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新疆導游詞范文介紹3篇(關于新疆導游詞),以供參考。
新疆導游詞范文介紹1
交河城址,位于吐魯番市以西約13公里的亞爾鄉(xiāng),吐魯番市西郊10公里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臺上,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交河城址保存相當完好,古城南北長1600余米,東西最寬處約300米,分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古城總面積47萬平方米,現(xiàn)存建筑遺跡36萬平方米。城內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建筑布局獨具特色。該城保留著宋代以前我國中原城市的建筑特點。
全城象一個層層設防的大堡壘,人行墻外,像處在深溝之中,無法窺知城垣內情況,而在墻內,則可居高臨下,控制內外動向,城中布防,也是極為嚴密的。交河故城的布局大體分為三部份,一條長約350米,寬約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住區(qū)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為中心構成北部寺院區(qū)。城北上還建有一組壯觀的塔群,可能是安葬歷代高僧的的塔林。東南方,有一座宏偉的地下宅院,頂上有11米見方的天井,天井東面南道,沒有四重門柵,天井地面,有一條寬3米,高2米的地道,長60米,與南北大道相通。據考察推測,可能是安西都護府的住所,后為天山縣的官署衙門。961年國務院公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廢墟”。
最佳旅游時間交河故城屬于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大,日照時間長,四季皆適宜旅游。歷史文化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蓮花瓦當、蓮花經卷等。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護性發(fā)掘中,首次發(fā)現(xiàn)一座地下寺院和車師國貴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貴文物。中國當代藝術大師吳冠中二十年前的一幅彩墨畫《交河故城》,以4070萬的天價刷新了中國大陸當代藝術家國畫拍賣的最高紀錄。這幅畫和它的姐妹篇《高昌遺址》所描繪的兩座古城,立即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新疆導游詞范文介紹2
各位游客大家好:
終于來到了傳說中的天池了。相信各位定不需此行。
昌吉位于烏魯木齊西北35公里處,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北疆重鎮(zhèn),它著名的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有天池、五彩灣、巖畫。
這是一座在兩百余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海撥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絳繞的云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yōu)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zhí)侗淘隆薄ⅰ绊斕烊?、“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xiàn)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
龍?zhí)侗淘?/p>
龍?zhí)妒侵肝挥谔斐叵路郊s2千米,海拔1660米,盤山公路西側的“西小天池”。傳說是西王母當年用的洗腳盆,實則它是天池湖水透過地下湖壩粗大的冰漬物滲漏下來的泉水,在山嘴交匯的低洼處形成的一個積水深潭。池周塔松競秀,滿山蒼翠,每當夜幕降臨,皓月當空,山峰樹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靜影沉壁,月影微顫,有詩贊曰“一弘碧流成龍?zhí)?,青松白雪鑲翠盤,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廣寒?!?/p>
定海神針
傳說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fā)威泄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zhèn)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后人稱為“定海神針”。
新疆導游詞范文介紹3
阿爾泰山脈為西北至東南走向,西起西西伯利亞,經阿勒泰地區(qū),東至蒙古,綿延20_公里左右。阿爾泰山處于濕潤的西風氣流迎風面,西南的濕冷氣流帶來了豐沛的雨雪。雪水順坡南流,匯成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水系,滋潤了千里草場,成為新疆畜牧業(yè)的重要基地。阿爾泰山有冰川...
四百二十條,總面積293平方公里,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峰嶺全年冰封,山下卻繁花似錦,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非常明顯。阿爾泰山西麓生長著茂盛的溫帶落葉針葉林,主要是西伯利亞落葉松,伴生西伯利亞云杉、白樺等,不少珍禽異獸出沒其中,著名的喀納斯、布爾根、卡拉麥里山、福海、金塔斯等眾多的自然保護區(qū)隱身其間,神秘莫測。在這座山脈峻峭偉岸的巖石上,有20_-3000余年前的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巖畫。從吉木乃縣、哈巴河縣直到阿勒泰地區(qū)最東部的青河縣,每處山上幾乎都有巖畫。這片山脈因此被稱為“阿勒泰山千里巖畫長廊”。阿爾泰山巖畫是由一代代游牧民族不斷補充而成的藝術巨作,分為巖刻和彩繪兩種。
內容多為狩獵,放牧、舞蹈、宗教活動及家畜和野生動物形象。巖畫分布較為集中且交通也方便的有位于阿勒泰市西南約25公里切木爾切克鄉(xiāng)的“玉依塔斯”巖畫群,這里有一幅巖畫長15.6米,高2米,為目前阿爾泰山我國境內中最大的一幅;另外,位于阿勒泰市正南約30余公里汗德尕特蒙古民族鄉(xiāng)的雀爾海和多拉特溝巖畫也十分出色,內容多為狩獵、征戰(zhàn)、舞蹈、放牧及虎、狼、狗、牛、馬、駝、鹿等動物形象。
新疆導游詞范文介紹3篇(關于新疆導游詞)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新疆導游詞 新疆解說詞 新疆介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