼,簡直就是一場極大的沖擊波,把我從沉睡中激醒。因此,拒絕“青年老成”,拒絕“停止生長”。讓我從今天起,重做一回學生,而且是畢業(yè)遙遙無期的學生。既注重學習,又注重學習后的反思;既注重閱讀,又注重閱讀后的感想;既注重學生工作,又注重工作后的方法與經驗的積累??傊?,既要仰望星空心中有未來,又要腳踏實地手中有現(xiàn)在。

  未讀此書時,我理解的教師就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或者是狹隘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讀了此書后,方知,教師面對的不只是眼前的學生,還有祖國和社會的未來。所以,只有我的家國情懷才能感染和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于是,我明白了,我心中想要的理想國和理想國公民的樣子:和平、尊重、愛心、寬容、樂觀、責任、合作、謙虛、誠實、樸素、自由、團結、專注、想象、寧靜、勇氣、敬畏、熱忱、虔誠、感恩、紀律、反思……不能坐享其成,而是要靠我自己去塑造。而且,更可喜的是,這件事,我竟然原本就可以自己去塑造。

  真誠的祝福未來的自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致教師》讀書筆記4

  “我經常憧憬這樣的圖景:在早晨的陽光中,孩子們哼著歌向學校走去,有時能停下來看看太陽;學生能經常地向教師提出有意思的問題,課堂上經常能有愉快的笑聲;學生能保有自己的愛好,下午4點起,他們在球場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實驗室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晚上,做完作業(yè)后,捧起一本詩集,輕聲地讀給媽媽聽……”

  我非常喜歡《致青年教師》中的這一段話。這樣的一個場景,估計所有的教師和對教育事業(yè)關心的人都心之所向往。本書的作者是吳非,一名富有經驗的優(yōu)秀教師。第一次拿起這本書,看了十幾頁時,我還一度誤以為這本書的作者也和我一樣,是一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直到我讀到其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是一位老教師時,我感到一陣驚訝,他怎么可能會是一位老教師呢?促使我有這種錯覺的并不是其他,而是這本書給我傳達的那種朝氣蓬勃,那種青春萌動。

  近一年來,我讀過許多關于教育的書籍,但是我初讀它時,仍然感到心靈被凈化,境界被升華,心智隨之頓悟而豁達,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書里那種非同凡響的文字,讓我聽到了教育中不一樣的聲音,帶給我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感。作為一名新老師,我從這本書中獲得了極大的收獲,并內化為自己的教育心得。

  首先,我要放下我的“著急”,放平我的心態(tài)。每一個學生都是有感情、有生活的獨特個體。我應當慢下來,用心去看學生,尤其是這些心智還在完善和成熟中的小學生們。他們有的腦子很聰明,只是父母過于寵愛,自律的習慣比較差,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不好,導致沒有好的成績;他們有的家庭有種種問題,所以養(yǎng)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他們有的家庭生活并不完滿,缺少父親或母親一方的陪伴,因此我經常將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或者朋友,與他們聊聊生活,解決他們的困擾,一步步引導他們樹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標,“看見每一個孩子”,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溫暖,在學習中有明確的目標,我想,這應該就是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其次,我要有熱愛學生的情懷,吳老師在書中提到:“一位教師,他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最看重什么,他就有可能在未來收獲什么?!边@讓我突然覺得自己雖微不足道卻又那樣不可或缺,我的一言一行,我的理念和想法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這讓我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更為慎重。我明白并堅信心中懷揣美好的期望,播灑完美的種子,那么在學生的心田定會綻放出燦爛的花朵?!霸诮逃ぷ髦?,如果我們自己不尊重崇高,下一代將變得猥瑣;如果我們自己不維護正義,下一代就會喪失羞恥感;如果我們自己不看重誠信,下一代將以奸詐為榮……”這些高尚的、仁愛的胸襟不是靠說教得來的,而是在具體的耳濡目染中浸潤內化而來的。以愛示愛,以慈化慈,也許成長只是時間的事。

  再次,我要注重對學生們的引導。吳老師在書中有一句話特別耐人尋味:“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教師是一盞燈,這盞燈既要照亮自己,也要照亮別人。有光明就有希望,這盞燈可能亮光微弱,但只要能指引學生前方的路,引導他們向更亮處邁進,微弱的光就是有價值的。在大千教育偉業(yè)中,有太多微弱的光,他們并不耀眼,也不被人所知,但只要他們能知道自己就行,讓自己永遠亮著!

  最后,我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吳老師在書中講到“如果僅僅把教師當做一種職業(yè),它可能未必是一種讓人感到輕松愉悅的職業(yè)……也許我們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說的那樣有詩意,但是當我們想到,這種工作會在未來起作用,就能感受到美和幸福?!比绻麤]有理想與情懷,不只是教育,任何一種職業(yè)也會是無趣的。人的選擇如果過于現(xiàn)實,必然領略不到詩和夢的美。要想自己的生活像詩和夢一樣美,那么唯一的途徑就是在追求的道路上享受過程。生活和工作想想都是忙碌和繁勞的,如果以一種跟跑的步伐行進,那無疑是在自己的腿上捆綁上重重的沙袋,如果是追著風箏跑,那么自己的腳步和心情就會跟著飛起來。

  每天的生活看似重復千篇一律,卻又因面對每個獨特的個體而不同。我能夠理解小學生們好玩的天性,卻也時常埋怨他們不懂事,不懂得在自己最好的時光,應該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用盡全力去讀書學習;我希望他們能夠多一點點時間可以活動,不要做學習的機器,但每每看到他們因玩而忘乎所以,心里難免會有些急躁。其實想到最本質的原因,他們本來就是孩子,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我不該拿成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我常常提醒自己,孩子慢一點成長也無妨。作為教師我是傳道受業(yè)解惑者,我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陪伴者。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整體,不能“一刀切”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必須所有人同步達到怎樣的標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慢下來,給他們時間討論、探究,訓練自己的思路和學習方法,“看見每一個孩子”,在“慢”中,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致教師》讀書筆記5

  《致教師》是朱永新教授以回答來信的形式送給老師的建議。我用了幾天的閑暇時間讀完這本書。朱永新是新教育的發(fā)起人,李鎮(zhèn)西老師的博士生導師,曾擔任蘇州分管教育的市長。也就是說。他是老師、校長、領導。不管哪個角色都是非常出色的。這本書對于我們教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值得一讀。值得老師們去實踐體驗。

  和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樣,這本書的涉及面比較廣,因此無論我們哪方面有困難,從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但是因為涉及面太廣,所以想從哪方面專門提高,又不太適合。也就是說這本書能為我們找到一個切入點,指點方向,如果要深入,還要繼續(xù)研究一下其他書籍。但無論怎樣,這本書還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把本書的要點摘抄一下:

  教師職業(yè)的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目測一下自己,在一二之間徘徊。加油)

  面對孩子,面對世界,教師需要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理想其實是青春的表征。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老去。(深表贊同)

  很多教育家只不過把別人的精神財富應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在此基礎上提出很多理論的共鳴而已?,F(xiàn)在不少教師找不到感覺,找不到北,就是因為缺乏支柱。

  時間抓起來就是黃金,抓不起來就是流水。

  教師閱讀書目最重要的兩大類:一是提高教師職業(yè)認同的哲學、心理學方面的讀物,一是教師所教學科的.專業(yè)書。經典讀多了,我們的閱讀審美能力就加強了,閱讀的口味也就養(yǎng)成了,閱讀的鑒別力自然也會提高。

  閱讀那些好的文學作品,對于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閱讀,閱讀,還是閱讀。提高自身能力的不二法寶。)

  怎樣才算是善于思考呢?一是思維的深刻性,二是思維的敏捷性,三是思維的靈活性,四是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第四點尤為重要,誰能做到呢?)

《致教師》讀書筆記6

  搬來搬去,今天終于很有成就感的讀完了一半,感覺收獲十分多,在書上圈畫了一下,今天趁熱打鐵說些自己的感想吧!

  感想一:關于我每天疲憊的,仿佛完成任務似的寫日記確實有用。書中談到:一個人的專業(yè)寫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沒有日積月累的感想,談何教育。也有教了一輩子的老師,沒有寫什么著作,正如作者將經驗比喻成璞,是藏玉之石,如果不經過寫作的打磨也跟石頭沒什么兩樣,因此寫作便是這打磨過程。有很多名師都是在日積月累的寫作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獲,用信件與學生交流,是于潔找到的最合適的教育方式。文字可以深入人心,書信可以長久保存,言有盡而意無窮,這些都是書信交流妙不可言之處。后期,我也想嘗試一番,在班級群里發(fā)我的反思,一是鼓勵自己寫好每篇文章,讓學生監(jiān)督,二是與學生家長有一個很好的溝通,三是跟學生產生互動,為以后累積素材。

  感想二: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對惡劣的教育環(huán)境,該怎樣做好自己,這也正說中了我的內心深處。但是作者卻強調:所有的環(huán)境都能夠產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難都可能造就教育家。而我所在的不正處于這種情況嗎?學生水平比較低,家長素質不高,學校沒有一個榜樣帶動你,反而是一些怨天尤人、不思進取的老師在耳邊聒噪,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堅持走自己的路,一定會有成就的,這也正是考驗一個人毅力和屏蔽功能的機會。名氣很響的重點學校,他的規(guī)范多,自由卻很少;而在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人的創(chuàng)造性可能得到更大的發(fā)揮。我可在我的小天地里盡情創(chuàng)造,盡自己的努力去實踐,學校對我的管束沒有那么多,即使失敗了,也是悶在心理,沒有誰會說你什么。真正見功夫的是,你要把差得學生教育好,差得班級管理好。我教的第一屆學生都還行,當我面臨差生時,這又將是一番具有挑戰(zhàn)性的戰(zhàn)爭,我下半年會面臨此問題,我要做好心理準備啦。當你處在比別人更加艱難的環(huán)境下,只要你的腳步永不停歇,就一定能夠走得足夠遠,就一定能夠欣賞到少有人見到美麗風光。

  感想三:新教師的吉祥三寶,一是專業(yè)閱讀,二是專業(yè)寫作,三是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叵氤跞肼毜奈?,似乎這三點都沒有做到,只是盲目的去忙碌,現(xiàn)在已經過了6年多,如果我重新來按照這三寶來,不知道遲不遲。但述職時不是說過嗎,保持初心,你永遠需要學習。

  感想四:一個人能夠走多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生命的原型,取決于他生活中的'榜樣。朱永新建議我們讀一些名人傳,而從那些名人身上你可以看到他們的偉大,以至于成為你的信仰和偶像,而他們可以成為你的原型。在生活中的榜樣,我需要去尋找,其實很多人都值得我去學習,在他們身上去發(fā)現(xiàn)閃光點,集合很多閃光點于一身的人,會成為你身邊的偶像,你會在心里默想,幾年后我要成為這么優(yōu)秀的你。胡校長,是我身邊的偶像,感嘆她的認真和堅持,感嘆她的扎實的功底素質,感嘆她對工作的一分有擔當,有建設。雖然她已經調離了,但心底依舊佩服她。

  感想五:做一名研究型教師,這個問題是我一直不愿面對,而且倍感羞愧的話題,我也知道課題研究的重要,但是面對一系列開題報告,立題,文件檢索等,都會讓我一個頭兩個大,我似乎很不愿意去做那種要死很多腦細胞的活兒,但是我必須得做,不能逃避。雖然朱永新說了沒那么難,但我得做好心理準備,越是不愿意做的,便越要去學習,也許真沒有我們想的那樣困難啊。

  今天半抄半想了這些文字,但愿對以后有用。

《致教師》讀書筆記6篇相關文章:

手斧男孩的讀書筆記6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5華12篇

薦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篇

童年讀書筆記3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4篇

致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篇

小學教師個人讀書計劃

《愛的教育》初中讀書筆記

教師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體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