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讀《培根隨筆》個人讀后感3篇(培根隨筆閱讀感悟),供大家參考。
讀《培根隨筆》個人讀后感1
很多人都喜歡這個偉大的哲學家——培根,但我卻不!!我討厭這個站在貴族立場與男權視角的培根,我討厭這個工于心計、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討厭這個擁有著功利主義思想、深諳于官場運作的培根!
不過,前兩天讀了《培根隨筆》后,我才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與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對哲學的執(zhí)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tài)度。
在《培根人生論》優(yōu)美且充滿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氣通讀了兩遍,仍覺意猶未盡,便十分想將其推薦給更多的朋友,正謂之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我印象最深的是《論時機》。他在篇中說到當危險逼近時,善于抓住時機迎頭邀擊它要比猶豫躲閃更有利。因為猶豫的結(jié)果恰恰是錯過了克服它的機會。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確定論來準確描述的,但機遇確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機遇可能十幾年、幾十年一遇。大的機遇是歷史和社會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為,一定要善于省時度勢,看清發(fā)展的大趨勢,用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礦".還有一種機遇是社會造成的,我國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沒有很好的機遇可以利用。機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覺地出現(xiàn)的,有時甚至永遠不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時才認識到過去的那件事是個機遇,慶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會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的那么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兩點。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們站起來。這永遠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每當一個人迷茫時,第一個伸出援手的人,必定是他的朋友。只有朋友才會時刻幫助你,保護你,讓你走出黑暗的地方,一起欣賞陽光的燦爛。
讀《培根隨筆》個人讀后感2
《培根隨筆》這本書剛開始接觸它時,只覺得它是一本簡單議論事物的書。可當我從新溫故這本書時,卻又發(fā)現(xiàn)這本書教給了我很多的人生哲理。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會更加從容地解決。
《培根隨筆》的作者是英國的弗朗西斯?培根,他有一句遐邇傳揚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培根的散文隨筆共有五十八篇。文章的內(nèi)容涉及哲學、倫理、處世之道等。多數(shù)于個人生活密切相關,表達了作者的"人生哲學"。從書中我看到了他對哲學的執(zhí)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tài)度。
其中有一篇是"論拖延"的,他說"幸福就像市場,如果你能多待一會兒,價格就會降下來;有時他又像西比拉賣神諭集那樣,起初整套的出售,然后一次次地毀掉其中幾卷,余下卻仍然要全套書的價錢。"這也就說明了在不同的時間,拖延一會兒所帶來的會有所不同。有的是拖延一會兒,能受益更多。有的是拖延一會兒,則會錯失良好的機會。而要抓住機會,是要講究時機的。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事情初起之際,抓住最佳時機,絕對是至高無上的智慧。他還說"時機的成熟與否必須縝密裁察"我們要想成功抓住機會,就得考慮時機是否成熟。而這取決于我們是否縝密思考過。機遇的出現(xiàn)絕非偶然,抓住機遇也并非巧合,這其中也是需要深思熟慮和選擇的。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論幸運"。他有一句話說的好,"每個人都是自己好運氣的設計師。"的確,好運氣不是靠偶然得來的,而是自己爭取過來的。"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贊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則能帶來幸運,這需要一種難以言傳的自制與自信。"而這就叫做"潛能"。"幸運之神雖然是盲目的,但并非無形的。幸運的機會好像銀河,他們作為個體是不顯眼的,但作為整體卻光輝燦爛。同樣,一個人也可以通過不斷作出細小的努力來達到幸福,這就是不斷地增進美德。"幸運之神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得為自己去爭取幸運,而不是等著好幸運來找我們。成功并不完全是屬于我們的,它也有幸運的一部分。與其說那些歷史人物是偉大的,不如說他們是幸運的。
《培根隨筆》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哲學、道理,還有智慧。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照原計劃在進行的,我所能做的則是發(fā)現(xiàn)并繼續(xù)探索。
讀《培根隨筆》個人讀后感3
《培根隨筆》為英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學家的弗蘭西斯·培根所著?!杜喔S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nèi)说拿\,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猜疑》中,培根說道:"當你產(chǎn)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jīng)預先作了準備而不愛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在數(shù)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論美》篇。這是一篇關于"美"之作,語言簡潔,內(nèi)涵土獨特,充滿哲理性。"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人生觀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nèi)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jié)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fā)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tài),是后天的,是內(nèi)在美的折射表現(xiàn),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nèi)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yōu)美的修養(yǎng)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jié)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每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論嫉妒》中,我也領會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將占據(jù)越高。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fā)跡,卻絕不能容下讓身邊人的種.種上升的趨勢。一個循序漸進地高升的人也不會招來嫉妒。因為這種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當?shù)摹?/p>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畢竟的道路,同情心總是醫(yī)治嫉妒的一味良藥。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讀《培根隨筆》個人讀后感3篇(培根隨筆閱讀感悟)相關文章:
★ 駱駝祥子讀后感高一作文3篇 讀《駱駝祥子》的讀后感作文500
★ 法國名著《昆蟲記》讀書體會最新范例3篇 名著昆蟲記讀后感
相關熱詞搜索:培根隨筆讀后感800字 培根隨筆 讀后感 800字