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7篇(儒林外史讀后感簡短概括),供大家參閱。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1
初識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是我們上學期學得課文《少年王冕》。學這篇課文時,我就很好奇:《儒林外史》究竟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寒假時,我在電腦上搜索了《儒林外史》這本書有滋有味地看了起來。這本書開頭有一首詞,其中:“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笨梢哉f是整本書的靈魂。
這本書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人:第一位就是我們課本上的王冕了。王冕淡泊名利、刻苦好學、孝順長輩。有一次,王冕得知:朝廷行文到江浙政司,要征聘王冕出來做官。要是別人肯定很高興,可是王冕呢?他一聲不響的連夜收拾行李逃往會稽山隱居。
第二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秀才范進。范進可不像王冕那樣淡泊名利。他為了中舉一直考舉人考到了五十多歲。不過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不光是范進還有他的岳父胡屠戶。范進中舉前,他的岳父是一直罵他,打他??煞哆M中舉后呢?范進因為太高興,瘋了。眾人讓胡屠戶把他打醒。胡屠戶怎么也不敢打,在眾人勸說下,胡屠戶喝了兩碗酒打了范進一下??伤蛄艘幌?,手就顫了起來,不敢再打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是多么勢力。
看了《儒林外史》這本書我知道了學習知識不是為了升官發(fā)財,而是為了充實自己。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2
終于放寒假了,我把作業(yè)寫完后,便開始了我的"讀書之旅"。
在不久前,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名叫《儒林外史》,它可是中國文學史上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哩!魯迅稱它是和司馬遷的《史記》一樣偉大的文學巨著。噢!對了!它的作者是吳敬梓。在這本書中: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嬉笑怒罵的銳利筆鋒生動描繪了科舉時代的滑稽眾生相。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繪知識分子群像的長篇諷刺小說。作品描寫了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種種荒誕與虛偽行為。貶抑、諷刺了假儒士和假名士,批判了當時敗壞的世俗風氣;塑造了少數(shù)遠離功名、追求自由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度辶滞馐贰肥侵袊糯S刺文學的典范,開以小說直接評價現(xiàn)實生活之先河??膳c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論,對世界現(xiàn)代文學也有深遠影響,堪稱世界文學名著。作者把民間口語加以提煉,以樸素、幽默、本色的語言,寫科舉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無不恰到好處。
相信你們會愛上這本書的!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3
《儒林外史》主要說了在舊時代時,各類人士對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不良的世俗風氣。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吝嗇鬼-嚴監(jiān)生。他是一個膽小而有錢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是嚴監(jiān)生疾終正寢。這件事充分表現(xiàn)嚴監(jiān)生吝嗇,愛錢如命,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我們?nèi)W習。相反,我們在生活中學會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場是和嚴監(jiān)生一樣。而嚴監(jiān)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明白,嚴監(jiān)生吝嗇到連給親人花一點錢都不肯,充分得體現(xiàn)出嚴監(jiān)生愛錢如命。而《儒林外史》開篇詞中一個生于鄉(xiāng)村的王冕,因家里沒錢,就去放牛。但他喜歡讀書,所以每天賺的錢都去買書看。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成了縣內(nèi)的名人,許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過著隱居的生活。說明他討厭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儒林外史》教會了我要大方,不能貪小便宜。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4
讀了《儒林外史》的第四回,張師陸是南海縣人,也是高要縣縣令湯奉的世侄,一次,他和湯奉的門生范進相約去高要看望湯奉,剛剛互相問候坐下,忽然有一個老人在門口求見,老人說:“當今天子不允許吃牛肉,但我們家剛好是以賣牛肉為生的,如果我家不能賣牛肉,那還怎么活?。?/p>
我為此懇求知縣能夠網(wǎng)開一面,不追究我賣牛肉的事情,我愿意準備五十斤牛肉贈與大人?!睖钕霃垘熽懸郧白鲞^幾日小官,于是叫那個送牛肉的人先下去,然后對張師陸說:“,小侄,你以前曾經(jīng)做過小官,你一定知道怎么處理這件事情?!薄耙佬∪擞抟姡瑧撨@樣做……才能證明你的為官清廉?!睆垘熽懻f道。湯奉聽了,連聲贊道:“妙!實在是妙!”第二天上堂,那老人為了請求縣官老爺同意他上街賣牛肉,以維持生計,咬咬牙,提來了五十斤牛肉送與湯奉,沒想到湯奉不僅沒有接受,還大喊一聲:“大膽!竟敢賄賂于我們!”后又命令手下人把老人用大枷鎖住,將牛肉放在枷上,沿街示眾,因時值夏天,天氣特別悶熱,時間一長,牛肉開始變臭,到了第三天,那老人經(jīng)不住這烈日暴曬,活活地被湯奉折磨而死。
湯奉為了在百姓面前假裝自己的清廉,竟然以老人的一條性命作為代價。想不到,后來這個偽君子居然落了一個為官清廉的好名聲,被提升為了知府,看了《儒林外史》第四回,我為這世道不公而深感憤憤然,更想在湯奉之類的偽君子身上吐他一臉的唾沫星子!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5
《儒林外史》以描寫明朝書生的故事,來描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也借此來諷刺清朝時期的科舉制。
吳敬梓是《儒林外史》的作者。他出生于名門貴族,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經(jīng)濟地位的變化,是他接觸了勞動人民,看到社會的黑暗,所以寫出了《儒林外史》。
書中有寫許多書生,如寫周進、范進為考中舉人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還沒有考中秀才。盡管生活極為困頓,還是念念不忘科舉考試。周進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動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聲大哭,竟然難過得死去活來。后來在一些小商人的幫助下參加了考試,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時來運轉(zhuǎn)。當他考中舉人時,以前譏諷挖苦他的那些人,都來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學問的人。又如范進,中舉前家里窮得沒有米下鍋,抱著一只老母雞去集市上賣。當?shù)弥约褐信e的消息時,竟然喜極而狂,變成了瘋子,幸虧岳父胡屠戶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復了清醒。這時候,當?shù)氐泥l(xiāng)紳等有頭臉的人物都對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財產(chǎn)的,范進的生活立刻發(fā)生了變化。
《儒林外史》通過精確的白描,寫出“常見”、“公然”、“不以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諧,顯示其蘊含的意義。例如嚴貢生正在范進和張靜齋面前吹噓:“小弟只是一個為人率真,在鄉(xiāng)里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言猶未了,一個小廝進來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里吵哩?!蓖ㄟ^言行的不一,揭示嚴貢生欺詐無賴的行徑。又如湯知縣請正在居喪的范進吃飯,范進先是“退前縮后”地堅決不肯用銀鑲杯箸。湯知縣趕忙叫人換了一個瓷杯,一雙象箸,他還是不肯,直到換了一雙白顏色竹箸來,“方才罷了”。湯知縣見他居喪如此盡禮,正著急“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忽然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心才安下來。真是“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
此書描寫了許多人物,當中,馬二先生喜歡與他人談論文章,卻不知李清照;范進中了舉人,卻不知蘇軾為何人,如此悲哀!
青年作家賈飛評價《儒林外史》,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升官發(fā)財?shù)囊槐窘炭茣瑥闹锌梢钥闯鲈诜饨w制下,知識分子、鄉(xiāng)紳等扭曲的靈魂,同時也控訴科舉對人們的毒害。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6
看了《儒林外史》的第十四回,我又看到了一個和前十二回完全不一樣的騙局。
馬鈍是一個名士,一向視功名如糞土,兩袖清風,無牽無掛,喜歡游覽名山大川,一次,他受人之托,來到了杭州的文翰樓改卷。到了杭州,馬鈍就乘機游覽起了西湖,江南的許多美景,讓他流連忘返。走著,走著,他來到了一個洞中,剛要抽簽的時候,突然身邊出現(xiàn)了一個老頭,馬鈍見他留著又長又白的胡子,真像年畫里的神仙,于是,就問他:“敢問仙名仙壽?”“回馬二先生,賤名姓洪,今年已有三百多歲了?!瘪R鈍聽后大吃一驚,心想難道他真是一個神仙,不然他怎么會知道我的姓名?“你已遇老仙,那就不用抽簽卜算自己的命運了,請你跟我來吧!”馬鈍跟著那自稱仙人的洪先生走了,他倆來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洪“仙人”對他說:“這就是我的家。”二人走進了屋子,只見那“仙人”用紙包了十幾塊黑炭給他,對馬鈍說:“你把這個黑炭用火點燃,就會燒出紋銀來的?!瘪R鈍一聽,馬上回到住處用火燒了起來,沒想到,居然真的燒出了十幾錠紋銀。不久,馬鈍聽說了洪“仙人”死去了的消息,馬鈍急忙前去吊唁,他悲痛地對著死去的洪“仙人”說:“您是一個神仙,神仙怎么會死的呢?”“誰說他是神仙,他今年才六十多歲?!焙椤跋扇恕钡募胰苏f。馬鈍心想,他們準是在騙我,洪“仙人”曾經(jīng)給過我十幾塊黑炭讓我去燒,白花花的銀子被燒了出來,這還會有假嗎?”殊不知,那是洪先生為了得到一個神仙的虛名,不惜自己的錢財把銀子故意裹在了黑炭里,故事看到這里,我為一個身為名士的馬鈍,居然不知這個世上本無神仙的道理,感到可悲!我也為一個做夢都想有一個神仙虛名的洪先生,感到可嘆!
從這個故事里,我既看出了馬鈍的無知,又看出了洪“仙人”的愚蠢。馬鈍枉為一個名士,如此笨拙的一個騙局,他居然信以為真,令人可笑。而洪“仙人”的裝神扮仙,卻是為了度一個虛名而去不惜損失自已的金錢,更是讓人啼笑皆非??戳诉@則故事,想想身邊時有所聞和時有所見的人和事,比如那些成群結(jié)隊地到處看相算命,燒香拜佛,他們的舉動和馬鈍的無知有什么兩樣呢?有多少個又象洪“仙人”這樣的人,比如很多中考和高考的學生,由于成績不好,考分不上線,為了能被學校錄取,不惜用錢去買名校,這樣的做法與洪“仙人”的愚蠢又有什么不同呢?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7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所著力描寫的一個主要人物。有人說透過杜少卿能看到作者吳敬梓的某些身影,對此我沒有研究,也不敢妄下結(jié)論。然而,杜少卿又確實是我極喜歡的一個人物,其形象豐滿而又充滿個性,生就一副桀驁不馴之性格、與眾不同之言論,在小說眾多人物之中,無疑是鶴立雞群的,令人過目不忘。為此,我很想對此人物寫一些讀后感,本文先寫他對“一夫一妻”制的倡導與先行。
“一夫一妻”制應該是現(xiàn)代文明的產(chǎn)物,是人類進步的結(jié)果。在我國,從國家政策層面強制實行“一夫一妻”制,應該是建國之后的事了。然而,這并不是說,在此之前,中國沒有實踐“一夫一妻”制的人物,據(jù)說,三國時,大名鼎鼎的蜀國宰相諸葛亮就是中國最早實踐“一夫一妻”制的名人。而《儒林外史》所刻畫的杜少卿也是“一夫一妻”制的推崇者和忠實實踐者。
儒林外史啟示讀后感簡短美文7篇(儒林外史讀后感簡短概括)相關文章:
★ 儒林外史讀后感優(yōu)秀感悟3篇 關于儒林外史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