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伊索寓言讀后感三年級3篇(《伊索寓言》的讀后感三年級),供大家參閱。
伊索寓言讀后感三年級1
今天,我看了《伊索寓言》里的《農(nóng)夫和蛇》《樵夫與赫耳墨斯》《農(nóng)夫留下的寶貝》。
憔夫與赫耳墨斯講的是有一個窮苦的樵夫砍完柴回家過河時不小心把自己的斧子掉到了河里,眼看就要被水沖走了,他很傷心,坐在河岸上大哭起來。這時正好神仙赫爾墨斯從這里經(jīng)過,赫爾墨斯想怎么了?過去看了看,原來是一個可憐的樵夫,他唯一的斧子被河水沖走了,赫爾墨斯決定幫他下河去撈。赫爾墨斯問樵夫:“這把金色的斧頭是你的吧?”“不是我的斧頭,不是金色的,是普通的斧子?!焙諣柲褂謸破鸢雁y斧子,問:“是不是?”樵夫仍然說不是,赫爾墨斯第三次下去撈起把鐵斧,樵夫說這才是自己掉的。赫爾墨斯很欣賞樵夫的誠實,便把金斧子、銀斧子作為禮物送給了他。樵夫的一個鄰居,聽說這件事后十分羨慕,也想去碰碰運氣,他故意把斧子扔到水里,赫爾墨斯又出現(xiàn)了,他幫那個鄰居撈起了一把金斧子,問:“是不是這把?”,鄰居高興地說:“是的,這就是我的斧子。”赫爾墨斯覺得這個鄰居太貪婪了,所以赫爾墨斯連他自己的鐵釜也沒還給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誠實是最重要的,誠實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zhì)。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喜愛,而貪婪的人只能招來人們的反感和不喜歡不歡迎。
農(nóng)夫留下的寶貝講的是一個農(nóng)夫,快要去世了,他告訴自己這些懶惰的孩子,說自己家的田里面有他自己的寶藏,等他不在了,讓三個孩子一起去挖,這些懶惰的孩子,便在父親去世之后一直在那里努力的翻來覆去,都找不到寶藏,順便就播撒了種子。到了秋天,麥子成熟了,三個孩子也得到了自己的收獲。這時,三個孩子才明白父親的用心,原來這個寶藏就是自己辛苦勞作之后的成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勤勞才會有回報,我們不要做懶惰的人,要去做勤勞的人,有付出才會有收獲。
伊索寓言讀后感三年級2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這天,我寫完作業(yè)后,最后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透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透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zhèn)?、善惡與美丑。在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貍》,講的是有只狐貍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最后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貍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貍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貍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啰哈啰地跟獅子閑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貍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fā)軟,四肢發(fā)抖,舌頭發(fā)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fā)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tài)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應(yīng)對并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只蒼蠅掉進了湯鍋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jīng)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xiàn)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能夠試著慢慢適應(yīng)環(huán)境,融入環(huán)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么無知的懶散?!边@真是本好書。
伊索寓言讀后感三年級3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shù)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shù)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的確,正是這樣,我才在眾多名著中選取了這一本。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是的,這也正是寓言的特點,寓言——這種文學體裁也隨著伊索的筆觸到達了頂峰。
大多故事中體現(xiàn)了生活經(jīng)驗和非凡智慧。有的故事教導(dǎo)人們思考問題要全面——《兩只青蛙》;有的則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烏龜和老鷹》;還有的高速我們不可犯經(jīng)驗主義錯誤——《馱鹽的驢》等等。
在所有故事中,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要數(shù)《目光短淺的鶇鳥》了。
故事講的是一只美麗的鶇鳥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樹上的果實。有一年,桃金娘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成熟,東鳥便每一天跑到桃金娘樹上唱歌:“完美的生活呀就要來臨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歡唱,望著那兒的花兒在開放,我對它是多么向往。”就這樣鶇鳥每一天都去,每一天都唱。一個獵人發(fā)現(xiàn)了,便守候在那。等果實結(jié)出,鶇鳥每一天都來吃一整天。最后被獵人用粘棍粘住了。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實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卻是你,因為我太貪戀你那無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不要過于貪戀某種事物,這樣會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遠大,不能象鶇鳥一樣目光短淺,桃金娘的果實固然好吃,可吃到連危險接近也不明白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死離你不遠了。
伊索寓言讀后感三年級3篇(《伊索寓言》的讀后感三年級)相關(guān)文章:
★ 三年級安徒生童話讀后感作文7篇(《安徒生童話》讀后感作文)
★ 西游記讀后感范文三年級2022優(yōu)秀6篇 三年級寫西游記讀后感
★ 三年級紅樓夢讀后感5篇 紅樓夢第三回內(nèi)容讀后感
★ 初中生優(yōu)秀的伊索寓言讀后感范文3篇 伊索寓言讀后感初中生左右
★ 最新《伊索寓言》讀后感6篇(伊索及《伊索寓言》的讀后感)
★ 小學生三年級西游記讀后感5篇 西游記讀后感三年級小學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